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899269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面不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说法的一项是( )。(A)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并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B)写作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C)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问题(D)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2 教师布置学生搜集资料描写四季景物的诗句,依春夏秋冬的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银烛秋光冷画屏,轻

2、罗小扇扑流萤六出飞花人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A)(B) (C) (D)3 某选修教材编排有“ 莎士比亚戏剧选读 ”单元,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电影 罗密欧与朱丽叶,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欣赏交流会,其后让学生自行阅读单元选文李尔王奥赛罗等。该教学设计的突出特点不包括( )。(A)组织欣赏实践活动,互相交流心得(B)观摩戏剧演出,加深对作品的体验(C)引导学生从书刊网络搜集相关资料(D)采用多媒体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4 教学劝学,教师要求学生注意“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一句中“日”的用法特点,并归纳同类用法的词语。下列语句含同类用法的是( )。(A)而相如廷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B)以弱天下之民。

3、(过秦论)(C)倚南窗以寄傲。(归去来兮辞)(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5 学习登高,教师把“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作为教学的难点。以下对该教学设计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A)体现了新课标对诗歌鉴赏“理解内涵” 的要求(B)教师对本诗的风格与思想情怀给予了足够重视(C)教师带领学生攻克了难点,教学目标即可完成(D)难点设计同时也反映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6 教师让同学们回答汉语中五种基本结构关系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谓、动宾、补充、联合、偏正(B)动宾、补充、连动、兼语、主谓(C)连动、兼语、同位、“的”字结构、“ 所”字结构(D)介词结构

4、、“ 的” 字结构、“所”字结构、数量结构、似的结构7 在古诗文章节的学习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对于学生阅读情况的评价问题。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需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B)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C)应该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D)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评价8 荆轲刺秦王课后“ 研讨与练习 ”中有一题:对于荆轲其人其事,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是感人的;有人认为荆轲用行刺手段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这种举动不足取。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谈谈你的看法。以下对这一活动设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5、 )。(A)结合了文本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B)符合新课程的要求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C)深入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D)培养了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意识9 教学某版教材语文必修(3)第 12 课动物游戏之谜时,以下选项中关于教学设计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普说明文的教学,不仅要注意说明文体的特点,还要注意科普文自身的特点(B)要将让学生全面了解课文中的知识作为教学重点(C)要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正确引导(D)讲解时要将科学与生活联系起来,避免枯燥额的知识讲解10 课文劝学后面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在知识激增的现代社会,我们对于学习的看法有了很大的变化。你认为荀子的观点是否过

6、时?有哪些观点需要补充发展? 对于此题的设计意图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旨在让学生运用现代观点审视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B)鼓励学生汲取民族智慧,评价作品的积极意义,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C)拓展学生的思维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D)这样的设计无效因为现代和古代的观点不一样11 某新任教师准备讲授说“木叶” 一文,一些老教师纷纷给出了教学建议,下列选项中的建议符合该课教学的是( )。(A)要指导学生尽可能地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例如辨析诗歌语言精微之处的方法、学会鉴赏诗歌等(B)这篇课文中运用了大量古诗词,可以让学生课外进行查找,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而且锻炼了学生

7、搜集、整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C)此篇课文需要学生逐字逐句地进行解读,把整篇文章贯穿起来,融会贯通,把握文意(D)欢迎学生对作者的见解提出意见,但是教师应该使学生认同作者的观点,如果学生对于这种方法不以为然,教师应该对其思想进行矫正12 阅读有关合作学习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设”中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因具有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引发学习动机、激活学生思维的优点,已经逐渐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于是有些教师就错误地以为合作学习使用得越多越好,课堂上合作学习到处可见。只要教师一提出问题,就让学生开始分组合作学习。如在教授宽容

8、序言一课时,一位教师设计了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一是了解课文大意,概括主要内容;二是从文中找出描写人物的有关语句,感受其形象特点,理解深层的含义。由于第一个问题比较浅显,学生完全可以通过阅读独立解决,根本不需要讨论,让学生合作学习反而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第二个问题学生大多能参与讨论,但在大组交流时只有一个小组的代表汇报,没有一个学生提出异议,可见参与讨论的学生并不多。讨论的质量也不高,这样的合作学习不要也罢。对上述观点分析不正确的是( )。(A)教师应在理解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的基础上采用此学习方式(B)合作学习不是使用得越多越好,否则会流于形式(C)合作学习应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D)教

