[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850490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社会礼仪、职业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A)它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D)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2 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文化的发展程度 (D)人的素质3 在一个国家里,由部门法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称为(A)法系

2、(B)法律体系 (C)法学体系 (D)法的历史类型4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帅是(A)行政法 (B)经济法 (C)刑法 (D)宪法5 2010 年底,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意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由宪法相关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这个有机统一整体的主干是(A)宪法 (B)法律(C)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6 下列法律中属于宪法相关法的是(A)公务员法 (B) 预算法 (C) 立法法 (D)劳动法7 2010 年 3 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对选举法作了

3、重要修改,取消城乡选举差别,实现“同票同权 ”。2011 进行的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是修改后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以下与选举法属于同一法律部门的法律是(A)侵权责任法 (B) 教育法(C) 工会法 (D)反分裂国家法8 反分裂国家法属于(A)国防安全法律制度 (B)生态安全法律制度(C)社会公共安全法律制度 (D)经济安全法律制度9 下列法律中属于经济法范畴并且着重于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是(A)反不正当竞争法 (B) 审计法(C) 未成年人保护法 (D)商标法10 民法是(A)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

4、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B)调整公民、法人之间商事关系和商事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和(C)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D)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1 法律运行的关键性(起始性)环节是(A)法律制定 (B)法律遵守 (C)法律执行 (D)法律适用12 在法律运行过程中,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是(A)立法 (B)守法 (C)执法 (D)司法13 狭义的法律适用的主体是(A)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B)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C)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D)所有的公民和法人14 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5、A)人民政府 (B)人民政协 (C)人民法院 (D)人民检察院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其中,作为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追求的是(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公平正义 (D)服务大局16 马克思说: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就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而言,这里讲的是两者间(A)性质上的差异关系 (B)结构上的相关关系(C)总量上的等值关系 (D)功能上的互补关系17 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是(A)经济安全、科技安全 (B)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C)社会公共安全 (D)文化安全、生态安全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6、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8 下列关于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法律的制定是国家行为(B)法律的内容总是随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而变化(C)法律是全体民众的全部意志的体现(D)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19 法律的国家强制力表现为(A)同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B)国家对合法行为的保护(C)法律的每一个实施过程都要借助于国家的强制力(D)国家是保护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20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里所说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指(A)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B)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C)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 (D)仅仅是上升

7、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21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主要表现在(A)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与广泛的人民性(B)具有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D)具有比发达国家法律体系的成熟性22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主要体现在(A)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善于借鉴我国传统法和外国法的成功经验(C)立法体制、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适应时代发展而不断改革与创新,使立法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D)是全体民众的全部意志的体现23 宪法相关法是与宪法相配套、直接保障宪法实施和国家政权运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调整国家政

8、治关系,其法律范同主要包括(A)国家机构的产生、组织、职权和基本工作原则方面的法律(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方面的法律(C)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国家标志象征方面的法律(D)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方面的法律24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民事主体地位平等 (B)意思自治(C)公平、诚实信用 (D)便捷安全25 商法调整商事主体之间的商事关系,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同时还要秉承的原则有(A)保障商事交易自由原则 (B)等价有偿原则(C)便捷安全原则 (D)有效监督原则26 法律

9、运行的主要环节包括(A)立法 (B)守法 (C)执法 (D)司法27 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必须遵循法定程序。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而言,其环节大体包括(A)法律案的提出 (B)法律案的审议(C)法律案的表决 (D)法律的公布28 守法意味着一切组织和个人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依法办事的含义是(A)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 (B)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C)守法只是履行义务 (D)守法只是行使权利29 我国的司法机关是指(A)国家检察院机关 (B)国家审判机关(C)海关 (D)公安机关30 “法治”与“法制”的内涵有重大的区别,正确表达各自内涵的是(A)“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

10、法(B) “法制” 通常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简称(C) “法制” 是一种社会意识(D)“法治”是一种社会制度3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A)反映和指引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B)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C)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D)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32 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主要内容包括(A)共同富裕观念 (B)自由平等观念(C)公平正义观念 (D)权利义务观念33 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A)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 (B)法律

11、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C)行动完全自由的观念 (D)享有绝对自由的观念34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它是指(A)公民在立法上一律平等 (B)公民在执法上一律平等(C)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D)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35 2012 年 12 月 4 日,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 30 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法律公平正义观念是指(A)坚持立法公正与执法公正并重 (B)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

