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866359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国家司法考试卷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及答案与解析一、论述题1 材料一:2012 年 12 月 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 3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宪法是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只有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宪法才能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众,宪法实施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我们要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保障公民

2、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证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据新华社北京 2012 年 12 月 4 日电)材料二:2014 年 1 月 7 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标。政法机关和广大干警要把人民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

3、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有力法律保障。要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遏制严重刑事犯罪高发态势,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据新华社北京 2014 年 1 月 8 日电)(2014 年试卷四第 1 题)问题: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涵义,谈谈你对构建和完善人民群众权利保护体系的理解。答题要求:1无观点或论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2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3总字数不得少于 400 字。2 材料一:中共中央政治局 2 月 23 日下午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们国家和社

4、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要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要完善立法规划,突出立法重点,坚持立改废并举,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提高法律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要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和程序,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使法律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好协调利益关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摘自新华社北京 2013 年 2 月 24 日电)材料二:到 2010 年底,中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 236 件、行政法规 690 多件、地方性法规 8600 多件,并全面完成对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集中清理工作。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

5、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摘自 2011 年 3 月 10 日公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2013 年试卷四第 1 题)问题:根据以上材料,结合依法治国理念的内涵,从科学立法与民主立法的角度谈谈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中的意义和要求。答题要求:1

6、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2无观点或论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3总字数不得少于 400 字。3 材料一:2008 年 12 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讲求效率才能增添活力,注重公平才能促进和谐,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才能更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20lO 年 3 月 14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提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2010 年 3 月 22 日,中央领导在中央政法委员会第十一次全

7、体会议上指出:各级政法机关要更加自觉地把政法工作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和推进。更加积极地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进一步加强政法工作、政法队伍建设,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材料二:2009 年 11 月 3 日,范某因抢包被公安局抓获。审讯中范某交代,因为身患癌症的妻子需要持续治疗,而自己每天起早贪黑挣的钱难以支撑妻子的医药费,到处借钱又碰壁,“ 实在没有办法了 ”,才动了抢钱的念头。范某被抓捕后,当地村民均为他求情,说他“平时可老实了,出这样的事儿是因为他的生活压力实在太大了。”2010 年 1 月 14 日,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根据刑法对抢夺罪的量刑规定以及被

8、告人抢夺的金额。应当判处被告人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法庭当庭宣判:被告人范某犯抢夺罪判处有期徒刑 3 年、缓刑 5 年,并处罚金 2000元。刘某(女)与闫某经人介绍认识并结婚。婚后,刘某患脑瘤致瘫,生活不能自理,由此引发夫妻矛盾。后刘某回娘家居住,期间 2 人未尽夫妻间权利和义务,并因抚养问题导致诉讼。闫某要求与刘某离婚。刘某说:“我嫁给他就是他的人,夫妻一方有难,另一方就应该提供帮助。”闫某说:“ 我们虽然是夫妻,但她的病已没有恢复的希望,我不能这样毁了自己的一生。”法庭调解失败后,判决如下:因刘某与闰某长期分居,无法共同生活,应认定感情确已破裂,准予离婚。(2012 年试

9、卷四第 1 题)问题:请根据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精神及上述案例,围绕法理与情理、公正与效率相互关系,简述社会主义法治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要求。答题要求:1紧扣社会主义法治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要求作答:2无观点或论述,照抄材料原文不得分:3观点正确,表述完整,文字通顺:4总字数不得少于 400 字。4 材料:2011 年元月,中央领导同志在会见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时指出:“法学是治国理政的大学问,是政治性很强的学科。法学理论工作者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

10、法治国家贡献才智。”并要求,“ 密切关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提出更多理论上的真知灼见,积极参与国家立法,主动服务执法司法实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成为通晓古今、学贯中西的法学大家,不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理论。”(2011 年试卷四第 1 题)问题:根据以上材料,可以从哪些方面理解中央领导同志对法学理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请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特征,谈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繁荣法学事业的要求。答题要求:1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2无观点或论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3不少于 400 字。5 材料:据新华社 2009 年 12 月 18 日电: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

