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现代文阅读0 溪 水 苏雪林 我们携着手走进林子,溪水漾着笑涡,似乎欢迎我们的双影。这道溪流,本来温柔得像少女般可爱,但不知何时流入深林,她的身体便被囚禁在重叠的浓翠中间。 早晨时她不能面向玫瑰色的朝阳微笑,夜深时不能和娟娟的月儿谈心,她的明澈莹晶的眼波,渐渐变成忧郁的深蓝色,时时凄咽着忧伤的调子,她是如何的沉闷呵!在夏天的时候。 几番秋雨之后,溪水涨了几篙;早凋的梧楸,飞尽了翠叶;黄金色的晓霞,从杈蚜树隙里,深入溪中;泼靛的波面,便泛出彩虹似的光。 现在,水恢复从前的活泼和快乐了,一面疾忙地向前走着,一面还要和沿途遇见的落叶、枯
2、枝淘气。 一张小小的红叶儿,听了狡狯的西风劝告,私下离开母校出来玩耍,走到半路上,风儿偷偷儿地溜走了,他便一跤跌在溪水里。 水是怎样的开心呵,她将那可怜的失路的小红叶儿,推推挤挤地推到一个旋涡里,使他滴滴溜溜地打圆转儿;那叶向前不得,向后不能,急得几乎哭出来;水笑嘻嘻地将手一松,他才一溜烟地逃走了。 水是这样欢喜捉弄人的,但流到坝塘边,她自己的磨难也来了。你记得吗?坝下边不是有许多大石头,阻住水的去路? 水初流到石边时,还是不经意地涎着脸撒娇撒痴地要求石头放行,但石头却像没有耳朵似的,板着冷静的面孔,一点儿不理。于是水开始娇嗔起来了,拼命向石头冲过去;冲突激烈时,浅碧的衣裳袒开了,露出雪白的胸
3、臂,肺叶收放,呼吸极其急促,发出怒吼的声音来,缕缕银丝头发,四散飞起。 噼噼啪啪,温柔的巴掌,尽打在石头皱纹深陷的颊边,她真的怒了,不是儿戏。 谁说大石头是始终顽固的呢? 巴掌来得狠了,也不得不低头躲避。于是水安然渡过难关了。 她虽然得胜了,然而弄得异常疲倦,曳了浅碧的衣裳去时,我们还听见她断续的喘息声。 我们到这树林中来,总要到这坝塘边参观水石的争执,一坐总是一两个钟头。1 文章第段中的 “笑涡”和“浓翠”各指什么?“笑涡”指。“浓翠”指。2 文章第段溪水为什么“ 时时凄咽着忧伤的调子”?3 文中夏天的溪水是深蓝色的,有着忧郁与沉闷的特点;那么秋天的溪水是,有着的特点。4 文章如何写“ 水石
4、相争”的场面?表现出溪水怎样的性格特征?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文章以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溪水写成一位能够率性自然地享受生活本真乐趣的少女(B)文中大自然的溪水已经成为作者主观心绪的外化,以对象主体化的形式来表述作者自己的生命体验(C)文章寄寓了作者消极避世的心理和期望亲近大自然的生活理想(D)文章把色彩艳丽的辞藻恰到好处地融人流利的文笔中,使文章读来有一种西洋油画的浓艳绮丽之感5 雷雨前 茅 盾 清早起来,就走到那座小石桥上。摸一摸桥石,竞像还带点热。昨日整天里没有一丝儿风。晚快边响了一阵子干雷,也没有风,这一夜就闷得比白天还厉害。天快亮的时候,这桥上还有两三个人躺着,也许就是他
5、们把这些石头又困得热烘烘。 满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看不见太阳。然而太阳的威力好像透过了那灰色的幔,直逼着你头顶。 河里连一滴水也没有了,河中心的泥土也裂成乌龟壳似的。田里呢,早就像开了无数的小沟有两尺多阔的,你能说不像沟吗?那些苍白色的泥土,干硬得就跟水门汀差不多。好像它们过了一夜工夫还不曾把白天吸下去的热气吐完,这时它们那些扁长的嘴巴里似乎有白烟一样的东西往上冒。 站在桥上的人就同浑身的毛孔全都闭住,心口泛淘淘,像要呕出什么来。 这一天上午,天空老张着那灰色的幔,没有一点点漏洞,也没有动一动。也许幔外边有的是风,但我们罩在这幔里的,把鸡毛从桥头抛下去,也没见它飘飘扬扬踱方步。就跟住在抽出了空
6、气的大筒里似的,人张开两臂用力进行一次深呼吸,可是吸进来只是热辣辣的一股闷气。 汗呢,只管钻出来,钻出来,可是像胶水一样,胶得你浑身不爽快,像结了一层壳。 午后三点钟光景,人像快要干死的鱼,张开了一张嘴,忽然天空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条缝!不折不扣一条缝!像明晃晃的刀口在这幔上划过。然而划过了,幔又合拢,跟没有划过的时候一样,透不进一丝儿风。一会儿,长空一闪,又是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次缝。然而中什么用? 像有一只巨人的手拿着明晃晃的大刀在外边想挑破那灰色的幔,像是这巨人已在咆哮发怒越来越紧了,一闪一闪满天空瞥过那大刀的光亮,隆隆隆,幔外边来了巨人的愤怒的吼声。 猛可地闪光和吼声都没有了,还是一张密不通风
7、的灰色的幔! 空气比以前加倍闷!那幔比以前加倍厚!天加倍黑! 你会猜想这时那幔外边的巨人在揩着汗,歇一口气;你断得定他还要进攻。你焦躁地等着,等着那挑破灰色幔的大刀的一闪电光,那隆隆隆的怒吼声。 可是你等着,等着,却等来了苍蝇。它们从龌龊的地方飞出来,嗡嗡嗡的,绕住你,叮你的涂一层胶似的皮肤。戴红顶子像个大员模样的金苍蝇刚从粪坑里吃饱了来,专拣你的鼻子尖上蹲。 也等来了蚊子。哼哼哼的,像老和尚念经,或者老秀才读古文。苍蝇给你传染病,蚊子却老是要喝你的血呢! 你跳起来拿着蒲扇乱扑,可是赶走了这一边的,那一边又是一大群乘隙进攻。你大声叫喊,它们只回答你个哼哼哼,嗡嗡嗡! 外边树梢头的蝉儿却在那里唱
