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864758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下列有关法产生的主要标志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国家的产生(B)阶级的出现(C)权利和义务观念的形成(D)法律诉讼和司法的出现2 下列有关法的继承与法的移植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法的阶级性排斥法的继承性,社会主义法无法继承资本主义法(B)法的继承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法律术语、技术、形式、有关社会公共事务的法律规定、反映市场经济规律的法律原则和规范、反映

2、法的一般价值的原则等(C)法的继承体现时间的先后关系,法的移植则反映一个国家对不同时代其他国家法律制度的吸收和借鉴(D)法的移植以供体(被移植的法)和受体(接受移植的法)之间存在着共同性,即受同一规律的支配、互不排斥,可互相吸纳为前提,故法的移植的范围仅限于外国的法律3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表述不属于法律意识的范畴?( )(A)中国古语,“ 民不举官不究”(B)王某因产品质量问题受伤,向法院起诉要求厂家支付赔偿金(C)张某认为读书人偷几本书不构成盗窃罪(D)农民工李某被包工头克扣工资,自认倒霉4 关于法的继承的根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A)法的继承性源于统治阶级的需要(B)社会生活

3、条件的历史延续性决定了法的继承性(C)法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法的发展过程的延续性和继承性(D)法作为人类文明成果决定了法的继承的必要性5 小陈小学毕业后就回农村务农,他认为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 ,法律对他来说,是一件很遥远的事,与他无关。小陈的这种认识属于下列哪一选项?( )(A)法律知识(B)法律思想体系(C)法律思维(D)法律心理6 法系是根据法律的历史传统对法律作出的分类,同一传统的法律构成一个法系。下列关于法系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哪一个?( )(A)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中,中国移植了很多英美的法律制度,受到英美法系的影响更大(B)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具有各自的特点,二者之间不存在共同性(

4、C)法系反映了一个国家法律的主要特点(D)占统治地位的特别的法学方法可以作为法系划分的一个标准7 下面关于法律传统、法律文化、法律意识的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 )(A)法律意识同法律文化关系密切,与法律规范和法律行为等因素没有关系(B)在同一国家内部法律文化是统一的(C)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法律文化不会有很大差异(D)法律意识是法律文化中的基本组成要素8 关于法律的现代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内发型法律的现代化产生的一般是比较稳固的、与社会相协调的现代法体系(B)外源型法的现代化过程往往受到某个或某几个既存的现代法体系的影响(C)外源型法的现代化大多经历传统与现代的激烈

5、对抗(D)为了保证法律发展的结果,防止新旧法律的对抗,我们应该放弃自上而下推动式的法律现代化9 在学习“法的起源、法的发展” 这部分内容时法学院的同学小费与小罗进行了讨论。小费认为: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特殊公共权力系统即国家的产生、权利和义务观念的形成、法律诉讼和司法的出现都是法律产生的主要标志;美国当代社会学家塞尔尼茨克认为,一个群体的法律秩序,是基于合理性管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欧盟法这样的区域性法律统一运动是法律发展的方向。小罗认为:中世纪神学政治的鼻祖奥古斯丁是法的起源神创说的代表; 美国的庞德把历史上存在的法分为形式不合理的法、实质不合理的法、实质合理的法、形式合理的法;资本主

6、义法的发展过程表明资本主义法具有比较强的自我完善能力。下列哪一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A)小费的观点和(B)小罗的观点(C)小费的观点 、和小罗的观点(D)小费的观点和小罗的观点10 以下关于资本主义法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向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演进过程中表现出的发展趋势的说法,概括不正确的是:( )(A)从“社会本位 ”转化为“个人权利本位”(B)从所有神圣到所有权受限制(C)委托立法的大量出现(D)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逐步靠拢11 下列哪个说法不能成立?( )(A)法律的现代性要求法律突出加强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保护,强调法律的权威性、普遍性、确定性、可诉性(B)法制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应从静态

