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科学方法是理解科学知识,应用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桥梁。科学方法的核心,科学知识体系的精髓是( ) 。(A)科学思想(B)科学文化体系(C)科学对象(D)科学过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C)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D)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有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3 将等质量的铜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有气体生成且质量最小的是( ) 。(A)稀硝酸(B)浓 HNO2(C)稀盐酸(D)浓硫酸4 既含有极性键又含
2、有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A)H 2O2(B) Na2O2(C) C2H2(D)C 2H5OH5 某溶液中只含有 K+、Fe 3+、Cl -、SO 42-四种离子,其中 K+、Fe 3+、Cl -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 5:2:3,则溶液中 Fe3+与 SO42-的个数比为( )。(A)1:2(B) 1:3(C) 2:3(D)3:56 以 KCl 和 ZnCl2 混合液为电镀液在铁制品上镀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通电前,上述镀锌装置可构成原电池,电镀过程是该原电池的充电过程(B)因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镀时通过的电量与锌的析出量无确定关系(C)电镀时保持电流恒定,升高温度不改变
3、电解反应速率(D)镀锌层破损后对铁制品失去保护作用7 短周期元素 W、X、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 W、X 、Y +、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 2、3、4、2(不考虑零族元素)。下列关于这些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X 和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 2 种的二元化合物(B) W 和 X、Z 两种元素分别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均有直线形分子(C) W、X 和 Y 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碱性化合物(D)Z 和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水溶液均呈酸性8 有下列实验操作: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将取液后的滴管平放在实验台上;将浓硫酸倒人盛有水的量筒中使其溶解;
4、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有人的方向;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给盛有液体的试管、烧杯、蒸发皿加热时,都不需要垫上石棉网。其中正确的是( )。(A)全部(B) (C) (D)9 具有显著抗癌活性的 10羟基喜树碱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 10羟基喜树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 C20H16N2O5(B)不能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不能发生酯化反应(D)一定条件下,1 mol 该物质最多可与 1 mol NaOH 反应10 关于 STS 教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目的
5、是精英教育(B)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C)强调科学技术的价值(D)重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整合11 关于探究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学生做实验,就表明学生在探究(B)讨论是一种探究形式(C)能探究的内容,就一定要探究(D)教师演示实验不是探究活动1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通过诊断性考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为教学设计奠定基础(B)形成性考试是指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为了检查阶段性的教学效果和调整教学而进行的考试(C)期中考试属于终结性考试(D)终结性考试的结果,标志着学生在阶段性学习过后是否达标13 “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获得了哪些发展?”属于对(
6、)的反思。(A)教学设计(B)教学过程(C)教学目标(D)教学效果14 教师通过播放影像“ 载人飞船降落月球后,安装在飞船上的一小团天线自动伸张成半球状,并开始工作” 来引出金属的神奇用途,从而导入新课走近金属,这种导入方法属于( ) 。(A)故事导入(B)问题导入(C)情境导入(D)悬念导入15 “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 体现的教学方法是( )。(A)自主学习法(B) “填鸭式” 教学(C)启发式教学(D)研究性教学16 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 kPa): C4H10(g) O2(g) 4CO2(g)5H 2O(1);H2878 kJmol
7、C 4H10(g) O2(g)4CO2(g)5H 2O(g);H2658 kJmol C 4H10(g) O2(g) 4CO(g)5H 2O(1); H1746 kJmol C 4H10(g) O2(g) 4CO(g)5H 2O(g);H1526 kJmol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 )。(A)2878 kJmol(B) 2658 kJmol(C) 1746 kJmol(D)1526 kJmol17 下列四个图分别代表对应的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分别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与高锰酸钾,反应过程中生成氧气的质量变化(B)向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变化(C)向
