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 2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用心理学的套板反应来说明运用文字要有创造精神,这种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B)例证法(C)对比法(D)类比法2 盾反映民族工业者兴亡史的长篇小说是( )(A)虹(B) 蚀(C) 子夜(D)霜叶红于二月花3 巴金的处女作是( )(A)家(B) 寒夜(C) 灭亡(D)雾4 主张文章“ 有补于世” , “以适实用为本”的是( )(A)王安石(B)柳宗元(C)欧阳修(D)苏轼5 中庸原存录于 ( )。(A)四书(B) 五经(C) 礼记(D)春秋6 韩愈古文理论的核心是 ( )(A)惟陈言之务去(B)无望其束成,无诱于势处(C)文
2、以明道(D)取于心而注于手7 唐代“新乐府运动 ”的倡导者之一是 (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8 下列作品,属于鲁迅中篇小说的是 ( )(A)阿 Q 正传(B) 伤逝(C) 祝福(D)药9 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是 ( )(A)欧阳修(B)柳永(C)王安(D)苏轼10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是苏轼对下列哪位诗人诗风的评价 ? ( )(A)孟浩然(B)李白(C)王维(D)陶渊明11 下列著作属于“ 四书” 的是 ( )(A)尚书(B) 论语(C) 春秋(D)荀子12 汉代“四家诗 ”指 ( )(A)齐、鲁、郑、毛(B)齐、鲁、韩、毛(C)齐、郑、韩、毛(D)齐、
3、鲁、韩、郑13 哀江南赋的作者是 ( )(A)庾信(B)江淹(C)潘岳(D)陆机14 孟尝君回到封地,当地人民扶老携幼迎接他时,孟尝君高兴地对冯谖所说的一句话是( )(A)先生所为文市易者,乃今日见之(B)文倦于事,愤于忧,而性住愚(C)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D)开罪与君,寡人不足为也15 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乐府民歌的是( )(A)蒹葭(B) 哀郢(C) 饮酒(其五)(D)陌上桑16 下列景物属于苏轼前赤壁赋中借以抒情说理的是( )(A)远山(B)江水(C)扁舟(D)白露二、古文翻译题17 并穷绮丽以饰舆服。18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19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20 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
4、天下始治矣 !21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22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23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于人。24 吾取间道,扪萝上龙湫,有宕焉,雁所家也。三、名句默写题25 _,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26 今夜谁家扁舟子,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7 _,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燕歌行)28 _,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29 回眸一笑百媚生,_。 (白居易长恨歌)30 舞幽壑之潜蛟,_。(苏轼前赤壁赋)31 _,杂然赋流形。 (文天祥正气歌)32 扣舷独啸,_。(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四、阅读理解32 永不熄灭的烛光徐鲁1947 年一个夏日午后,一个未满
5、 10 岁的女孩倾倒出自己幼小心灵中全部的同情和爱心,写成了一篇凄婉感人的故事可怜的小青,之后她迫不及待地把它投寄给了当时在上海发行的大公报副刊现代儿童。不久,可怜的小青发表。这个幸运的小女孩,就是现在早已名满天下的台湾言情小说作家琼瑶。为她编发了这篇可怜的小青的编辑,就是现代著名儿童文学家和编辑出版家陈伯吹先生。陈伯吹先生是跨越了中国现代和当代两个历史时期儿童文学的一代宗师,被誉为“东方安徒生 ”。在他 91 年的生命履历中,有 75 年是在儿童教育、儿童文学创作、翻译、编辑、出版和研究中度过的。他献出了毕生的心血,为幼芽和小苗洒上泉水。1906 年,陈伯吹出生在上海市宝山区宝山县的罗店镇上
6、。他在宝山县甲种师范讲习所(相当于今天的初中)念了 3 年书后被分配到杨行乡朱家宅第六国民学校(今朱宅小学)当教员。正是在朱家宅第六国民学校任教的日子里,这位小学教员,神色庄重地参加了一个秘密的入党宣誓仪式,加入了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地下组织。白天,他在课堂上向学生们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常给他们讲述革命的道理,激发学生们反对封建军阀、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热情;晚上,他偷偷阅读一些思想激进的书籍和刊物。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鼓舞着他。他的创作热情也异常高涨,不断有新的作品问世。作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领域早期的、为数不多的作家之一,他在文坛上已崭露头角。1929 年 2 月,23 岁的陈伯吹来到上海