7、和动态两个角度作出综合考察,它是一国法律制度的总和,但它仅仅包括立法、司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的合法性原则、制度、程序和过程(C)法律文化对法律意识是一种包容关系,法律文化包括法律意识(D)法律传统偏重于法律文化中的心理状态,法律文化的内涵比法律传统更丰富12 法律文化与法律传统有着密切联系,但也存在不同,下列哪一个选项没有表明两者的差异?( )(A)法律传统的主体较为广泛,包括个人、群体、社会等,而法律文化的主体仅为群体(B)法律传统偏重于法律文化中的心理状态(C)法律文化的内涵比法律传统更丰富,还包括法律经验、法律认识、价值等内容(D)法律传统比较抽象,是法律文化中具有深远影响的精神因素

8、。而法律文化则更为具体13 关于法律移植和法律继承下列哪一种表述是错误的?( )(A)法律继承更强调不同时间法律的承接和继受 ,即纵向意义上的法律之间的承接和继受(B)法律移植则更偏向于同时代的法律的吸收和借鉴,即横向意义上的法律之间的承接和继受(C)在法律内容方面,法律继承不可能全盘接受,法律移植则在理论上有可能(D)法律移植与法律继承完全不存在重合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14 下列关于立法程序的各种观点中正确的是:( )(A)提出法律草案,是立法程序的开始(B)我国立法程序中的最后一个步

9、骤是法律的公布(C)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D)立法程序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法律草案的表决和通过15 下列有关法律论证中内部证成和外部证成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A)内部证成是指法律决定必须按照一定的推理规则从相关前提中推导出来(B)外部证成关涉的是对内部证成中所推导出的结论的合理性(C)内部证成和外部证成是相互关联的(D)内部证成和外部证成都需要支持性理由和推理规则16 关于立法的科学性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A)法律作为一种有目的性追求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模式,应当具备理性化的特征,而理性化是科学性原则的具体体现(B)法律的理性化判断并不单单是建立在纯粹的思维意识的基础

10、上,它来源于大量的过去的人类已知经验(C)合理性也是科学性原则的一个体现,它进一步反映了一个理想的法律模式对于各种社会关系的恰当的、适宜的界定(D)主观符合客观,也是科学性原则的重要体现。法律是主观同客观、理性和经验结合的产物17 某公共场所发布规定“禁止带狗进入” ,一人带熊前来被拒之门外,遂以自己所带的是熊而不是狗提出抗议。该人对于规则的解释属于下列哪些解释方法?( )(A)目的解释(B)限制解释(C)字面解释(D)文义解释18 “法官乃会说话的法律,法律乃沉默的法官” ,这说明了法律适用的哪些特征 ?( )(A)法律适用具有可预测性(B)法律适用具有正当性(C)法律适用应该将法律决定建立

11、在既存的一般性法律规范的基础上(D)法律决定应该是正当或正确的19 下列关于设证推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选项?( )(A)设证推理是一种效力较弱的推理,它在法的适用过程中并非是不可放弃的(B)设证推理虽然是法律人在法的适用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但它的推论结论却是不确定的(C)设证推理要求推论人须形成一些假定背景以及相关的感性事实(D)法律推理中的设证推理,就是在所有能够解释事实的假设中优先选择一个假设的推论20 2008 年 2 月,为指导下级人民法院正确审理注册商标、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的民事纠纷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注册商标、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该

12、法律解释,下列哪些理解是错误的?( )(A)该解释属于立法解释(B)该解释的效力与所解释法律条文的效力相同(C)该解释属于法官造法(D)该解释的效力具有普遍性21 行政诉讼法第 53 条第 1 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国务院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制定、发布的规章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发布的规章。”关于这一规定,下面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由于规章只是作为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参照,所以规章不属于法的正式渊源(B)人民法院发现规章与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时

13、,应当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C)人民法院发现规章与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时,应当适用规章的规定(D)当国务院部、委制定的规章与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制定的规章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应当优先适用国务院部、委的规章22 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可以成立?(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立法法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有权撤销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

14、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立法法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A)张某参加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的行为属于守法行为(B)李某阅报时针对某影星的行为认为其将被判 5 年有期徒刑,这体现了法律的评价作用(C)人民检察院根据群众检举对王局长的受贿行为进行侦查的行为属于国家法律监督(D)方律师在为一件产品致人伤害案代理时指出, 1 年前该法院在审理一起类似案件时没有判予精神损害赔偿,所以本案也不应该给予精神损害赔偿。方律师的这一思维方式属于演绎推理24 关于法律解释的表述,正确的有哪些选项?( )(A)某民法专家在解释民法通则某条款时

