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898957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4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2 唐太宗说:“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3 王安石提出“ 形者,有生之本

2、”。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A)“心外无物 ”(B) “天地为万物之本”(C) “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4 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行省制 州郡县制郡县制 道州县制(A)(B) (C) (D)5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6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

3、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7 据史学家麦迪森的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 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 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 18和 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8 英文版南京条约第十款的直译为:“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该则例将公开颁布。”这一条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4、 ) 。(A)使清朝在广州的通商旧制得以延续(B)为中英平等经济交往奠定基础(C)为英国干涉中国关税主权埋下伏笔(D)使中国完全丧失了海关管理权9 据研究,1853 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 909 便士,而中国是 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10 近代史上某一条约的签订,列强采取了所谓的“保全政策” ,但当时就有先进的中国人指出其是“ 托保全之名,行灭国之实 ”。此条约名称和 “保全政策”的内涵是( )。(A)南京条约;取得领事裁判权、租界等特权(B) 北京条约;将侵

5、华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C) 马关条约;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D)辛丑条约;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为在华代理人11 1898 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名举人上书,请求废除八股取士。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12 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中国政府做出这一决策时面临的状况是( ) 。(A)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开始转向城市、国企(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历史终结论”喧嚣(C)明确提出要建

6、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正在进行一轮姓“ 资” 、姓“社”的争论13 20 世 80 年代,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D)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14 苏格拉底曾说:“ 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苏格拉底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B)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C)苏格拉底反对民主制度(D)苏格拉底认为知识等同于法律15 19 世纪初,一位学者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经常使用的器官就会发达,不用就会退化;后

7、天获得的特性有可能遗传下去。这位学者是( ) 。(A)胡克(B)施莱登(C)拉马克(D)达尔文16 “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 18 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的力量的结合。”这里的“ 种种有利的力量”应该包括 ( )。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机器工厂的出现海外市场的扩大(A)(B) (C) (D)17 “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摘自纪录片大国崛起 )。在世界近代史上,这一转折发生在( ) 。(A)17 世纪早期(B) 18 世纪末期(C) 19 世纪早期

8、(D)19 世纪末期18 有学者提出:“ 那些为 17 世纪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胜的原则(自由与平等),已在新英格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的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17 世纪的新英格兰已是一个法治国家(B) 17 世纪的英国还处于封建势力的统治之下(C)美国的民主政治早在 17 世纪就开始孕育(D)欧洲在 17 世纪时并未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19 下表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变化情况,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要求摆脱美国控制(B)美苏两极对峙损害西欧利益(

9、C)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目益明显(D)美国对西欧的支持,使西欧有强大的后盾20 二战后,英国建立“ 从摇篮到坟墓 ”的保障制度;法国 “为大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联邦德国社会保障制度耗资几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A)刺激社会消费(B)缓和社会矛盾(C)改善劳资关系(D)美化政府形象21 罗斯福实施新政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转移到了华盛顿。其含义是( )。(A)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B)计划经济取代了市场经济(C)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D)私人资本主义受到限制22 “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西欧六国

10、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 20 世纪 50 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材料表明当时国际格局的主要特点是(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B)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C)日本崛起,成为政治大国(D)欧共体成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力量23 “全球历史观 ”是由( )最新提出的。(A)巴勒克拉夫(B)马克思(C)斯塔夫里阿诺斯(D)斯宾塞24 下列选项中与史记汉书合称“前四史”的是( )。(A)隋书周书(B) 三国志后汉书(C) 后汉书隋书(D)国语春秋25 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

11、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新课程不提倡的学习方式是( ) 。(A)接受式(B)理解式(C)自主式(D)合作与探究式二、简答题26 试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不同点。27 简述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特征。28 简述说课对高中历史教师及其教学活动的作用。三、材料分析题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2012 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在全世界瞩目之下拉开帷幕:一个“梦幻之岛”上,绵延起伏的山丘上屹立着一棵高大的橡树,潺潺溪流流过绿油油的草地,农舍、牛羊、鸡鹅烘托出浓浓的乡村风情,突然震耳欲聋的鼓声打破了绿色田野的宁静,大地突然崩裂,绿色的草地被灰色的水泥地所取代,巨大的烟囱在原野上拔地而起,炼钢炉旁钢水流淌,