8、高调:“要死哟 !要死哟!” 你汗也流尽了,嘴里干得像火烧,你手脚也软了,你会觉得世界末日也不会比这再坏! 然而猛可地电光一闪,照得屋角里都雪亮。幔外边的巨人一下子把那灰色的幔扯得粉碎了!轰隆隆,轰隆隆,他胜利地叫着。呼呼挡在幔外边整整两天的风开足了超高速度扑来了!蝉儿噤声,苍蝇逃走,蚊子躲起来,人身上像剥落了一层壳那么爽。 霍!霍!霍!巨人的刀光在长空飞舞。轰隆隆,轰隆隆,再急些!再响些吧! 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 注:本文写于 1934 年 9 月,正是中国现代革命黎明前最黑暗的时期。6 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水门汀( ) 揩汗( ) 模 样( ) 噤 声( ) 剥落( )7 文
9、章以为顺序,分别写出了、 、雷雨前的天气特点,以及雷雨到来时的瞬间变化。8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满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B)这时它们那些扁长的嘴巴里似乎有白烟一样的东西往上冒(C)站在桥上的人就同浑身的毛孔全都闭住,心口泛淘淘,像要呕出什么来(D)你汗也流尽了,嘴里干得像火烧,你手脚也软了,你会觉得世界末日也不会比这再坏9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汗呢,只管钻出来,钻出来,可是像胶水一样,胶得你浑身不爽快,像结了一层壳。10 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说说“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0 论雅俗共赏朱自清陶渊明有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的诗
10、句,那是一些“素心人” 的乐事,“素心人”当然是雅人,也就是士大夫。这两句诗后来凝结成“ 赏奇析疑”一个成语,“赏奇析疑”是一种雅事,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弟是没有份儿的。然而又出现了“ 雅俗共赏”这一个成语, “共赏 ”显然是“共欣赏”的简化,可是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 罢。这句成语不知道起于什么时代,从语气看来,似乎雅人多少得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俗人的样子,这大概是在宋朝或者更后罢。原来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我们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在这之后,门第迅速地垮了台,社会的等级不像先前那样固定了,“士” 和“民”这两个等级的分界不像先前的严格和清楚了,彼此的
11、分子在流通着,上下着。而上去的比下来的多,士人流落民间的究竟少,老百姓加入士流的却渐渐多起来。到宋朝又加上印刷术的发达,学校多起来了,士人也多起来了,士人的地位加强,责任也加重了。这些士人多数是来自民间的新的分子,他们多少保留着民间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他们一面学习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却还不能摆脱或蜕变那些俗的。人既然很多,大家是这样,也就不觉其寒碜;不但不觉其寒碜,还要重新估定价值,至少也得调整那旧来的标准与尺度。“ 雅俗共赏 ”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标准,这里并非打倒旧标准,只是要求那些雅士理会到或迁就些俗士的趣味,好让大家打成一片。当然,所谓“提出”和“要求”,都只是不自觉地看来是自然而
12、然的趋势。“雅俗共赏”是以雅为主的,从宋人的“以俗为雅” 以及常语的“俗不伤雅” ,更可见出这种宾主之分。起初成群俗士蜂拥而上,固然逼得原来的雅士不得不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他们的趣味,可是这些俗士需要摆脱的更多。他们在学习,在享受,也在蜕变,这样渐渐适应那雅化的传统,于是乎新旧打成一片,传统多多少少变了质继续下去。前面说过的文体和诗风的种种改变,就是新旧双方调整的过程,结果迁就的渐渐不觉其为迁就,学习的也渐渐习惯成了自然,传统的确稍稍变了质,但是还是文言或雅言为主,就算跟民众近了一些,近得也不太多。单就玩艺儿而论, “雅俗共赏 ”虽然是以雅化的标准为主,“共赏” 者却以俗人为主。固然,这在雅方得降