11、会议强调,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木,推动政法工作全面发展进步,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抓源头,清积案,建机制,强基层,努力化解老矛盾,有效预防新矛盾,进一步形成依法有序表达诉求、及时有效解决问题的社会环境。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网络虚拟社会

12、建设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在提高执法能力、细化执法标准、强化执法管理监督、加强政法机关党的建设上取得新进步,进一步提高开放、透明、信息化条件下的执法公信力,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010 年试卷四第 1 题)问题:请结合当前政法领域的三项重点工作,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依法治国基本内涵的理解。答题要求1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2无观点和论述,照搬材料原文不得分;3不少于 400 字。6 材料:2007 年以来,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了深刻影响,面对法院执行中被执行人履行能力下降、信用降低、执行和解难度增

13、大等新情况、新问题,最高法院在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做好当前执行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为企业和市场提供司法服务,积极应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引发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三保方针的贯彻落实提供司法保障,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人民法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例一:2007 年 8 月,同升市法院判决张某偿还同升市外经贸有限公司(以下称“外贸公司”)2 亿元人民币。近 1 年时间,张某未按时履行义务,且下落不明。外贸公司遂向同升市法院申请执行。同升市法院执行法官李某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张某除一些变现难度大且价值不高的财产外,尚持有上市股票 ZX 科技 3000 万股,遂进行了查

14、封。当时股票的市值每股仅 3 元多,如抛售可得 9000 余万元。李法官综合分析市场大势,认为 ZX 科技不仅近期会有送股,而且还有上涨可能,主张股票升值后择机出售。李法官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同升市法院及其上级法院的一致支持,也取得了外贸公司的同意。此后 1 年多时间,ZX 科技先后 2 次送股,被查封的股票数量达到了 4000 多万股,股值上涨到 7 元多。李法官请示法院领导后,速与证券公司营业部交涉以当时市场价格强制卖出股票,所得钱款足以支付被执行人张某所欠本金及利息。例二:2007 年 6 月,中都市法院陆续受理了湘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称“湘妃公司”)等单位申请执行太平洋娱乐有限公司 (

15、以下称“ 太平洋公司”)10 余起欠款纠纷案,标的约 2000 万元。执行法官张某查明,太平洋公司主业是水族馆,因经营不善已歇业,除剩有 4 年期的水族馆经营使用权外,已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张法官经过对水族馆项目前景谨慎评估后,经请示法院领导,决定在经营使用权上想办法,敦促被执行人寻找新的投资合作人,盘活资产。张法官主动找到最大债权人湘妃公司,经细致工作,使其接受水族馆资产及其经营使用权,以抵偿该公司的 1500 余万元债权。同时,湘妃公司另行支付部分款项给法院,由法院分配给其他债权人。经张法官努力,还为太平洋公司找到一家私营企业注入资金,使太平洋公司重新焕发了生机。此外,一些地方法院在执行

16、中还采取了“债权入股” 或“债转股”等灵活执行措施,社会上形象地将此表述为“放水养鱼让鱼活” 。但对于执行法官涉入股市、推动企业运作等做法,网上时有质疑,法院内部也不无疑虑。(2011 年试卷四第 7 题)问题:1从正确把握案件执行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效统一的角度,评价法院(法官)在案件执行中的上述做法。2结合法理学和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的相关原则,对案件执行中的上述做法进行分析。答题要求:1运用法理学及部门法知识作答:2观点明确,逻辑严谨,说理充分,层次清晰,文字通畅:3无观点或论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4请按提问顺序分别作答,总字数不少于 500 字。国家司法考试卷四(社会主义法治理

