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红外分光光度法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863106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红外分光光度法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医学类试卷]红外分光光度法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医学类试卷]红外分光光度法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医学类试卷]红外分光光度法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医学类试卷]红外分光光度法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红外分光光度法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某化合物红外光谱有 30002800、1460、1375 和 720cm 一 1 等吸收峰,该化合物可能是( )(A)烷烃(B)烯烃(C)炔烃(D)芳烃2 有一含氧化合物,若用红外光谱判断是否为羰基化合物,主要依据的谱带范围是( )(A)35003200cm 一 1(B) 15001300cm 一 1(C) 1000650cm 一 1(D)19501650cm 一 13 某化合物在紫外光 254nm 处有一弱吸收带,在红外光区有如下吸收峰:34002400cm 一 1 宽而强的吸收,1710c

2、m 一 1 产生强吸收。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A)醛(B)酮(C)羧酸(D)酯4 红外光谱法中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可以用来( )(A)鉴定未知物的结构或确定其化学基团及进行定量分析(B)确定配位数(C)研究化学位移(D)研究溶剂效应5 有一种苯的氯化物,在 900660cm 一 1 区域没有吸收峰,它的可能结构是( )(A)C 6Cl6(B) C6HCl5(C) C6H2Cl4(D)C 6H3Cl3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6 下列化合物中,其红外光谱能出现 vOH 吸收峰的有( )(A)醛(B)酸(C)醇(D)酯(E)酚7 红外

3、光谱产生的必要条件是( )(A)化学键在振动过程中u0(B)能吸收 200800nm 波长的辐射线(C)化合物分子必须具有 轨道(D)化合物的分子应具有 n 电子(E)辐射能量与发生跃迁的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相等8 液体样品测定红外光谱时,可用作溶剂的是( )(A)甲醇(B)液状石蜡(C)乙醇(D)CCl 4(E)CS 29 醇类化合物形成氢键后,v OH 吸收峰的特征表现为( )(A)形成氢键后 vOH 变为尖窄的吸收峰(B)峰位向高频移动,且峰强变大(C)峰位向低频移动,在 33003500cm 一 1(D)峰强增大,峰形变宽(E)峰强不变,峰形变宽10 下列化合物中,其红外光谱能出现 v

4、C=O 吸收峰的有( )(A)醛(B)酮(C)醇(D)酸(E)酯11 下列化合物中,CC 键对称伸缩振动不产生红外吸收的化合物有( )(A)乙烯(B)乙醇(C)乙酸(D)乙炔(E)乙醛12 红外光谱中,吸收峰强度的表示方法有( )(A)吸光度 A(B) T(C) (D)(100 T)(E)能量13 红外光谱中,影响吸收峰强度的因素有( )(A)振动过程中偶极矩的变化(B)辐射能量的大小(C)能级的跃迁几率(D)诱导效应(E)样品状态14 红外光谱法中,能够引起官能团的振动频率减小的因素有( )(A)取代基电负性增强(B)形成氢键(C)环张力效应(D)形成共轭效应(E)产生空间位阻15 下列各种

5、振动形式中,属于红外活性振动的是( )(A)CH 3 一 CH3 的 cC-C(B) CH3 一 CCl3 的 vC-C(C) O=C=O 的 vCO2s(D)CH 2=CH2 的 vC=Cs(E)CH 2=CHCHO 的 vC-Cs16 试简述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17 1 一丙烯和 1 一辛烯的红外光谱有什么不同之处?18 红外光谱中,CH 和 CCl 键的伸缩振动峰何者强,为什么?19 下列哪个化合物 C=O 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出现在较高的波数区? 为什么?A.B.20 压片法测定固体试样的红外光谱时,常用的分散剂是什么?为什么常用此分散剂?21 下列化合物能否用红外光谱区别?为什么?A

6、. B.22 CH3 一 CCH2 一 CH2 一 NH2 在红外光区域内可能有哪些吸收?23 测定样品的紫外光谱时,甲醇是良好的常用溶剂,而测定红外光谱时,不能用甲醇作溶剂,为什么?24 下列化合物在 40001650cm 一 1 区域内有何吸收?A. B.C.25 下列化合物 A 与 B 在 CH 伸缩振动区域中有何区别?A. B.26 已知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C10H10O2,测定其稀溶液的红外光谱,在 1685cm 一 1及 3360cm 一 1 处分别产生强吸收,下列三种结构中哪种最符合?为什么?A.B. C.27 红外光谱中,下列各化合物的碳碳键的对称伸缩振动哪些是红外活性振动?A

7、.H3C一 CH3B.H3CCCl3C.HCCHD.28 红外光谱中造成吸收峰数目少于基本振动数目的原因是什么?29 请指出下列化合物中,v C=O 在红外光谱上的大致峰位,并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A. B. C.30 请从以下红外光谱特征数据鉴别特定的苯取代衍生物的取代情况: (1)化合物A:吸收带在约 790 和 695cm 一 1 处。 (2) 化合物 B:吸收带在约 795cm 一 1 处。 (3)化合物 C:吸收带在约 740 和 690cm 一 1 处。 (4)化合物 D:吸收带在约 750cm 一 1处。31 红外光谱中如何区别异丙基和叔丁基?红外分光光度法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

8、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红外分光光度法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红外分光光度法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红外分光光度法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红外分光光度法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红外分光光度法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6 【正确答案】 B,C,E【知识模块】 红外分光光度法7 【正确答案】 A,E【知识模块】 红外分光光度法8 【正确答案】 B,D,E【知识模块】 红外分光光度法9 【正确答案】 C,D【知识模块】 红外分光光