15、研究参照了当时的立法资料。这一专家的解释为历史解释(B)某律师在法庭上按照某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来解释该条文,这种解释属于文义解释(C)某法学院教师探求某法律条文在当下所处具体情况下的需要,这种解释为目的解释(D)某医生在解释刑法的分则条文时参照总则的规定,这一解释属于体系解释25 一辆外地面包车因违章行驶被 A 市交警拦下。驾驶员张某解释自己第一次来到A 市,不熟悉路况。张某还诚恳地说:“这里有些交通标志和信号在我们县城都没有见过。”交警考虑到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其作出免予处罚、教育后放行的决定。对于这一事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A)驾驶员张某不认识交通标志和信号导致违章属于对法律

16、的认识错误(B)教育后放行的做法,是交警对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行使(C)在此事件的认定中,交警对法律进行了扩大解释(D)此事件反映出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冲突26 下列对法律执行的特征和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有哪些?( )(A)法律执行的主体非常广泛,包括国家行政机关、法律授权组织和行政机关的委托组织,这些主体的执法权源于法律的赋予,体现了法律执行中的合法性原则(B)法律执行的内容非常广泛,以国家的名义对社会实行全方位的组织和管理。涉及国家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C)在法律执行过程中,执行活动具有单方面性,完全依照国家机关单方面的意志进行,不需要相对人的请

17、求和同意,具有国家强制性的特点(D)法律执行是国家行政机关的法定职权,既是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进行全面组织和管理的一项权利,又是国家行政机关所应当承担和履行的一种职责,具有主动性的特点27 周某自己挣钱买了一套房子,其父再婚又离婚后无房可住,便来投靠周某。后父子不和,周某起诉让父亲搬走。一审法院从保护所有权的角度出发,认为儿子享有房屋产权判决父亲搬出;二审法院却从“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 的法律规定和对公序良俗的理解出发,认为父亲有随周某居住的权利。下列对这个案件的评述,正确的选项有哪些?( )(A)这主要是由于法官分析案件的方法和法律思维方式不同的结果(B)法官在考虑案件时既要进行复杂的法律思

18、维,还要考虑各种社会关系,对不同法律规范所体现的不同价值给予恰当的判断和利益的平衡(C)法官分析案件的过程中包含了技术性,但又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过程(D)在审判的过程中法官所拥有的较大自由度不利于法律适用的统一28 下列关于法律推理的表述,正确的是哪些选项?( )(A)法律推理是以法律以及法学中的理或理由为基础的(B)法律推理是一种寻求正当性证明的推理(C)现行法律是法律推理的前提和制约法律推理的条件(D)法律推理所要回答的问题主要是:规则的正确含义及其有效性即是否正当的问题,行为是否合法或是否正当的问题,当事人是否拥有权利、是否应有义务、是否负法律责任等问题29 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表述,哪

19、些选项是不正确的?( )(A)某律师在接受法律咨询时按照日常的、一般的和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来解释该条文,这种解释方法属于文义解释(B)某个当事人在解释其对刑法的分则条文时参照总则的规定,这一解释方法属于体系解释(C)某法学专家在解释民法通则一条款时根据外国的立法例和判例学说进行解释,这一解释方法属于历史解释(D)某法学教师在解释某法律条款时参照了当时的立法资料,这种解释方法属于比较解释30 下列关于法律推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 )(A)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政策、法理、习惯都会成为法律推理的前提(B)类比推理是最常用的一种辩证推理方法(C)设证推理是一种效力很弱的推论

