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 2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 )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A)强迫症(B)人格障碍(C)抑郁症(D)恐惧症2 以下不属于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的是( )。(A)全身松弛训练(B)行为塑造法(C)系统脱敏法(D)肯定性训练3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 )为主。(A)有心理疾病的学生(B)正常的学生(C)行为异常学生(D)问题学生4 下列哪项属于精神分析法?( )(A)系统脱敏法(B)支持疗法(C)宣泄疗法(D)认知作业法5 下列哪项不是儿童过度焦虑反应的症状?( )(A)对陌生环境反应敏感(B)睡眠不安稳(C)活动过
2、多(D)食欲不振6 对于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真实感情和想法的学生,有效的行为改变方法是( )。(A)肯定性训练(B)全身松弛训练(C)系统脱敏法(D)改变认识法二、多项选择题7 健康的基本内涵包括( )。(A)生理健康(B)心理健康(C)社会适应良好(D)没有疾病8 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应该( )。(A)预防与发展相结合(B)面向全体学生(C)以教师为中心(D)理解尊重学生9 用观察法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常用的记录方式有( )。(A)评定量表(B)轶事记录(C)档案袋法(D)项目检核表10 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是( )。(A)个体先天素质(B)不良习惯(C)后天教养(D)以上全是11
3、心理辅导的目标是( )。(A)学会调适(B)行为矫正(C)寻求发展(D)学会适应12 下列学生的表现属于心理行为问题的有( )。(A)小楠受到老师师批评,心里不高兴(B)小阳总是担心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经常出现莫名的害怕和紧张(C)小毅平时情绪总是很低落,极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D)小兰害怕与人见面、交谈,见到陌生人就紧张,面红耳赤,因此,他经常一个人待在屋里,不愿见人三、判断题13 人格测验主要用于测量性格、气质、能力、兴趣、态度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A)正确(B)错误14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所测得的分数的可靠性或稳定性。 ( )(A)正确(B)错误15 实际年龄超过智力年龄说明这个孩子
4、比较聪明。 ( )(A)正确(B)错误16 教师对学生观察后,及时将所观察到的重要事实,以叙述性文字所做的一种简明的记录,这种方法叫作档案袋法。 ( )(A)正确(B)错误17 过度焦虑的学生常常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反应敏感,担心害怕,显得很不安。( )(A)正确(B)错误18 心理测验是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 )(A)正确(B)错误19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家庭。 ( )(A)正确(B)错误20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 )(A)正确(B)错误21 儿童多动综合征的高峰发病年龄
5、是 68 岁。 ( )(A)正确(B)错误22 针对学生的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使用抗焦虑药物来处理。 ( )(A)正确(B)错误23 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倾听。 ( )(A)正确(B)错误24 儿童过度焦虑反应是儿童情绪障碍的一种表现。 ( )(A)正确(B)错误25 无论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心理辅导,都必须以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为前提。 ( )(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26 简述动机的功能。27 怎样理解人格具有稳定性的特征?28 简述希波克拉底关于气质的类型划分。29 简述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30 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观。31 学生良好兴趣品质应具备哪些特点?32 学校开展心理
6、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33 学生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哪些?34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五、材料分析题35 2004 年中国教师杂志对儿童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833 名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中,有 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主要表现是:受考试折磨、没有自由、压抑、紧张、忙碌。其中考试是学生认为童年不快乐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年龄越大越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一位每逢考试就会犯“ 间歇性精神错乱 ”的学生,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他给中学班主任的信揭开了谜底。原来,为了逃避每月一次的考试排名和在排名中总位居 30 多名时所遭受到的同学的鄙夷目光、父母的数落和
7、自己的失望,他精心设计了这个骗局,在考试期间假装“精神错乱“,瞒过了老师、同学和父母。为了避免他再次“ 犯病” ,学校允许他仅把考卷作为作业来完成,也不参加成绩排名。父母不再苛求他的成绩,转而开始担心他会因学习而熬坏身体。父母丢掉了过重的幻想和期望后,家庭氛围也开始变得轻松;自己没有了来自家庭和考试排名的压力,心情变得舒展、学习也感到了轻松,学习效果也变得更好。试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教育存在的问题。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 2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心理学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包括行为改变的基