12、铁花飞溅,工人们夜以继日辛苦劳作。大红色的巨大纺车转动不停,随着蒸汽机的发明,英国迎来了工业革命,淳朴的乡村变成了“世界工厂” ,英伦三岛变身为英国诗人成康布莱克诗歌中所言的“黑暗魔鬼的磨坊” ,林立的大烟囱不仅使伦敦成为狄更斯小说中沉郁的“雾都” ,也竖起了 “日不落帝国”雄霸全球的经济地位,竖起了它盛气凌人的傲慢和自信。摘自 2012 年第 10 期看历史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正是在“刚刚开始工业化” 的基础上展开的,也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的社会环境下展开的。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近代城市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而使其具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是,中国近代的城市化始终与帝国主

13、义侵入后被迫开埠通商联系在一起。行龙近代中国城市化特征材料三 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城市化过程,必定对农村和城市社会的发展产生双重的影响。简单化地罗列这种影响并不困难,诸如城市化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扩大社会分工,推动城市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带来失业增多、住房紧张、物价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等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对农村而言,它缓解农村社会的人口压力,分解传统的大家庭,提高农民素质。同时又有农村劳动力缺乏与资金短缺,农业生产力下降等问题,这几乎成为城市化国家的普遍问题。行龙近代中国城市化特征问题:(1)根据材料一,说明材料中 2012 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场景中所反

14、映的历史信息。(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比较中英两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差异。(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城市化进程的认识。30 下面是某教师执教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一课的教学片段,结合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 教师谈及秦始皇发明了“朕” 这个皇帝的自称。一个学生发问: “老师,秦朝之前的国王自称什么呢?” 教师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面向全班说: “这是一个突如其来而且很具挑战性的问题,请问有哪位同学可以解答呢?”老师的话刚说完,一位男生站了起来回答道:“ 我之前在网上看过,据说在秦始皇发明朕这个称呼之前,国王有称寡人“ 孤 不毂等。”教师趁势表扬和引导:“ 这位同学教会了我们一种学习方法,那

15、就是通过网络搜索问题的答案。”(1)以上教学片段说明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什么表现?(2)试分析教师这样应对的原因及起到的作用。3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师:作为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有三个重要机构议会、内阁和国王,他们的首领分别是议长、首相、英王。请同学们推荐三位同学分别担当此任,给 2 分钟的准备时间,等会儿到讲台上阐述。别的学生分别是议长、首相、英王的谋士。担当议长、首相、英王的同学必须每人回答一个问题。(展示英国现在议长、首相、英王的图片)议长介绍议会的人员构成,议会的权限是什么?首相介绍你是如何当选的?你有哪些权力?国王你是怎样当上国王的?你有哪些权力?2 分钟后请三位同学分别阐述。师:通

16、过三位同学的回答我们不难看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即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 统而不治” ;议会掌权,但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内阁和首相。说到英国,我不禁想到中国,18 世纪的英国内阁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有什么区别?生:(翻书,回答)师:(板书总结) 英国内阁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是政治民主化的产物;中国内阁内阁权力很小,只负责日常事务。君主专制、大权独揽,是皇权专制的产物。(1)老师在上这一课时运用了哪些历史教学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教学方法? 为什么?(2)课堂上运用你喜欢的教学方法时应该注意什么?四、教学设计题32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17、(实验) 规定: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2)课文摘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以后,各派政治力量就建立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又展开了激烈斗争。在国民议会中,反对共和制的议员占多数。1875 年初,在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拥护下,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统一,也把普鲁士的专制传统带到了统一后的德意志,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但是,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推动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此后,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