9、师只要加强过程性指导,学生的讨论过程就不会脱离文本的中心和重点13 以下是一位教师语言训练课实录(节选),阅读并按要求答题。师:这节课我想送给大家一件礼物。生(兴奋 ):什么呀 ?师(从背后拿出一朵玫瑰花,置于胸前):用一句话来表达你对此花的感受,谁说得最好,这花就送给谁。生(调皮 ):鲜花配佳人。(全班嬉笑)生:好一朵玫瑰花。生:聆听花开的声音。生: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生: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师:很简洁,也很有诗意。生(唱起庞龙的歌) :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你是我的爱人,是我的牵挂。(其他学生也跟着唱起来,激情澎湃)(学生又笑)师:大家评评看,谁说得最好。(生议论不休,各推荐自己小组

10、的组员。后来以举手表决,评出最佳者)师(走下讲台,把花送给获奖的学生):鲜花代表我的心,愿你以后表达得越来越好。花好美,我们的语言也能否像花儿一样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做些语言小练习,尝试着美丽我们的语言。诗化我们的语言。对上述课堂实录分析不恰当的是( )。(A)导入新奇有趣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B)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其交流表达(C)导入耗费过多,冲淡了教学中心(D)教学关注了学生的兴趣发展与情感体验,能够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14 阅读胡同文化第二课时的课堂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师:同学们,你们读胡同文化这篇文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与其他文章比较觉得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呢?(众生沉默)

11、师:我们读一段感受一下,好不好?请大家读第一段。(生读第一段)师:有什么感觉?生:有,感到语言朴实、亲切,老头子与老婆婆床上对话的方位词特有趣味。师:同学们,这样朴实的语言能反映百姓最真实的生活。大家在写作文时,常感到无话可写,总认为,作文的语言是很“高雅” 的。是的,作文 “行动“本身就是高雅的,但它的“高”不是高不可攀的 “高”,作文的内容都是生活化的。这篇文章给我们很好的启示,本文没有写“ 惊天动地的事 ”,文章中两老头子床上的话都写了,这样看来,写作文就是生(齐声 ):写生活。师:我昨天给大家发了一篇阅读的文章,叫做汪曾祺。生(齐声 ): 唤起青年对语言的热爱。师: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

12、也希望唤起同学们的对语文的生(齐声 ):热爱 !师:也希望唤起大家对语文老师的生(齐声 ):热爱 !师(笑):我没有这么说哦 !生(齐声 ):笑。师:同学们,在你们看来,文章中哪一些语言最能体现北京文化的特点,哪一些语言最能体现北京人的特点。我们班有五个组。看哪一个组能够比较好地体会到课文的语言特色。过一会儿,你们推出一个代表你们小组意见的同学发表看法对上述教学实录,分析不恰当的是( )。(A)教学风趣幽默,课堂气氛活跃(B)教师的引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C)教师将阅读与写作课联系起来教学,不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D)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15 阅读烛之武退秦师

13、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师:从第二段中,你们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烛之武呢?(请一个学生朗读这段中烛之武的语言:“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该生声音响亮,声调平静)生:他有才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有着强烈的爱国心与责任感。师:对“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生:年轻时未被重用,受到了残酷的打击,心里长期积压着沉重的牢骚。师:是啊,才不尽其用,这么大的打击,让烛之武心里很是委屈,所以推辞了郑伯的请求。在回答中,他用了“也、犹、矣、也已” ,使感情表达更为强烈。幻灯片显示资料文字:烛之武,考城人,年过七十,事郑国而为圉正(养马的官),三世不迁官步履蹒跚。师:“

14、圉正”是养马的官,当时作为三朝老臣的烛之武养马几十年,已经七十多岁。(学生们私下议论,感叹不已)师:请这位同学重新将刚才这段话再读一遍。(该生语速缓慢,声调低沉)(全班齐读一遍,感情表达很到位)师:烛之武最终还是丢掉个人私怨,去游说秦伯。对描写他出城的“夜” 与“缒”两个字,你们是怎么理解的呢?生(众):被包围,很危险。师:这时我们看到的又是一个怎样的烛之武呢?生(众):很勇敢,有爱国心。师:烛之武,年纪已七十多岁,还被绳子捆绑着从高高的城墙上放下,淹没于夜色赶向敌营,这是怎样一颗勇敢与炽热的爱国心啊!以下选项对这段教学实录片段评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段教学实录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分析烛之

15、武形象特点”这一教学目标(B)在完成语意理解的基础上,从重读字词切人,再结合人物的生平分析人物形象的教学思路抓住了文本特点深入浅出(C)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要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语文这段教学设计教师通过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借助语言还原事物本象的能力(D)教师采用一读、二读、三读的方式,层层推进,指导学生慢慢地读出了人物复杂的心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二、案例分析题16 师:苏洵的六国论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地方不太符合史实,有些地方说理也欠妥当,谁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学生思考,自由讨论后纷纷举手发言)

