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基础理论练习试卷 44 及答案与解析1 A治病求本B未病先防C既病防变D因地制宜E因时制宜1 反治属于( )2 正治属于( )3 A反治法B治未病C正治法D标本兼治E三因制宜3 既病防变属于(A) (B)  (C)  (D) (E) 4 “虚则补之“ 属于(A) (B)  (C)  (D) (E) 5 A上午B下午C中午D前半夜E后半夜5 属阳中之阳的时间是(A) (B)  (C)  (D) (E) 6 属阴中之阴的时间是(A) (B)  (C) &nbs
2、p(D) (E) 7 A见痰治痰,见血治血B病同治亦同C病异治亦异D证同治亦同E证异治亦异7 同病异治的含义是(A) (B)  (C)  (D) (E) 8 异病同治的含义是(A) (B)  (C)  (D) (E) 9 A冲脉B任脉C督脉D带脉E阴阳维脉9 称为“十二经脉之海 “的是 ( )10 具有约束纵行诸经功能的是( )11 A阴B阳C阴中之阳D阳中之阴E阴中之阴11 就部位而言,四肢外侧属(A) (B)  (C)  (D) (E) 12 就部位而言,
3、四肢内侧属(A) (B)  (C)  (D) (E) 13 A脑B神C心D脏E经络13 有机整体的中心是(A) (B)  (C)  (D) (E) 14 有机整体的主宰是(A) (B)  (C)  (D) (E) 15 A“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B“动极镇之以静“C“阴在内,阳之守也“D“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E“重阴必阳,重阳必阴“15 主要说明“阴阳互根互用 “的原文是(A) (B)  (C)  (D) (E) 16 主要说明“阴
4、阳对立制约 “的原文是(A) (B)  (C)  (D) (E) 17 A戴眼反折瘈疭B耳聋百节皆纵,目睘绝系C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D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E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17 太阳之经络气血衰竭,可见(A) (B)  (C)  (D) (E) 18 少阴之经络气血衰竭,可见(A) (B)  (C)  (D) (E) 19 A阴B阳C阴中之阳D阳中之阴E阴中之阴19 色泽鲜明为病属于(A) (B)  (C)  (D) (E) 
5、20 色泽晦暗为病属于(A) (B)  (C)  (D) (E) 21 A肝B心C脾D肺E肾21 应于长夏的脏是( )22 与冬气相通应的脏是( )23 A五脏B六腑C肢节D气血E经络23 人体的中心是(A) (B)  (C)  (D) (E) 24 联系全身组织器官的是(A) (B)  (C)  (D) (E) 25 A肝B心C脾D肺E肾25 具有主行血功能的脏是( )26 具有主统血功能的脏是( )27 A肝B心C脾D肺E肾27 具有主行血功能的脏是( )28 具有主藏血
6、功能的脏是( )29 A肝B心C脾D肺E肾29 “生之本 “指的脏是 ( )30 “气之本 “指的脏是 ( )31 A酸B苦C甘D辛E咸31 属于“水“ 的味是 ( )32 属于“木“ 的味是 ( )33 A交感互藏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33 “重阴必阳 ”说明了阴阳之间的( )。34 “热极生寒 ”说明了阴阳之间的( )。35 A气滞血瘀 B气不摄血 C气随血脱 D气血两虚 E气血失和35 肝病日久,两胁胀满疼痛,并见舌质瘀斑、瘀点。其病机是36 产后大出血,继则冷汗淋漓,甚则晕厥。其病机是37 A急则治其标 B缓则治其本 C标本同治 D先扶正后祛邪 E先驱邪后扶正37 高
7、热见大便不通治疗应选38 臌胀见二便不利治疗应选38 A中精之府 B水谷之府 C孤府 D髓之府 E玄府 39 三焦为( )40 汗孔为( )40 A实热证 B虚热证 C真寒假热证 D虚寒证 E阴阳双亏证 41 阴阳互损形成( )42 阳热偏盛形成( )43 结石的致病特点是( )(A)多发疼痛,刺痛不移(B)扰乱神明,影响心神(C)阻滞气机,损伤脉络(D)形成肿块,固定不移(E)致病广泛,变化多端44 卫气的分布特点是( )(A)上出息道,下走气街(B)通过三焦,流行全身(C)熏于肓膜,散于胸腹(D)与血同行,环周不休(E)上荣头目,达于周身45 精气血津液之间相互转化依靠气的( )(A)固摄
8、作用(B)温煦与凉润作用(C)防御作用(D)气化作用(E)推动与调控作用46 胸中之气是( )(A)元气(B)脏腑之气(C)卫气(D)营气(E)宗气47 应于长夏的脏是( )(A)肾(B)肝(C)脾(D)心(E)肺48 “生之本 “指的是 ( )(A)肺(B)心(C)肾(D)脾(E)肝49 具有“喜条达而恶抑郁“ 特点的脏是( )(A)脾(B)心(C)肾(D)肝(E)肺50 属于“子病犯母 “的脏病传变是 ( )(A)心病及肺(B)心病及肝(C)心病及脾(D)肝病及肺(E)心病及肾51 “木火刑金“ 属于( )(A)子病犯母(B)母病及子(C)相乘传变(D)相侮传变(E)制化传变52 “髓之海
9、 “是指(A)脑(B)女子胞(C)骨(D)胆(E)脉53 “阳中求阴“ 的治疗方法适用于 ( )(A)阴阳两虚(B)阳胜(C)阴胜(D)阳虚(E)阴虚54 “孤腑 “是指(A)胃(B)胆(C)大肠(D)膀胱(E)三焦55 五行中具有“炎上“ 特性的是(A)木(B)火(C)土(D)金(E)水56 两脏同病出现血虚多见于下述哪两脏(A)心肺(B)心脾(C)心肝(D)肝肺(E)肝脾57 暑邪的致病特点为(A)开泄(B)黏滞(C)收引(D)升散(E)趋下58 “动极镇之以静“ 说明的阴阳关系是(A)阴阳相互转化(B)阴阳互根互用(C)阴阳相互消长(D)阴阳对立制约(E)以上都不是59 具有“傈疾滑利
10、“特点的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清气60 五行相克关系中,“金 “的“所不胜“是(A)火(B)水(C)土(D)木(E)金61 易于引起出血的邪气是(A)风(B)暑(C)湿(D)燥(E)火62 与呼吸运动关系密切的是(A)心肺(B)肝肺(C)脾肺(D)肾肺(E)以上都不是63 脉内之气是(A)元气(B)营气(C)卫气(D)宗气(E)谷气64 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主要依据是(A)病种(B)病名(C)症状(D)体征(E)证候65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的理论基础是(A)心主血(B)心主脉(C)心属火(D)心主神(E)心为“阳中之阳“66 五行中,属木的脏是(A)心(B)肺(