13、低一些,在俗方也得提高一些,要“俗不伤雅” 才成;雅方看来太俗,以至于“ 俗不可耐 ”的,是不能“共赏”的。但是在什么条件之下才会让俗人所“赏”的,雅人也能来 “共赏”呢?我们想起了“ 有目共赏” 这句话。孟子说过“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 , “有目”是反过来说,“共赏 ”还是陶诗“共欣赏” 的意思。子都的美貌,有眼睛的都容易辨别,自然也就能“共赏” 了。孟子接着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这说的是人之常情,也就是所谓人情不相远。但是这不相远似乎只限于一些具体的、常识的、现实的事物和趣味。譬如北平吧,故宫和颐和园,包括建筑,风景和陈列的工艺品,
14、似乎是“雅俗共赏 ”的,天桥在雅人的眼中似乎就有些太俗了。说到文章,俗人所能“赏”的也只是常识的,现实的。后汉的王充出身是俗人,他多多少少代表俗人说话,反对难懂而不切实用的辞赋,却赞美公文能手。公文这东西关系雅俗的现实利益,始终是不曾完全雅化了的。再说后来的小说和戏剧,有的雅人说西厢记诲淫,水浒传诲盗,这是“ 高论 ”。实际上这一部戏剧和这一部小说都是 “雅俗共赏”的作品。西厢记无视了传统的礼教,水浒传无视了传统的忠德,然而“男女”是“人之大欲 ”之一,“官逼民反”也是人之常情,梁山泊的英雄正是被压迫的人民所想望的。俗人固然同情这些,一部分的雅人,跟俗人相距还不太远的,也未尝不高兴这两部书说出
15、了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快感,一种趣味,可并不是低级趣味;这是有关系的,也未尝不是有节制的。“诲淫”“诲盗”只是代表统治者的利益的说话。(有删节 )11 文中第段提到的“ 素心人 ”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 素心人当然是雅人”?12 根据文中第段,分析作者为什么说安史之乱“ 是我们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13 文中第段,在作者看来,达到 “雅俗共赏”的关键在于“”“ ”。 (请用文中词语回答 )14 文中第段,让俗人和雅人能够 “共赏”的条件是什么?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赏奇析疑 ”欣赏的是“阳春白雪”,“雅俗共赏 ”欣赏的则是“下里巴人”(B)安史之乱后,那些“雅士
16、”为了“ 让大家打成一片” 提出了“雅俗共赏”的标准(C) “雅俗共赏” 逼得原来的“ 雅士”不得不迁就“俗士”的趣味,变雅为俗(D)西厢记和水浒传之所以能成为“雅俗共赏”的作品,是因为它们符合人之常情,使得“ 俗人” 同情, “雅人”也乐于接受。15 汉语可以治病美国费城有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聪明好学,成绩优秀。有一天,他在看报纸上的天气预报时,竟然发现自己一个字也不认识了,更为恐怖的是,即使拿出他已经学过的教科书来看,他仍说看不懂后来经医生诊断,这个孩子患上了一种叫“失读症 ”的疾病。我们知道,人的大脑皮层有一个语言中枢,是人类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它的作用就是调控人类的语言行为。这个中枢
17、一旦因脑外伤受损或因脑血管供血障碍,则人的语言行为便出现异常,常见的表现是患上“失语症” ,“失读症”就是失语症中的一种。传统的看法是:人脑的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按这个观点推论,只要左半球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人。例如,这位美国少年,就是因为脑外伤患上了这种“失读症” 。但事实上却不完全是这样。科学家经调查发现,中国和日本患“ 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这是为什么?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却是最简单的事实:中国人和日本人使用的都是汉字、欧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欧美人记认字音和字义,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日本人使用
