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医学免疫学练习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878688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医学免疫学练习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医学类试卷]医学免疫学练习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医学类试卷]医学免疫学练习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医学类试卷]医学免疫学练习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医学类试卷]医学免疫学练习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医学免疫学练习试卷 34 及答案与解析1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不能被检测到的乙肝病毒标记物为( )(A)表面抗原(B)表面抗体(C) e-抗原(D)核心抗原(E)核心抗体2 关于型超敏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 IgC 介导(B)属迟发型超敏反应(C)与 NK 细胞有关(D)在巨噬细胞参与作用下(E)破坏细胞3 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抗感染的能力(B)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能力(C)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消除能力(D)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能力(E)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过程4 在一定情况下不能成为自身抗原诱导自身免疫的是( )(A)脑组织(B)眼晶状体(C)精

2、液(D)血浆(E)免疫球蛋白的独特型抗原5 关于佐剂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增强剂(B)弗氏佐剂常用于人工自动免疫(C)不能改变抗体产生的类型(D)可延长抗原在体内的存留时间(E)不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6 若新生期无胸腺,关于淋巴结内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深皮质区缺乏 T 细胞(B)生发中心生成不受影响(C)胸腺依赖区 T 细胞数目和生发中心均不受影响(D)深皮质区 T 细胞缺乏,同时生发中心不受影响(E)浅皮质区也受影响7 B 细胞能识别特异性抗原,因其表面有( )(A)LPS 受体(B) Fc 受体(C) C3 受体(D)E 受体(E)BCR8 具有抗原呈递功能的细

3、胞为( )(A)肥大细胞(B)杀伤性 T 细胞(C)浆细胞(D)B 细胞(E)NK 细胞9 能分化为巨噬细胞的前体细胞是( )(A)单核细胞(B)浆细胞(C)肥大细胞(D)中性粒细胞(E)红细胞10 合成 sIgA 分泌片的细胞是( )(A)单核细胞(B)巨噬细胞(C) B 细胞(D)T 细胞(E)黏膜上皮细胞11 下列哪项是补体具备的生物学功能( )(A)炎症反应(B)调理作用(C)溶细胞(D)免疫黏附(E)以上均是12 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A)IL-11(B) IL-5(C) IFN(D)M-CSF(E)IL-813 可用于治疗红细胞减少症的因子为( )(A)IL-2(B) E

4、PO(C) GM-CSF(D)TNF(E)IL-814 MHC 限制性是( )(A)免疫黏附(B)溶细胞(C) T 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过程(D)调理作用(E)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15 下列与细胞免疫无关的为( )(A)外毒素中和作用(B)抗肿瘤免疫作用(C)移植排斥反应(D)接触性皮炎(E)结核空洞形成16 与 Tc 细胞活化、增殖、分化有直接关系的是( )(A)协同刺激分子受体(B) MHC 类分子(C) EPO(D)TNF(E)GM-CSF17 体外 IL-2 作用后,具有非特异性广谱杀瘤作用的细胞为( )(A)血管内皮细胞(B) TIL 细胞(C)巨噬细胞(D)浆细胞(E)LAK 细胞18

5、 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低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M(B) IgA(C) IgD(D)IgE(E)IgG19 下列哪种白细胞介素可刺激 T 细胞生长,被称为 T 细胞生长因子( )(A)IL-1(B) IL-2(C) IL-3(D)IL-4(E)IL-520 根据干扰素的性质,可将干扰素分成两种类型:型和型。型干扰素的主要活性是( )(A)抗病毒(B)免疫调节(C)抗肿瘤(D)免疫排斥(E)促进细胞分裂21 临床上应用红细胞生成素(EPO)的首选适应证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B)肾性疾病引起的贫血(C)多发性骨髓瘤(D)阵发性夜间血尿症(E)缺铁性贫血22 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出现的沉淀

6、现象称为( )(A)前带(B)后带(C)等价带(D)带现象,(E)前后带23 长期保存细胞的温度为( )(A)-196F(B) -85F(C) -196(D)-85 (E)2024 B 细胞经抗免疫球蛋白荧光抗体染色后,其表面呈现的荧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 )(A)环状帽状斑点状消失(B)环状 斑点状帽状消失(C)斑点状环状帽状消失(D)帽状斑点状环状消失(E)斑点状帽状环状消失25 必须与蛋白质载体结合才具有免疫原性的是( )(A)超抗原(B)变应原(C)半抗原(D)耐受原(E)完全抗原26 补体活化替代途径开始于( )(A)C1 的活化(B) C2 的活化(C) C3 的活化(D)C4 的