8、盛有 10 g 氧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水配成溶液 100 g,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化(D)将质量分数为 20的食盐水稀释 10,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变化18 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加入 01 molL NaCl 溶液与 01 molL AgNO 3 溶液后,以 Pt 为电极进行电解时,在 A、B、C 、D 各电极上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2:4:1(B) 2:2:2:1(C) 2:2:1:1(D)4:2:4:119 甲、乙、丙三个电解池如下图所示(其中电极的大小、形状、间距均相同)。乙、丙中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相同。当通电一段时间后,若甲中铜电极的质量增加0128 g 时,乙中电极上
9、银的质量增加( )。(A)0054 g(B) 0108 g(C) 0216 g(D)0432g20 X、Y、Z 和 R 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 aXm+、 bYn+、 cZn-、 dR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 ,d 为元素的原子序数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acmn(B) abnm(C) cdmn(D)bdnm二、简答题21 某教师为“ 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快慢 ”一课设计了一道试题,如下: 例:对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N 2(g)3H 2(g) 2NH3(g),下列哪种情况下,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N 2 的正反应速率是 NH3 的逆反应速率的 1
10、2 H 2的浓度不再变化 N 2、H 2、NH 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3:2 单位时间内每生成3 mol H2 的同时有 2 mol NH3 生成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在恒压条件下,混合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 NH 3 在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在恒容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请问该题目作为 “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快慢”这一部分的同步练习题是否合适? 为什么?22 化学教材中的“ 先行组织者 ”可以通过哪些具体的形式呈现 ?它们具有哪些特点?三、诊断题22 某教师在一次阶段测验中,设计了如下试题考查学生。【例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酯化反应的实质是酸与醇反应生成
11、水,与中和反应相似B醇与所有酸的反应都是酯化反应C有水生成的醇与酸的反应并非都是酯化反应D两个羟基去掉一分子水的反应就是酯化反应结果大部分学生没有得出正确答案。试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23 该题目的正确答案是_;解题思路是_。24 试分析造成学生解题错误的可能的原因。四、案例分析题24 材料:(1)某学生在教师上完同分异构体一课后,向教师提出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一氯甲烷有没有存在同分异构体?师答:没有。生:哦,我知道了。(2)第二天该学生又拿了一个相似的问题来请教:二氯甲烷是否存在同分异构体呢?师反问:同分异构体概念你是否记得?生:记得,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之间互称为同分异构体。师
12、:那你为什么认为二氯甲烷存在同分异构体呢?生:我画给您看。(学生画出两个碳氯键分别呈 180以及 90两种位置关系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师:你这种认识是把二氯甲烷看成平面结构,两个碳氯键才有 180和 90两种不同位置关系,而实际上,他们是四面体结构,你所写的这两种位置关系实际上是一样的,它们是同种物质,二氯甲烷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生:哦,我知道了,谢谢老师。(3)又过了一天,该学生又拿了一个类似的问题:我认为乙烷的一氯取代有好几种产物,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对吗?师:那么请你写一写它的同分异构体。生写出左边或右边甲基上的一个氢原子被一个氯原子取代等几种形式。师:乙烷可以看成甲烷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甲基取
13、代,两个甲基是对称的,所以乙烷一氯取代产物只有一种。生:怎么会是这样呢?(学生一脸茫然)问题:25 简要分析材料中学生出现此种问题的原因。26 对上述材料中教师的解答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27 如果你是这位教师,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来咨询你,你当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并正确引导学生掌握该知识点?28 就解答学生课下提出问题的方式方法,谈谈你由上述材料得到的启示。五、教学设计题28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材料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材料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14、书化学.必修 1(人教版)的目录。材料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 1(人教版)涉及硫酸的相关原文。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9 从教材中该内容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该内容在教材编排中体现的知识脉络两方面对该内容进行分析。30 写出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31 简要说明该教学主题可使用的教法和应帮助学生掌握的学法。32 简要设计教学思路。33 设计一个教学过程。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科学思想是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概括和提升,它对进一步的、更广泛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具有导向作用,是整个科学知识体
