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湖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eastlab115 文档编号:896319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湖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湖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湖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湖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湖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湖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幼儿看到桌子上有一个苹果,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幼儿知觉活动的是( )(A)“真香”(B) “这是什么”(C) “这有个苹果”(D)“我要吃 ”2 当周围人遇到困难,幼儿表现出同情、关心、合作等。这种行为是( )(A)退缩行为(B)嫉妒行为(C)攻击性行为(D)亲社会行为3 所谓( ) 是现实允许的教育条件下幼儿德智体各方面尽可能的发展,但并不要求各方面发展到相同程度,即允许有差异。(A)全面发展(B)差异发展(C)共同发展(D)个性发展4 孔子提出的“ 因材施教”符合幼儿个体身心发展的 ( )(A

2、)不平衡性的要求(B)个别差异性的要求(C)顺序性的要求(D)互补性的要求5 教育专著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培根(D)杜威6 3 岁以后幼儿典型的思维特点是( )(A)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感知动作思维7 ( )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需要层次理论”的核心概念。(A)归属与爱的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安全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8 智力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其核心是( )(A)注意力(B)观察力(C)想象力(D)思维力9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 )(A)发展性(B

3、)挑战性(C)选择性(D)差异性10 不适合幼儿园饲养的动物是( )(A)宠物狗(B)蜗牛(C)蝌蚪(D)金鱼11 幼儿阶段最典型也最常出现的游戏形式是( )(A)角色游戏(B)表演游戏(C)体育游戏(D)有规则的游戏12 从言语功能上讲,儿童在想妈妈时说“我不哭”,这是( )(A)调节功能(B)游戏功能(C)交际功能(D)问题功能13 世界第一所幼儿园的创办者是( )(A)福禄贝尔(B)裴斯泰洛齐(C)卢梭(D)蒙台梭利14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强调课程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孩子( )(A)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B)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C)学会学习、学会生

4、存、学会做事(D)学会读书、学会生存、学会做人15 下列关于再造想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提供幼儿的玩具要逼真(B)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C)给幼儿充分的游戏时间(D)不给幼儿提供玩具16 2 岁的孩子会伸手让站在楼上的妈妈抱,这说明幼儿( )(A)大小知觉发展不足(B)距离知觉发展不足(C)形状知觉发展不够(D)想象力不够丰富17 在教育史上,( ) 是提倡爱的教育和实施爱的教育典范,他强调指出:“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A)福禄贝尔(B)卢梭(C)裴斯泰洛齐(D)夸美纽斯18 23 岁幼儿掌握的词汇中,数量显著增加的是( )(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以上三者都是19 形象

5、记忆是以事物的具体( )为主要对象的记忆类型。(A)情感(B)语词(C)活动(D)形象20 创造性游戏主要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 )(A)表演游戏(B)体育游戏(C)智力游戏(D)音乐游戏二、判断题21 幼儿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先,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后。(A)正确(B)错误22 幼儿教师在上舞蹈、体育课时进行的示范应该是顺向示范。(A)正确(B)错误23 大班的幼儿开始掌握时间的概念,往往与生活活动相联系。(A)正确(B)错误24 知识等于智力。(A)正确(B)错误25 幼儿园日常生活比较严密,活动都是集体进行的。(A)正确(B)错误26 保教人员发现幼儿生病,未经过监护人委托或同意,不得给

6、幼儿用药。(A)正确(B)错误27 爱弥儿是皮亚杰的重要教育著作。(A)正确(B)错误28 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幼儿园可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A)正确(B)错误29 幼儿园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A)正确(B)错误30 儿童心理发展受生理发展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阶段有一定的可变性。(A)正确(B)错误三、简答题31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请说说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32 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3 简述幼儿情绪发展的趋势。34 简述幼儿游戏的特点。35 培养观察力的要点有哪些?四、案例分析题36

7、在幼儿园中,教师要学会与幼儿沟通。比如,要熟记每个幼儿的名字,这样幼儿会感到非常亲切,对教师的话做出积极的反应;说话的语速和语调要恰当,最好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幼儿交谈时,语言要简单明确,容易被幼儿接受;说话的态度要友善,比如,“ 我很喜欢听到你的描述,相信每位小朋友都会喜欢”“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得更清楚了”。在交流的时候,教师还要注意与幼儿的目光接触,要耐心倾听幼儿的谈话,做出积极反馈。现实生活中,有的老师能灵活运用其交流技能,有的老师则因为与幼儿缺乏有效沟通而苦恼。请你从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出发,谈谈教师如何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37 在分点心的时候,小朋友们只管卖饺子和包子,王老师让