7、活化(E)C56727 在总补体活性测定时,所测定的是( )(A)红细胞与补体结合的能力(B)补体溶解红细胞的活性(C)补体溶解致敏红细胞的活性(D)溶血素与补体结合的能力(E)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结合的能力28 补体结合试验结果阴性时出现( )(A)血凝(B)血凝抑制(C)溶血(D)不溶血(E)以上都不是29 环状沉淀试验中要求( )(A)抗原澄清(B)抗体澄清(C)抗原和抗体都必须澄清(D)对抗原和抗体没有特别要求(E)抗原比重大于抗血清30 单向琼脂扩散法是将相应的( )(A)抗体均匀地混入琼脂糖凝胶内制板(B)抗原均匀地混入琼脂糖凝胶内制板(C)补体均匀地混入琼脂糖凝胶内制板(D)抗原抗

8、体复合物均匀地混入琼脂糖凝胶内制板(E)抗原抗体同时均匀地混入琼脂糖凝胶内制板31 梅毒确诊试验( )(A)RPR(B) USR(C) TRUST(D)FTA-ABS(E)VDRL32 人体及时发现与杀死癌变细胞的功能是( )(A)免疫防御(B)免疫耐受(C)免疫监视(D)免疫自稳(E)免疫清除33 与抗原的免疫原性无关的物质特性是( )(A)异物性(B)分子的大小(C)分子的化学结构(D)分子的立体结构(E)物质的纯度34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常发生何型变态反应( )(A)型(B) 型(C) 型(D)型(E)非变态反应35 自抗体中提取纯化 IgG 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硫酸铵沉淀

9、法(B)亚硫酸钠法(C)离子交换层析法(D)免疫单扩散(E)免疫双扩散36 以下哪项与补体结合试验无关( )(A)抗原(B)抗体(C)补体(D)溶血素(E)酶37 免疫放射测定(IRMA)的最大特点是( )(A)应用过量标记抗原(B)应用过量标记抗体(C)有分离步骤(D)五分离步骤(E)应用放射标记物38 与细胞免疫密切相关的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B)大单核细胞(C) T 淋巴细胞(D)B 淋巴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39 NBT 还原试验常用来检测( )(A)吞噬细胞吞噬能力(B)吞噬细胞内杀伤能力(C)嗜酸性粒细胞活力(D)中性粒细胞活力(E)NK 细胞活力40 人类 T 细胞不具备

10、的受体是( )(A)E 受体(B) IgG Fc 受体(C) C3b 受体(D)DHA 受体(E)IL-2 受体41 决定 Ig 的类和亚类的部位是( )(A)VL+VH(B) VL+CL(C)铰链区(D)CH(E)CL42 各种单体抗体分子都有的特性是( )(A)分子量在 10 万以下(B)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部位(C) H 链与 L 链借非共价键相联(D)能结合补体(E)能促进吞噬43 初次注入大量抗毒素的马血清所引起血清病的发病机制属于( )(A)型超敏反应(B) 型超敏反应(C) 型超敏反应(D)型超敏反应(E)型超敏反应44 型超敏反应重要病理学特征是( )(A)红细胞浸润(B

11、)巨噬细胞浸润(C)淋巴细胞浸润(D)嗜酸性粒细胞浸润(E)中性粒细胞浸润45 能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的 Ig 是( )(A)IgG(B) IgM(C) IgA(D)IgD(E)IgE46 本身具有调理作用的 Ig 是( )(A)IgM(B) IgG(C) IgA(D)IgE(E)IgD47 可激活经典途径的复合物分子是( )(A)IgG4 与抗原的复合物(B)一个 IgG 与抗原的复合物(C)一个 IgD 与抗原的复合物(D)IgM 与抗原的复合物(E)一个 sIgA 与抗原的复合物48 APC 细胞与 T 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受 MHC-II 类分子限制的是( )(A)病毒感染细胞与

12、TH 细胞(B)病毒感染细胞与 Tc 细胞(C)单核 -巨噬细胞和 TH 细胞(D)肿瘤细胞与 TH 细胞(E)肿瘤细胞和 Tc 细胞49 ACD2 BCD3 CCD4 DCD8 ECD1949 上述 T 细胞所不具备的分化抗原是( )50 上述 B 细胞表面不表达的分子是( )医学免疫学练习试卷 34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核心抗原存在于 Dane 颗粒核心部位,不易在血清中检测到。【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型超敏反应由 IgC 或 IgM 抗体和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在NK 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参与作用下,导致细胞的破坏和组织的损伤。【知

