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898468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6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某教师在讲解高尔基的海燕时,拓展性地介绍了高尔基的其他作品,下列不属于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的是( )。(A)母亲(B) 童年(C) 在人间(D)我的大学2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搜集整理描写春季景物的诗句,下面哪句不是描写春季景物的?(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C)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 学习了七言律诗以后,教师要求同学们尽可能地列举自己知道的七言律诗,以下列举错误的是( ) 。(A)王维竹里馆(

2、B)陆游 游山西村(C)杜甫 蜀相(D)崔颢黄鹤楼4 教师以“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一句中的 “异”为例,引导学生了解词类活用现象,下列加点字用法与其相同的是( )。(A)既来之,则安之(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D)云青青兮欲雨5 学习刘鹗的明湖居听书,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的修辞手法,补充其他句子加以说明,下列合适的是( )。(A)红杏枝头春意闹(B)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C)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D)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6 教师讲解“

3、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中“非常”的词义,另举一例加以说明,下列合适的是( )。(A)释慧进者,少雄勇游侠,年四十,忽悟非常,因出家(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非常之谋难于猝发(D)见辽政日衰,金势方强,遂觊觎非常7 议论文教学课上,教师教授学生议论文的三要素,以下不属于议论文三要素的是( )。(A)论点(B)论据(C)论证(D)结论8 某教材云南的歌会一课配有一幅插图(下图),这属于教科书的( )。(A)知识系统(B)助读系统(C)选文系统(D)练习系统9 某教材变脸(节选) 一课有这样的课后练习题:一、水上漂和狗娃之间有什么矛盾?矛盾冲突的高潮在什么地方? 在此之前

4、,作者做了哪些铺垫 ?二、把剧中的几段唱词找出来,体会一下,它们在形式上具有怎样的特点,在剧中分别起什么作用。对上述练习题的设计意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B)关注语言的品味和研究(C)加深对剧本表现手法的了解(D)促进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列对该说法理解错误的是( ) 。(A)学生是学习的主体(B)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C)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

5、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D)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11 阅读下列作文题目,按要求答题。题目一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是风华正茂的中学生。校园里,我们生机勃勃;校园外,我们热情奔放以“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为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作文。题目二以“我的视线 ”为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作文。要求: (1)文中不能出现与考生本人有关的校名和姓名,若不可避免,用代号表示,如 A 中学、B 老师、小 C。(2)不得使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对上述作文题目分析正确的是(

6、 )。(A)前者有明确的写作目的,后者有具体的读者对象(B)前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后者引导学生运用材料(C)前者侧重引导并激发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 的感情,后者侧重要求写出个人情感体验(D)前者重在考查说明能力,后者重在考查叙事能力12 阅读下面的写作教学课堂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师:巧克力的甜和其他糖果的甜有何不同?巧克力的味道会让你联想起什么? 假如让“巧克力”成为一种意象,你觉得可以在什么样的场景中运用?生 1:巧克力的甜带有一种苦涩,但苦过了之后,就有一种回味,一种绵长的回味。师:哦,开始品味出感觉来了。生 2:小时候,阿姨来看我,带来一盒巧克力,看着它精致的包装,我一时都舍

7、不得吃,这样的回忆总让人感到温暖。师:小小的一盒巧克力,沉淀着美好的回忆。生 3:我总觉得巧克力象征着一种高贵,倒不是因为它的价格有点高,而是它的气质不一样,像贵族。师:这种感想充满了思辨色彩。生 4:巧克力可以在表现爱情的文字里作为一种意象使用,比如男主人公送女主人公一盒巧克力,可以暗示一点情感什么的。(学生笑)师:呵呵,爱情的滋味多么甜蜜。生 5:巧克力刚入嘴时,它的融化像春天里的最后那场雪,让人眷恋。那种甜蜜里带着一种惆怅的感觉,叫人难以忘怀。我以前吃巧克力的时候,总喜欢让它化得慢一点,再慢一点,那种舌尖上的回味,总好像带有一种无限留恋的感觉。我特别喜欢这种感觉,似乎让你重新发现了一个世