17、念、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答案与解析一、论述题1 【正确答案】 1执法为民的基本涵义是,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等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活动,都必须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与愿望,体现广大人民的情感与要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为人民群众有效地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自主地从事各种正当的经济、社会、文化活动,合理地追求生存和生活状态的改善,提供法律上的支持和保护。2从材料可以看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利既是执法为民理念的应有之义,又是具体的践行方式。社会主义法治根据广大人民的实际需求和我国的现实条件,从尊

18、重和保障人权的需求出发,完整地构建了以社会成员为主体、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权利保护体系,使执法为民理念在制度上得到了充分体现。3依据执法为民的理念要求,我国当前应不断完善人民群众权利保护体系。具体应做到以下几方面:保障和维护人民民主权利,坚决打击和制裁各种危害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行为,同时引导人民群众规范有序地参与国家和社会的管理。理性表达利益诉求。保障和维护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并提供有效权利救济手段。保障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保障和维护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合法权益,为社会成员的均衡发展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步提供法律保障。【试题解析】 本题需要将执法为

19、民的基本涵义与材料相结合做答: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突出人在法治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具体而言,执法工作要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的广泛权利,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不仅是执法为民理念的应有之义,也是具体的实践方式。社会主义法治根据广大人民的实际需求和我国的现实条件,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需求出发,完整地构建了以社会成员为主体、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权利保护体系,使执法为民理念在制度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我国宪法赋予了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我国法律、法规依据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具体内容、范围、行使和救济方式作了具体规定,从而系统化地保

20、障了公民的基本权益。然而,仅仅构建了人民群众权利保护体系是不够的,执法为民的理念还要求不断完善该权利保护体系。具体而言,应做到以下几方面:(1)保障和维护人民民主权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拓展人民群众依法参与国家各项事业管理的渠道,不断丰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及民主监督的内容,坚决打击和制裁各种危害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行为,同时引导人民群众规范有序地参与国家和社会的管理,理性表达利益诉求。(2)保障和维护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依法对侵害或者危害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行为的防范与制裁作出规定,并提供有效的救济途径与手段。(3)保障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为满

21、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提供更为充分的保障。(4)保障和维护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合法权益。为社会成员的均衡发展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步提供法律保障,从而在更深层次上展示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执法为民的内在追求。【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践运用2 【正确答案】 1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历史机遇,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在治国理政方略上作出的重大抉择,实现了我党治国理政的重大转变和历史性飞跃。2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是一项浩瀚庞大、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包含着我国社会运行的制度、体制、机制、方式以及意识和观念等多方面的重要变化,更汇聚着全党、全国乃至

22、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智慧与努力。3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要求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必要前提。因此,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形成,为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4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要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仍然需要不断完善。这就要求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领域、新情况、新特点,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在保持法制统一的前提下,科学地进行立法预测

23、、立法规划,继续完善立法程序和方式,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及时制定、修改、完善各项法律制度,使立法更加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更加适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试题解析】 答题时,考生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答题至少应当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依法治国理念的内涵;(2)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中的意义;(3)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中的要求。第二,答题应当从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的角度进行。第三,答题应当结合材料,也即材料中的内容必须在论述中有所体现。对此,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组织答题:(1)依法治国理念是指什么?(2)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依法治国之

24、间的关系是什么?(3)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求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那么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它们具有怎样的意义?根据这样的思路,我们为考生提供以下论证作为参考:依法治国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它是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历史机遇,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在治国理政上作出的重大抉择,它的提出标志着我党治国理政方略的重大转变和历史性飞跃。要实现依法治国,需要将

25、依法治国的方略落实到具体的立法、行政、司法、守法等法治实践活动中。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是一项浩瀚庞大、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包含着我国社会运行的制度、体制、机制、方式以及意识和观念等多方面的重要变化,更汇聚着全党、全国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智慧与努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要求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必要前提。目前,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部门法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实现了有法可依,这