18、汉字,对大脑的利用要精细得多,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这就是欧美人患失读症多,而中国人、日本人患失读症少的原因。更有趣的是,美国科学家对中国儿童和美国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某些智商做比较实验,发现中国儿童的智商要高得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因此他们的大脑左、右半球从小就都得到了更充分、更均衡的锻炼。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费城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们首先教这位患“ 失读症”的关国少年学汉字、汉语,接着让他在一张纸的上行写英语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子,最后要这位美国少年看着汉字读英语句子。结果,这位美国少年竞毫不费力地就把英
19、语句子念了出来。试验初步成功了。不过,这个实验有一个问题,即汉语句子只起“ 唤醒”英语句子的作用,不等于完全把病治好了。后来的试验表明,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在不断“唤醒”的作用下,患者通过不断的训练能逐步恢复英语的阅读能力,达到治病的效果。由此可见,汉语、汉字的学习和使用,可以使人们更充分、更均衡地使用大脑两半球,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16 文中第段的作用是。17 结合文中 段,说说 “失语症”产生的原因。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费城的小学生患上了“失读症” 是因为他的语言中枢因脑外伤受损或因脑血管供血障碍(B)只要人的大脑左半球语言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 或“失读症
20、”(C)欧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他们学习时仅仅使用大脑的左半球(D)在学习和使用汉语、汉字的时候,人们对大脑左右两半球的使用是均衡协作的19 文中第段“ 唤醒”加引号的作用是。20 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20 梦并不虚幻周国平在某种意义上,美、艺术都是梦。但是,梦并不虚幻,它对人心的作用和它在人生中的价值完全是真实的。弗洛伊德早已阐明,倘没有梦的疗慰,人人都非患神经官能症不可。不妨设想一下,倘若彻底排除掉梦、想象、幻觉的因素,世界不再有色彩和音响,人心不再有憧景和颤栗,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在人生画面上,梦幻也是真实的一笔。我想把精神的梦的范围和含义扩大一些,举凡组成一个人的心灵生活
21、的东西,包括生命的感悟,艺术的体验,哲学的沉思,宗教的信仰,都可归入其中。这样的梦永远不会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直接现实,在此意义上不可能成真。但也不必在此意义上成真,因为它们有着与物质的梦完全不同的实现方式,不妨说,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构成了一种内在的现实,这样的好梦本身就已经是一种真。对真的理解应该宽泛一些,你不能说只有外在的荣华富贵是真实的,内在的智慧教养是虚假的。一个内心生活丰富的人,与一个内心生活贫乏的人,他们是在实实在在的意义上过着竭然不同的生活。一个有梦想的人和一个没有梦想的人,他们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的。如果你和那种没有梦想的人一起旅行,你一定会觉得乏味透顶。一轮明月当空,他们
22、最多说月亮像一张烧饼,压根儿不会有“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的豪情。面对苍茫大海,他们只看到一大滩水,决不会像安徒生那样想到海的女儿,或像普希金那样想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唉,有时我不免想,与只知做梦的人比,从来不做梦的人是更像白痴的。梦是虚幻的,但虚幻的梦所发生的作用却是完全真实的。弗洛伊德已证明了这一点。美、艺术、爱情、自由、理想、真理,都是人生的大梦。如果没有这一切梦,人生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啊!有两种不同的梦。第一种梦,它的内容是实际的,譬如说,梦想升官发财,梦想娶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或嫁一个富贾天下的款哥,梦想得诺贝尔奖奖金,等等。对于这些梦,弗洛伊德的定义是适用的:梦是未实现的愿望的替代
