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 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 精选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图示山区间局部平地在当地被称为“坪” ,图中最可能位于 “坪”的是( )。(A)村(B) 村(C) 村(D)村2 连接各村与 M 乡的公路高差最大的是( )。(A)村一 M 乡(B) 村一 M 乡(C) 村一 M 乡(D)村一 M 乡2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在离电灯大约 1 米远的桌边放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小题。3 该实验能够模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昼夜的更替 四季的更替运动物体偏向 地方时差异(A)(B) (C)
2、 (D)4 图中所示 P 点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日白昼最短(B)此刻太阳高度为 0(C)此刻正值日落(D)正处于冬季4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剖面及其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5 图中三条曲线依次代表降水量、一月均温和七月均温的三条曲线依次是( )。(A)(B) (C) (D)6 该地所处地区最可能是(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7 德国经济地理学家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强调的是( )。(A)运输成本对工业区位的影响(B)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C)原料品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D)技术创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7 下图为 2010 年世界橄榄油
3、生产国产量比例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8 下列有关世界橄榄油主要生产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经济发达国家(B)都有地中海气候(C)都属于阿拉伯国家(D)都处于热带地区9 橄榄油加工业所属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导向型工业(B)劳动力导向型工业(C)技术导向型工业(D)原料导向型工业9 下图表示甲、乙、丙三种农作物利润随距市区距离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0 种植甲、乙、丙三种农作物时,仅从农业收益考虑,最适合种植农作物的地段是( )。(A)OP(B) SM(C) QS(D)PS11 由于保鲜技术的发展,甲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减少,如不考虑其他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4、) 。(A)OR 距离变长(B) OP 距离变短(C) QS 距离变长(D)SN 距离变短11 下表为黄河中游地区某地域 1998 年与 2010 年土地利用面积统计(单位:km 2),据表回答下列小题。12 下列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变化率最大的是( )。(A)耕地(B)林地(C)草地(D)建设用地13 导致该区域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城镇发展(B)水土流失(C)退耕还林(D)荒漠化13 人口迁移率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值与其平均人口数之比。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与迁移率变化示意图,图中一 为不同发展时期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4 根据上图,反映该城市不同
5、阶段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阶段,迁入人口总数不断增加(B) 阶段,人口出生率始终高于死亡率(C) 一阶段,迁出人口数少于迁入人口数(D)阶段,人口总数不断上升15 21 世纪以来,影响该城市人口迁移率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 )。(A)政策(B)宗教(C)经济(D)环境15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6 沿 109 国道从北京到兰州地理环境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从亚热带到中温带(B)从湿润区到半干旱区(C)自然景观反映经向分异规律(D)从第一阶梯到第二阶梯17 关于 109 国道“ 西宁一拉萨 ”段沿线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B)土
6、壤肥沃,农业发达(C)人口稠密,以藏族为主(D)气候高寒,冻土广布17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是太平洋赤道附近海一气相互作用出现异常的典型代表。下图是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海一气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8 形成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海一气相互作用,反映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的特征是( )。(A)区域性特征(B)差异性特征(C)开放性特征(D)整体性特征19 关于图中海一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表层海水运动方向决定着东南信风的强弱(B)厄尔尼诺年东太平洋海域海水异常降温(C)拉尼娜年西太平洋海域冷海水上泛增强(D)厄尔尼诺年洋流运动方向与拉尼娜年相反20 下图为 2013
7、 年台风“ 海燕 ”中心途经菲律宾及附近海域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测算台风“海燕” 给菲律宾造成的受灾面积,应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A)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B)数字地球和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D)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二、材料分析题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农业景观图。材料二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得红红火火,葡萄、枸杞、红枣、哈密瓜、香梨等优势特色林果驰名中外,然而在这形势一片大好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1)简述新疆绿洲农业发展葡萄、红枣、哈密瓜、香梨等特色农业产品生产的区位条件。 (2)分别简述江苏、