11、C)脾(D)肝(E)肾67 “阴中求阳 ”的适应证是( )。(A)阴虚(B)阳虚(C)阴盛(D)阳盛(E)阴阳两虚68 四时阴阳的消长变化,从冬至到立春为(A)阴消阳长(B)重阴必阳(C)阴长阳消(D)重阳必阴(E)以上均非69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火(热)邪气的致病特点(A)易耗气伤津(B)其为阳邪,其性炎上(C)其多挟食积(D)易生风动血(E)易致肿疡70 中医学中精的本始含义是( )(A)生殖之精(B)先天之精(C)水谷之精(D)脏腑之精(E)一切精微物质中医基础理论练习试卷 44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防治原则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防治原则3 【正确答案
12、】 B【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7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经络1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经络1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6 【正确答案】
13、B【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五脏22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五脏2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4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五脏2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五脏2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五脏2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五脏2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五脏30
1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五脏31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五行学说3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五行学说33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阴阳的消长平衡与相互转化。34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阴阳的消长平衡与相互转化。3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三焦属六腑之一,在脏腑中最大,又与五脏无直接的阴阳表里关系,故有孤府之称。【知识模
15、块】 中医基础理论40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41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都会影响到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4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机体阳气病理性偏盛,则功能亢奋,机体反应性增强,热量过剩,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4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病因4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精、气、血、津液、神4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精、气、血、津液、神46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精、气、血、津液、神4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
16、块】 五脏4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五脏4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五脏5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五行学说5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五行学说5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3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阴阳学说54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6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61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6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6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64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6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6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6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阴阳学说在疾病治疗上的运用。6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6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7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