15、系的精髓所在。故选 A。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乙烷是饱和烃,不能发生加聚反应,A 项错误;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故 B 项错误;酒精生成酸的过程发生了氧化反应,故 C 项正确;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 D 项错误。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于浓硫酸和浓、稀硝酸都有强氧化性,所以除了稀盐酸,其他三种酸都可以和铜反应产生气体。设 Cu 为 1 mol, A 项,Cu NO,气体质量为30 g20 g;B 项,Cu2NO 2,气体质量为 246 g92 g;C 项不反应,无气体生成;D 项 CuSO 2,气体质量为 164 g64 g。选 A。4 【正确答案】 C【试题
16、解析】 H 2O2 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但 H2O2 的空间构型不对称,不是非极性分子;Na 2O2 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无极性键;C 2H2 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C 2H5OH 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但结构不对称,为极性分子。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电荷守恒在一瓶溶液中正负离子的带电总量总是相等的,因而可知答案为 A。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电镀时,通常把待镀的金属制品作阴极,把镀层金属作阳极,用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溶液作电镀液。因此在铁制品上镀锌时,铁作阴极,锌作阳极,由于锌比铁活泼,因此未通电前可以构成原电池,但此时锌作负极失去电
17、子,铁作正极,而电镀时锌仍然失电子,故选项 A 不正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必须满足得失电子守恒,因此电镀时通过的电量与锌的析出量有确定关系而与能量变化无关,B 项不正确;由于电镀时保持电流恒定,因此导线中通过的电子速率是不变的,故升高温度不能改变电解反应速率,C 项正确;镀锌层破损后,由于锌比铁活泼,所以即使发生电化学腐蚀也是锌失去电子而保护了铁,即选项 D 也不正确。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由题意知 W 为 C;X 为 O;Y 为 Na;Z 为 S,A 项正确;B 项CO2 和 CS2 均为直线形分子,正确;C 项正确;D 项 CS2 不溶于水,Na 2S 的水溶液显碱性,故选 D。
18、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闻药品的气味时,切记不能凑过去闻,应该用挥气入鼻法。取液后的滴管平放在实验台上会导致橡胶乳头被污染或损坏。溶解浓硫酸不能在量筒中进行,量筒仅仅是量取液体的作用。 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容易引起火灾甚至是爆炸。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有人的方向,一旦试剂喷出容易发生危险,试管口应对着没人的方向。正确答案为 B。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结构简式,很容易数出 C、H、N 、O 的原子个数,所以分子式为 C20H16N2O5,A 项正确;因为在苯环上有羟基,构成羟基酚的结构,所以能与FeCl3 发生显色反应,B 项错
19、误;从结构简式可以看出,存在羟基,所以能够发生酯化反应,C 项错误;酚羟基、酯基和肽键都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消耗的氢氧化钠应该为 3 mol,D 项错误。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STS 教育是科学教育改革中兴起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其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公民。它要求面向公众,面向全体;强调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所以选项 A是错误的。故选 A。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中学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学生做实验不一定是为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
20、所以 A 选项错。探究活动要依据客观条件及学生的接受能力而进行设置,C 项说法过于绝对,故 C 项错。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所以 D 错。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诊断性考试、形成性考试和终结性考试的特点和功能。(1)诊断性考试是指在新学年、新学期、新课程开始或者教师接手新年级时,为了了解、掌握学生对于即将学习的新内容具有的预备知识和认知能力状况,为分班、分组或制订教学计划提供依据而进行的考试。通过诊断性考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为教学设计奠定基础。(2)形成性考试是指在教
21、学的过程当中,为了检查阶段性的教学效果和调整教学而进行的考试。单元测验、期中考试都属于这种考试。通过形成性考试,教师既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方法的掌握情况,又可以发现教学中的缺陷和问题,还可以比较学生学习的进步和发展。(3)终结性考试是指在学年或学期终结,为了衡量终结性的教学效果,给学生评定成绩而进行的考试。期末考试、毕业考试都属于这种考试。终结性考试结果,标志着学生在阶段性学习过后是否达标。故选 C。13 【正确答案】 D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情境导入是指教师通过音乐、图画、动画、录像等创设新奇生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