8、黑龙江省两地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自然条件。 (3)分析三省区在农业生产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措施。三、教学设计题22 阅读关于“ 城市空间机构 ”的图文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内容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城市空间结构” 的内容。第一节城市空间机构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与乡村相比,城市具有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的特点。阅读 城市、镇和乡村根据我国有关规定,城市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
9、市建制的城市市区;镇是指经批准设立的建制镇的镇区;乡村是指城市市区和镇区以外的地区,城镇人口是指在市镇中居住半年及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2001 年,我国共有设市城市 660 个,其中直辖市 4 个,地级市 275 个,县级市381 个,从城市职能来看,大致可分为全国性中心城市、地区性中心城市、工业城市、交通枢纽城市、旅游城市、边境口岸城市等类型。一、城市区位分析区位是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联系。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由于自然地理过程通常是很缓慢的。因此自然地理区
10、位对于城市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在临近河流、湖泊、海洋的地方,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山前平原,在荒漠地区的绿洲,有利于形成城市;在干流与支流汇合处,在大河入海处,在优良的海港和海港附近,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经济事物的空间联系。这些经济事物有铁路、公路、港口、城市、工矿企业、商品农业基地等。城市经济地理区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而改变。临近矿产资源,有利于形成工矿城市。临近港口或边境,有利于形成口岸城市。临近多条铁路,尤其是铁路交汇处,有利于形成铁路枢纽城市。要求:(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2)设计本课主要的教学
11、环节,并说明各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2014 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 精选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坪”指山区中局部的平地。平地地势起伏小,在地形图上表现为等高线稀疏,图中 4 个村中,村附近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势较平坦。故选 A。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公路的高差指的是公路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差。一 M、一 M公路一共向上跨越了两条等高线,高差是 4080m;一 M 公路只向上跨越了两条等高线,高差为 040m;一 M 公路最低点高度为 280300m,最高点为360380m ,高差为 60100m。所以 一
12、 M 公路的高差最大。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从材料中可知,“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这一现象为地球自转,结合实验它只能演示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差异问题。故选 C。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判断此时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最大,夜长达到最短;P 地位于晨线上,正值日出,太阳高度为 0,故选 B。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图中地势最高处对应的气温值应较两侧低,而三条曲线中唯有在该处升高,说明表示的是气温曲线, 7 月气温自然要高于 1 月,故 分别表示 7 月均温、年降水量和 1 月均温线。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3、该地海拔在 1 500 恤以下,因此排除 D 选项,年降水量在 1 000mm左右,应在我国的南方地区。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韦伯认为,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是运费、工资和集聚三者。运费起着决定性作用,强调的是运输成本对工业区位的影响。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叙利亚、土耳其、摩洛哥、突尼斯、埃及不属于经济发达国家;各国都位于地中海沿岸,都有地中海气候;阿拉伯国家包括巴勒斯坦、约旦、叙利亚、黎巴嫩、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也门、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巴林、阿曼等12 个西亚国家,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利比亚、苏丹、南苏丹、埃及等7 个北非国家,非洲西部的毛里塔尼亚和非洲
14、东部的吉布提、索马里。西班牙、意大利、希腊不属于阿拉伯国家;上述几个国家中,有的国家地跨热带和亚热带区(如埃及) ,有的地跨亚热带和温带区(如西班牙) ,D 错误。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制造橄榄油需要大量的橄榄作原料,橄榄不易运输,因此为原料导向型工业。 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距离市区越近,农业收益越高,读图可知,OP 段种植农作物的利润最高,因此最适合种植农作物。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减少,其利润整体会上升,因此 OR 距离变长。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计算得出耕地变化率为 10,林地变化率为 32,草地变化率为
15、 3,水域变化率为 4。选项中变化率最大的为林地。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表中信息可知,林地面积大大增加,应该是退耕还林导致的耕地减少。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选项,一 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迁移率都为负值,说明死亡率大于出生率,迁出人口大于迁入人口。但无法判断迁入人口的变化;B 选项,一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说明人口出生率低于死亡率,B 错;c 选项,阶段人口迁移率为正值,说明人口迁入大于人口迁出,C 项正确;D选项,一阶段中,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迁移率都为负值,人口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迁入小于人口迁出,人口总数减少;一 阶段,人口迁移率为正、自然增长