12、正并重(C)坚持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并重 (D)坚持民主与法治并重36 执法公正包括多方面的要求,主要有(A)坚持合法合理原则 (B)坚持及时高效的原则(C)坚持程序公正的原则 (D)坚持按照民主的程序制定法律37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要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自由平等观念、公平正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等基本观念。从法律的历史和实践来看,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复杂关系。一般说来,可以把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概括为(A)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B)总量上的等值关系(C)范围上的界限关系 (D)功能上的互补关系38 以下属于经济安全法律制度的是(A)反垄断法 (B) 保险法(C)

13、 矿产资源法 (D)治安管理处罚法39 我国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主要有(A)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C)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的义务,如实提供证据的义务(D)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义务40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能否顺利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要看社会主义法律思维能否深入人心。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是,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要(A)讲法律,即要以法律为准绳 (B)讲证据,即要以证据为根据(C)讲程序,即要从法律程序出发 (D)讲法理,即要运用法律原理和精神41 以法律思维方式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要以证据为根据。法律上的证据

14、不同于一般的事实。证据要具有(A)合法性 (B)客观性 (C)时效性 (D)关联性42 法律思维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要运用法律原理和精神,要讲法理。法律思维对理由的要求的特殊之处在于,理由必须(A)是秘密的 (B)是公开的(C)具有法律上的依据 (D)具有法律上的说服力43 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有(A)学习法律知识 (B)掌握法律方法(C)参与法律实践 (D)努力树立法律信仰44 对法律权威表述正确的是(A)法律权威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B)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C)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D)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45 法律的内在说服力

15、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法律内在说服力的来源是(A)法律本身的内在合理性 (B)法律实施过程的合理性(C)法律的外在强制力 (D)法的不可违抗性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46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2004 年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首次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2012 年 3 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首次将“尊重和保障人权 ”写入总则,这是继 2004 年通过宪法修正案后,又一次将 “尊重和保障人权” 写入一部重要的中国法律。材料 2修正案在以下具体规定当中都

16、注意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1在证据制度中,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2在强制措施当中,完善逮捕条件和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程序,严格限制采取强制措施后不通知家属的例外规定。3在辩护制度中,明确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可以委托辩护人,完善律师会见和阅卷的程序,扩大法律援助的适用范围。4在侦查程序中完善了询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规定,强化对侦查活动的监督。5在审判程序中,明确第二审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范围,对死刑复核程序作出具体规定。6在执行程序中,增加社区矫正的规定。7在特别程序中。设置附条件不起诉和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等。李肇星 2012 年 3 月 4 日在记者招待会上的

17、答问请回答:(1)结合材料 1,指出人权保障在我国国家根本法中的体现。(2)结合材料 2,指出刑事诉讼法对证据制度等的修改说明了什么?47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各级行政机关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2010 年 10 月 10 日)材料 2法律应在任何方面受到尊重而保持无上的权威,执政人员和公民团体只应在法律所不及的“个别 ”事例上有所抉择,两者都不应该侵犯法律。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材料 3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伯尔曼:法律与宗教请回答:(1)结合材料 1、2、3 指出什么是法律权威?(2)如何树立

18、法律权威 ?(3)如何理解树市法律权威对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的重要意义?48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公民言论自由等权利。同时也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材料 2中国公民在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受法律保护,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在网上发表言论。网上交流活跃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特点互联网新应用新服务为人们表达意见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博客、微博客、视频分享、社交网站等新兴网络服务在中国发展迅速,为中国公民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提供了更便捷的条件。网民踊跃参与网上信息

19、传播、参与网上内容创造,大大丰富了互联网上信息内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10 年 6 月 8 日发表的中国互联网状况材料 3网络谣言害人害己。以下是近年来在社会上产生严重后果的十起网络谣言案例:一、“蛆橘事件 ”让全国柑橘严重滞销;二、地震谣言令山西数百万人街头“避难”;三、响水县“ 爆炸谣言” 引发大逃亡, 4 人遇难;四、 “皮革奶粉”传言重创国产孔制品;五、QQ 群里散布谣言引发全国“抢盐风波” ;六、伪造传播“47 号公告”被拘 15天;七、一大学生网上散布“针刺” 谣言被拘;八、 “滴血食物传播病毒”传言引发恐慌;九、散布非典谣言被劳教两年;十、造谣“军车进京”6 人被拘、16 家