22、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题干所述即为情境导入法。故选 C。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是赫尔巴特的传统三中心理论,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一直在讲授,学生处在一个被动接受的位置,它是一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A、C、D 体现的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故选 B。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燃烧热是指 1 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只有符合,故选 A。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B 选项烧碱溶液先会与盐酸发生反应,因而刚开始的时候不生成沉淀,后随着烧碱的加入沉淀开始生成,并逐渐增加,直到不再生成为止;C
23、 选项要注意是配成溶液 100 g,因而溶质的质量分数就是 10,而且选项中是将水加入固体,而不是将固体溶于水中;D 选项溶质质量不变。只有 A 选项正确。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装置相当于两个电解槽串联在一起,在整个电路中电子转移总数相等,首先判断各极是阳极还是阴极,即电极名称,再分析各极发生的反应。A 极(阴极)反应: 2H+2e - H2,B 极(阳极)反应: 2Cl-2e - Cl2;C 极(阴极)反应:Ag +e - Ag;D 极(阳极)反应:4OH -4e - 2H2OO 2,根据电子守恒可知,若整个电路中有 4 mol 电子转移,生成 H2、Cl 2、Ag 、O 2
24、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 mol、2 mol、4 mol、1 mol,因此各电极上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4:1,答案选 A。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由题图知,乙、丙并联后再与甲串联。因乙、丙完全相同,故 I(乙)I(丙) I(甲) 。设通过三个电解池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n(甲)、n(乙)、n( 丙),则 n(乙) n(丙) n(甲)。n(甲) 20004 mol,n(乙) n(甲)0002 mol。 故乙中析出银 0002 mol108 g.mol -10216 g。选 C。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这四种微粒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即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分别
25、按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质子数(原子序数)离子所带电荷数;阴离子则为:质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由此得:ambnc n dm。然后分别根据选项涉及之元素审视,选项 A 涉及 amcn,变形后为 ac mn ,A 不正确;选项 B 涉及 amb n,变形后为 abmn ,也不正确;选项 C 涉及cndm,变形后为 cdmn,仍不正确;只有选项 D,涉及bndm,变形后为 bdmn,与选项 D 结论一致。二、简答题21 【正确答案】 不合适。该题中的情况涉及反应速率的定量计算,情况 涉及“平均摩尔质量”的概念,均超出了新课程的要求;情况和 看上去是在考浓度,实际上涉及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而这个内容不
26、是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的,有的教材上有,有的教材上没有,属于“ 擦边球” 。同步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对反应限度相关知识的学习,所以要关注题目的核心价值,而这道题列出的情况都把问题局限在旁枝末节上,这样很容易给学生设置不必要的障碍,增大其学习的难度。22 【正确答案】 化学教材中“先行组织者” 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学习前的引导性材料,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提示,也可以通过设置一段有关的生活背景材料、一张反映化学现象的插图、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化学问题或一则生动的化学实验等。这些形式多样的“ 先行组织者 ”具有一些基本特点:具体生动,引人入胜,富有召唤力;展示将要学习的内容和意义;能将有关的方
27、法或思路迁移到新的情境中,降低新学内容的难度等。三、诊断题23 【正确答案】 题干中题目的正确答案为 C。解题思路:A 项错误,酯化反应是指酸与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该反应是分子之间的反应,与中和反应(离子间的反应)有明显的差异性;B 项错误,无机含氧酸与醇也能发生酯化反应,但无氧酸与醇作用的产物是卤代烃和水,并非酯和水,并由此得 C 项正确;D 项错误,乙醇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也是两个羟基去掉一分子水的反应,但非酯化反应。24 【正确答案】 学生对酯化反应的原理、反应的条件等理解不深,对酯化反应与其他相似概念和反应过程辨识不清。四、案例分析题25 【正确答案】 主要原因有两个:由于书写局限
28、,教材上甲烷结构式写成平面形式,学生有了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造成两个碳氯键有 180与 90之分; 学生忽视了甲烷立体结构中,四个氢原子在空间上都是以碳原子为中心而对称的,无论氯原子取代哪两个氢原子,效果都是一样的。26 【正确答案】 当学生第一次请教时,教师只是给出一个现成的答案,学生也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根本谈不上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的培养。当学生第二次请教时,教师也给出了同分异构体判断依据,按理说应是比较容易解答,但对于上一个问题回答得不彻底,教师也没有把握住知识的迁移点,从而造成学生解答上的困难。另外,教师的解答,只讲一些表面的特征,没有深入实质的内容,学生也就只知道一
29、个答案,不知所以然,对于迁移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就减弱了许多。由于前两个问题的讲解教师不注重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所以学生对于乙烷的一氯取代究竟如何也就无从下手了。27 【正确答案】 首先,从甲烷开始讲起,甲烷是正四面体,它的四个氢原子在正四面体的四个顶角,在空间上都是以碳原子为中心而对称的,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样,氯原子无论取代甲烷上哪一个氢原子,产物都是一样,只有一种,二氯甲烷也是如此。乙烷可以看成由两个甲基结合而成,每个甲基上的三个氢原子,它们所形成的碳氢键的键角、键长都是一样,所以三个氢原子空间位置是等同的,无论取代哪一个氢原子是一样的。两个甲基在空间位置上完全对称,并且碳碳单键可