26、为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并不代表依法治国已经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要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为依法治国提供了前提基础,但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国还需要依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领域、新情况、新特点,对业已形成的法律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其中,坚持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是完善法律体系的两项基本要求。科学立法是指立法过程中必须以符合法律所调整的事态的客观规律作为评价依据,使法律规范与其试图规范的事项达到最大限度的和谐,避免经验立法、封闭立法和政绩立法,加强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前瞻性和系统性。民主立法是指在整

27、个立法过程中,坚持民主原则,使人民群众参与和监督立法的全过程,建立并完善充分反映民意的立法机制和立法程序,使法律真正体现人民的意志,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切实做到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有利于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完善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我国立法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更加适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使依法治国的方略得到充分有效的实施和贯彻。【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践运用3 【正确答案】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也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价值基础。社会主义法治公平正义的实现必须注重法理与情理的相互统一。用法理为情理提供正当性

28、支持。以情理强化法理施行的社会效果。上述两个案例说明:在司法过程中。要妥善、恰当地解决司法实践中可能存在的局部性、个别性的“ 合理不合法 ”或“合法不合理”问题,在不违反法律基本原则,不损害法律权威的前提下,能动地运用法律技术和法律手段,兼顾法理与情理的要求,寻求相关利益的平衡与妥协,使这类特殊问题的解决更趋于实质上的公正。在处理涉及法理与情理之特殊问题时,也有可能导致另一个问题,即案件久拖不决,出现执法者拖延推诿、贻误怠慢等现象,使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得不到及时的保护或实现,同样是对人民群众的不公正。这就要求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做到同时兼顾公正与效率,既不能为片面追求效率而损伤实质公正,也不能因

29、为不讲效率而导致不公正。【试题解析】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追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立法、行政和执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线。社会主义法治公平正义的理念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合法合理、程序正当、及时高效四个方面的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合法合理是公平正义的内在品质。程序正当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与载体。及时高效是衡量公平正义的重要标尺。合法合理是公平正义的内在品质。其中,合法就是注重法理、合乎法律规定。公平正义的首要内容之一就是确保一切行为符合法律规定。要实现社会主义法治所追求的公平正义,具体到司法领域,就是要求司法机关依法裁判,确保法律所

30、分配和调整的社会公平正义在现实生活中得以贯彻。这就要求人民法院作为法律的实施者,在司法活动中必须确保一切执法行为符合法律的规定,所作裁判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合理就是合乎情理。社会主义法治所追求的公平正义应当得到公众认同和大众认可。具体到司法领域就是要注重司法工作的社会效果。社会效果是指人民法院通过审判活动使法的本质特征得以体现,实现法的正义、秩序等价值的效果。从而使审判结果得到社会的公认,并树立法律的公信和权威。社会效果是以社会反响形式表现出来的民意结果。社会主义法治所追求的公平正义和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只有既合法又合理。做到法理和情理的相互统一,才能为社会公众所认可和接受。在我国的司法实践

31、中确实存在局部性、个别性的“合理不合法”或“合法不合理”问题,如果这样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不能及时得到恰当的解决,就会使宪法和法律丧失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和权威,影响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法治公平正义的实现。因此,要在不违反法律基本原则,不损害法律权威的前提下,能动地运用法律技术和法律手段,兼顾法理与情理的要求,寻求相关利益的平衡与妥协,使这类特殊问题的解决更趋于实质上的公正。在题目中所给的两个案例中,我们就能看到关于法理与情理的平衡。在第一个案例中,范某的行为确实触犯了刑法,构成抢夺罪。但是,范某的行为于情有理,是为了挽救身患癌症的妻子。法院最终运用缓刑这种量刑制度,兼顾了法理与情理的

32、要求,既没有损害法律的权威,又考虑到了人民群众可接受程度,实现了社会主义法治所追求的公平正义。在案例二中,刘某与闫某是夫妻,按照我国传统婚姻家庭观念,闫某应当对瘫痪的刘某不离不弃。但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的,经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因此,如果法院坚持不支持闫某的离婚诉讼请求,则属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不符合社会主义法治所追求的公平正义的合法性要求。在司法实践中实现法理与情理的平衡时会遇到各种复杂情形。司法机关为了寻求相关利益的平衡与妥协,可能会需要对各方当事人做大量烦琐、细致的工作,这就容易造成个案处理时间的拖延。然而,对于人民群众而言,迟来的正义是非正义。案件久拖不决也是