20、网站被关。摘自 2012 年 4 月 16 日人民网材料 4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 年 10 月 18 日请回答:(1)结合材料 1,说明应如何理解和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产的自由?(2)结合材料 2、3、4,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保障公民互联网言论自由与加强联刚管理、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关系。考研政治(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模拟

21、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的一般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社会礼仪、职业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它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因此,A 正确。B 、C 也是法律一般含义的内容,但不是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社会礼仪、职业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而且道德规范也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也由社会物

22、质生活条件决定。D 内容错误。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并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而仅仅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统治阶级的意志还体现在国家政策、统治阶级的道德、最高统治者的言论等形式之中。【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 正确,B、C、D 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既是决定社会面貌、性质和发展的根本因素。也是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在阶级社会中,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样性质和内容的法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制约着法律的发展程度。【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一个国家里,由部门法所构

23、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称为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我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B 正确。其他三个选项不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我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以宪法为统帅,以涵盖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 7 个法律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构成。D 正确。【知识模块】

24、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习惯上,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立法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国旗法、国徽法、国籍法等作为与宪法相关的法律。C 项正确。公务员法属于行政法,预算法 属于经济法,劳动法属于社会法。【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选举法属于宪法相关法。宪法相关法是与宪法相配套、直接保障宪法实施和国家政权运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25、,调整国家政治关系,主要包括国家机构的产生、组织、职权和基本工作原则方面的法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方面的法律,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国家标志象征方面的法律,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方面的法律。反分裂国家法也属于宪法相关法,D 正确。侵权责任法属于民法, 教育法属于行政法,工会法属于社会法,A、B、C 错误。【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创造平等竞争环境、维护

26、市场秩序方面的法律;二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有预算法、审计法、会计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价格法、 税收征收管理法、个人所得税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土地管理法等。B 正确。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经济法范畴,但是着重于创造平等竞争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属于社会法;商标法属于民法。【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 正确。B 是商法,C 是经济法,D 是社会法。【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

27、始性和关键性环节。A 正确。在法律运行过程中,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在狭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法,是实现国家职能和法律价值的重要环节。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法律运行过程中,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B 正确。立法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行政执法是实现国家职能和法律价值的重要环节。【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C 正确。A 是广义的法律适用的主体。B、D

28、 错误。【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D 正确。人民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反映,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止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党和国家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基

29、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C 正确,A 、B、D 错误。【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从法律的历史和实践来看,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复杂关系。一般说来,可以把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概括为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总量上的等值关系、功能上的互补关系等三个方面。马克思的话讲的是法律权利与义务两者间结构上的相关关系,B 正确。C、 D 不符合题意,A 内容本身错误。【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B 正确。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经济安全是国家安

30、全的基础。但都不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第八章【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8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A、B、D 正确。法律不是全体民众的全部意志的体现,而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 错误。【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19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法律的国家强制性,既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也表现为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A、B 正确。国家强制力并不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纪律观念也在保证

31、法律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D 错误。【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20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B、D 正确,A、C 错误。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而不是个别统治者的意志,也不是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并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而仅仅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统治阶级的意志还体现在国家政策、统治阶级的道德、最高统治者的言论等形式之中。【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21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主要表现在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法律的实质内容以及法律的社会作用上。从

32、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所以,A、B、C 正确。由于历史等原因,我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如发达国家的成熟,D 错误。【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22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A、B、C 正确,D 错误。我国法律不是全体民众的全部意志的体现,而是统治阶级意志的

33、体现。【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23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24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A、B、C 正确。便捷安全原则是商法的原则,D 不选。【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25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有效监督原则是行政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D 不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2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 、法律遵守(守法) 、法律执行(执法 )、法律适用( 司法)等环节。A、B

34、、C、D 全正确。【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2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大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A 、B 、C、D 全正确。【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28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A、B 正确,C、D 错误。依法办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二是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因此,不能将守法仅仅理解为只是履行义务或只是行使权利。【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29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A、B 正确。国家检察院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

35、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其他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不得行使国家司法权。【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30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法治”与“法制”仅一字之差。但内涵却有重大区别。“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一种社会意识;而“法制”通常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A、B 正确, C、D 错误。【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3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它反映和指引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也是