18、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4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题干内容是不同历史时期对亲子和养子财产占有罪名的变化,没有涉及亲子与养子的权利问题,故 A 项错误;题干体现的是对待养子与亲子态度趋同,但不表示血缘亲情逐渐淡化,故 B 项错误:养子也属于家族成员,养子与亲子财产同样体现宗族利益,故 C 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故 C 项错误;结合题意,西晋时对养子的政策与亲子相同,可知是认可养子的名分和与家族的伦理关系,故体现的是伦理观念的强化,故 D 项正确

19、。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题干中唐太宗的话的意思是发挥宰相和诸位大臣的聪明才智,全盘考虑,以防止决策的失误。因此应选 A 项。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王安石认为生命的本源是从物质产生的,这种物质就是形体。形体是“有生之本”。这是唯物主义观点。A 项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观点,故答案为 A。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所学,元代实行行省制;东汉实行州郡县三级制;秦代、西汉时实行郡县制;道州县制在唐代时实行。按照时序排列,本题选 B 项。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明初废丞相制度以后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军国大事全由皇帝一人裁决。为了解决政事繁多的问题而设置内阁,

20、作为皇帝的秘书班子,职责与功能是辅政;清代的军机处只对皇帝一人负责,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皇帝掌握决策权。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强调个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与题意不符; B、D 两项体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但这种看法是为更好地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缺乏民主意识;天下为公体现了一定的民主色彩。故选 C 项。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材料数据表明当时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世界的 13,故此中国的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D 项正确。当时英国正进行工业革命,并且近代科技发达,英国已取代中国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中心,故 A 项错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是英国,故 B 项

21、错误。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尚未出现故 C 项错误。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依据材料判断“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对应的是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根据所学,其危害是使得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故 C 项正确;A、B 两项说法错误:中国完全丧失海关管理权的标志是海关总税务司的设置,故 D 项错误。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19 世纪中期,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远远低于印度,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西方工业品有顽强的抵制力,故 D 项正确。A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洞开,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故 B 项与史

22、实不符;1853 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并不低于印度,C 项与史实不符。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所学,义和团运动使西方国家看到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因此列强采取了所谓的“保全政策”,在辛丑条约中保留清政府,“托保全之名”,实际上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为在华代理人,“行灭国之实”,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 D 项正确。1842 年南京条约、 1860 年北京条约、1895 年马关条约的内容都与清政府最终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无直接关系,没有体现出“托保全之名行灭国之实”,故 A、B、 C 三项错误。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相当多的举人反对梁启超等

23、“废八股取士之制”的建议,这说明科举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答案选 B 项。材料仅涉及梁启超等人建议“废八股取士之制”,并不是要废除科举取士制度,A 项表述本身错误;材料仅说明许多举人对“废八股取士之制”的态度不能充分说明知识分子政治保守排除C 项;材料信息无法说明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排除 D 项。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浦东的开发开放是在 1990 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992 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D。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24、经济体制改革包括:在管理体制上、所有制结构上和分配上三个方面。所以,管理体制改革即实行政企分开,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苏格拉底的话意思是正确的判断应来源于客观的知识,而非多数人的主观意见。他的观点针对雅典民主制度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平等与民主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客观事实而提出。答案为 A 项。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生物进化的思想,再结合时间 19 世纪初,可以判断C 正确。达尔文进化论是在 19 世纪中期,故 D 项错误。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机器工厂的出现”本身属于天才的发明,故应该排除。而工业革命的发生事 18 世纪

25、政治、经济、科技进步综合作用的结果。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1894 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一位,德国也在这一时期赶上英国。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D。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依据材料可分析出自由平等思想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已产生一定的影响。A 项表述不准确;B 项与题干要求不符;D 项表述错误,17 世纪欧洲大部分国家受到了文艺复兴的影响。故选 C 项。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表格中的信息表明欧洲逐渐用同一个声音说话,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表明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欧洲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时代一去不返。2