8、界。(学生鼓掌)师:多么精彩的发言!这样的发言也让我们发现了一个世界。对上述课堂实录分析不正确的是( )。(A)学生在教师引领下感受、联想,表达了真实情境下的真实感悟(B)教师没有在学生的发言之间建立联系,不利于学生观点的交融(C)学生发言未按照教师提供的思路,教师评价没有发挥纠偏作用(D)高中作文教学要着力于培养思辨能力,感悟能力不是教学重点13 阅读下面的课例评析(节选),按要求答题。远离了那个沉闷的年代,淡漠了自由的概念,而今的中学生无论如何也不会轻易地为悲惨的故事感动。学完了白毛女,学生们的反应只是盖上书本,唱着“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根本无关痛瘁。而在这节活动课上,学生们在自己编

9、剧、自己表演的过程中,却深刻地领悟了课本中所要揭示的主题,生动地再现了剧中的人物形象,达到了“乐在书中,学在课堂” 的效果。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初中语文第五册还没有涉及有关戏剧方面知识的讲解,所以我补充讲解了一些戏剧的基本知识,并引导全班学生从写剧本做起,分组讨论,自由组合,进行排练表演。学生们对这一课程类型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充分发挥了自主能动性。 对该课例评析分析正确的是( )。(A)这位老师的分析不宜直接作为教学资源(B)不宜教授学生太多学生不了解的事物,以防学生无法及时消化吸收(C)突出了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重要性(D)突出了补充讲解的重要性14 阅读下面的教学论文(节选),按要求答

10、题。何为“滥殇 ”?某报报刊“时文”何时休? 一文中,有如下一句:“ 大家你也写,我也写,竞相模仿,从而形成了一种滥殇的趋势。”首先纠正一个错字:汉语中只有“滥觞”,没有“滥殇”,所以引文中的“殇” 是“觞”之误。其次,何为“滥觞”?查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都可以找到其释义为“今指事物的起源” 。显然,“滥觞 ”用在上述引文中是令人难以理解的。其实,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要表达的是“ 泛滥” 的意思。故上述引文中的 “滥觞”应改为“ 泛滥”。这个例子给人一个警示:写文章先要把词义弄懂再用,不要轻率地使用自己也没搞明白的词语,否则会出笑话的。对上述教学论文分析正确的是( )。(A)文章

11、主要目的是批评某报的不严谨(B)文章指出某报的错误在于望文生义(C)文章没有充分点题(D)一字之差,文意相去万里,文章突出了汉语的博大精深15 阅读下面的教学反思(节选),按要求答题。作文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语文考试必考的内容。作文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语文成绩的好坏,而作文题目拟定的好坏又与文章内容的优劣有联系,非重视不可!有道是:“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用心”推敲文章题目;教会学生熟悉并掌握一些拟题的常见方法;让学生在拟题时力求吃透材料的精神,领悟话题的内涵,弄清命题的指向,符合文体的要求,扣住文章的中心;让学生拟出来的题目,形象而生动,简

12、洁而醒目,贴切而含蓄,别致而新颖,从而使“ 眼睛”更亮,使文章更完整,更有深度,更有文采 !对该教学反思的分析,错误的是( )。(A)该教学反思突出了作文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B)该教学反思突出了作文拟题对文章质量的重要性(C)好的作文标题,应该扣住文章的中心(D)学生要拟出好的作文题目,老师的引导很重要二、案例分析题16 这是一位青年教师的教学反思札记:这是一节公开课,内容是北大荒的秋天。当学到北大荒的小河这一段时,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明镜一样的小河 能换成明净的小河吗?”我愣了一下,这个问题多少让我觉得有些突然。我没有直接说不能。于是,我给了大家一个“提示”,在黑板上写了 “明镜

13、”和“明净” 两个词。果然,一个孩子说:“ 不能,因为两个词虽然读音相同,但意思并不相同。”我为顺利解决难题而沾沾自喜。下课了,一位语文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对我说:“现在,你看这两个词可不可以换呢?”我仔细一想,真的能换!“其实,这两个词的确可以换,但你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只有把明镜一样 替换为明净 ,才读得通。当然,用 明镜更形象一些。”我惭愧极了,原来我自以为最精彩的地方竟然是自己失误的地方!这位年轻教师的失误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16 下面是一篇初中学生的习作,阅读并完成第 17、18 题。心的正方向那些名家大师的狂草、潇洒飘逸的字体从来都是或仰或倒或倾或俯的。而这些姿态各异的字却无疑组成了

