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7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 )。(A)23 岁(B) 4 岁(C) 5 岁以前(D)13 岁2 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掌握( )的过程。(A)机会(B)技能(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3 一名教师看到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扮鬼脸却没有理睬,根据斯金纳的理论,这位教师这样做依据的是( ) 规律。(A)泛化(B)分化(C)消退(D)强化4 低年级学生擅自离开座位时,教师忽略了他们,转而表扬那些保持不动的学生,离座率会下降。这是因为离座的学生受到了( )。(A)直接强化(B)自我强化(C)替代强化(D)间隔强化5
2、教育心理学中的结构主义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是( )。(A)华生和斯金纳(B)布鲁纳和奥苏伯尔(C)弗洛伊德和荣格(D)魏特海默和考夫卡6 数学老师讲课很生动,激发了小红认真学好数学的兴趣,这属于(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远景的直接性动机(C)低级的动机(D)高级的动机7 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A)平行关系(B) U 型关系(C)线性关系(D)倒 U 型关系8 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9 下列选项中,体现了同化性迁移现象的是( )。(A)物以类聚(B)举一反
3、三(C)机智过人(D)生搬硬套10 一位数学老师在讲授“圆形” 的概念时,通过向学生描述 “毛驴拉辗子”的具体形象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概念。这位老师所使用的直观手段属于(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表象直观11 鲁班看到荷叶而发明了雨伞,这种创造活动的心理影响机制是( )。(A)功能固着(B)迁移(C)定势(D)原型启发12 科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13 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 )。(A)智慧技能领域(B)动作技能领域(C)知识领域(D)态度领域1
4、4 赵明非常害怕狗,教师依次让他选看狗的照片,与他谈论狗,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子里的狗,让他靠近笼中的狗,最后让他摸小狗,抱起小狗,消除了其对狗的恐惧反应,这种改变行为的方法是( )。(A)行为塑造法(B)系统脱敏法(C)代币法(D)模仿法15 假如一个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那么他处于教师成长的( )。(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生存阶段(D)关注发展阶段二、多项选择题16 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从不成熟到成熟一般要经历哪些阶段?( )(A)感觉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7 新课程的学习根据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原有知识关系不同
5、,奥苏伯尔将学习分为( )和( )。(A)发现学习(B)机械学习(C)操作学习(D)有意义学习18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教学模式是( )。(A)支架式教学(B)情境式教学(C)抛锚式教学(D)随机式教学19 关于归因理论的表述,正确的是( )。(A)长期消极的归因心态有碍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B)教师的反馈是影响学生归因的重要因素(C)归因理论是由罗杰斯提出的(D)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20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区别主要有( )。(A)活动的对象不同(B)活动的结构不同(C)活动的要求不同(D)活动的器官不同21 为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要求教师做到( )。(A)对学生形成合理的期望(B
6、)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C)合理利用信息传递(D)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22 造成教师抑郁性人格缺陷的主观上的因素包括( )。(A)遇到事情只考虑其消极的一面(B)工作中偶尔受到挫折,就认为自己的一生都完了(C)杞人忧天,总是想着不必要的烦心事,觉得生活暗无天日(D)生活太过单调,很少与外人往来(E)社会对教师的不公正待遇、评价,使教师情绪受到压抑三、判断题23 第一本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教育心理学著作是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A)正确(B)错误24 教育过程中要慎用惩罚,但适当的惩罚还是必要的,尤其对严重违规行为。( )(A)正确(B)错误25 将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会提高学习的积极
7、性。( )(A)正确(B)错误26 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是人的学习策略之一。( )(A)正确(B)错误27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闻一知十” 体现的是学习策略。( )(A)正确(B)错误28 过度学习越多。保持效果越好。( )(A)正确(B)错误29 打乱的魔方重新还原,属于启发式问题解决模式。( )(A)正确(B)错误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7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2 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 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 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学
8、生的学习的特点之一是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具有间接性。【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消退是对某种行为反应不予强化,以降低该行为在将来发生的概率,直至达到消除的目的。老师和同学们不理睬小伟扮鬼脸的行为,他扮鬼脸的行为逐渐减少,体现了消退原理。【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替代性强化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指一种榜样替代的强化。一般说来,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的行为、获得奖励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失败的行为、受到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这样一来,对榜样行为的强化,通过学习者的观察、
9、体验而可以转化为学习者自身的动机作用。【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结构主义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采用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认为,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远
10、景的间接性动机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 曲线)。【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元认知策略控制着信息的流程,监控和指导认知过程的进行,包括计划策略
11、、监控策略(注意策略)和调节策略。监控策略是在认知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任职行动、策略的效果,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故题干中所述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监控策略。【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以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与作用或将新事物纳入原有的经验结构中去。举一反三就是典型的同化性迁移的现象。【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0 【正确答案】
12、C【试题解析】 直观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其中利用语言描述进行直观的方法是言语直观。【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科尔伯格以为道德判断可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习俗水平的两个阶段是寻求认可取向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系统脱敏法是行为矫正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在充分放松的心境下,让学生逐渐接近所
13、惧怕的事物,或逐渐提高其对所恐惧的事物的刺激强度,使其对惧怕的事物的敏感性逐渐减轻,直至完全消失的方法。题干中描述的是系统脱敏法的步骤。【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关注生存阶段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一般是新手型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他们非常注意自己在学生、同事以及学校领导心目中的地位,出于这种生存忧虑,教师会把大量时间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管理学生方面。【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二、多项选择题1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 岁 ),个体靠感觉与
14、动作认识世界; 前运算阶段(2 7 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 ,出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4)形式运算阶段(11 岁及以后),能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7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奥苏伯尔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意义的学习。奥苏伯尔提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15、。这一论断既给有意义学习下了明确的定义,也指出了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两条标准。接受学习。奥苏伯尔关于学习的观点恰好与布鲁纳的发现法相反,认为学习应该是通过接受而发生,而不是通过发现。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的材料是经过仔细考虑的、有组织的、有序列的、完整的形式,因此学生接受的是最有用的材料。认知结构同化论。奥苏伯尔认为,认知结构同化是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8 【正确答案】 A,B
16、,C,D【试题解析】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强调要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根据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划分,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思想和知识结构网络的概念,重视“情景”“协作”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一系列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如支架式教学策略、情境式教学策略、认知学徒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社会建构教学策略等等。【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9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归因理论由海德最早提出,后由韦纳等人进行了发展。归因理论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归因会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长期消极的归因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观察学生的归
17、因习惯,引导学生正确归因,所以 C 项不正确。【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0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区别体现在动作的对象、动作的结构、动作的执行三个方面。【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为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要求教师做到:正确鉴定课堂心理气氛的现状;公正评价,合理期望;教师要以自己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树立教师的教育威信;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传递: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建立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维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良好心理状态。【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社会对教师的不公正待遇
18、、评价等属于客观因素对教师的影响。【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三、判断题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24 年,第一本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廖世承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将学习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会导致产生习得性无助感,造成学习积极性降低。【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社会资源属于资源管理策略中的资源利用策略。资源利用策略具体包括: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老师的帮助、同学间的合作和探讨等)。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是人的学习策略之一。【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属于学习迁移。【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让魔方复原的过程是典型的算法式策略的应用过程。【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