16、生:我觉得课文中关于六国的灭亡顺序与史实不符。文中说“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可是根据我们学过的中国古代史。秦灭六国的时间和顺序分别是:公元前 230 年秦灭韩,公元前 229 年秦灭赵,公元前 225 年秦灭魏,公元前 224 年秦灭楚,公元前 222 年秦灭燕,公元前 221 年秦灭齐,统一中国。文中的说法不太符合历史。生:苏洵提出的“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的观点是应该肯定的;但他的“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的观点,我们却不能赞同,我们认为燕国后亡是秦远交近攻的合纵策略所决定的。因为六国中燕、齐离秦最远,要先灭燕就必须越过赵、

17、魏,这就势必会违背秦国的策略,就会对秦不利。因此,秦只能在灭亡了魏、赵等国后才进兵灭燕。由此可见,“用兵之效” 的说法是不合历史真实的。师:以上同学敢于质疑,并且分析得头头是道,老师在这里提出表扬。可是这样一来我就开始担心,苏洵的六国论“漏洞” 这么多,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 ?为什么?(学生思考,讨论)生:六国论第二部分的论据中虽有一些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地方,但总体来说还是反映了历史的规律,完全能够证实他“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胜,弊在赂秦”的观点。生:六国论是一篇借古讽今的政论文。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北宋王朝屈辱妥协的外交政策进行委婉的讽谏。因此,本文虽有不妥之处,但论证说理严密紧凑,

18、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师:古人论史,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六国论能够针对现实,借评论六国讽喻北宋王朝,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文章的意义是深远而积极的。不过,北宋统治者并没接受这些意见,“ 庆历纳款”后又过了 31 年,宋神宗熙宁八年 (1073 年) ,辽国又一次提出领土要求,神宗比他的前辈走得更远竟然割了山西境内黄河东西 700 里土地给辽国。以后的北宋、南宋统治者同样不接受这些历史教训,因而最终招致了灭亡。因此,从这点看,六国论借评论“ 六国破灭 ”的史实,精辟地提出了 “弊在赂秦”的观点,以警告北宋统治者,

19、要他们汲取历史教训,以免重蹈覆辙;文章写得尖锐泼辣,机锋雄辩,很有警策作用。尽管苏洵的史论并不确切,但他“文为时作” ,针对北宋王朝赂敌求和的现状,主张抗战守土,这在当时是颇有积极意义的。问题:阅读以上教师有关六国论的教学实录(节选),并对其作出合理评价。16 早谁不期待那东方喷薄欲出的朝日,谁不渴望“ 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欣喜,谁不想消除“草色烟光残照里 ”的哀怨 ?这一切,都源自对早的向往。有了早,就能欣赏到“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孤寂美;有了早,就能领略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的奇异;有了早,就能抒发“ 愿乘风破万里浪直挂云帆济苍海” 的宏愿。于是懂得,早是人生不可缺少

20、的一抹亮丽色彩,是实现人生精采的动力。用早来鼓舞自我,何须“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的悔恨,何须有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的无奈?有了早的激励,才有了比尔 .盖茨微软帝国的不朽传奇;有了早的激励,才有了张瑞敏“全球唱响海尔” 的凯歌;有了早的激励,才有了俞敏洪新东方英语学校的繁花似锦。而失去了早出发、早行动、早成功,很多人只能去搭乘人生的末班车,只能任灰暗成为生命的主色调。而不能书写人生的华章。毕竟,“笑看庭前花开花落,漫观天边云卷云舒” 是一种超然。但辉煌更是人生最壮美的云霞,何不用“ 早”来磨砺自我,磨砺一方月明云开的壮阔苍曼?此亦似人,此亦如国。早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条

21、件,是一个社会繁荣昌盛的保证。有了早的激励。才有了荷兰“海上马车夫” 的美誉;有了早的激励,才有了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 ”的胜景。试想,若没有当年邓小平的高瞻远瞩,作出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只怕中国只能在“文革” 的阴影下踟蹰不前,哪里又有当前的恢宏气势 ?同样,一个国家没有早的眼光,只能落后于世界潮流。失去了早,就如同明清时期中华文明无奈的式微;失去了早,就如同戈尔巴乔夫领导下的苏联的土崩瓦解。早是心中不落的青阳,早是心中不倒的信仰。有了早的激励,又何必再发“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悲音;有了早的激励,又何必再唱“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的哀曲?用早激励人生,用早装点梦想,去