30、以旋转,取代左边甲基上的一个氢原子与取代右边甲基上的一个氢原子是一样的。所以乙烷一氯取代只有一种。然后,为了加深印象,利用碳、氢、氯的原子模型,让学生组装一个一氯乙烷模型,然后仔细观察,体会它的结构特点。最后,进一步拓展,问:二氯乙烷有没有同分异构体?让学生经过思考,或利用模型组装成二氯乙烷模型,给出正确答案。28 【正确答案】 得到下列启示:教师要迅速找到问题的“ 症结”所在,不要只是给出一个现成的答案。当前化学教学中,教师课下给学生答疑解惑,经常是当着学生的面把题目解一遍,或有时仅仅只给一个答案,不对解题方法和思维方式进行指导,使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缺乏应变能力,不善于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新情境
31、的问题,更不善于分析解决新问题,所以一碰到稍有变化的问题,也就很难解决了。教师要迅速找准知识的迁移点,注重学生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的培养,争取使学生能顺利解决同一类问题。教师给学生答疑解惑,是希望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真正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正是学生要模仿和实践应用的。如果教师讲解不到位,或者没有把握住知识的迁移点,学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更谈不上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了。对于某些知识点,例如题目中提及的“ 同分异构体”,对学生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在此种情况下,教师可提供教具或其他辅助器具,帮助学生理解。五、教学设计题29 【正确答案】 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其作用:硫酸
32、是硫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典型的含氧酸,所以掌握硫酸的性质,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硫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过初中的常见的酸硫酸基础之上的,对硫酸的物理性质、吸水性和脱水性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是在学习过电离理论及氧化还原知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认识浓硫酸的性质。硫酸中的硫元素处于最高价,而在浓硫酸中硫酸主要以分子的形式存在,这就决定了它具有有别于稀硫酸的性质,即它的特性。在特性中,强氧化性又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重要的性质,浓硫酸是强氧化性酸的代表,所以这部分内容,既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又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材的编排中体现的知识脉络:知识发展线
33、:酸的通性稀硫酸的性质 浓硫酸的特殊性氧化还原反应。学生的认识发展:首先从初中化学的有关内容入手,先复习稀硫酸的性质,然后通过活动质疑,为预测物质的性质提供思路。问题线:通过 “思考与交流 ”,应用初中化学知识了解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再通过设计阅读导向性问题提纲引出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最后用科学实验解决问题。活动线:学生阅读课本获取信息,学生动手实验,小组讨论,教师演示实验。情景线:生活素材 课本素材科学素材 生活素材。30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回忆,巩固稀、浓硫酸的共性酸性;探究识记浓硫酸的物理性质;通过探究理解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阅读自学,
34、通过对硫酸性质的认识明确其用途。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无机物性质的实验,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查阅、讨论和概括有关硫酸的知识,培养获取知识以及信息加工的能力;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硫酸的重要用途,认识硫酸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建立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体验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培养实事求是、创新的良好品质。31 【正确答案】 教学方法:从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为体现科学知识探索的过程,采用“ 问题一实验一
35、观察一分析一结论一应用” 的程序进行教学。在复习巩固旧知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再通过实验探究,认真观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运用相关理论(如氧化还原观点)进行深入分析,形成结论,并最终完成知识的迁移应用。学习方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以下学习的方法。A阅读: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书本,找出重点,归纳整理。B观察: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全面科学地观察事物,获取有效信息。C联想:将硫酸知识与大量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实际应用建立联系,实现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有机结合,并完成知识的迁移应用。D推理:正确运用氧化还原、电离理论等观点对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由