23、。未实现不等于不可能实现,世上的确有人升了官发了财,娶了美人或嫁了富翁,得了诺贝尔奖金。这种梦的价值取决于能否变成现实,如果不能,我们就说它是不切实际的梦想。第二种梦,它的内容与实际无关,因而不能用是否变成了现实来横量它的价值。譬如说,陶渊明梦见桃花源,鲁迅梦见好的故事,但丁梦见天堂,或者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梦见一片美丽的风景。这种梦不能实现也不需要实现,它的价值在其自身做这样的梦本身就是享受,而记载了这类梦的桃花源记好的故事神曲本身便成了人类的精神财富。我把第一种梦称作物质的梦,把第二种梦称作精神的梦。不能说做第一种梦的人庸俗,但是,如果一个人只做物质的梦,从不做精神的梦,说他庸俗就不算冤枉。如
24、果整个人类只梦见黄金而从不梦见天堂,则即使梦想成真,也只是生活在铺满金子的地狱里而已。(有删节 )21 文中一共有五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2 文中第段中“ 精神的梦 ”指;“物质的梦 ”指。23 文中第段为什么说 “一个有梦想的人和一个没有梦想的人,他们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的”?24 下列不属于作者所说的第二种梦的是( )。(A)马丁.路德.金的梦(B)中国梦(C)庄生晓梦(D)卢生的梦25 结合全文,说说文中第段最后一句中的“ 黄金”“ 天堂” 和“铺满金子的地狱” 有什么样的喻义? 如何理解这句话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现代文阅读【知识模块
25、】 现代文阅读1 【正确答案】 溪水流动时泛起的漩涡 溪流两岸深林中的绿色植物【知识模块】 现代文阅读2 【正确答案】 因为夏天溪水的身体被“重叠的浓翠” 囚禁,早上看不到太阳,晚上见不到月亮,因而感到很“忧伤” 和“沉闷”。【知识模块】 现代文阅读3 【正确答案】 深靛色的 活泼与快乐【知识模块】 现代文阅读4 【正确答案】 (1)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水石相争” 的过程:溪水先是“涎着脸撒娇撒痴地要求石头放行”,然后“ 开始娇嗔起来了,拼命向石头冲过去 ”,继而愤怒地冲击石头,最后疲倦地冲过石头,赢得了胜利。在这里,溪水因被作者赋予了人的情感而完全人格化了。它不仅有血有肉,而且性格鲜
26、明。它会撒娇,会生气,会愤怒,当然也会疲倦;在面对磨难时,它没有放弃,而是为战胜困难进行了不屈的奋斗。(2)作者对“水石相争”场面细致而生动的描写,不仅写出溪水淘气、活泼的性格特征,而且写出它向往自由,追求个性的性格特征和坚忍不拔、执著奋进的精神。【知识模块】 现代文阅读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文章寄寓了作者期望远离尘嚣,亲近大自然的生活理想,但没有反映她消极避世的心理。从文中对“水石相争”的描写可以看出作者并不是一味地逃避,她更懂得为了拥有本真生活而必须同生活中的种种恶势力进行斗争的道理。【知识模块】 现代文阅读【知识模块】 现代文阅读6 【正确答案】 tng ki m jn b【
27、知识模块】 现代文阅读7 【正确答案】 时间 清早 上午 午后三点钟【知识模块】 现代文阅读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为比喻;B 项为拟人;D 项为排比。C 项没有使用修辞手法,只写出了人的感受。故本题选 C。【知识模块】 现代文阅读9 【正确答案】 句子中“胶” 用得妙,写出人的汗一出来就马上被蒸发,皮肤上只留下盐分的那种黏糊糊的感觉,让人读来仿佛亲身感受一般。【知识模块】 现代文阅读10 【正确答案】 文章写于中国现代革命黎明前最黑暗的时期,用象征手法写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揭露了各种反动势力的嘴脸。作者用“大雷雨” 象征革命风暴,“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 则表达
28、了作者对革命风暴来临的渴望和喜悦,也表达了他希望推翻黑暗社会,创建一个“干净清凉” 的新世界的愿望。【知识模块】 现代文阅读【知识模块】 现代文阅读11 【正确答案】 “ 素心人 ”出自陶渊明的移居 ,其中有“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一句,与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出处相同。“素心人” 指心性纯洁善良、没有其他胡思乱想和欲望杂念的人。在陶渊明的诗中,“素心人” 指能够与他“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的人,能够进行此等 “乐事”,当然是“雅人” 了。【知识模块】 现代文阅读12 【正确答案】 因为安史之乱前,文学作品欣赏“是一种雅事,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弟是没有份儿的” 。那个时候,士族门
