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河北省专接本(政治)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910664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类试卷]河北省专接本(政治)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专升本类试卷]河北省专接本(政治)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专升本类试卷]河北省专接本(政治)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专升本类试卷]河北省专接本(政治)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专升本类试卷]河北省专接本(政治)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北省专接本(政治)模拟试卷 1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 )。(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共同富裕(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保证人民当家作主3 1978 年 12 月,邓小平在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的题目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两个凡是 ”不符合马克思主义4 社会发展和变

2、革的先导是在实践基础上的( )。(A)制度创新(B)文化创新(C)科技创新(D)理论创新5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市场经济认识的重大突破是(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D)市场经济是离不开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6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这在认识论坚持了( )。(A)唯心主义的立场(B)唯物主义的立场(C)二元论的观点(D)辩证法的观点7 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8 社会基本矛盾中处于主要矛盾地位的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

3、建筑的矛盾(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C)公有制和私有制的矛盾(D)改革与革命的矛盾9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文化的主要内容是(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无产阶级的政治法律思想(D)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10 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的根源都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矛盾(C)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D)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之间的矛盾11 “任何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 ,这种看法是( ) 。(A)机械决定论的观点(B)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C)历史宿命论的观点(D)英雄史观的观点

4、12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又注意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其他工作。这种做法体现了( )。(A)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B)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原理13 下面关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践的主体仅仅指人,不包括自然界(B)实践的主体既包括各种人,也包括自然界(C)实践的客体仅仅指人,不包括自然界(D)实践的客体仅仅包括自然界,不包括人14 一元论都承认的观点有( )。(A)世界是可知的(B)思维可以认识存在(C)世界有统一性(D)世界是变化

5、发展的15 有人认为只要我们知道在宇宙开始时粒子的初始状态,那么以后世界的任何时间的状态都能精确地推理出来,这种观点属于( )。(A)唯物辩证法(B)机械决定论(C)唯心主义决定论(D)相对主义诡辩论16 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和活的灵魂是( )。(A)唯物辩证法(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关系的原理(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关系的原理(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7 中国共产党从 1921 年成立到 1949 年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但是在 1927 年实际上就已经在井岗山上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一部分人民已经率先获得了解放。那么 1927 年在解放区实现的是( )。(A)爆发式飞

6、跃(B)阶段性部分质变(C)局部性部分质变(D)非爆发式飞跃18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吃喝穿住(B)物质生活资料生产(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D)结成社会关系19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 )。(A)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决定的(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决定的(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决定的(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20 国有小型企业的资产出售给内部职工,由职工人股,实行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的股份合作制度就使( )o(A)这些企业转变为非公有制经济(B)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

7、产中的比重增加(C)国有资产的价值量减少(D)公有制实现形式发生变化21 辩证法思想的现代形态是( )(A)自然辩证法(B)朴素辩证法(C)唯物辩证法(D)唯心辩证法22 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 。(A)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B)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23 我国要实现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 )。(A)由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转变(B)由扩大再生产向简单再生产转变(C)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D)由集约型向粗放型

8、转变24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物是感觉的复合” 。这是一种 (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25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理论,一种是唯理论,另一种是 ( )。(A)经验论(B)循环论(C)直线论(D)不可知论26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B)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和劳动还仅仅是谋生的手段(D)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27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个论断指出了( )。(A)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B)

9、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C)民主和法制的紧密联系(D)民主和社会主义内在的本质联系28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B)遵循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的方针(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29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就是要(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坚持人民当家作主(C)坚持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有机统一(D)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30 以德治国的首要原则是( )。(A)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B)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C)

10、坚持集体主义原则(D)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围绕、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中心任务31 在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党的十七大强调要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 ) 。(A)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B)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C)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D)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促进者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经济基础是( )。(A)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C)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D)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33 我国经济特区的社会性质是( )。(A)资本主义性质的(B)社会主义性质的(C)半社会主义性质的(D)半

11、殖民地性质的34 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主张的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35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 )。(A)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B)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C)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D)反腐倡廉二、多项选择题36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A)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B)揭示了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C)突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D)概括了社会主义完整的理论体系37 邓小平提出“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的科学论断的客观依据是 ( )。(A)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已经解决(B)