13、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3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胚胎期未与免疫活性细胞充分接触过的自身成分也可成为抗原。如:精液等,都是免疫原性强的自身抗原。【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佐剂为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弗氏佐剂是目前动物实验中最常用的佐剂。【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T 细胞主要定居在深皮质区。【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7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BCR 可识别结合抗原。【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细胞是

14、专职抗原呈递细胞。【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能分化为巨噬细胞。【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10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sIgA 分泌片是由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DCC 为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作用。【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12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IL-8 是趋化因子 亚家族的代表。【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治疗红细胞减少症。【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MHC 限制性为 T 细胞识别

15、MHC 分子和抗原肽的复合物。【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外毒素中和作用是体液免疫。【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Tc 细胞可识别 MHC 类分子和抗原肽复合物。EPO 为促红细胞生成素。【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17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NK 细胞在 IL-2 作用下转化为 LAK 细胞。【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IgE 为单体结构,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很低,仅为0.10.9mg/L,IgE 水平与个体遗传和抗原质量密切相关。【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IL-

16、2 的生物活性有:刺激 T 细胞生长,诱导细胞毒作用,促进 B细胞生长分化,增强巨噬细胞抗原递呈能力、杀菌力及细胞毒性。【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型干扰素的活性是参与免疫调节,是体内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又称免疫干扰素或 IFN-。【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肾小管内皮细胞合成,是一种强效的造血生长因子,作用于骨髓巨核前体细胞,刺激红祖细胞及早幼红细胞形成成熟的红细胞集落。【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2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时,生成结合物的量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当抗原抗体分

17、子比例合适时,结合充分,沉淀物形成快而多,称为抗原抗体反应等价。若抗原或抗体极度过剩时,则无沉淀形成,称为带现象。抗体过量时称为前带;抗原过剩时,称为后带。【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长期保存细胞的技术要求:液氮深低温(-196)环境,加入二甲亚砜为保护剂。【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B 细胞经抗免疫球蛋白荧光抗体染色后,其表面呈现的荧光开始均匀分布为环状,其后集中在某些部位呈斑点状,然后可集在一个部位呈帽状,最后可被吞饮入胞浆,直到荧光消失。这一现象是由于淋巴细胞由双层类脂组成,上嵌有蛋白分子,在体温条件下,膜呈半液体状,而镶嵌

18、物在膜中移动。【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半抗原是只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性的物质,只有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才有免疫原性。【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2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补体活化替代途径又称旁路途径,它与经典途径的不同之处主要是越过 C1、C4 和 C2,直接激活 C3,然后完成 C5C9 的过程。【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2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补体总活性测定原理: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结合后可激活补体,导致红细胞表面形成跨膜小孔,使细胞水分渗入,引起红细胞肿胀而发生溶血,补体的溶血程度与补体的活性有关,但非直线关系。【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28

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补体结合试验原理:补体结合试验是用免疫溶血机制作指示系统,来检测另一反应系统抗原或抗体的试验。如先加入抗原抗体反应系统和补体。若反应系统中存在待测抗体 (抗原),则抗原抗体发生反应后可结合补体,再加入指示系统(SRBC 与相应溶血素),由于反应中无游离的补体,不出现溶血,为该试验阳性,反之为阴性。【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2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环状沉淀试验:在一定内径(1.52.0mm)的玻璃管中先加入抗血清,再沿管壁加入抗原溶液,因抗血清比重大于抗原,故在两者交界处形成清晰界面,此处抗原抗体生成物在一定时间内形成白色环为阳性。要求抗原抗体溶液澄清,

20、适用于微量抗原测定。【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3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单向琼脂扩散法是将抗体混入 9g/L 琼脂糖,未凝固前倾注成平板,然后在上打孔,将抗原加入孔中,让其自由扩散,2448 小时后可见孔周围出现沉淀环,测定环的直径与待检标本的关系有两种方法:一是 Mancini 曲线,适用大分子抗原和长时间扩散的结果,扩散环直径的平方与抗原浓度呈线性关系;二是Fahey 曲线法,适用于小分子抗原和较短时间扩散结果,浓度对数与扩散环直径呈线性关系。【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3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WHO 推荐:用 VDRL、RPR 法进行梅毒螺旋体检查的过筛试验,出现阳性者用