29、阀制度森严,士庶之间界限分明,“ 俗人”接受教育的条件受到各方面的限制,无法对“ 雅 ”文学进行“赏奇析疑” ,以至于文学作品欣赏成了“ 雅人”的专利;而安史之乱后,门第制度垮台,士庶之间的分界不像先前那样严格和清楚了,于是一些来自民间的新知识分子,对文学作品欣赏提出了新的尺度或标准,即“要求那些雅士理会到或迁就些俗士的趣味” ,这就使得“雅俗共赏”成了“自然而然的趋势”。因此说,安史之乱 “是我们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知识模块】 现代文阅读13 【正确答案】 以俗为雅 俗不伤雅【知识模块】 现代文阅读14 【正确答案】 作品必须雅俗兼顾,雅方要降低一些,因为雅化越深,共赏的人就越少;俗方
30、要提高一些,做到“俗不伤雅” ,而不是 “俗不可耐”。【知识模块】 现代文阅读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项“下里巴人”指的是通俗的文学艺术,而 “雅俗共赏”的只能是其中那些“俗不伤雅”的文学艺术,那些“俗不可耐”的东西则不能为“雅人”所接受;B项提出“雅俗共赏”标准的人不是那些“雅士”,而是那些来自民间的新的知识分子,他们还算不上是“雅人”;C 项“雅俗共赏”逼得原来的 “雅士”不得不迁就“俗士”的趣味,但不是变雅为俗,而是“以雅为主”“以俗为雅”“俗不伤雅”。故本题选 D。【知识模块】 现代文阅读【知识模块】 现代文阅读16 【正确答案】 为下文引出汉语、汉字对“失读症” 的治
31、疗做铺垫。【知识模块】 现代文阅读17 【正确答案】 人的大脑皮层有一个语言中枢,是人类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它的作用就是调控人类的语言行为。这个中枢一旦因脑外伤受损或因脑血管供血障碍,则人的语言行为便出现异常,常见的表现是患上“失语症” 。【知识模块】 现代文阅读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由文中第段“传统的看法是”和“ 事实上却不完全是这样”可知A、B 两项错误;C 项偷换概念,文中说“欧美人记认字音和字义,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并不是说他们学习任何东西都只使用大脑左半球。由第段第四句话可知,D 项叙述正确。故本题选 D。【知识模块】 现代文阅读19 【正确答案】
32、唤醒,本义是“叫醒” 的意思,在文中用比喻义,指对汉语句子的学习,使“失读症 ”患者记起已经忘记的英语句子,而引号的作用是表示该词有特殊含义。【知识模块】 现代文阅读20 【正确答案】 (1)本文采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两种说明方法。(2)文中第段描述关国费城一个小学生得“失读症”的例子即为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文中第段通过论述中国人、日本人与欧美人在学习语言文字时对大脑利用的不同来说明中、日两国患“ 失读症 ”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即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知识模块】 现代文阅读【知识模块】 现代文阅读21 【正确答案】 景憬 竭截 滩摊 贾甲 横衡【知识模块】 现代文阅读22 【正确答案】 组成一
33、个人的心灵生活的东西,包括生命的感悟,艺术的体验,哲学的沉思,宗教的信仰等 内容是实际的,追逐荣华富贵,对未实现的愿望的替代【知识模块】 现代文阅读23 【正确答案】 因为“ 没有梦想的人 ”的心灵是空洞、苍白的,他们很难从平凡的生活中体味人生的美好和诗意,因而,他们的世界是乏味透顶的,而“有梦想的人” ,他们的内心丰富、细腻,他们往往能从生活和大自然中发现美、发掘故事,因而,他们的世界充满了诗意和憧憬。【知识模块】 现代文阅读2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卢生的梦”指的是“黄粱梦”,典出唐代沈既济的枕中记。故事中,卢生枕着一个道士送给他的枕头,做了一个享尽荣华富贵的关梦。卢生所做的梦正是作者所说的不切实际的梦想,属于第一种梦,即物质的梦。而 A、B 、C 三项都是作者所说的组成人心灵生活的东西,不能用是否变成了现实来衡量它的价值。【知识模块】 现代文阅读25 【正确答案】 (1)“黄金”喻指富裕的物质生活; “天堂”喻指丰富的精神生活;“铺满金子的地狱 ”则喻指物质生活富裕、精神生活贫乏的状况。(2)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如果只追求富裕的物质生活,而忽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即使得到了物质上的享受,也只能生活在没有精神寄托、贫乏无味的痛苦之中。【知识模块】 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