36、表及里,揭示反应本质。E对比:通过稀硫酸和浓硫酸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的粒子的不同,分析酸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酸的根本区别;辨析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F分类:浓硫酸属于强氧化性酸,掌握分类方法,为下节课学习浓硝酸打好基础。32 【正确答案】 教学思路设计:本节课可采用自主实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变“要我学” 为“我要学”,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采用的教学设计是充分利用实验,启发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亲身操作体验,在体验中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采用探究式理论中的“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 。把单项信息的传递转化为学生五官并用、全身心投入的多项信息交流
37、。以实验体验来突破硫酸的化学性质这一难点,完成教学目标。设计思路的三个认知层次:“ 温故引新,以例激情”;“ 探究实验,自主学习”;“ 迁移应用,巩固提升”。通过这一设计思路完成了“自主,实验,探究,合作”的学习。课堂上先通过一些有关于硫酸的事件,例如皮肤烧伤案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通过复习初中学过的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教师与学生合作演示实验,使学生亲身体验自主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以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真正做到“动眼看 ”“动手做”“动脑想” ,掌握浓硫酸脱水性和吸水性的有关知识,突破浓硫酸的化学性
38、质中强氧化性的这一难点,最后完成知识巩固迁移,首尾呼应,水到渠成地解释了引课案件,同时强调硫酸的危险性,对学生进行安全与道德教育。在教学中体现了从生活到化学学科知识再到生活的思路。课题导向信息层层深入,步步设疑,环环相扣。学生在引导下自己获取知识,体验求知快乐。33 【正确答案】 教学过程: 一、温故引新,以例激情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意 请学生观看与硫酸有关的几幅图片: 2003 北京某大学学生用浓硫酸伤害动物园中大黑熊事件。 2010 年河北某粗心母亲错把硫酸当洗发液给儿子洗头,造成烧伤事件。师问:这几幅图片中都和硫酸有关,这些可怕事件为什么和硫酸有关?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用生活中的实例
39、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实际相联系,使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在情境中导入,展开硫酸的课题教学】 (二)复习旧课,奠定基础 思考与交流1 初中我们学过稀硫酸、盐酸,它们在组成上有什么特点? 2这些特点与酸的通性有什么关系? 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这些知识学生已经知道,课上需要鼓励学生,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进行表达,提高总结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能力。从已知的知识作为学习的切入点,这样使学生能够有很大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一设计活动能够使教师感觉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状况】 【通过对已经学过的稀硫酸的性质的复习回顾,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很想知道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激发了探索知识的欲
40、望,为学习浓硫酸的性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探究实验,自主学习 【教科书是基础的课程学习资源,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资源,学生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会读书。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中要引导学生看书,教科书提供了丰富的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素材,包含了重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也可以对科学产生亲切感】 (一)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问题 1:为什么实验室制备氢气时常用浓硫酸来干燥? 问题 2:装有浓硫酸的试剂瓶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为什么会增加? 问题 3:浓硫酸滴在纸上或棉布、木条上有何现象? 问题 4:实验室里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用稀硫酸或盐酸,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
41、,这是为什么? 问题 5:H 2SSSO2H2SO4,请根据硫的价态,联系氧化还原的相关知识,推测浓硫酸的化学性质。【这样的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教学内容设计为若干个问题,从而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着眼于“引” ,启发学生“探”,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变“教”为“诱”,变“ 学” 为“思”,以“诱” 达“思”,促进发展】 【学生从课本中已经获取了部分信息,急需科学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此时教学内容自然过渡到了实验探究这一环节】 (二) 实验探究 探究实验一: 实验内容硫酸的物理性质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试管
42、、药匙、水、胆矾 实验步骤 (1)取适量浓硫酸; (2)把浓硫酸缓缓地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在试管中加入一些胆矾,再加入 34 mL 浓硫酸,振荡。观察固体和溶液的颜色变化。 学生两人一组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教师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巡回指导,纠正个别同学的错误操作。 【实验意图:引导学生认真实验,理解化学从实验中来,化学离不开实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教师相机提问:(1)生成的灰白色物质是什么? (2)回忆初中我们学习过的胆矾加热实验的现象。胆矾为什么变白了? 【两个问题把学生从用眼观察引