8、幼儿可以卖点别的东西,孩子不听。结合材料说说角色游戏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指导。38 “娃娃家”里,托班孩子 B 在为娃娃做“ 点心”。老师问他: “你想给娃娃做什么好吃的?”他回答:“汤圆。”不一会儿,他却做出了几个扁扁的东西,并告诉老师这是“小饼”。请依据托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分析上述事件的原因。湖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这有个苹果”说明幼儿观察到桌子上有苹果,从而产生对苹果这个事物的整体反应,属于一种知觉活动。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亲

9、社会行为又称为积极的社会行为,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有: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援助、捐献等。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全面发展是在现实允许的教育条件下幼儿德智体各方面尽可能的发展,但并不要求各方面发展到相同程度,即允许有差异。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幼儿的发展不仅有年龄差异,还存在个别差异,表现在能力、性格、兴趣等各方面。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幼儿,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多进行纵向比较、评价,只要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提高就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幼儿产生自信心并不断进步。5 【正确答案】 B

10、【试题解析】 夸美纽斯的教育专著是大教学论。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36、7 岁的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即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6、7 岁以后,幼儿的思维开始进入逻辑思维阶段。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之一。他认为,个体成长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又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高低层次之分。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精神层面提高人生境界的需求,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核心概念。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

11、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思维力为核心。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要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即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的。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自然角的动物应选择个体小、管理方便、无危险、便于喂养、幼儿感兴趣而且便于幼儿观察的种类,最好随季节的变化经常更换种类,使幼儿能接触到更多的小动物。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

12、最有特色的游戏。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儿童在幼儿园想妈妈时说“我不哭”,是儿童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意志,体现了言语的调节功能。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德国的福禄贝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后人称为“幼儿园之父”。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再造想象一方面是指这些新形象对自己来讲是没有亲身感知过,仅是根据当前任务和所提供的材料,在词或其他东西的调节下运用个人经验,而在头脑中加

13、工再造出来的。另一方面,这种新形象并非自己独创。为幼儿提供玩具,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给幼儿充分的游戏时间,促进幼儿再造想象的发展。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研究表明,2 岁幼儿的距离知觉发展是不足的,不能很好地判断距离的远近,因此往往会伸手要求站在楼上的妈妈抱。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裴斯泰洛齐强调“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提倡爱的教育和实施爱的教育典范。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幼儿词汇的发展,还表现在他们所掌握的词类范围日益扩大。在幼儿词汇中,主要是意义比较具体的实词。其中又以名词为最多,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最后才是副词。幼儿也逐渐掌握了一些比较抽象、不

14、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的虚词。如介词、连词等。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识记各种材料。形象记忆所借助的形象,带有主观性、鲜明性,所以效果最好。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形式。其中创造性游戏的类型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等。二、判断题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幼儿言语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先听懂,后会说。115 岁,幼儿理解言语的能力发展很快,在此基础上,开始主动说出一些词,2 岁以后,言语表达能力迅速发展,逐渐能用较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幼儿教师在上舞

15、蹈、体育课时进行的示范应该是镜面示范。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幼儿晚期,开始能辨别“前天”“大后天”,并能学会看钟表等。但对更大或更小的时间单位,如几个月、几分钟等辨别仍感困难。鉴于上述特点,对幼儿讲时间问题,应该结合具体事情,如通知他们后天看表演,要解释“后天就是睡了一个晚上,过了一天,再睡一个晚上就到了”。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知识的多少与智能的高低并不等同,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并不相同。智力并不完全是随着知识的掌握而自然发展起来。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幼儿园的活动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

16、个别活动。2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条的规定,幼儿园应当建立患病幼儿用药的委托交接制度,未经监护人委托或者同意,幼儿园不得给幼儿用药。幼儿园应当妥善管理药品,保证幼儿用药安全。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爱弥儿是卢梭重要的教育著作。2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根据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而设立的、具有不同的教育任务的教育机构。2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幼儿园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