36、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32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主要内容包括民主法治观念、自由平等观念、公平正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B、C、D 正确。A 不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33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A、B 正确。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权利的观念,一方面,善于行使和运用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自由权,充分表达和实现个人

37、的意愿和追求;另一方面,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各种制度和程序行使自由权,不得超越法 t 定的范围和界限。C、D 错误。【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34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是指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社会主义国家,不承认有任何享受特权的公民,也不承认有任何免除法律义务的公民;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平等地受到法律追究和制裁。C、D 正确。立法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广义的执法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

38、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A、B 不符合题意,是错误选项。【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35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从法律运行的环节来看,法律公正包括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两个方面。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因此,A、B 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36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A、B、C 正确。D 项是立法公正的内容,立法公正主要表现为:立法机关按照民主的程序制定法律,充分听取和吸收人民群众的意见;法律充分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充分体现社会的公正原则和标准。【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37 【正

39、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一个表征利益,另一个表征负担;一个是主动的,另一个是被动的,两者是结构上的相关关系;一个社会的法律权利总量和法律义务总量是相等的,在具体法律关系中,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互相包含,两者是总量上的等值关系;法律义务以其强制某些积极行为发生、防范某些消极行为出现的特有约束机制而更有助于建立社会秩序;法律权利以其特有的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而更有助于实现人的自由,两者是功能上的瓦补关系。A 、B 、D 三项正确。C不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38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A、B、C 正确,D 属于社会公共安全法律制度

40、。【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3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国家安全法律,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主要有六项: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的义务;如实提供证据的义务;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义务。A、B、C、D 全对。【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40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所谓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法律思维方式的

41、特征有四条(即四讲):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所以,A、B、C、D 全对。【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41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法律上的证据,一般来说,就是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首先,证据要具有合法性,即证据的形式、收集和查证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其次,证据要具有客观性,即证据必须是客观真实的。既不能捕风捉影,更不能主观臆断。最后,证据要具有关联性,即证据只有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联系,才能对案件事实具有证明作用。A 、B 、D 正确。C 错误。【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42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42、 法律思维的任务不仅是获得处理法律问题的结论,而且要为法律结论提供充分的法律论证与法律理由。任何理性的思维都应当用适当的理由来支持所获得的结论,而法律思维对理由的要求更有特殊之处。其一,理由必须是公开的,而不能是秘密的。其二,理由必须有法律上的依据。其三,理由必须具有法律上的说服力。B 、C、D 正确。【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43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A、B、C 正确,D 与题意不符合。【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4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法律权威的树

43、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A、B、C、D 全对。【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45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A、B 正确,C 是讲外在强制力,与内在说服力不符,D 是讲法律权威本身,也与题意不符合。【知识模块】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46 【正确答案】 (1)人权是指人享有的人身自由和各种民主权利。宪法确认和保护的公民权利也就是人权保障在国家根

44、本法中的体现。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与自由,包括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公民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权利等。(2)刑事诉讼法的这些修改说明我们秉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正确处理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实体与程序、公正与效率的关系,既有利于更充分地体现我国司法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也有利于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更好地遵循和贯彻这一宪法原则。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47 【正确答案】 (1)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2)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

45、内在说服力。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既来源于法律本身的内在合理性,也来源于法律实施过程的合理性。正是由于法律本身及法律实施具有这些内在合理性,法律才受人尊重,被人信赖,为人遵守。(3)强调依法治国,是法治的本质特征之一,法律权威是国家稳定的坚实基础。当国家的最高权威是法律时,由于法律是一种超越于任何个人之上的普遍性规则,并且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尽管领导者会变动和更迭,但政治统治与社会秩序仍将会保持相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48 【正确答案】 (1)自由平等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公民在

46、理解和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自由时,应树立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权利的观念。一方面,善于行使和运用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自由权;另一方面,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各种制度和程序行使自由权,不得超越法定的范围和界限。(2)中国公民在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受法律保护,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在网上发表言论。但是,公民在互联网上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时。不得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为了营造健康和谐的互联网环境,构建更加可信、更加有用、更加有益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联网,创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民权益,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必须始终坚持依法管理互联网,维护互联网安全这是互联网健康发展和有效运用的前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