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2014辽宁鞍山】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倾向成分(D)认知与情感成分2 【2014河北石家庄】品德由个人的( )来体现。(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3 【2015重庆开县】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意识(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4 【2015重庆合川】中学生陈磊经常上课迟到,新学期的他决定改掉迟到的坏习惯,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仍无法克服赖床,结果还是时常迟到,教师在对该
2、学生进行教育时,应该重点培养其( )。(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5 【2014陕西西安】阿龙学-j 成绩优秀,但一直有一个坏 -j 惯,经常随地吐痰,同学提醒后仍没有改正,阿龙也想改,但是经常忍不住,对于这种情况班主任应从( )人手对其进行教育。(A)道德意识(B)道德意志(C)道德信念(D)道德行为6 【2014四川】幼儿园的一名小朋友不爱吃肥肉,把自己偷偷吐在地上的肥肉踢到旁边小朋友的桌下。该小朋友的行为是( )。(A)道德行为的表现(B)逃避惩罚的表现(C)不良品德的反映(D)道德意志薄弱的反映7 【2015陕西汉中】科尔伯格采用( )研究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
3、发展,并将个体道德的发展划分为( ) 个水平。(A)对偶故事法四(B)两难故事法三(C)两难故事法四(D)对偶故事法三8 【2014山东淄博】在对道德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 进行评判时,小明认为救妻子是丈夫应尽的义务,所以海因茨偷药是应该的。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明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准习俗水平9 【2015广西】儿童在听了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 后,认为海因茨不应该去偷药,因为如果人人都违法去偷东西的话,社会会变得很混乱,这些儿童的道德水平处于( ) 。(A)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B)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4、C)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D)维护权威和秩序的定向阶段10 【2014四川】如果某学生将“人人平等、尊重他人的尊严与权利” 等准则作为道德判断的标准,那么该学生处于道德发展的( )。(A)前习俗阶段(B)习俗阶段(C)后习俗阶段(D)超习俗阶段11 【2015湖南湘潭】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当个体的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其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可见该个体的道德发展处于( )。(A)前习俗水平的第一阶段(B)前习俗水平的第二阶段(C)后习俗水平的第一阶段(D)后习俗水平的第二阶段12 【2013河南特岗】学生的人生观开始形成且品德出现两极分化的阶
5、段是( )。(A)学前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13 【2014河北石家庄】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行为称之为( )。(A)认同(B)从众(C)服从(D)依从14 【2014山东菏泽】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 )阶段。(A)依从(B)认同(C)同化(D)内化15 【2015河北沧州】在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中,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阶段是 ( )。(A)评价(B)依从(C)认同(D)内化16 【2015河北省属】一般认为,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有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
6、A)行动(B)内化(C)执行(D)泛化17 【2015云南玉溪】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A)依从(B)接受(C)认同(D)内化18 【2014山东枣庄】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阶段是( )。(A)内化(B)认同(C)依从(D)坚定二、多项选择题19 【2015河北石家庄】创造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后天培养训练的结果。为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品质和能力,教师应( )。(A)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B)重视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C)培养与发展学生直觉思维的能力(D)培养学生具有创造精神的良好个性20 【2014辽宁鞍山】品德的心
7、理结构包括(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规范(D)道德原则(E)道德行为21 【2014山东威海】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 )。(A)依从(B)认同(C)内化(D)应用22 【2015陕西汉中】当其他同学向卓卓借文具时,卓卓从不拒绝。她认为,能够帮助别人满足他人愿望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否则就是坏孩子。卓卓道德发展处于( )。(A)相对功利主义的定向阶段(B)习俗道德水平(C)寻求认可阶段(D)前习俗道德水平三、填空题23 【2013福建】技能是通过_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四、判断题24 【2014山西大同】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最主要标志是道德认识的提高。( )(A)
8、正确(B)错误25 【2015四川】处于习俗道德水平阶段的学生道德判断的标准依赖于老师、家长等权威。(A)正确(B)错误26 【2014河南特岗】态度与品德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 )(A)正确(B)错误27 【2011河南特岗】从抵制不良行为看,惩罚不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A)正确(B)错误五、材料分析题28 【2015福建题】阅读案例,回答问题。中学生李某学业成绩良好,在一次数学单元测试前,他认为这类考试小菜一碟,未加以重视,结果考试成绩相当不理想。后来有机会参加学科竞赛,他认为能否获奖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己的升学,发誓一定要得奖结果事与愿违。问题:(1)阐述耶克斯
9、一多德森定律。(2)运用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分析李某两次考试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恰当控制动机水平的建议。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情感是个人对于一定态度对象的体验,如喜爱或厌恶等,它是态度的核心成分。【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品德是由个人的道德行为来体现,这种行为不是偶尔的或一时的,而是在稳定的道德观念支配下一贯地出现。【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道德行为是人的品德的一个重要的外部表现,一个人的品德只有通过道德行为才能体现因此道德行为
10、是衡量人们品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积极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也要受到道德认识的支配,是人们利用自己意识的控制和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如动机间的冲突及行动过程中坚持与动摇的斗争)与支配行为的力量。【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班主任应从道德意志人手对其进行教育。【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幼儿园小朋友属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中的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没