20、,因此法律人在其工作过程中可将之放弃(D)某国法官运用司法判例来对其审理案件进行判决。这里运用了演绎推理方法31 某法官在审理一起刑事案件过程中,需要对我国刑法中的“人户盗窃” 中的“户”进行界定,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 )(A)一般而言,某法官应当首先使用文法解释的方法(B)如果文法解释不能取得满意的解释,张法官还可以使用系统解释的方法和目的解释的方法(C)法律解释方法的位阶关系并不固定(D)由于解释方法不同往往带来解释结果的差异,所以在对法律进行解释的过程中,法官往往只能选择一种方法进行解释32 关于法律与政策,下列哪一或哪些选项的表述能够成立?( )(A)在未来复杂、激变的法治社

21、会中,政策将仍然具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重要性(B)在实践层面,法律与执政党政策的实际地位和效力可能会存在某种冲突和矛盾(C)法律是实现执政党政策的最为重要的手段(D)政策为制定法律提供了成熟的实践经验,提供了现实可靠的基础33 柯某长期打骂家人、为害乡邻,在当地激起民众公愤。其父屡次规劝柯某无果,决定大义灭亲。一日凌晨,柯某父亲在确认儿子熟睡后,用刀将儿子砍死,随后投案自首。当地乡民闻讯后联名请求司法机关对柯某父亲从轻处理。法院最后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柯某父亲有期徒刑 3 年,缓刑 5 年。关于此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或哪些选项?( )(A)法律评价和道德评价的标准并不相同(B)在刑罚适用过程

22、中,应该排除道德判断(C)如果柯某之父只是将其子绑起来锁在家里,防止他再为害乡民,则不应认为是违法(D)这一案例反映出我国有关刑事法律并不符合中国基层情况,亟待修改完善34 关于法律与宗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哪一或哪些选项?( )(A)与法律规范相似,宗教规范也调整社会关系(B)与法律规范不同,宗教规范没有强制力(C) “春秋决狱” 是中国法律宗教化的重要体现(D)当代中国实行政教分离,法律与宗教已经没有直接联系35 下列哪一或哪些选项对于人权的表述是正确的?( )(A)稳定是实现人权的前提,发展是实现人权的关键,法治是实现人权的保障(B)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权状况可以自封完美无缺(C)侵

23、犯公民自由权的法是恶法(D)在法治社会里,人权主体对侵害的抵抗已由过去的以暴制暴式的对恶政的抵抗渐转为宪法秩序下的和平抵抗36 某报以“沈阳一强奸猥亵女生的教师一审被判死刑 ”为题发布了一条消息,该消息报道了沈阳市某村小学四年级班主任房某,在课堂上强奸猥亵了 6 名女生。该消息详细披露了被告人作案的具体单位和具体时间。对此报道,下列哪一或哪些选项可以成立?( )(A)司法机关通过司法救济活动保障了被害人的人权(B)这样的报道会损害本案 6 名被害人的隐私权(C)被告人严重侵犯了学生的人权(D)需要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法律意识37 某省会市的学校安全条例规定,学校不得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抢险、救灾等危

24、险性活动。这一条款意味着,在该市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抢险救灾活动被视为违法。关于这一规定,下列哪一或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这为保护未成年学生的生命健康权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根据(B)这一规定是为了保证一方的绝对利益而不允许牺牲较小利益,即使这种牺牲能带来较大的利益(C)保护更大利益是道德和法律的共同追求(D)这一规定表达的是“未成年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路,这不仅不符合传统美德,也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38 下列哪一或哪些选项认为法律必须建立在道德基础上。两者不可分离,强调“法的正义性”和 “合目的性”优先,法律的权威和效力来自于法律之外;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那些“ 不法的法律”、“恶法”有温和

25、抵抗的权利,至少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理性判断来选择自己的行为,可以不按照恶法去从事那些反人类、反人道的“非法” 行为?( )(A)自然法学(B)实证主义法学(C)马克思主义法学(D)社会法学39 下列哪一或哪些选项正确表达了法律与国家的关系?( )(A)法律是确定国家形式、组织国家机构的章程(B)法律是执行国家职能的有效工具(C)法律的性质,直接取决于国家的性质(D)法律的发展、变化受国家发展、变化的影响和制约40 下列哪一或哪些选项关于法律对生产力作用”的说法是正确的?( )(A)一旦法律所保护的是落后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它就起着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作用(B)法律总体上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C)法