16、率为负,迁入人口多于迁出人口、人口总数下降; 阶段,人口迁移率为正、自然增长率为正,人口总数增加。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21 世纪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大量人口迁入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好的生活水平。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兰州为温带大陆性气候,A 错;北京为半湿润区,兰州为半干旱区,B 错;C 选项,从北京到兰州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体现了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即经向分异规律,正确;D 选项,兰州位于二级阶梯上,而北京位于第三阶梯,故错误。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西宁一拉萨”段地处青藏高原。A
17、选项,青藏高原整体地势较高,高原顶部地势平缓,起伏不大;B 选项,青藏高原上部冻土广布,不适宜农业发展,农业多分布在地势较低,水源充足的河谷地区;C 选项,受自然条件的限制,青藏高原上人口稀少,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及 4 人,相当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二十五分之一,青藏地区汉藏人口比为 5:4。D 选项。青藏高原地势较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地理环境是由气候、植被、水文、土壤、地貌等要素共同组成的,当其中一要素发生变化时,其它要素也随之发生变化,这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发生先是洋流发生变化,随之影响了气候的变化。进而影响水文、植被等,是整体
18、性特征的表现。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东南信风是由副高压吹向赤道低压的风,与表层海水运动无关,A错;厄尔尼诺年份,南赤道附近的东太平洋海域海水异常增温,B 错;拉尼娜年东太平洋海域冷海水上泛增强,C 错;厄尔尼诺年份洋流运动方向与拉尼娜年份相反,D 正确。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灾害影响范围,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对受灾面积进行分析与计算。二、材料分析题21 【正确答案】 (1) 新疆地处内陆地区,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葡萄、红枣等瓜果品质高;夏季高山积雪融水补给灌溉水源充足。(2)江苏:有利自然条件:纬度较低,热量充足,水热同期。不利自
19、然条件:耕地面积少,易受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黑龙江:有利自然条件:地势平坦,黑土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不利自然条件:纬度较高,热量较低。(3)利用农业科技,走科技兴农之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就地形成农副产品加工工业;绿色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教学设计题22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举例说明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及人文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了解城市的空间布局特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分析城市区位,掌握该类地理案例分析的方法;在分析当地城市区位和空间结构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环境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提高
20、学生对地理学科综合性与区域性特点的认识;通过对比学习城市的自然和经济区位,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纠正“自然环境决定一切” 的片面观点。(2)参考设计教学环节:环节一:情境导入教师展示自己十一回老家拍到的照片(农村,马路边上晒满了玉米,被称为“黄金大道”),并且谈了自己对家乡的认识。设问:你们的家乡是农村还是城市?谈一谈你的家乡有怎样的特点?分别请农村和城市的学生代表发言。过渡衔接:我们都知道,城市是在乡村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为什么有的乡村能发展成为城市,而有的乡村仍然是乡村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城市空间结构,分析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设计意图 启发学生挖掘蕴含在身边的地理知识,一方面可以
2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求实精神。环节二:新课教学1阅读教材相关文字,分组讨论“应从哪些方面分析一个城市的地理区位?”并且各组形成分析报告。2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展示课件:西安的城市区位、河流与城市区位、克拉玛依的城市区位、深圳的城市区位。3教师对每一小组的总结发言进行点评和归纳。4教师展示课件:中国城市分布图、中国人口分布图及有关洛阳、桂林、张家界、泰安的图片。学生看图讨论,分析总结城市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并且将讨论结果进行交流。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捕捉相关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培养学生从
22、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的新课标理念。环节三:巩固提高展示课件:世界城市分布图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区位分析,组内、组间互相交流。设计意图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环节四:小结作业请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教师最后总结。课下搜集相关的图文资料,对自己家乡所在城市或者生活的城市进行区位分析,形成书面的分析报告。设计意图 以谈话的方式进行知识小结,既锻炼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又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知识。带有启发性和扩展性作业布置,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