33、司法不公的一个表现,将会影响公平正义的实现。这就要求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做到同时兼顾公正与效率,既不能为片面追求效率而损伤实质公正,也不能因为不讲效率而导致不公正。【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践运用4 【正确答案】 (1)根据材料,中央领导同志在讲话中对法学理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要讲政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要重实践,努力服务国家法治建设实践,不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理论。(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彻底的人民性。社会主义法学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繁荣法学事业,就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

34、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法学领域意识形态的主导权。繁荣法学事业,就必须使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系统的科学性和充分的开放性。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是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支持的重要阵地,事关我国法治建设的兴衰成败。繁荣法学事业,就必须不断提高法学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优秀的法律人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试题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问题中有两个层次的要求:(1)分析材料中中央领导同志对法学理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哪些要求;(2)要分析繁荣法学事业的要求,

35、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繁荣法学事业的要求可以有很多方面,但题目中的要求是要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来谈。考生在分析出这样的要求之后应该在心中迅速的回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四个:鲜明的政治性、彻底的人民性、系统的科学性和充分的开放性。然后,根据这四个特征对繁荣法学事业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一个特征进行一段分析,以下分析内容供考生参考:从会议讲话中可以看出中央领导同志对法学理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主要有两点:(1)讲政治。法学研究必须注重讲政治与讲法治的统一。所谓法学研究不问政治、远离政治是不可能的。因此,法学家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繁荣社会主义

36、法治的事业过程中,要注重对自身政治素质的修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抵制借法学的名义诋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行为。(2)注重实践。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在繁荣社会主义法学事业的过程中,法学家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来思考来研究,要从当前的形势和面临的任务出发,从法学研究的现状出发,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努力在工作机制、活动方式和研究手段等创新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法学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是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支撑的重要阵地,事关我国法治事业的兴衰成败。要想在我国的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工作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法

37、治理念的基本特征的学习,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贯彻于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的过程中,为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方法论上的支持。(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在繁荣社会主义法学事业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法学领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注重讲政治和讲法治的统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用正确的法学观念和价值取向的统一思想。要注意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观点。(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彻底的人民性。法学家要做热爱人民的法学家。法学家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经常走出校园,走出书斋深入基层群众、了解社情民意,多关注研究老百姓的事,多运用法学知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使法学理论更

38、好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实践。(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系统的科学性。法学研究要为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支撑。积极探索和回答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全力解决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不完全适应的问题,为完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提供理论支持。法学研究要为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等服务。(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充分的开放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充分的开放性要求在繁荣社会主义法学事业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从法治实践出发,提炼出具有体系性和前瞻性的法学理

39、论。要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为繁荣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建设提供了方向和方法论的支持。对繁荣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法治事业要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不断完善指导理念、完善各项具体措施。【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践运用5 【正确答案】 11997 年,党的十五大报告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包括人民民主、法制完备,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和权力制约四个方面。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法制完备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2在政法领域

40、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及当前社会矛盾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推进政法工作的关键环节。3在政法工作领域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巩固依法治国政治基础的关键环节。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满足社会发展客观要求,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创新实践。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是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规范、各项权力依法约束的必然遵循。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包括人民民主、法制完备,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和权力制约四个方面。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和政治前提,法制完备是法

41、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也是法治建设的首要目标。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和特征。当前政法领域的三项重点工作贯彻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内涵,落实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和要求。在政法工作领域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巩固依法治国政治基础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遇到了社会发展过程中新型的社会矛盾,要努力推进社会矛盾的化解,那就要按照依法治国的内涵要求,坚持人民民主,坚持“权为民使用” 。对于办案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人民矛盾以及社会的各种问题,司法机关要善于深入调