26、律通过保护适应生产力水平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D)法律对生产力的作用既可能具有进步性、积极意义,也可能具有反动性、消极作用41 下列关于法律与社会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哪一或哪些选项?( )(A)法律也像上层建筑的其他组成部分一样,不仅消极地反映社会,而且对社会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它要么表现为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要么表现为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B)国家法以社会法为基础,“纸上的法”以“ 活法” 为基础(C)法律以社会为基础,不仅指法律的性质与功能决定于社会,而且还指法律变迁与社会发展的进程基本一致(D)法律对社会的调整,首先是通过调和社会各种冲突的利益,进而保证社会秩序得以确立

27、和维护42 现代科学技术对法律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让人们的日常生活日新月异。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还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法律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下列哪一或哪些方面?( )(A)法律技术的发展扩展了法律调整的领域。在科学技术的研究发明和推广应用的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大量新的社会关系需要法律规范的调整(B)科学技术影响法律的内容,成为法律规定的重要依据(C)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了一些传统法律观念和原则的变化。在立法中,一些专业性、技术性比较强的立法要求立法者具备一定的专门性的科学文化知识,国家立法机关的一般人员同样

28、难以胜任,因而需要将这类立法工作委托给专门的机关或人员,这导致“ 委任立法” 范围的不断扩大(D)科学技术的发展完善了法律调整机制,为立法和执法提供新的技术和手段,对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的法律调整机制发生重大影响43 “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历史时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是应当由这个基础来说明。” 关于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或哪些选项?( )(A)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法律(B)在社会形态发生变化时,法律会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而在同一社会形态里,经济基础的局部变化,则很难引起法律的变化(C

29、)法律对经济的作用,既可能是进步作用,也可能是阻碍作用(D)在阶级社会中,法律会成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对生产关系进行限制、改造或消灭的工具44 关于法与人权关系的说法,下列哪一或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德国在纳粹时期糟糕的人权状况可以作为判断当时的法是 “恶法”的一个标准(B)当人权遇到侵害需要救助和补偿时,司法权是完成这一使命的当然权力(C)人权是现代法制的核心精神,也是法制的基本价值所在(D)一般所说的人权和人权保障,主要是从法定权利的角度进行的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

30、每题 1 分,共 50 分。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法的演进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法的演进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法的演进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法的演进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法的演进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系进行不同的分类,占统治地位的特别的法学方法是德国著名比较法学家茨威格特.克茨划分法系时所采用的标准。【知识模块】 法的演进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法律意识是法律文化中的基本构成要素,法律意识与其他的法律现象,如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行为等,既有有机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在同一国家的同一时

31、期,由于地域的差异、风俗的不同,人们对法律的认同所形成的法律文化也是不同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法律文化自不相同。因而ABC 三个选项是错误的。【知识模块】 法的演进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法的演进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小费与小罗的观点中,小罗的观点“美国的庞德把历史上存在的法分为形式不合理的法、实质不合理的法、实质合理的法、形式合理的法”错误是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作的此分类。【知识模块】 法的演进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资本主义法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向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演进不是表现为法律从“社会本位”转化为“个人权利本位”,而是从“个人权利本位”的法

32、律向“社会本位”的法律的发展。【知识模块】 法的演进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法制、法律文化、法律传统、法律意识、法律的现代性等方面综合性的题目。“法治”而非“法制”,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应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作出综合考查,它是一国法律制度的总和,包括立法、司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的合法性原则、制度、程、序和过程。【知识模块】 法的演进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法律传统的主体较为广泛,包括个人、群体、社会等”的说法值得讨论,一般而言,法律意识的主体较为广泛,包括个人、群体、社会等。【知识模块】 法的演进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法律继承强调的是较后历史类型的

33、法律对较前历史类型的法律的承接和继受:法律移植强调的是对同一时代其他国家的法律的吸收和借鉴,这就可能存在重合。【知识模块】 法的演进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14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法的运行15 【正确答案】 A,C,D【知识模块】 法的运行16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法的运行17 【正确答案】 C,D【知识模块】 法的运行18 【正确答案】 A,C【知识模块】 法的运行19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A 项错误是因为设证推理虽然效力很弱