17、等工作的重要依据。3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不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会使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有所差异,这就构成了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可变性。三、简答题31 【正确答案】 (1)促进幼儿体力的发展;(2)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3)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4)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5)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6)发展幼儿的美感。32 【正确答案】 (1)目的逐渐明确;(2)时间逐渐延长;(3)方法逐渐得当;(4)细节逐渐全面;(5)概括逐渐深入。33 【正确答案】 (1)社会化;(2)丰富和深刻化;(3)自我控制化。34 【正确答案】 (1)游戏是儿童主动和自愿的活动;(2)儿童重视的是游戏的过

18、程,而非游戏的结果,无强制性的外在目的;(3)游戏是充满想象和创造的活动;(4)儿童游戏具有假想成分,它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社会生活,是虚构和现实统一的活动;(5)游戏是能给儿童带来积极情感体验的活动。35 【正确答案】 (1)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培养独立观察的能力;(2)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3)引导幼儿参加各种实践活动;(4)语言在提高观察力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四、案例分析题36 【正确答案】 (1)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幼儿教师要实现与幼儿的有效沟通,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知识,以及观察力、沟通力、组织小组活动、指导游戏、指导幼儿行为、评价教育活动的能力等。

19、其中,沟通能力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教师与幼儿的沟通主要有两个方面:非言语沟通与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包括教师通过微笑、点头、抚摸、蹲下与幼儿交流等。教师与幼儿的身体接触有利于安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消除紧张、感到温暖、安全。教师可以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对幼儿的情感和感受可以获得真实的体验。言语沟通是指教师和幼儿直接交谈。个别或小组交谈是幼儿分享情感、心灵交汇的重要途径。它需要教师在抓住机会、选择话题、引发和延续谈话、激发和幼儿谈话的兴趣和积极性等环节上,具有灵活机智的策略、丰富的经验技巧。教师与幼儿之间平等地、民主地交流,并且是面向全体幼儿,这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2)幼儿教师要与幼儿实现

20、有效的沟通,除教师要与幼儿平等交流以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技能:引发交谈的技能。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创造气氛,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将幼儿自然吸引过来。比如,“你能把你的想法告诉老师吗?”倾听的技能。用恰当的言语或非言语方式热情地接纳和鼓励幼儿谈话、提问,让幼儿产生受到尊重的喜悦感和自信心。利用目光接触是比较好的积极反馈方式。扩展谈话和结束交谈的技能。教师要学会用幼儿理解的方式引导幼儿将谈话持续下去。同时,也要在适当时候结束谈话,让幼儿表现出满足感。比如,“老师还有点事情要去做,咱们下一次再好好谈谈好吗?”面向全体,注意个体差异。针对不同语言能力的幼儿采取不同的内容、方式进行沟通,多鼓励、多倾听,

21、有效刺激幼儿交谈。比如,“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得更清楚了。”37 【正确答案】 案例中角色指导的环节属于角色游戏过程中的现场指导,王老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鼓励和启发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确定游戏主题;(2)教会幼儿分配游戏角色;(3)观察、参与幼儿游戏,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性,给予适宜的指导。比如告诉幼儿:“有人想吃点心、年糕,谁来卖这些东西啊?”以此来丰富活动内容。38 【正确答案】 托班幼儿的思维是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直观行动思维是指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的思维。直观行动思维的主要特征为:(1)思维依赖于一定的情境。23 岁的孩子直观行动思维表现非常突出,34 岁幼儿身上也常有表现。这种思维更多依赖一定的具体情境,依赖于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和对动作的概括。处于这种思维水平的孩子离开了实物就不能解决问题,离开了玩具就不会游戏。(2)直观行动思维离不开幼儿自身的行动。这个思维阶段的孩子,其思维只能在动作中进行,常表现为先做后想,边做边想,动作一旦停止,他们的思维活动也就结束了。如本案例中,老师问他“你想给娃娃做什么好吃的?”他回答:“汤圆。” 不一会儿,他却做出了几个扁扁的东西,并告诉老师这是“小饼。” 这个阶段思维的特点之一就是行动没有事先的计划和预定的目的,也不会预见行动的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