8、本方法、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和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三种。其中,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有全身松弛训练、系统脱敏法、肯定性训练等。故本题应选 B。【知识模块】 心理学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正常学生(包括有轻、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正常学生)为主。【知识模块】 心理学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精神分析法是以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发展形成的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常用的方法有:(1)宣泄疗法,是指通过心理咨询者的启发引导,让来访者将心中积郁的苦闷和内心矛盾冲突倾诉出来,从而恢复
9、心理平衡的方法;(2)领悟疗法,是通过来访者对症状原因的领悟而产生效果;(3)暗示疗法,是指通过心理暗示作用,解除来访者疑虑,增强康复信念,改善不良心境,减轻精神负担,从而起到舒解的作用。故本题应选 C。此外, A 项属于行为主义疗法;B 项属于人本主义疗法;D 项属于认知疗法。【知识模块】 心理学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儿童过度焦虑反应是儿童情绪障碍的一种表现。过度焦虑的儿童常常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反应敏感,担心、害怕,甚至惶恐哭闹,显得很不安宁。当过度焦虑反应急性发作时,除焦虑、紧张等心理反应外,还伴有睡眠不安稳、做噩梦、说梦话、食欲不振以及心慌、气促、汗多、尿频、头痛等植物性神
10、经功能失调症状。活动过多是儿童多动症的一个主要症状。所以本题选 C。【知识模块】 心理学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肯定性训练也称自信训练、果敢训练,其目的在于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权益也尊重别人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因此,对于“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真实情感和想法“的学生,肯定性训练是一种恰当有效的行为改变方法。全身松弛训练用以应对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系统脱敏法主要用于焦虑症与恐惧症的治疗。【知识模块】 心理学二、多项选择题7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对健康的含义做了科学的界定:“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
11、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也就是说,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表现为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良好的机能状态,亦即生理和心理上没有缺陷和疾病,能充分发挥心理对机体和环境因素的调节功能,保持与环境相适应的、良好的效能状态和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知识模块】 心理学8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教师做心理辅导工作,应该以学生为中心,C 项说法错误,其余三项均正确,故本题选 ABD。【知识模块】 心理学9 【正确答案】 A,B,D【知识模块】 心理学10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
12、应不良的行为模式,是个体先天素质与后天教养的产物。早期失去父母的爱;从小受到溺爱而缺乏惩戒或受到不一致的惩戒;一直受到保护、从未受到挫折,因而没有能力体会与同情他人的痛苦;父母提供的不正确行为范例等都是影响人格障碍形成的重要因素。【知识模块】 心理学11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知识模块】 心理学12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A 项属于人的短暂的情绪反应,不是心理问题, BCD
13、三项分别是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的心理行为表现,故本题选 BCD。【知识模块】 心理学三、判断题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人格测验主要用于测量个性中除能力以外的部分。【知识模块】 心理学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干所述是信度的概念,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欲测量某种心理特征的准确程度。【知识模块】 心理学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IQ(智商)=MA( 智力年龄) CA(实际年龄),智商越高,表明人越聪明。所以,当实际年龄超过智力年龄时,说明这个孩子不是很聪明。题干说法错误。【知识模块】 心理学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干所描述的方法为轶事记录法。档案袋法是指
14、教师和学生有意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以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努力、进步状况或成就。【知识模块】 心理学1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心理学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心理测验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和心理学原理,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对被测试者的认知、行为、情感的心理活动予以量化,对贯穿于被测试者全部活动的心理特性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题干所述是心理评估的概念。【知识模块】 心理学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学校。【知识模块】 心理学2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心理学21 【正确答案】 B【
