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营养.ppt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374688 上传时间:2018-10-0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营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营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营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营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营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营养,一 概 述,从图表说明:从50年代到80年代心血管病占内科住院 患者的比例逐年上升。80年代跃居第一位至今。,动脉硬化是指动脉发生了非炎症性、进行性和增生性的病变,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缩小和血流受阻为特征的一组病变。该病的主要标志是由胆固醇和胆固醇脂组成的脂肪斑块积聚。,一个随身定时炸弹 动脉硬化,循环系统疾病易患因素,年龄 大于40岁为易患因素,49岁以上时发病的进展较快。 性别 我国女性男性。 职业 脑力劳动体力劳动。 饮食 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能量膳食,一方面影响脂 肪能量代谢,一方面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血脂 遗传因素、脂肪摄入过多或脂质代谢紊

2、乱而致血脂异常易患本病。如:总胆固醇、甘油三脂、 LDL、VLDL增加和HDL下降。,血 压 血压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吸 烟 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肥 胖 超过标准体重的肥胖者易患病。向心性肥胖者具有较大的危险性。 糖尿病 发病率是非糖尿病的2倍以上。 遗 传 其近亲患病的机会可5倍于其他情况的 家庭。,(一)疾病的代谢特点,1.脂肪代谢 过高的脂肪对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有重要影响。,导致粥状硬化的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 LDL升高与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是正相关。,2.胆固醇代谢,人体血浆中的胆固醇浓度因年龄增长而逐 步增高。高胆固醇血症是冠心病的主要原发性危险因子。高胆固醇

3、血症的程度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呈正相关。,3.碳水化合物代谢,碳水化合物能量生理需要量糖原脂肪,脂肪组织中90%以上的能量甘油三脂LDL增加 HDL减少冠心病危险因素,4.电解质代谢,钠 氯化钠的摄入与血压有关。,钙 与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有关,有利尿和降压作用。,镁 使外周血管扩张。镁缺乏:血管紧张肽和血管收缩因子增加,可引起血管收缩,导致外周阻力增加。镁增加:使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二)相关营养素,1. 能 量 摄入应根据患者的标准体重、年龄、性别、工作性质需要,以保持标准体重为宜。 40岁以上应注意预防肥胖。 有肥胖家族史其体重超过标准体重者,应减少每日的总能量摄入,力求使体重接近或达

4、到标准体重。,2. 脂 肪 不论是高脂血症还是血脂正常者,年龄40岁,应控制脂肪的摄入量。 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因其有升高胆固醇的作用。 多不饱和脂肪酸可增加胆酸合成,促进胆固醇分解而降低血胆固醇。 胆固醇摄入量要限量,否则可使血浆胆固醇升高。,3. 碳 水 化 合 物 过多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易导致血中的甘油三脂升高。 蔗糖和果糖有可能促使甘油三脂的增加,应限制摄入。 中老年胰岛功能对血糖调节能力较差,有可能会导致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4. 膳 食 纤 维 种类: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树胶和木脂素。 作用:大多数可溶于水的膳食纤维可降低血胆固醇水平。 机制:主要通过吸附胆固醇,阻碍胆固醇吸收

5、和促进胆酸的排泄,减少了胆固醇的合成。,二.营养治疗与护理,(一)营养治疗营养治疗是心血管病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方面 之一,根据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情,合理供给 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将有助于疾病的稳定与 康复,提倡膳食纤维和适量钠摄入可预防心血管 病的发生与发展。,1. 控制总能量宜以低于标准体重的5%供能,对超过标准 体重者更宜减少总能量摄入。在冠心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能量摄入更应严格控制。每日供能在 4184KJ(1000Kcal)左右。,2. 限制脂肪 每天脂肪的摄入量占总能量的25%30%。动物脂肪 日摄入量应低于10%胆固醇 日摄入量300mg高脂血症者 日摄入量200mg 年龄40

6、岁且血脂正常者避免过多食用:动物性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 如:肥肉、动物内脏、鱼子、蟹黄等。提倡食用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如:鸡、鱼肉、 鸡鸭蛋的蛋白、豆腐等。,3. 适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应占总能量的60%65%。尽量少用单、 双糖食品。肥胖者:蛋白质供给要注意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 白的合理搭配。因动物性蛋白摄入时饱和脂肪酸和 胆固醇摄入也增加,动物性蛋白摄入量宜占总蛋白 摄入量的30%。大豆制品可降低血胆固醇的水平,可 提倡食用。,4. 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采用富含水溶性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荚豆类、蔬菜类等。可使血浆胆固醇水平降低5%18%。 注意:过量膳食纤维摄入会影响某些

7、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吸收。,5. 补 充 维 生 素 维生素能改善心肌代谢和心肌功能。应注意补充富含B 族维生素及VitC、VitE的食物。 VitB6能降低血脂的水平。 VitC能使部分高胆固醇血症的血胆固醇水平下降,还能增强血管的弹性,保护血管壁的完整性,防止出血。尤其对心肌梗死患者,VitC能促进心肌梗死的病变愈合。 VitE是抗氧化剂,能防止脂质过氧化,改善冠状动脉血液供应,降低心肌的氧耗量。,6. 限 制 钠 盐 摄 入 每天食盐摄入量从10g减少至5g,血压可下降1.33/0.67kpa(10/5mmHg). 提倡每天盐摄入量少于6g,而且需要长期坚持,否则 影响降压效果。 增加钾摄

8、入量有利于钠和水的排出,有利于高血压病 的防治。 高血压合并肥胖者,除限制酒精和食盐摄入外,应增加运动。以每日30分钟的运动使脉搏增加到120次/分,坚持每周3次以上,有降压效果。,(二) 营 养 护 理 主动接近患者,了解其生活规则与习惯。 及时发现对心血管病防治不利因素如:嗜烟、酒、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并给予正确指导。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将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1.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对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要积极主动开展健康讲座。加强患者主动参与防治和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减少死亡率、减轻医疗费用。,2.大力 宣传戒烟,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大量吸烟比不吸

9、烟者的冠心病发病率高2.6倍以上,心绞痛发病率高3.6倍以上。吸烟在许多工业化国家被认为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能激惹和加重冠心病发病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和CO。 每日吸烟20支,可使血液COHb浓度升至5%6%。血液COHb浓度10%以上则可引起轻度中毒。,戒烟的重要性,吸烟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使冠状动脉中血流减少、血液粘稠度增加,导致心肌缺氧,甚至引起心肌梗死。 戒烟可使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病情减轻,减少疾病的反复和死亡。,3. 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避免暴饮暴食,以防增加血流速度,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保持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心态、乐观的精神有利于病情的稳定和康复。 要做到工作有序、劳逸结合,睡眠充足。 主动适量参加体育锻炼,活动量因人而宜,即可防止肥胖又可锻炼心脏功能。,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大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