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56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898693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5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5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5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5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5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5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 )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A)建构主义(B)认知 结构(C)信息加工(D)尝试错误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A)近景性内部动机(B)近景性外部动机(C)远景性内部动机(D)远景性外部动机3 ( )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A)奥苏伯尔(B)桑代克(C)贾德(D)格式塔心理学4 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的抑制作用叫(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

2、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5 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是( )。(A)能力(B)努力(C)任务(D)运气6 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7 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A)程序性知识(B)实用的知识(C)直观的知识(D)可应用的知识8 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可将练习分为( )。(A)集中与分散练习(B)整体与部分练习(C)模拟与实际练习(D)过分与适度练习9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

3、理学习(D)推理学习10 体育方面的球类、体操、田径属于( )。(A)识记技能(B)心智技能(C)操作技能(D)认知技能11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 。(A)复杂方案(B)学习计划(C)可行方案(D)思维程序12 某学生智商为 100 表示( )。(A)较低智力(B)中等智力(C)较高智力(D)非凡智力13 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A)行为参照(B)省力(C)服从(D)强迫14 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 )。(A)可用因素(B)微弱因素(C)重要因素(D)利弊兼有的因素15 “一好百好 ”,“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

4、称为 ( )。(A)刻板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首因效应16 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师资训练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身心特征与职业修养称为教师的( ) 。(A)教师素质(B)心理素质(C)教学能力(D)教育机智17 ( )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A)自我意识(B)自我认识(C)自我体验(D)自我监控18 ( )内驱力将学业成就看做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A)学习(B)认知(C)自我提高(D)附属19 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错误的是( )。(A)态度学习迁移(B)情感迁移(C)知识与技能迁移(D)气质迁移20 ( )阶段,活

5、动的执行是在物质与物质化水平上进行的,相当于加里培林的“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A)原型内化(B)原型模拟(C)原型定向(D)原型操作二、名词解释题请解释下列名词。21 变式22 关键词法23 问题解决三、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24 简述桑代克主张的学习应遵循的三条重要学习原则。25 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式包括哪些?26 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27 布鲁纳的认知 发现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28 患有社交恐怖症的人有哪些具体的表现?29 简述态度的结构。四、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30 试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有效促进迁移。31 怎样完成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

6、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56 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正确答案】 A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内部动机是由内部心理因素转化而成,近景、远景是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及其作用来划分的。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贾德提出了经验类化理论。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的抑制作用为倒摄抑制;旧信息对已有新信息的抑制作用为前摄抑制。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B 选项为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 为稳定的外在原因; D 为不稳定的外在原因。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既有积

7、极也有消极作用。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是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而进行分类的。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内容完整性,练习可分为整体与部分练习。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可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智商 100 表示中等智力。13 【正确

8、答案】 A【试题解析】 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即以他人行为为行为参照;二是为了避免他人的非议或排斥。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班级规模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平时的印象影响到当前的评价属于晕轮效应。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题干为教师素质的定义。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干为自我认识的概念,注意识记。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自我提高内驱力不直接指向知识和任务本身,而看重学业成就。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气质指的是人的秉性,不发生迁移。20 【正

9、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原型操作阶段是将头脑中的活动程序计划外显化的过程,相当于加里培林的“物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二、名词解释题请解释下列名词。21 【正确答案】 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22 【正确答案】 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23 【正确答案】 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三、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24 【正确答案】 (1)桑代克的效果律表明,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

10、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可见,一个人当前行为的后果对决定他未来的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可改变的联结,给以满意的后果联结就增强,给以不满意的后果联结就减弱。”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奖励就是感到愉快的或可能进行强化的物品、刺激或后果。在桑代克后来的著作中,他取消了效果律中消极的或令人烦恼的部分,因为他发现惩罚并不一定削弱联结,其效果并非与奖励相对。(2)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一反应之间的联结,也就是SR 联结受到练习和使用得越多,就变得越来越强;反之,变得越弱。在他后来的著作中,他修改了这一规律,因为他发现没有奖励的练习是

11、无效的,联结只有通过有奖励的练习才能增强。(3)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以活动也感到烦恼。25 【正确答案】 (1)指导教学模式。它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在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解释所选定学习策略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在具体应用中不断给以提示。(2)程序化训练模式。它就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3)完形训练模式。它就是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

12、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商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4)交互式教学模式。它主要是用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它是由教师和一小组学生(大约 6 人) 一起进行的。(5)合作学习模式。在这种学习活动中,两个学生一组,一节一节地彼此轮流向对方总结材料,当一个学生主讲时,另一个学生听着,纠正错误和遗漏。然后,两个学生彼此变换角色,直到学完所学材料为止。26 【正确答案】 (1)确立合理的心智技能原型。由于形成了的心智技能一般存在于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头脑之中,因此模拟确立模型的过程实际上是把专家头脑中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经验“外化” 为物

13、质的、外显的、展开的活动模式的过程。(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由于心智技能是按一定的阶段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培训方面必须分阶段进行练习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为提高分阶段练习的成效,必须充分依据心智技能的形成规律,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养工作中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激发主体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心智动作是借助于内部言语而实现的,因此言语在心智技能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27 【正确答案】 (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人类具有三种表象模式:动作

14、性表象模式、映象性表象模式和象征性表象模式。(2)学习过程包括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评价三个方面。(3)教学应注重使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28 【正确答案】 社交恐怖是恐怖症的一种,学生中社交恐怖症较多见,包括与异性交往的恐怖。患有社交恐怖症的人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在会场上讲演、在公共场合进餐时交谈),担心自己会因双手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29 【正确答案】 (1)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对于某一对象而言,不同的个体的态度中所含的认知成分是不同的。某些人的态度主要基于理

15、智方面的慎重考虑,而某些人的态度可能主要由于情感冲动;有些态度可能基于正确的观念和信念;而有些态度则可能基于错误的观念和信念。(2)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态度发生变化时,情感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不同的态度的情感成分不尽相同,有的态度理智成分比较多,有的态度却是非理智的、情绪化的。(3)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四、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30 【正确答案】 根据迁移原理有效地组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精选教材内容。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有用的经验,教学内容就必须精选。精选的标准

16、就是必须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宏观上,教学中应将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作为教学的主干,并依此进行教学。微观上,应注重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或有意识地沟通具有相似性的学习。(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教师一方面要善于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不断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同学之间开展学习方法和经验的交流等来促进学习的迁移。31 【正确答案】 (1)引起学生注意。引起学生注

17、意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事件。教师可以通过激发求知欲、变化教学情境和配合学生经验来引导学生的注意。(2)提示教学目标。在引起学生注意之后,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明确学习的结果和方法,以免学生在学习中迷失方向。(3)唤起先前经验。教师要激活学生头脑中的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技能,以此为基础推导和生发出新知识。(4)呈现教学内容。教帅在呈现教学内容时要根据教学材料的性质、学生学习特点与预期学习结果等有关问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5)提供学习指导。呈现完教学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此时,教师要教学生如何将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并教学生一些记忆和理解的方法,促进学生对新

18、知识的保持。(6)展现学习行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行为上的三种线索来判定学生是否产生了学习效果:眼神和表情; 随时指定学生代表将所学知识或问题答案说出来; 根据学生的课堂作业来检查全班学生的理解状况。(7)适时给予反馈。要给学生提供反馈,使其整合新旧知识,加强对正确反应的记忆。(8)评定学习结果。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课堂小测验或者其他课堂问答,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给予一定辅导。(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当确知学生获得了所教的知识技能之后,就要教学生如何记住知识,并给以复习的机会,以便巩固所学知识。并且,要提供一些问题和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习迁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