11、有真正的道德概念。小朋友偷偷把自己吐在地上的肥肉踢到别人那里主要是为了逃避教师的惩罚。【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科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发展,并将个体道德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认为偷药是尽到丈夫的义务”说明小明处在遵守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取向阶段,属于习俗水平。处于习俗水平的儿童的特点是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习俗水平包括以下两个阶段:一是人际和谐的道德定向阶段:此阶段的儿童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对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
12、是看是否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是否会受到赞扬。为了赢得别人的赞同,当个好孩子,就应当遵守规则。二是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此阶段的儿童以服从权威为导向,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守法。【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题干描述体现了儿童知法懂法。在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习俗水平维护权威和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人人平等、尊重他人的
13、尊严与权利”属于后习俗水平的普遍伦理取向阶段。【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处于前习俗水平阶段的儿童的道德观念特点是纯外在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在阶段一时期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及严重程度,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在阶段二时期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初中阶段是人生观开始形成、品德两极分化的关键期。【知识模
14、块】 教育心理学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依从是指表面上接受规范,按照规范的要求行动,但缺乏对规范的必要性或根据的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5 【正确
15、答案】 D【试题解析】 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态度的形成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内化。其中依从指的是人们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认同指的是个体由于欣赏某人或某些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或态度从而采纳他人的行为或态度的一个过程。内化是指将外界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则作为自己的规则和内在标准,平用以指导实际行动。【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包
16、括: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从外到内的转化过程它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和内化过程。这种内化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依从。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17、。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故本题答案为 A。【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二、多项选择题1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创造力的培养方式有: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提倡发散思维并要求与辐合思维相结合;鼓励直觉思维并要求与分析思维相结合; 启发学生向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人学习;善于发现和正确对待创造型学生;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0 【正确答案】 A,B,E【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1 【正确答案】
18、A,B,C【试题解析】 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2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习俗道德水平是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第二级水平。这一水平的特点是儿童着眼于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衡量道德的价值在于做好事或尽义务,在于别人的期待和传统秩序的保持。此水平包含两个阶段:一是寻求认可阶段(又称好孩子定向阶段) ,二是社会秩序与权威的支持阶段。【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三、填空题23 【正确答案】 练习【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四、判断题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道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行为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和重要标志。【知识模块】
19、教育心理学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处于习俗道德水平阶段的学生道德判断的标准是社会规范;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阶段的学生道德判断的标准依赖于老师、家长等权威。【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行为习得。【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有必要的。【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五、材料分析题28 【正确答案】 (1)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
20、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此外,动机的最佳水平还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2)失败原因: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指出当面对的任务属于容易程度时,学习动机越高学习效果越好:当所面对的任务属于困难程度时,学习动机越低学习效果越好。材料中的中学生李某却在面对简单的数学单元测试时,学习动机较弱。而在完成困难的学科竞赛这种较为困难的任务时,学习动机处于极高的状态。这些恰好与耶克斯一多德森所表述的内容相反,因此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建议: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面对不同难度系数的任务时,要恰当地控制自己的动机水平。如当遇到较难任务时,降低学习动机,轻松迎战;当遇到较简单任务时,增强学习动机,仔细认真完成学习任务;但一般所遇任务大多属于中等难度,这时学习动机处于中等程度最好,适当的压力能够成为前进的动力。【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