12、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C)世界已建立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D)世界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世界战争已具有可能性38 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包括有 ( )。(A)社会福利(B)社会救济(C)社会保险(D)个人储蓄39 在贯彻按劳分配时,为防止收人差别过分悬殊的情况,我们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A)保护合法收入(B)限制高收人(C)调节过高收入(D)取缔非法收入40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对义利关系作了科学的概括。其主要内容包括( )。(A)肯定物质利益的基础作用(B)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C)阐明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根本

13、一致性(D)指出要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三、论述题41 运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理,说明正确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必要性。四、材料分析题42 材料: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 、“芭蕾“ 、“沙发” 等一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雷人“、“粉丝”、“ 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扪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4、: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43 下面是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材料:材料 1: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荚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杜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同志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的讲话材料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党员领导干部要做表率。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现,既要强调内因的根本作用,充分发挥党员

15、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强调外因的促进作用,建立健全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摘自人民日报(2006 年 7 月 7 日)根据上述材料回答:44 分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45 如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五、判断题46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的机能。( )(A)正确(B)错误47 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A)正确(B)错误48 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A)正确(B)错误49 没有无质之量,也没有无量之质。( )(A)正确(B)错误50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A)正确(B)错误51 相对主义真理观就是否

16、认真理的相对性,不承认真理是发展的。( )(A)正确(B)错误52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就是指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A)正确(B)错误53 两岸统一的根本前提始终是坚持一个中国。( )(A)正确(B)错误54 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A)正确(B)错误55 扬弃是全盘否定。( )(A)正确(B)错误56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A)正确(B)错误5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圭义,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A)正确(B)错误58 现代企业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A)正确(B)

17、错误59 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社会新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A)正确(B)错误60 在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民主党派是在野党。( )(A)正确(B)错误河北省专接本(政治)模拟试卷 1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2 【正确答案】 B3 【正确答案】 A4 【正确答案】 D5 【正确答案】 C6 【正确答案】 D7 【正确答案】 A8 【正确答案】 B9 【正确答案】 B10 【正确答案】 A11 【正确答案】 B12 【正确答案】 B13 【正确答案】 A14 【正确答案】 C15 【正确答案】 B16 【正确答案】 D17 【正确答案】 C

18、18 【正确答案】 B19 【正确答案】 D20 【正确答案】 D21 【正确答案】 B22 【正确答案】 D23 【正确答案】 C24 【正确答案】 B25 【正确答案】 A26 【正确答案】 C27 【正确答案】 D28 【正确答案】 C29 【正确答案】 B30 【正确答案】 D31 【正确答案】 C32 【正确答案】 A33 【正确答案】 B34 【正确答案】 B3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基本知识考查。二、多项选择题36 【正确答案】 A,B,C37 【正确答案】 B,D38 【正确答案】 A,B,C,D39 【正确答案】 A,C,D40 【正确答案】 A,B,C,D三、论述

19、题41 【正确答案】 (1)“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是认识发展的总规律,它所体现的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由于客观事物极其复杂而且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因此,人们不可能通过实践和认识的一次循环而穷尽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必须随着实践的展开而发展,使认识活动不断反复并无限发展,才能不断地解决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使认识通过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相适应,正确地指导实践。(2)这一原理正说明了正确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必要性。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无产阶级的斗争经验,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这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被无产阶级掌握,指引他们自觉地进行斗争,是从认

20、识再到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立足于实践基础上的再认识的过程,包括对以往某些“不完全清醒” 的认识,更多的是对实践中感性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使其上升到新的理性认识,以指导不断发展着的实践。因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题中之义。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以更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切实地推向前进。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有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的提出和完善,正是对社会主义再

21、认识的思想结晶。【试题解析】 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哲学论述题,由原理和分析点构成,而答案设计完全符合一般答题思路,只要学会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解答问题,本题应该十分容易。一般要求学生按照原理、分析、结论的一般程序来回答即可,在分析中还应注意正反面的对照分析。四、材料分析题42 【正确答案】 (1)发展具有普遍性。汉语也是不断发展的。(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陈代谢是汉语发展币可抗拒的客观规律。(3)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符合汉语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语言要素,具有强大生命力。(4)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汉语在其发展中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