34、,但却是任何一个法律人在其工作中必然会用到的假设。如果没有这种假设,法律人就只能漫无计划和目的地查找法律。【知识模块】 法的运行20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该解释属于司法解释。因此选项 A 错误:司法解释只是司法机关裁判的参考,效力等级不能与法律条文相比,因此选项 B 错误;司法解释不属于法律,不能认为是法官造法,因此 C 项错误。【知识模块】 法的运行21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选项 A 的前半段是正确的,但规章属于法律的正式渊源,故 A 项错误。B 项是正确的,选项 C 错误。部门规章与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制定的规章发生矛盾时,应当报由国务院裁定,因此选项

35、 D 错误。【知识模块】 法的运行22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法的运行23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方律师的这一思维方式属于类比推理。类比推理为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某些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在另一些属性方法上也可能存在相同点的推理。故D 项不正确,ABC 项可以成立。【知识模块】 法的运行24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法的运行25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交警在执行交通法规时合理运用了自由裁量权,并没有对法律进行扩大解释,因此 C 项错误。此事件交警的做法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因此不存在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冲突,D 项错误。【知识模块】 法的运

36、行26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考查法律执行的特征。就主体而言,法律执行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法律授权组织和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法律执行的内容具有广泛性。法律执行的活动具有单方性。法律执行活动具有主动性。法律执行活动具有单方性并不是说法律机关可以武断地行事,而是说执法机关的意志居于主导地位,但是还是需要保障相对人应有的权利的,在作出重大的决定时还是要允许相对人申辩。【知识模块】 法的运行27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法官的思维方式不同,对同一个案件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分析案件既包括了技术性的分析,同时还包含了价值判断,考虑各种社会关系和法律价值。社会时时刻刻在发展

37、,法律一旦制定后就落后于社会的发展。要处理新出现的情况,必须赋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另外法律的规定不可能面面俱到,这也是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客观条件和要求法官利用自由裁量权审判案件恰恰是为了维护法律的统一性。【知识模块】 法的运行28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法的运行29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某法学专家在解释民法通则这一条款时根据外国的立法例和判例学说进行解释,这一解释方法属于比较解释;某法学教师在解释某法律条款时参照了当时的立法资料,这种解释方法属于历史解释。【知识模块】 法的运行30 【正确答案】 A,B【知识模块】 法的运行31 【正确答案】 A,B,C【知

38、识模块】 法的运行32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3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刑法适用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排除道德判断,因此,B 项错误。柯某之父若只是将儿子绑起来,也侵犯了其子的人身权,应认为违法,因此,C 项错误。法律与道德因调整目的等方面不同,不可能完全一致,本案反映了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区别,但不能证明有关法律不符合中国基层情况,因此,D 项错误。【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3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宗教规范虽然没有法律强制力,但也通过舆论、教徒内心自律等具有一定的强制力,因此,选项 B 错误。“春秋决狱”反映的是我国法律的儒家化,在司法活动中的礼法不分,

39、不是法律宗教化的体现,因此选项 C 错误。当代中国在法律与宗教的关系上没有政教合一的国家那么紧密,但也有一些联系,例如,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就是法律与宗教直接联系的体现,因此选项 D 错误。【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3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这些选项内容都可以成立。某一法律侵犯了公民的自由权自然是坏的法律,不可能是良法。良法应当是保障人权的法律。【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3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人权保障的实例题。题中的 4 个说法都可以成立。该消患详细披露了被告人作案的具体单位和具体时间明显不妥当,会损害本案 6 名受害人的隐私

40、权。【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37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法律与道德、人权保障等方面的实例题。“这一规定表达的是未成年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路,这不仅不符合传统美德,也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这一选项值得讨论,应该说这一规定于德、于法相符。【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3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39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40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4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这些关于法律与社会关系的表述都可以成立。法律是社会的产物,法律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对社会进行调整。【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4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科学技术对法律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各个方面,科学技术影响法律的内容,引起一些传统法律概念和原则的变化,完善了法律的调整机制,对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的法律调整机制产生重大影响,为立法和执法提供新的技术和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扩展了法律的调整领域。【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43 【正确答案】 A,C,D【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44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