7、。他来这里是为了给自己未来的人生和命运寻找一块小小的空间。他是家中的长子,全家的经济来源几乎都落在他一个人肩上。初到上海,他一文不名,只有一支笔。于是,他只能靠写作、投稿换取有限的一点稿费来维持全家的生计。为了挣钱养家,一开始时他什么题材都写。他根据自己失恋的经历写过一个中篇小说畸形的爱,接着又把这段经历写成了长诗誓言。他给当时有名的文学杂志小说月报投稿,却得到了该刊主编郑振铎的一个忠告。郑振铎熟悉陈伯吹的“强项”在哪里,他从陈伯吹的职业优势和创作专长考虑,劝他扬长避短,专攻儿童文学。这是一个决定了陈伯吹此后人生方向的忠告。或许这其中早就有某种因果联系,正所谓“ 茎里有的,种子里早就有了 ”,
8、也如诗人弗罗斯特所说 “当我选择了人迹稀少的那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从此以后,陈伯吹就心无旁骛,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全部的命运,与儿童和儿童文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他曾在抗战年代用怒火写出了华家的儿子火线下的孩子等作品,也曾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用满腔热情写出了中国铁木儿幻想张着彩色的翅膀从山冈上跑下来的小孩儿等作品;80 年代以后,他为孩子们创作、翻译了摘颗星星下来好骆驼寻宝记小夏蒂等许多作品;他还经常到中小学校与孩子们交朋友,参加孩子们的活动,与国内外许多少年儿童建立起了真挚的友谊,经常通信往来。这是一代儿童文学大师对幼小者的牵引与爱护,是一棵年老的大树对身边的小花小草的关注与祝福。耄
9、耋高龄的陈伯吹,还在为众多的儿童文学新人阅读稿子、点评习作、撰写序言,函来信往,从不厌烦,甚至亲自抄写和推荐稿子。老作家、评论家樊发稼回忆说,他曾和陈老同住一室,亲见老人每天天未明即起,抓紧时间赶写文章。有一天,樊发稼早晨 6 时醒来,见陈老已在伏案写作正在为一位青年作家的书写序。樊问他什么时候起床的,他说“大概三点不到吧” 陈伯吹一生俭朴,绝不追求额外的物质享受。樊发稼回忆起他第一次到陈老家,到达时陈老正在用早餐。陈老简单的早餐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碗薄薄的大米稀饭,半个咸鸭蛋和几根咸菜丝儿。就是这样一位一贯省吃俭用的老人,却在 1981 年,把个人一生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 55000 元,
10、慷慨捐出,设立了一个“儿童文学园丁奖” (后改名为“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旨在激励大家为孩子们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1997 年 11 月 6 日,一代儿童文学宗师陈伯吹,在上海华东医院仙逝,享年 91岁。去世前他竭力完成的最后一件事,是将自己一生积攒的全部藏书捐赠给了浦东新区筹建中的一座儿童图书馆。如今,这座图书馆被命名为“陈伯吹儿童图书馆” 。(选自 2008 年人物 杂志有删节)33 分析陈伯吹先生被誉为“东方安徒生” 的原因。34 文章开篇引入琼瑶的作品可怜的小青发表一事,有何作用?35 文章标题为“ 永不熄灭的烛光 ”,有人认为不妥,应改为 “东方安徒生”,你认为哪个标题更好
11、? 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观点。35 徐文长传(节选)袁宏道文长眼空千古,独立一时。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一日,饮其乡大夫家。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气韵遒逸,物无遁情,一座大惊。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余不能书,而谬谓文长书决当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先生者,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草竹石,皆超逸有致。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阳和力解,乃得出。既出,倔强如初。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时
12、携钱至酒肆, 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槌其囊,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石箦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予书曰:“ 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 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
13、!36 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划线词语。无之而不奇 ,斯无之而不 奇也哉!悲夫!37 谈谈文中画线部分的意思,并说出它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8 这段文字写了徐文长的许多奇特之处,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9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中颔联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试具体分析。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 2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演绎法,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