22、不完善的地方,人们的争议也表明对新生事物有一个认识过程。(5)做好量变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要积极积累、吸收符合语言发展内在规律的新元素,为促进汉语进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试题解析】 题目中所给出的材料具有导向的作用,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发展观的认识。所以,做题时直接根据平时学的知识作答就可以了。44 【正确答案】 必要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也出现了一一些消极腐化现象。一些人理念信念淡薄,道德滑坡,思想价值混乱,出现了严重的腐败现象,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缺位的突出表现。关系到我国的软国力建设。综合国力竞争包括硬国力和软国力竞争两方面。树立社会主义荣

23、辱观,能够提升我国人民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道德境界,增强党和国家的影响力、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改善我国的国家形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是推进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和重要环节。45 【正确答案】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措施: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奠定基础。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形成积极向上、力争上游的新局面。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讲正气,讲道德,讲荚丑,讲荣辱,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现,重在践行,重在持之以恒,重在形成一个持之以恒的践行机制,主要包

24、括社会主义荣辱现的教育机制、修养机制、示范机制和评价机制。【试题解析】 本题是一道多材料分析题,学生可以结合材料运用有关的答题模式就可以直接作出解答,实际上考生需要简单运用材料,主要靠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来解题。五、判断题46 【正确答案】 A47 【正确答案】 A48 【正确答案】 B49 【正确答案】 A50 【正确答案】 B51 【正确答案】 B52 【正确答案】 B53 【正确答案】 A54 【正确答案】 A5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扬弃不是全盘否定,它是指克服、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和继承以往发展中对新事物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把它友展到新的阶段。5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5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邓小平曾经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58 【正确答案】 A59 【正确答案】 A6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ASA S12 55-2012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Acoustics C Determination of sound power levels and sound energy levels of noise sources using sound pressure C Precision methods for ane.pdf ASA S12 55-2012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Acoustics C Determination of sound power levels and sound energy levels of noise sources using sound pressure C Precision methods for ane.pdf
  • ASA S12 56-2011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Acoustics C Determination of sound power levels and sound energy levels of noise sources using sound pressure C Survey method using an en.pdf ASA S12 56-2011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Acoustics C Determination of sound power levels and sound energy levels of noise sources using sound pressure C Survey method using an en.pdf
  • ASA S12 56-2011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Acoustics C Determination of sound power levels and sound energy levels of noise sources using sound pressure C Survey method using an enl.pdf ASA S12 56-2011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Acoustics C Determination of sound power levels and sound energy levels of noise sources using sound pressure C Survey method using an enl.pdf
  • ASA S12 57-2011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Acoustics C Determination of sound power levels and sound energy levels of noise sources using sound pressure C Engineering survey method .pdf ASA S12 57-2011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Acoustics C Determination of sound power levels and sound energy levels of noise sources using sound pressure C Engineering survey method .pdf
  • ASA S12 57-2011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Acoustics C Determination of sound power levels and sound energy levels of noise sources using sound pressure C Engineering survey method.pdf ASA S12 57-2011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Acoustics C Determination of sound power levels and sound energy levels of noise sources using sound pressure C Engineering survey method.pdf
  • ASA S12 58-2012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Sound Power Level Determination for Sources Using a Single-source Position.pdf ASA S12 58-2012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Sound Power Level Determination for Sources Using a Single-source Position.pdf
  • ASA S12 6-2016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Methods for Measuring the Real-Ear Attenuation of Hearing Protectors.pdf ASA S12 6-2016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Methods for Measuring the Real-Ear Attenuation of Hearing Protectors.pdf
  • ASA S12 60 PART 1-2010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Acoustical Performance Criteria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for Schools Part 1 Permanent Schools (Includes Interpretations .pdf ASA S12 60 PART 1-2010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Acoustical Performance Criteria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for Schools Part 1 Permanent Schools (Includes Interpretations .pdf
  • ASA S12 60 PART 2-2009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Acoustical Performance Criteria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for Schools Part 2 Relocatable Classroom Factors《学校声学性能标准 设计要求和.pdf ASA S12 60 PART 2-2009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Acoustical Performance Criteria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for Schools Part 2 Relocatable Classroom Factors《学校声学性能标准 设计要求和.pdf
  •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