22、厉兵秣马,去扬剑试锋,终会迎来春暖花开的灿然,终会领略江河源头的胜景奇观。问题:17 请从第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改正,并指出第段中的标点使用问题。18 请对这篇习作写一段客观公正的评析。三、教学设计题18 朱光潜咬文嚼字(节选)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 下面加 “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 ”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你是什么” 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 不是” ;“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

23、必须有附带语省略去了。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见文学创作第四期郭沫若札记四则)。这是炼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那位演员把“是” 改为“这”,确实改得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 水浒,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 式的语法。石秀骂梁中书说: “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 “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流涎!你这,你这” 一口气就骂了六个 “你这”。看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 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 ”,而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

24、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来。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 。红楼梦 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 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 一点讥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 !”神情就完全不对了。从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 你是” 式语法都来得更有力。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一、 “你这”式法大半表示深恶痛嫉,在赞美时便不适宜。二、“是” 在逻辑上是连接词,相当于等号。 “有”的性质完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一句中,“风度“ 是动词的宾词。在“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中

25、,风度便变成主词和“ 你 (的)” 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话。这番话不免哆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更复射,终不能复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 ,当改为:以为虎而射

26、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在表面上似乎改得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 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 便失去这意味。原文“ 终不能复入石矣 ”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 “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课文介绍咬文嚼字是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的一篇文艺随笔,撰写于1943 年。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不仅能够领略朱光潜先生精妙的思想,更能领略此文独到的写作特色。单元导语这个单元学习文艺评论和随笔。这些文章或探讨艺

27、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美学现象,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阅读这些文章,能打开我们的思路,启发我们去探讨某些问题,加深我们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学习本单元,除了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最好能够调动自己平时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作一番比较。不妨参照这些文章的写法,试着对自己熟悉的作品也做一点分析和论说,这对于提升我们的审美品位,增强文艺评论能力,当会大有裨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学生情况高中二年级,班级人数 45 人课时

28、安排一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问题:19 请阅读以上咬文嚼字课文节选,并结合高中课文咬文嚼字全文,为其设计教学目标并说明教学方法。20 请为本文设计一则课堂导入语,并说明课堂导入的作用。21 请为咬文嚼字设计一则思考题(需给出参考答案),并说明设计意图。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

29、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知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诗句,描写西湖六月美丽的景色,是写夏季的诗句;“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是盛唐诗人王昌龄闺怨中的诗句,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的心理变化,是写春季的诗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是唐代诗人杜牧秋夕中的诗句,描写秋季;“六出飞花人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是唐代诗人高骈对雪中的诗句,是写冬季的诗句。根据题干要求,将这四句诗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排列,正确顺序应该是。故选择 C 选项3 【正确答

30、案】 C【试题解析】 “观看电影后组织欣赏交流会”体现出 A、B 、D 项,可排除;“引导学生从书刊网络搜集资料”在题干中并没有体现,故 C 项当选。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题干考查的是词类活用中的名词作状语,“日”名词活用作状语“每天”,与其相同的是 A 项中的“廷”名词活用作状语 “当面”,故当选;B 项“弱”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削弱”;C 项中的“傲”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傲然自得的情怀”;D项第一个“圣”“愚”是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登高沉郁顿挫的风格和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由于概括性较强和写作背景距学生较远,理解上有困难,故作为难点

31、是恰当的;但并不能据此推出教学目标即可完成,故 C 项表述不当,当选。6 【正确答案】 A7 【正确答案】 C8 【正确答案】 C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习科普文,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当然是教学重点之一,但不能成为科学知识课,重点是语文方面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10 【正确答案】 D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教授本课时,教师欢迎学生针对作者的观点提出不同的意见,只要言之成理,教师就应该予以肯定。不必使学生全都认同作者的观点,但可以向同学说明,“咬文嚼字”是鉴赏法的一种,对于初学诗歌的学生,应该重视这种方法。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D 项的表述过于绝对。13

32、 【正确答案】 C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阅读与写作既有相对独立性,又密切联系。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的素材往往又来源于阅读中的间接感受。因此,教学中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使读和写彼此交融,相辅相成,既能增添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兴趣,又能提高读写能力。故 C 项错误,当选。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二、案例分析题16 【正确答案】 首先。本案例片段较好地做到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阐发的观点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