15、试题解析】 儿童多动综合征是小学生中最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征。高峰发病年龄为 8 一 10 岁,男性儿童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知识模块】 心理学2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考试焦虑症是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法等都有较好的效果,必要时可以使用抗焦虑药物来处理。【知识模块】 心理学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会谈,倾听是一种重要的会谈技术。【知识模块】 心理学2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心理学2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心理学四、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动机的功能包括:(1)激活功
16、能。动机能激发有机体产生某种活动。带着某种动机的有机体对某些刺激,特别对那些与动机有关的刺激反应特别敏感,从而激发有机体去从事某种反应或活动。例如,饥饿者对食物特别敏感,因此容易激起寻觅活动。(2)指向功能。动机是针对一定目标(或诱因) 的,是受目标引导的。也就是说,需要一旦受到目标引导就成了动机。(3)维持和调整功能。当个体的某种活动产生以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并调节着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如果达到了目标,动机就会促使有机体终止这种活动;如果尚未达到目标,动机将驱使有机体维持和加强这种活动,以达到目标。【知识模块】 心理学27 【正确答案】 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
17、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人格持续性首先表现为自我的持久性。每个人的自我,在世界上不会存在于其他地方,也不会变成其他东西。二是人格的跨情境的一致性。所谓人格特征,是指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人格的某项特性不会因为情境的一时变化而变化。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人格的稳定性特征也是相对的,人格的特征并不是永久不变的,人格具有可塑性的特征。例如,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可能因为一次人生的重大打击,从此变得郁郁寡欢。【知识模块】 心理学28 【正确答案】 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由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四种体液构成。根据四种体液在人体内各占优势使人具有不同的气质,可以把人的
18、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1)多血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可塑性强,情绪兴奋性高,外部表现明显,反应速度快而灵活。(2)胆汁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反应的不随意性占优势,外向性明显,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反应速度快而不灵活。(3)黏液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低,情绪兴奋性低,内向性明显,外部表现少,反应速度慢且具有稳定性。(4)抑郁质:感受性高,耐受性低,不随意反应性低,严重内向,情绪兴奋性高且体验深,反应速度慢,具有刻板性和不灵活性。【知识模块】 心理学29 【正确答案】 (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
19、家庭环境因素;(4)早期童年经验;(5)自然物理因素。【知识模块】 心理学30 【正确答案】 加德纳采取生活中多方面心智活动才能代表智力的观点,提出了一个超出 IQ 测验定义的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他确定了涵盖人类经验范围的许多智力,每种智力都与其他智力相对独立。简言之,加德纳归纳了八种智力,即语言智力、数理一逻辑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一运动智力、社交智力、自我认知智力和自然观察者智力。分别可以理解为:词语灵敏、数字灵敏、空间灵敏、音乐灵敏、身体灵敏、他人灵敏、自我灵敏和自然灵敏。后来加德纳还假设了第九种可能的智力即“ 存在智力 ”,这是一种“沉思关于生命、死亡和存在等重大问题“的能力。【
20、知识模块】 心理学31 【正确答案】 学生良好兴趣品质应具备如下特点:(1)兴趣的指向性(或倾向性);(2)兴趣的广博性与中心性;(3) 兴趣的稳定性与持久性;(4)兴趣的效能性。【知识模块】 心理学32 【正确答案】 (1)开设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 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 小组辅导。【知识模块】 心理学33 【正确答案】 (1)强化法;(2) 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 示范法;(5)处罚法;(6)自我控制法。【知识模块】 心理学34 【正确答案】 心理健康
21、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1)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3) 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知识模块】 心理学五、材料分析题35 【正确答案】 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来看,教育存在的问题是教育评价片面追求分数,并且公布学生成绩,进行排名。在现实教育中,教育评价往往过于看重学生的考试分数,使分数成为学生的学
22、习目标。这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动机,而且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引起考试焦虑。此外,公布学生成绩并进行排名,首先违背了现代教育思想,侵犯了学生的权利。现代教育思想表明,学生是责权主体,教师和学校应当尊重学生的正当权利,在这里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权。其次,考试成绩排名也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研究表明,学生对公布成绩、排名普遍感到压力大。对于公布考试结果和依据考试结果排名次的做法,让大多数初中生和小学生感到紧张、害怕或讨厌。最后,考试成绩排名也增加了学生家长的心理压力,进而会进一步转嫁到学生身上,给学生造成更大的精神压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教师应对每位考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因此,地方政府与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教育评价的监督。【知识模块】 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