26、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二战期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受到极大破坏;战后,各国普遍实行社会福利制度,以缓和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等社会矛盾。答案为 B。2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是指罗斯福新政实施后,自由主义经济为凯恩斯主义经济所取代,表明政府管理经的职能得到加强,故符合题意的是 C 项。罗斯福新政是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垄断资产阶级利益为前提的,使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继续发展,故排除 A、D 两项;罗斯福新政最大的特点就是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但不否定市场经济,故排除 B 项。2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材料中介绍了西欧、日本、美国关系以及国际地位对变化,B、C、D 三项

27、均只涉及到其中一个方面,而 A 项是对三者的概括,选择 A 项。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审视自二战以来世界发生的变化,建议重新定义欧洲和世界历史的研究理论,并在当代史学主要趋势(1976 年)一书中最先明确提出“全球历史观”。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前四史”指的是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和刘宋范晔的后汉书。 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是传统应试教育采取的主要教学形式,新课程标准对其不予提倡。二、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1)原因不同:独立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殖民统治的阻碍;南北战争是因为

28、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黑人奴隶制度的阻碍。(2)内容不同:独立战争要求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3)方式不同:独立战争采取的是民族解放斗争的方式;美国南北战争是以内战的方式进行的。(4)性质不同:独立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双重性质;南北战争是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27 【正确答案】 (1)问题与史论性。学生在对所用史料进行论证的过程中,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要求实现史实、史观、史据的统一。(2)活动与探究性。学生对研究性问题的探究,必须运用多种手段,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完成。(3)过程与体验性。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体验历史的过程,在

29、体验中有所感悟,才会有更多的收获。(4)自主与合作性。历史研究性学习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同时,也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协调配合,形成互动关系、合作关系。(5)综合与开放性。历史研究性学习提倡把中外历史结合起来研究,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研究,构建知识的体系与结构,进行系统和整合的研究。28 【正确答案】 第一,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第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第三,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第四,促进教师教学反思的进行。第五,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进行。三、材料分析题29 【正确答案】 (1)工业革命打破农耕文明的宁静,工业化城市化迅速推进;英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工业革命造成

30、环境的严重污染,人类为经济发展付出沉重代价。(2)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工业革命产生,推进城市化;城市化进程快速顺利,分布比较合理。中国:外来侵略,开埠通商,城市化具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城市化进程缓慢曲折,分布不均衡。(3)认识从以下三个维度回答:城市化进程错误的发展趋势。城市化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例如,城市化促进了经济发展,文化事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推进了文明发展;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对农村经济、自然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认识到科学、合理、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例如,城市化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和谐发展等。30 【正确答案】 (1)学生在学习中有个性化需求;在信息社会中,学生有获得

31、历史知识的多种途径。(2)原因:该教师遵循新课程标准中有关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课程实施理念,在授课过程中善于利用教育机智和学生已掌握的教学资源,做好相关知识的拓展工作。作用:培育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学会提出问题;适时利用学生资源;发挥非正式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引导全体学生学会正确学习。31 【正确答案】 (1)动用了讲解法、谈话法、情境实践教学法。我喜欢情境实践教学法。情境实践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之下,以历史问题为主线,以师生深入历史情境为前提,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中心,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特征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老师的适当引导,使学生积极思考,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

32、度,更有兴趣地参与课堂学习交流中,让学生在如临其境的感觉中,进行历史的体验和思维,激发求知欲和情感,培养各种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2)运用情境实践教学法要遵循以下的原则:情境的直观性。创设的教学情境要直观,有很强的历史真实感,才能使学生有情境感。材料中运用的是情境实践教学法中的角色情境类,通过掌握历史人物的心理去掌握课堂内容。启发性。创设形式新颖,能激发学生求知欲,选择的内容要有讨论的价值,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材料中提出的问题过于单一,因而启发性不够。过程的灵活性。课上的环节过程在具体教学中往往是交叉进行或平行的。引导参与时情境创设可能就在其中,实践探索的过程可能就是成

33、果交流的过程,重要的是要将这些环节灵活的融合,使学生“身临其境” 。四、教学设计题32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对两部宪法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认识资产阶级宪法的本质;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重现情景,精析材料;思考历史,感受现实;发现问题,探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过程中的艰难性和曲折性,学会历史而客观地认识和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次巨大进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