43、到了用脑思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为后面浓硫酸强氧化性的学习埋下伏笔,留下悬念】 可能出现的观点: (1)胆矾失去了结晶水,说明浓硫酸能够吸收水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2)胆矾失去了结晶水,说明浓硫酸能够吸收水分,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学生各持己见,开始强烈地需要知道哪个结论是正确的。教师相机引导:科学才有说服力。继续实验,学生急于动手操作。 探究实验二: 实验内容“黑面包”实验 实验器材稀硫酸、浓硫酸、水、蔗糖、烧杯、玻璃棒、试剂瓶、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1) 在 200 mL 烧杯中放入 20 g 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 15 mL 稀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实验现
44、象。 (2)在200 mL 烧杯中放入 20 g 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 15 mL 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实验现象。 【对比实验,以体验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描述现象的能力。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完成结论,使学生享受求知后的乐趣】 实验要求组内合作,注意实验规则,记录实验现象。 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探究,归纳小结“黑面包” 实验发生的条件。学生分组实验,分别用稀硫酸、不加水的浓硫酸、加水后再加浓硫酸来进行“黑面包” 对比探究实验,明确“黑面包”实验发生的条件。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现象: (1)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物质; (2)有大量气体
45、冒出; (3)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在实验中获取的知识,享受求知的乐趣。 归纳推导:(1)吸水性:是指吸收水分或夺取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硫酸水合物,但是被干燥的物质本质未变。 (2)脱水性:是指将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的原子按水的组成(2:1) 脱去,生成水分子使蔗糖碳化。 此时学生产生了疑问:在“黑面包”实验中,为什么体积会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物质,如同一个“黑面包”?刺激性气味气体是什么 ?这又体现浓硫酸的什么性质呢?带着问题来继续探究实验。 【利用“ 黑面包” 实验中学生的疑问,进一步推进设疑,告诉学生,要想解释这些问题,必须学习浓硫酸
46、另外一个重要性质强氧化性,为后面探究浓硫酸与非金属碳的反应埋下伏笔,做到一个实验两个用途】 探究实验三: 教材P101“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的实验。 【对本实验进行改进:在反应装置后接了装有品红试液的试管和装有石蕊试液的试管。这样的改进可帮助学生分析产物是什么,并同时检验产物的性质。同时,实验的改进保持了操作的连续性,减少了二氧化硫的选出,加强了环保;也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注意:学生在观察实验时会发现有灰黑色物质产生,此时应加以引导观察。同时本着科学的精神,少数能力强的同学肯定会对副反应感兴趣,首先引导学生先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课后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师生再共同探究,这样为后面的研究性学习发现了问题
47、,同时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设问:(1)铜片与浓硫酸能否反应? 产物是什么? 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2)根据反应现象,你认为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写出反应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反应中的浓硫酸表现出什么性质? 该实验由教师在学生的配合下演示完成。 针对实验的现象和提出的问题,学生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展开充分讨论。组织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有不一致的结果,可组织学生探讨),引导学生得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并书写化学方程式。 【由实验引发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讨论,是一种多项信息交流、思维相互撞击的重要模式。特别是在学生之间,语言特点接近,相互讨论有利于开阔思路、促进理解
48、、增强协作精神。在学生讨论时,教师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观点做出及时的反馈,以便调控好讨论的方向。学生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让学生在“跳一跳摘到桃子” 的学习情境中,从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从而获得“知识、能力、品德” 的全面发展 】 引导学生回忆“黑面包”实验,并结合本实验,分析现象产生的本质原因。 三、迁移应用,巩固提升 【给出探究引入时提出的几个问题,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知识的迁移与升华】 问题 1:为什么实验室制备氢气时常用浓硫酸来干燥? 问题 2:装有浓硫酸的试剂瓶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为什么会增加? 问题 3:浓硫酸滴在纸上或棉布、木条上有何现象? 问题 4:实验室里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用稀硫酸或盐酸,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这是为什么? 问题 5:H 2SSSo2H2SO4,请根据硫的价态,联系氧化还原的相关知识,推测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浓硫酸的三大特性,追问:浓硫酸为什么不能制备氢气? 学生:因为浓硫酸有强氧化性的原因。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享受求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