14、一副副佳作。因为手中的笔是正的,持笔的心是正的,而笔下字体的歪斜与否便不再重要了。这就像是骑自行车方向无论正反东西,只要端坐在车上的身体是正的,便能上路。人生亦是如此。当我们踏上人生的旅途,总会在一个又一个叉路口前各奔东西。难道说如此一来便只剩下极少数的人能找对方向、走出迷宫?非也。只有心是正的,脚下的路便永远是正方向;只要心的方向是正的,就能条条大道通罗马。正如爱迪生,虽然没有拿着高学历走上社会所规定的“ 正方向”,但他却跟随心中正确向上的钻研精神,踏入了科学的殿堂。正如武侠小说中 “盗亦有道 ”的窃贼,虽然干着打家劫舍之事,却也能凭借心中的正气,成为劫富济贫的侠盗。正如走向前方离你 10

15、步之遥的一棵树,你可以向前走 10 步,亦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背过身去绕地球一周再到达目的地你只有找准心中的正方向,方能自信而坚定地走下去。但若你连心中的正方向都找不准,不知哪里才是目标,不知应选择哪条路,不知何去何从,那么近在咫尺的目的地便永远远在天涯。找准心中正确的方向,让我们上路。17 请从第段中各找出一个错别字,从第 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分别加以改正。18 请对这篇习作进行点评。三、教学设计题18 下面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题。济南的冬天老 舍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

16、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

17、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 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

18、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单元导语本单元课文都是抒情类的,有现当代散文、现代诗歌和古代诗歌,基本上都是名家名篇,内容健康高尚,风格清新优美,具有较高的认

19、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春和济南的冬天是传统课文,进入课本后,更注重发掘其审美的素质;山中访友是新编课文,内容、风格均适合学生接受、体认,虽不是出自名家之手,亦在当选之列;秋天是一首现代诗,虽时隔甚久,但内容凝练,意味醇厚,风格清新,首次入选课本,应不负师生众望;古代诗歌五首都是传统课文,也都是“课标”规定的背诵篇章,入选课本,更注重发挥其长于吟诵、激发想象、愉悦性情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相关规定:重视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关注,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的素质、能力,如“ 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

20、”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等等。本单元正是对这些精神、原则的具体实践。课文相关说明 本文为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后作业(部分)(一)假设要一个从没到过济南的人讲讲济南美丽的冬天,参照课文,你将分哪几个方面讲?着重讲哪些精彩的片段?(二)在小组或班上向大家说说你家乡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再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将你的家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字数不限。学生情况 七年级,班级人数 50 人。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19 如果你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请为这篇文章设计一段导入语。2

21、0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21 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6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D 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中是把“雪花”比作“梨花”,描写的是冬季的景色。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 项王维的竹里馆属于五言律诗。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22、题干“渔人甚异之”中的“异”意为“对感到奇怪”,属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A 项”安”属于使动用法;B 项“日”属于名词做状语; C 项“奇”意为“对感到奇怪”,属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D 项 “雨”属于名词做动词。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题干中的例句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A 项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B项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 项用了拈连的修辞手法; D 项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干中的“非常”意为“非同寻常”。A 项意为“无常”,是佛家用语;B 项意为 “意外”;C 项意为“非同寻常”;D 项意为“非分,不合本分”。因此本题选C。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23、】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插图属于教科书的助读系统,意在用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阅读与理解文本内容。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这些习题的设计没有体现出阅读与写作的结合。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B 项内容属于对语文教育特点的理解。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这个作文题将“我们”比作“初升的太阳”,意在引导并激发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感情,写作内容可涉及校内外丰富多彩又充满朝气的一系列活动。“我的视线”这个题目显然要求写出个人情感。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生的观点并非是在真实情境下引发的

24、,而是对自身经验的感悟。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这篇课例分析主要说明了在教学中,学生参与对教学效果的影响。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某报用词不当的原因在于望文生义,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该教学反思的主旨在于突出拟题对作文质量的影响,而不是作文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二、案例分析题16 【正确答案】 这位教师给我们的启示有两点:首先这位教师潜意识里犯了简单武断的错误。须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冷静、理智、思维缜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一个引导者的作用,才能敏锐地捕捉各种信息,并恰当地处理这些信息。其次,要想真正出彩,就要抓住