42、查、思考和分析,深入挖掘矛盾形成的根本原因,并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建立起解决矛盾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不仅是当前政法工作领域的重点之一,同时体现了人民民主的本质,反映了依法治国的要求。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满足社会发展客观要求,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创新实践。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社会的发展对社会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不仅反映和适应了这一新的要求,同时给依法治国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促进我国不断地完善立法,建设健全、完善、规范、系统、协调和统一的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而法律完备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不仅是当前政法领域

43、工作的重点之一,同时也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内涵。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是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规范、各项权力依法约束的必然遵循。依法治国要求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以及做到制约权力。依法治国关键在于依法制权,规范约束公权力,防止其滥用和扩张,保障人民权益。要到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与制约权力,对于政法工作而言,就要加强对政法机关的监督,禁止政法机关滥用权力,提高权力使用的透明度,提高政法的公信力,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为更好地推进依法治国服务。在政法领域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及当前社会矛盾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推进政法工作的关键环节。

44、在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时期,必然要在政法领域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促进法治国家的建设。【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践运用6 【正确答案】 1.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法院在执行工作中要做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执行工作的法律效果是指依据生效法律文书的内容,依照法定程序,采取法定执行措施,强制被执行人全面履行义务所达到的效果。执行工作达到良好的法律效果,要求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要在法律的框架内正确适用法律,严格依据法律,不能置法律于不顾。而执行工作的社会效果是指执行行为及执行结果产生的社会影响和社会评价,主要指公众和社会对执行效果的认可程度。执行工作法律效果和社

45、会效果的统一,要求法院在具体的执行工作中要坚持个案平衡的原则。在具体的案件执行中,不能只是笼统地按照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进行执行,而应该针对具体案件具体分析,综合考虑案件中涉及的各种利益之间的冲突和平衡,然后在合法原则下采取一种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保护当事人、第三人以及国家和社会利益的方法。如案例一李法官在执行过程中对债务人的股票等财产进行了查封,使债务人不能够自由地处分财产,这是依法执行的体现;而在依法执行的基础上,其通过综合分析市场,等到股票增值的时候再抛售,这样不仅满足了债权人的要求,同时也保护了债务人利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达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案例二张法官,一方面能够严格依法执

46、行,另一方面又积极帮助债务人盘活企业,不仅推进了案件的执行,而且救活了债务人,实现了执行工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综上,要做到执行工作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就必须坚持依法执行与灵活性原则相结合,既在法律的框架内正确适用法律,又要根据个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确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注:本题为开放型题目,参考答案仅提供了答题角度之一,考生可自行提出角度分析论证。)2.从法理学的角度来看,本题中两位法官对案件执行的做法既实现了法的社会作用,又体现了法的良好实施。法的社会作用是指法在社会生活领域规制和调整社会关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职能的作用。法的实施是指法

47、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实施,使法从抽象的行为模式变成人们的具体行为。本题中,李法官和张法官在征得债权人同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了涉人股市和推动企业运作的措施,一方面使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全部实现,充分平等地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体现了法在社会生活领域调整社会关系方面起到的社会作用和法的良好实施。从民法和民事诉讼法的角度来看,本题中两位法官对案件执行的做法在实体上体现了民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在程序上体现了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意思自治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在法定范围内的广泛的行为自由,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产生、变更与消灭民事法律关系。处分原则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意思自治原则和处分原则都是对当事人意志自由的尊重。本题中,李法官和张法官对执行标的物采取的执行措施均是经债权人同意的,不仅体现了民法领域的意思自治原则,而且体现了诉讼中对当事人处分权的尊重。从商法的角度来看,本题中两位法官对案件执行的做法体现了效益原则,效益原则是指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本案中李法官执行涉人股市,张法官推动企业运作使企业重新焕发生机的做法体现了商事领域的效益原则,最大化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知识模块】 法与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