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教育与教育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proposalcash356 文档编号:894489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教育与教育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教育与教育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教育与教育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教育与教育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教育与教育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教育与教育学)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2015 年湖北潜江.单选】论语中记载着许多孔子关于“仁” 的解释,其中孔子“仁”的中心是( ) 。(A)爱人(B)人心(C)诚信(D)谦让2 【2015 年重庆江津.单选】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表明孔子很强调( ) 。(A)启发式教学(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C)因材施教(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3 【2014 年福建.单选】最早提出“学习过程是学一思一行过程” 的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4 【2010 年福建.单选】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思想

2、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5 【2015 年四川.单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见于 ( )。(A)大学(B) 中庸(C) 论语(D)学记6 【2014 年四川宜宾.单选】愤、悱二字源自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根据朱熹的解释“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就是( )。(A)愤(B)悱(C)启(D)发7 【2015 年重庆开县.单选】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 的著作是( )。(A)学记(B) 大学(C) 春秋(D)离骚8 【2014 年吉林白山.单选】人性论是确认教育观的理论基础,很多思想家和教育家都对人性问题发表过自己的见解,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理论

3、,其中主张性善论的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9 【2014 年吉林延边.单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是谁的教育思想.( )(A)孔子(B)孟子(C)墨子(D)董仲舒10 【2014 年贵州三穗.单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韩愈教育思想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C)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D)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11 【2015 年陕西渭南.单选】古代思想家王守仁曾指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

4、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他主要强调的是( )。(A)学习需要独立思考(B)知行合一才能真正掌握知识(C)教育应循序渐进(D)教育不应抹杀儿童天性12 【2013 年四川泸州.单选】世界上最早论述教学理论的著作是( )。(A)学记(B) 雄辩术原理(C) 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13 【2014 年湖南郴州.单选】学记中提出的“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属于下列哪一教育思想.( )(A)课内与课外相结合(B)教学相长(C)启发式教学(D)循序渐进式的学习14 【2012 年福建.单选】学记提出“学不躐等”“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揭示教学中应贯彻( ) 。(A)启发性原

5、则(B)直观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15 【2014 年四川宜宾.单选】学记提倡启发式教学,其中主张的是要激励学生,不要压制学生,意思就是( )。(A)博学于文(B)开而弗达(C)强而弗抑(D)道而弗牵16 【2015 年黑龙江哈尔滨.单选】( )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思想。(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裴斯泰洛齐(D)桑代克17 【2015 年湖北潜江.单选】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教育家是( ) 。(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利特18 【2014 年北京房山.单选】提出“灵魂说”“自由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

6、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19 【2015 年重庆云阳.单选】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B) 政治学(C) 论演说家的教育(D)大教学论20 【2015 年广西.单选】国外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C)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D)柏拉图的理想国二、判断题21 【2014 年安徽.判断】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教育设备和信息载体的现代化。( )(A)正确(B)错误22 【2014 年广西.判断】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 )(A)正确(B)错误23 【2014 年四川成都.判断】与中世

7、纪教会教育相比,近代西方教育是一种追求世俗化和回归现实的教育。( )(A)正确(B)错误24 【2014 年四川雅安.判断】社会教育具有开放性、群众性、多样性、补偿性、终身性等特点。( )(A)正确(B)错误25 【2014 年四川.判断】道家的教育思想主张道法自然,这与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一致的。( )(A)正确(B)错误26 【2015 年重庆北碚.判断】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其发展而发展的。( )(A)正确(B)错误27 【2015 年重庆开县.判断】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方针。( )(A)正确(B)错误28 【2015 年重庆江北.判断】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

8、教育的社会现象和认识现象。( )(A)正确(B)错误29 【2015 年重庆江津.判断】春秋时期的学记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A)正确(B)错误30 【2015 年重庆开县.判断】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 的著作是学记。( )(A)正确(B)错误31 【2014 年四川.判断】我国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比古罗马昆体良所著的论演说家的教育还早得多。( )(A)正确(B)错误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教育与教育学)模拟试卷 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育以人为本,因此爱人即是仁,作为教师应具备仁的基本理念。【知识模块】 教育与

9、教育学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是只知道学习却不思考就会因为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知道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这表明孔子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一思一行。【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孔子提出的。【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论语?述而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7 【正

10、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教育专著,最早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自孟子?滕文公下。【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自论语.子罕,意为:两军交战,能够俘虏对方军队的首领君主却不可强行地改变对方的志向。其余三句均出自于韩愈的师说,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知识模块】

11、 教育与教育学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王守仁提出“心学的关键是合乎本心。”与本心不一致,即便是孔子的言论,也不能认同如果是合乎自己内心的即便是庸常人所说,也不能否定。说明不盲从孔子,有一定独立自主精神。故 A 项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1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是指教学要按照时序进行,必须有正式的课业,课后休息时也应有课外练习。强调的是课内课外相结合。【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不躐等”是指学习不能超越学生已有发展顺序。“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是

12、指教师杂乱地施教,学生不按顺序学习,会使学生头脑混乱不知所措。这两句话对教育的启示是教师应该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在教学中循序渐进。【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考查的是对选项的理解。强而弗抑指的是严格要求学生,绝不使学生感到压抑。【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夸美纽斯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思想。【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苏格拉底是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教育家。【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灵魂说,他把人的灵魂分为植物的、

13、动物的和理性的三个部分: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而且应使年青一代得到和谐发展,为将来美好的生活做准备。【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又称 论演说家的教育)。【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二、判断题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整体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是指教育发展水平达到较高标准,与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及知识社会的转变相适应,教育现代化是对传统

14、教育的批判、继承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2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近代西方教育具有世俗性的特征,与中世纪教会教育相比,近代西方教育是一种追求世俗化和回归现实的教育。【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社会教育具有教育形式的开放性、教育对象的群众性、实施主体的多样性、教育方式的补偿性、教育时间的终身性、教育领域的广阔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等特点。【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西方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要使人的自然本性得到张扬,要求把人作为中心,是要培养自

15、然状态的人,能够充分利用人的自然本性,发扬人的自然本性。道家的道法自然教育思想,是要让人完全地融入大自然中达到自然与人的统一。因此两者存在本质差别。【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2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其发展而发展。【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2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在运动发展中的表现形式,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社会现象是反映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现象,比如学校布局的调整、教师工资的拖欠、

16、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等。教育认识现象是反映教育与学生认识活动关系的现象。【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2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写作于战国晚期。【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3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教育专著,最早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3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成书于战国末期,比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又译作论演说家的教育)一书早了三百多年。【知识模块】 教育与教育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