25、契机,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辩论,从而也给自己赢得思考的空间。 17 【正确答案】 第段中的 “一副副”应改为“一幅幅” ,第段中的“ 叉路口”应改为”岔路口”。 第段中的 “只有心是正的,脚下的路便永远是正方向”应改为“只要心是正的,脚下的路便永远是正方向”。 18 【正确答案】 本篇习作从练字需要“正笔”“正心”联系到人生,最终确立主旨人生需要有正确的方向,方能自信而坚定地走下去。习作通篇议论深刻,表达精练。作者在文中简洁地举了几个事例,其中比较出彩的是“盗亦有道” 的例子,以及对这个事例的分析。“ 有道 ”,言下之意就是“有正确的方向”。这个事例的成功引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三、

26、教学设计题19 【正确答案】 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春这篇课文,欣赏了春的美景,从春的美景中感受到了活力、生机。可以说,一年四季,都有无数值得赞美的事物。在冬天,人们看到过白雪皑皑的银白色世界,看到过光秃的树枝在风中摇曳。那么,你居住的地方的冬天又如何呢?谁能说说?( 学生回答)不同地方,冬天的景色是不同的。济南这个地方冬天的景色又如何呢?我们学习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就知道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济南的冬天。(板书:济南的冬天)20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

27、言;(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配乐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等感受本文语言的朴实清新;(2)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拓展思维和想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培养审美能力。依据: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要求学生“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

28、培养关的情趣,养成好的语感”“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以及本文的写景艺术来确定本课教学目标。21 【正确答案】 新授环节:一、整体感知优美的文章是一杯清雅淡香的茶,是一壶醇浓的酒,越品越清香,越饮越有滋味。今天,就让老师带头,我们一起进入课文,端起这杯清雅淡香的茶,打开这壶醇浓的酒,细细品味教师范读一遍课文。(放伴奏音乐,力求生动)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二、交流探讨1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明确: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2用“冬天的济南像 ”说一句话来概括出济南的冬天给你留下的印象。学生可能回答:冬天的济南像春天、摇篮、慈祥的老人、慈爱的母亲、秀美的图画、优美的山水画、美丽的少女、

29、透明的蓝水晶,等等。3你觉得课文中老舍先生是怎样描写济南的冬天的?明确:作者抓住济南“ 温晴 ”的特点,先描写了济南冬天的山,又描写了济南冬天的水。4作者是怎样描写济南冬天的山的?学生阅读、讨论后明确:(1)“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2)用拟人手法描述济南的山:“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 晒”“睡”“醒” ,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3)用比喻、拟人手法描述济南的山:“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 小摇篮”

30、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可爱。(4)从人们的感受描述济南的山:“ 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写出了人们对济南小山的喜爱之情。(5)文章描写雪后山景的时候说:“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写了雪后山景的“妙”。妙在雪光、雪色:“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关的山的肌肤” ,

31、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6)用城内的 “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 ,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 “;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出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5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济南冬天的水的?学生朗读、讨论后明确:(1)水的绿: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盎然的生机。(2)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6通过我们刚才的分析品味,我们深切地领略

32、到了济南冬天的美。济南的冬天很美,但在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更美。能来探究一下原因吗?学生朗读、讨论后明确:(1)老舍先生对济南的冬天观察得很仔细。文章中采用了很多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进行了很细致的描写。(2)老舍先生去过雾都伦敦,见到济南冬天的天高气爽,像个蓝水晶,当然是很欢喜的。(3)老舍先生在文章中还投入了他的情感。老舍先生曾在济南当过 7 年教师,济南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可见他对于济南是有着故乡般的热爱的。(4)老舍先生是北京人,他在北京是住惯了的,北京是很寒冷的,但济南的冬天又是如此温暖,可以想象他是多么喜欢济南的冬天。7因为深切地领教过北平“寒冬” 的淫威,领教过雾都伦敦的

33、昏暗,当老舍先生置身于温暖、晴朗、如画般的济南的冬天时又应当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学生朗读、讨论后明确:喜悦,赞美,恬静,怀念)那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语气来读这篇优美如画、情感深浓的文章呢?(喜悦,赞美,恬静,怀念 )三、教师结束语法国雕刻家罗丹曾这样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也不同于绕梁三日的音乐美。然而,它似乎是各种美的组合。尤其是我们祖国壮丽的山河,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展现出不同的美姿。只要同学们热心地观察生活,抓住景物的特征,选准角度,在描绘时用上恰当的修辞方法,并将自己的感情融汇其中,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写出美妙的文章来。四、布置作业仿照老舍先生的写法写一段描写我们家乡秋天景色的文字,写完课下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