33、和质疑。在这一片段中,教师在学生理解和把握了全文基本思想观点和结构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 六国论 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地方不太符合史实,有些地方说理也欠妥当,谁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这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既给学生提供了质疑的起点,也指出了思考的方向和范围,从而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的质疑和思考。其次,这一案例还很好地体现了正确处理文本的基本理解与多元解读的关系。这一点体现在教师设计的第二个更值得深思也更令人忧虑的问题上:“以上同学敢于质疑,并且分析得头头是道,老师在这里提出表扬。可是这样一来我就有了担心,苏洵的六国论漏洞 这么多,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根据这一问题,教师巧妙引导,学生

34、经过自由讨论,不仅给出了精彩回答,而且完成了对课本内容的多元解读。17 【正确答案】 错别字:第段中“ 苍海”中的“苍” 应改为“沧” ;第段中“精采”中的“采”应改为“彩”。标点符号:第段是由三个反问句组成的排比句,每句话句末都应用问号。18 【正确答案】 单从文采和表达方面来说,这篇习作除个别标点、病句、错别字的硬伤外,可以说值得肯定,但就主题表达、真情实感等方面来说,这篇小习作却存在着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滥用整句。全文 800 来字,除每个段落的观点句外,整篇文章几乎全由整句构成,很难找到散句和杂句,满眼看去,不是排比就是对偶或对比,句子和词语不是成对就是成串,作者为了形式上的整饬,

35、已经无暇顾及内容的丰盈和表意的明确。二是堆砌事例。举例论证是议论文最重要的论证方法,事实胜于雄辩,为了证明观点的正确,作者往往会选用一些典型的事例来增加说服力。但这些事例一定要恰当,能与论点构成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另外,叙完事例后要进行分析,分析的过程即论证的过程,这是议论文的核心。这篇文章中,第 3节中有三个事例,第 5 节中有三个事例。第 6 节中有两个事例,全文共八个事例,但并不是每个事例与论点构成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而且例后没有任何分析。这种堆砌事例的做法除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制造材料丰富的假象外,对证明论点几乎没有什么帮助。三是海量引用。引用得当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学文化内涵,但引用过多往

36、往让人觉得有卖弄之嫌,在古代这叫“吊书袋” 。本篇作文中作者直接引用的古诗词名句达十处之多,如果再加上一些对经典的变相引用,那么这对于一篇 800 多字的作文来说,无疑是“ 海量 ”了。我们在文中找不到作者自己的东西,原创内容很少,看到的只是人家的句子,人家的事情,人家的思想。三、教学设计题19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1)分析和推敲关键字词的妙处,体会关键字词在语句中的重要作用:(2)通过语句的推敲和使用体会情感态度的不同:(3)指导学生在语句使用中能够更加精细化,反复斟酌,达到更好的写作和表达的目的:(4)指导学生在语言运用中有创新精神,不落窠臼。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动手动

37、脑活动来完成各项教学目标。本文的教学拟采用学生活动的方式进行活动分为课前准备和课内讨论两大板块。20 【正确答案】 导入语设计:有三位作家聚在一起吃饭。甲说:“吃在中国。” 乙说: “在中国吃。”丙则长叹曰:“在吃中国。 ”这三人的话意思是否一样 ?“吃在中国 ”是主谓短语,说的是:食文化,在中国。“在中国吃 ”是偏正短语,其意是:想吃美食,到中国去!“在吃中国”是动宾短语,作家感叹那些用公款大吃大喝的人任意挥霍国家财富,吃穷了中国,针砭深刻!要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我们得要“咬文嚼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光潜的咬文嚼字。课堂导入的作用:(1)激发兴趣,产生学习动机;(2)引起注意,迅速集

38、中思维;(3)铺设桥梁,衔接新知与旧知;(4)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5)沟通感情,创设学习情境。21 【正确答案】 思考题设计:马南邮在不求甚解一文中,提出与作者不同的主张,说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理由有:(1)陶渊明说:“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2)诸葛亮与徐庶等三人一道读书,“ 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诸葛亮比三人高明;因为他“ 观其大略 ”。知识面更广。(3)宋代陆象山说:“ 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 这是说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分组讨论:对朱光潜与马南邶的不同见解,应该怎么看?参考答案:朱光潜在本文中所说的咬文嚼字,是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但就阅读来说。就是要精读,不放过一字一句,要细细咀嚼文字的意味。精读,就是古人说的做到“字训其义,句贯其意,文寻其脉。篇会其旨” ,逐步进入“字会、意会、情会、理会、神会” 的境界。马南部在 不求甚解中讲的是另一种读书方法。他认为,读书主要在于“会意” ,就是领会书的精神,而不要去做繁琐、牵强的解释。像读经典著作,就是要领悟它的精神实质,而不能只是死抠它的一些字句。这两种读书方法各有长处和局限性。“对于学生来说,应以精读为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了解两种不同的读书方法的优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