21、 FTA- ABS、MHATP、ELISA、免疫印迹试验等作确证试验。【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3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免疫防御是指机体排斥微生物的侵袭及其他外源性抗原异物的能力,此种功能高易产生过敏反应,过低引起免疫缺陷病;免疫自稳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破损组织的能力,藉以维持内环境稳定,此功能失调易引起生理平衡紊乱,引起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是机体杀伤和清除异常突变细胞的能力,机体藉以防止、监视和抑制恶性肿瘤的生长。【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33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抗原的免疫原性是指抗原诱导宿主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某一物质是否具有免疫原性是物质本身所具备的条件决定的,

22、包括异物性、分子大小、物理性状、化学结构。【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3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23 周后,由体内产生的相应抗体与链球菌可溶性抗原如 M 蛋白结合后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即引起型超敏反应。【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3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自抗体中提取纯化 IgG 常用的方法有:离子交换层析法、凝胶过滤法、亲和层析法、酶解法。【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36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补体结合试验有 5 种成分参与反应,分属 3 个系统:反应系统(抗原与抗体)、指示系统( 绵羊红细胞与溶血素)、补体系统(补体)。【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37 【

23、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免疫放射测定属于非竞争性免疫结合反应,是将放射性核素标记抗体,用过量的标记抗体与待测抗原反应,待充分反应后,除去游离的标记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放射性强度与待测抗原成正比关系。【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3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T 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淋巴细胞,故称胸腺依赖淋巴细胞,外周血中 T 细胞占淋巴细胞的 70%75%。其主要功能有:抗原识别、细胞免疫、免疫调节。【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3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NBT 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用以检测中性粒细胞的胞内杀菌能力,由于中性粒细胞在杀菌过程中能量消耗剧增,耗氧量亦随之增加,磷酸己糖

24、旁路代谢活力增强,葡萄糖- 6-磷酸氧化脱氢,此时,加入 NBT 可接受所脱的氢,使原先呈淡黄色的 NBT 还原成点状或块状甲朊颗粒,并沉积在胞浆。【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4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T 细胞的主要表面分子有:T 细胞抗原受体 (TCR)是 T 细胞识别蛋白抗原的特异性受体,如 E 受体等;CD3 分子是 T 细胞识别抗原的主要识别单位,具有稳定 TCR 结构和传递活化信号的作用;CD4 和 CD8 分子是细胞与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黏附分子;CD28 分子是主要的协同刺激分子; CD2 分子是细胞间黏附分子,也是信号传导分子,是 T 细胞活化的第二途径;极迟活化 VLA

25、可与细胞外基质配体分子相结合,为 T 细胞活化提供协同刺激信号;细胞因子受体;CD44 和 CD45 分子,CD44 分子为一种归巢受体,CD45 对各种活化途径有调节作用。【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4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免疫球蛋白重链恒定区肽链抗原特异性的不同,可将 Ig 分为IgG、 IgA、IgM、 IgD、IgE 五个类,根据轻链恒定区肽链抗原特异性的不同,各类 Ig 可分为 和 两种型, VH 和 VL 是抗原结合部位,铰链区结构的柔韧性允许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部位随意改变方向,使抗体分子结合抗原的能力大大增强。根据同一类 Ig 分子铰链区氨基酸组成和重链二硫键数目和位

26、置的差异,又可分为亚类。【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4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 H 链和 L 链可通过二硫键折叠成若干球状功能区,即 2 条相同的重链(H)和 2 条相同的轻链(L)。其中, VH 和 VL 是抗原结合部位。【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4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型超敏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初次注入大量抗毒素后,体内马血清尚未清除就产生了相应抗体,两者结合形成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所致。【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44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型超敏反应:是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主要是 IgG、IgM,也可以是 IgA)

27、结合,形成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系统,吸引白细胞和血小板聚集,引起充血和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组织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病理性免疫应答。【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45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IgE 为单体结构,其 Fc 段能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介导型超敏反应的发生,又称亲细胞抗体。【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4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IgG 是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具有吞噬调理作用、中和毒素作用、介导 ADCC、激活补体经典激活途径,并可通过胎盘传输给胎儿。【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4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28、 补体激活经典途径是以结合抗原后的 IgG 或 IgM 类抗体为主要激活剂,补体 C1 C9 共 11 种成分全部参与的激活途径。【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4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MHC-类分子主要是表达于 B 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抗原递呈细胞上。主要参与外源性抗原的递呈,在组织或器官移植过程中,MHC-类分子是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靶抗原。在免疫应答中,MHC- 类分子主要是协调免疫细胞之间的循环作用,调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49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5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CD19 是 B 细胞的重要标志。【知识模块】 医学免疫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