9、度法10 【正确答案】 A,B,D,E【知识模块】 红外分光光度法11 【正确答案】 A,D【知识模块】 红外分光光度法12 【正确答案】 B,C【知识模块】 红外分光光度法13 【正确答案】 A,C【知识模块】 红外分光光度法14 【正确答案】 B,D【知识模块】 红外分光光度法15 【正确答案】 B,E【知识模块】 红外分光光度法16 【正确答案】 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红外辐射的能量必须与分子发生跃迁的两振动能级间的能量差别相等;分子在振动过程中偶极矩必须发生变化, 0,即只有红外活性振动才能产生吸收峰。【知识模块】 红外分光光度法17 【正确答案】 1 一丙烯中亚甲基孤立存在,碳氢面

10、外弯曲振动吸收峰在770cm一 1,而 1 一辛烯中有五个相连的亚甲基,碳氢面外弯曲振动吸收峰向低波数方向移动,出现在720cm 一 1。【知识模块】 红外分光光度法18 【正确答案】 C-Cl 键的伸缩振动峰强,因 Cl 的电负性比氢强,导致 CCl 键的偶极矩比 CH 键的偶极矩大,因此 CCl 键的伸缩振动峰强。【知识模块】 红外分光光度法19 【正确答案】 A 中羰基的峰相对出现在较高波数处,因在结构 B 中醛基对位有氨基取代,氨基能与苯环形成 p 一 共轭,从而使 B 结构中共轭链比 A 长,使得B 中羰基的伸缩振动频率比 A 低。【知识模块】 红外分光光度法20 【正确答案】 压片

11、法绘制固体试样的红外光谱时,常用的分散剂是溴化钾KBr。主要是因为:KBr 在 4004000cm 一 1 区域中无吸收,且 KBr 与大多数的有机化合物的折光系数相近,可减少光散射引起的光能损失。此外 KBr 在高压下的可塑性及冷胀现象也利于制成薄片。【知识模块】 红外分光光度法21 【正确答案】 两个化合物能用红外光谱区别。因为 A 与 B 的比 vC=O 不同,A为芳香族酮,且邻位有一 OH,故形成分子内氢键,使 vC=0,v OH 峰向低频移动,vOH 在 2835cm 一 1 左右,v C=0 在 1623cm 一 1 左右;B 为芳香酸,将以二聚体形式存在,v OH 吸收在 300

12、02500cm 一 1 形成宽强吸收峰,且 vC=O 在 17001680cm 一 1。【知识模块】 红外分光光度法22 【正确答案】 CH 3 一 CCH2 一 CH2 一 NH2 在红外光谱区域内可能有以下吸收:35003100cm 一 1,两个不太强的尖峰,v NH;29602870cm 一 1 双峰,v CH(一 CH3);29302850cm 一 1 至少有两个峰 vCH(CH 2 一);22702100cm 一 1(尖锐),vC=C;14751300cm 一 1, C-H。【知识模块】 红外分光光度法23 【正确答案】 因为甲醇在紫外光谱 200400nm 范围内无吸收峰,所以甲醇

13、是测定样品紫外光谱的常用溶剂,但甲醇在红外光谱测定时会产生羟基的吸收峰、饱和碳一氢的吸收峰、碳一氧键的吸收峰等,所以测定红外光谱时不能用甲醇作溶剂。【知识模块】 红外分光光度法24 【正确答案】 A:3030cm 一 1 显示 v-H;35003100cm 一 1 有两个 vNH 峰;17001640cm 一 1 有 vC=O。吸收。 B:3030cm 一 1 显示 v-H吸收;35003100cm 一1 有一个 vNH 峰。 C:3030cm 一 1 显示 v-H吸收;1700cm 一 1 附近有 vC=O 吸收外,30002500cm 一 1 有因 vOH(缔合)引起的宽峰。【知识模块】

14、红外分光光度法25 【正确答案】 A 在 31003000cm 一 1 处(3025cm 一 1)有不饱和的 v=C-H 伸缩振动峰,而 B 在 31003000cm 一 1 处没有吸收。【知识模块】 红外分光光度法26 【正确答案】 可能结构为 A。因在 1685cm 一 1 及 3360cm 一 1 处分别产生强吸收,且为稀溶液,说明羟基与羰基形成了分子内氢键,而 B 和 C 中羟基与羰基空间距离较远,难以形成分子内氢键,所以结构为 A。【知识模块】 红外分光光度法27 【正确答案】 红外活性振动为 B 与 D,因为两者分子结构不具对称性。【知识模块】 红外分光光度法28 【正确答案】 红

15、外光谱中造成吸收峰数目少于基本振动数目的原因为:简并;红外非活性振动。【知识模块】 红外分光光度法29 【正确答案】 A 化合物羰基吸收在 17201710cm 一 1 处,而 B 在16951680cm 一 1 处,C 在 16671661cm 一 1 处,主要是因为共轭效应的影响。【知识模块】 红外分光光度法30 【正确答案】 A:间二取代苯;B:对二取代苯; C:单取代苯;D :邻二取代苯。【知识模块】 红外分光光度法31 【正确答案】 利用甲基在1380cm 一 1 峰分裂为双峰(共振偶合),相邻甲基数增多,裂距增大。一般异丙基的裂距在 1530cm 一 1,而叔丁基的裂距在 30cm 一 1 以上。异丙基分裂为两个强度几乎相等、距离较接近的两个谱带(13901380cm 一1,13721365cm 一 1);而叔丁基在 1375cm 一 1 附近因共振偶合分裂为具有特征形状的一强一弱双峰,较高频的吸收较弱(14001385cm 一 1),较低频的吸收较强(1375 1360cm 一 1)。【知识模块】 红外分光光度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