14、析】 虹讲述了一个青年知识分子,经过许多曲折终于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追求,主要反映大革命前后革命营垒中存在的矛盾与分化;子夜主要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反映了民族工业者的兴衰史;霜叶红于二月花以“五四”前夕江南村镇为背景,描写新兴资本家、豪绅地主及他们与农民之间的尖锐矛盾。3 【正确答案】 C4 【正确答案】 A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修身做人的道理。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文以明道是韩愈提出的古文运动的主要理论。文,是手段,
15、是形式;道,是目的,内容。韩愈认为学习古文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古道。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新乐府运动,是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因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所以叫“新乐府”。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伤逝是鲁迅一部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的短篇小说;祝福是通过描写祥林嫂不幸遭遇,从而反映封建社会对人们思想的约束和制约的短篇小说;药是鲁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揭露落后地区人们的无知,颂扬了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的革命精
16、神。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摩诘即王维。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12 【正确答案】 B13 【正确答案】 A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课文内容
17、的理解与掌握。题干所指为冯谖为孟尝君所凿的第一窟。正确选项为 A。15 【正确答案】 D16 【正确答案】 B二、古文翻译题17 【正确答案】 穷:极,尽。18 【正确答案】 举直:起用正直的人。19 【正确答案】 夙昔:从前,过去。20 【正确答案】 掊:抨击。21 【正确答案】 百姓不敢再议论王的过失,道路上相遇,只能彼此以目示意。22 【正确答案】 这不是用来统一天下、制服诸侯应采取的做法。23 【正确答案】 出门做事如同去接待贵宾,役使百姓如同承奉重大的祭祀。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于别人。24 【正确答案】 我从小道,手拉藤条登上龙湫,看到有一个坑洼在那里,是大雁住的地方。三、名
18、句默写题25 【正确答案】 山气日夕佳26 【正确答案】 何处相思明月楼27 【正确答案】 大漠穷秋塞草腓28 【正确答案】 丛菊两开他日泪29 【正确答案】 六宫粉黛无颜色30 【正确答案】 泣孤舟之嫠妇31 【正确答案】 天地有正气32 【正确答案】 不知今夕何夕四、阅读理解33 【正确答案】 陈伯吹是我国儿童文学的一代宗师; 他献出了毕生的心血,从事儿童教育、儿童文学创作、翻译、编辑、出版和研究等工作。34 【正确答案】 丰富文章内容,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自然而巧妙地引出主人公陈伯吹;以事衬人,侧面写出了陈伯吹作为儿童文学家和编辑出版家对儿童创作的扶持与鼓励,丰富了主人公的形象。35 【
19、正确答案】 观点一:我认为“永不熄灭的烛光” 好。比喻恰当而充满诗意,一个闪光的生命,在一种形式下像燃尽的蜡烛一样熄灭了,但是在思想、品格和精神的形式下,却将永远燃烧下去;这个标题含蓄地写出陈伯吹留下了无数篇童话、小说、诗歌、散文和翻译作品,这些作品在人间飞翔,在一代代小读者的记忆里存活和流传,直至永恒;文章不仅仅谈到了陈伯吹作为儿童文学家的一面,还谈到了他昂扬的爱国热情、不屈的生命形式以及对晚辈的扶持帮助,如果用“东方安徒生”为题,不能点明这方面内容。观点二:我认为“ 东方安徒生 ”好。用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童话大师来类比陈伯吹,鲜明地点出了陈伯吹在儿童文学领域内的崇高地位,更好地表达出了对陈
20、伯吹的无限景仰之情,用“ 永不熄灭的烛光 ”则无法表达此含义; 陈伯吹一生的创作,紧紧围绕着儿童文学,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幻而健康的世界,这与安徒生所创设的童话世界相似;安徒生也曾为穷困折磨,这种逆境中奋发的精神,和陈伯吹也是相似的,以“东方安徒生” 为题,也可以借此隐隐地写出陈伯吹的生命经历。36 【正确答案】 奇:奇异,不寻常; 奇:命运不好,不顺利。37 【正确答案】 徐文长的诗文率情任性,恣意表现,一扫当时文坛的芜秽平庸之气,一定会得到后世客观公正的评价和推崇。通过写徐文长的人生际遇,表达了作者与徐文长的惺惺相惜之情,并借此自写胸襟。38 【正确答案】 文中有我,以事传人。39 【正确答案】 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方法,以“风飘絮” 比喻国势如同风中柳絮一般十分危急,以“ 雨打萍 ”来比喻自己家破人亡的凄凉状态,写出了国破家亡的凄凉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