34、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教学难点: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实质的剖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知道现任的法国总统和德国总理吗? 学生:法国总统是奥朗德,德国总理是默克尔。他们都曾来到中国进行友好的访问。 教师:很好!法国和德国是欧盟的重要成员国。与中国关系密切,两国元首曾到中国进行友好访问。大家知道这两国的国体和政体是什么吗? 它们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 学生:法国和德国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行的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 教师:看来大家对法德两国的国体和政体是如何形成的并不清楚,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一同学习第 9 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从而了解、认识这一问

35、题。 设计意图:时政问题导入促使学生从现实来思考历史,将历史与现实架构联通起来,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二、新课讲授 (一)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教师:法国历史上有一个名人,他不仅是法国的名人,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名人,他就是拿破仑。因为他推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曾于 1804 年在法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那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是怎样建立的呢? 学生: 1789 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从此法国步人了共和国的历程。 教师:但法国共和之路并不平坦,其间共和制与帝制经过多次反复,真可谓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法兰西共和之路共历经78 年先后经历了两个共和国和两个帝

36、国。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说说为什么法兰西共和之路如此艰难?法兰西共和之路的艰难历程说明了什么问题? 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 学生回答后归纳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 (1)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2)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小农经济发达;(3)周围君主制国家的阻挠、干涉。 历程:1789 年革命爆发一第一共和国(1792 年) 第一帝国(1804 年) 一第二共和国(1848 年) 第二帝国(1852 年) 第三共和国(1870 年) 。 教师:1870 年的普法战争使法国损失惨重,第二帝国的皇帝路易.波拿巴被俘,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推翻第二帝

37、国统治,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共和国成立后,共和派和保皇派继续进行激烈的斗争,直到1875 年,国民议会才以一票多数的微弱优势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制度。 (二)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教师:1875 年,法国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多数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包含了些什么内容呢?它的颁布有何意义? 1确立标志: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2主要内容(学生阅读课文,两位学生来回答并完成下表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归属、产生及权限)3意义:(1)共和派掌握了政权,共和政体最终确立;(2)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合作探究:小

38、组讨论法国共和制与美国共和制的异同,并派代表发言。 (提示:同:都是两院制代议制,立法权都归两院制议会,行政权都归总统,总统都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权力都很大。异:美国总统是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不经国会选出,不向国会负责,而法总统由两院选出。因此要对议会负责,参、众议员及总统任期不同。) 教师:与法国同时期属于欧洲大陆国家的德国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征程中又有何建树呢? (三)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背景:帝国建立(1871 年) (1)原因和条件 四分五裂的局面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普鲁士经济发达,军事力量强大; 俾斯麦推行 “铁血政策”。 (2)方式:王朝战争 德意志帝国于 1

39、871 年完成统一后,不久就制定了德意志帝国宪法。与法国一样德国也确立了资产阶级的代议制。 2帝国宪法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来回答:德意志君主立宪制和法国民主共和制、英国君主立宪制之间有何异同?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相同点: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点: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都是世袭,终身制。不同点:3伴价 (1)普鲁十的专制传统造成了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这一切阻碍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 (2)国家统一和君土立宪政体的确立使德国迈人了发展资本主义历程这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到19

40、 世纪末,德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强国。 三、巩固练习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有关本课重难点知识的练习试题,请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作答。作答时教师予以巡回指导。设计意图:通过演练试题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做到查缺补漏。 四、课堂小结 教师:虽然当时欧洲大陆的代议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完善性、不彻底性,但这毕竟是人类在追求民主制度过程的一大成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为人类民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随着法国资产阶级各个集团在国家政权中占据自己的席位,随着德国的统一,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的建立。两国的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德国到 19 世纪末已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 设计意图:回顾本课知识要点,加深记忆,巩固理解。 五、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阅读有关拿破仑的生平事迹,试着以文字、诗歌、散文等形式表达自己对拿破仑的看法。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