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美学(绪论和审美活动论)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913431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美学(绪论和审美活动论)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美学(绪论和审美活动论)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美学(绪论和审美活动论)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美学(绪论和审美活动论)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美学(绪论和审美活动论)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全国自考美学(绪论和审美活动论)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题1 实践概念2 审美形态3 审美需要4 审美理想5 审美澄明6 审美意识二、简答题7 简述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代表性看法。8 论述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9 简述审美经验的特点。10 简述审美趣味的特征。11 简述审美活动是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12 简述审美惊异的特点。三、论述题13 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14 为什么只有审美活动中对象的审美条件才能现实地向审美对象转化?15 论述“游戏说 ”的意义和缺陷。16 论述巫术礼仪活动是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发生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四、填空题17 美学是一门

2、关于_的综合性人文学科。18 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_、_、_。19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从德国哲学家_1750 年出版的_一书为标志,他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 。20 _是人类的基本活动和生存方式之一。21 审美活动的根本动力是人的_。22 _提出了“ 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的著名命题。23 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体现在_、_、_三个基本环节及其起伏运动的状态中。24 _,是人的审美意识觉醒的一种重要标志。25 原始人的自我装饰大致可分为_与_两种类型。全国自考美学(绪论和审美活动论)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题1 【正确答案】 实践概念: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在继

3、承和批判西方传统实践观念、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实践概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他坚持把实践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 ,理解为人类自我创化并变革世界的现实活动,理解为人的整个社会生活世界的根本基础。他科学地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里,实践概念覆盖了人的全部社会生活,既包括最基础的物质生产活动,又包括种种精神生产活动,以及人们广大的日常生活活动。2 【正确答案】 审美形态:是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广义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3 【正确答案】 审美需要:就是指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

4、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将按照他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精神要求。4 【正确答案】 审美理想:就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理想形态的美。5 【正确答案】 审美澄明:(1)指在审美活动中达到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统一,实现人与人、人与对象,与自然之间生动和谐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澄明之境,是光明、敞亮的境界。(2)在这种境界中,审美主体的精神与情感都处在一种自由状态中,而审美对象的意义也充分地显现出来,最真实的自我和最真实的对象交融在一起,从而进入天地与我为一的境界中去。6 【正确答案】 审美意识:概括地说,指人对自身审美需要和外在对象的

5、审美意义,以及二者之间所构成的审美价值关系的心理反映形式。它主要包括人的审美愿望、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内容。二、简答题7 【正确答案】 (1)美学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的学科;(2)美学是研究艺术的学科;(3)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科;(4)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8 【正确答案】 (1)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2)美与审美形态;(3)美感与审美经验;(4)艺术和审美教育。9 【正确答案】 (1)审美经验主要不是认识,而是一种感性经验;(2)审美经验是一种快感体验,但不同于感官欲望带来的快感。在审美经验中,美感提升着欲望满足的快感。10 【正确答案】 (1)审美趣

6、味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2)影响主体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仍是他所面临的后天因素或社会条件。11 【正确答案】 所谓审美活动无功利,是说审美活动并不以某一有限目的为目的,相反它还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当主体囿于直接的功利目的时,他不可能成为审美主体,客体也不会作为审美对象向他呈现。被某种有限的功利性目的所操纵、所支配的人的存在,是一种与人的真正自由本性相疏离的单向度的片面的存在。审美活动就是对这种存在状态的一种积极扬弃与克服。审美活动虽然在其自身中剔除了直接的功利目的性,却并不意味着它与功利性的绝缘。相反,审美活动指向一种整体的、根本的功利性,这就是它把人向着完整的自由存在状态提升。所以说

7、审美活动是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12 【正确答案】 (1)审美惊异并不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而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2)审美惊异的产生既依赖于主体一定的自身条件,也依赖于对象本身一定的客观条件。名词解释 审美体验:就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三、论述题13 【正确答案】 (1)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审美活动具有开放性、可能性、超越性,它是一种面向未来、富于创造性的活动。因而使人从平凡、琐屑的世界中超拔出来。(

8、2)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在异化活动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在审美活动中,人从片面走向完整、从单一走向丰富,从被肢解的实际人生中找回已经失落了的本真世界。(3)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现实存在,它是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在审美活动中,人暂时摆脱了种种现实的功利关系,进入了理想的、超越的存在状态,人的本质力量不再受到现实生活的种种限制,因而与对象世界的关系达到全面、充分的自由与和谐。14 【正确答案】 因为在日常的生活世界中,事物对象存在的本质性往往处在被掩盖或被肢解的状态。功利性活动以直接拥有或攫取存在物为目的,它使事物的本真性消解在它的有用性之中。科学认识活动为了寻求在某种确定条件

9、下的事物规律,则不得不把运动中的事物抽象化,并把它作为已经完成的东西加以分解与剖析,在这种过程中活生生的事物也就必然蜕变成一种死的标本。只有在审美活动中,事物对象才既超脱了功利性,又摆脱了抽象的分析,而得以如其所是地显现自身,才带着它鲜活的生命力和本真性向主体敞开和呈现,审美对象就得以现实的生成。15 【正确答案】 席勒以游戏说对审美发生所作的阐释,既包含深刻的洞见,也具有明显的不足。首先,他试图从人的生命活动的独特性质中去探寻审美发生的直接精神动力,并敏锐地揭示出审美活动与人的自由本质之间内在的必然关系,这种思路及其所得出的结论都是值得肯定的。其次,他既看到了人的审美活动与动物游戏活动的根本

10、不同,也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某种深层的联系,说明审美的发生是有其动物性的生理基础的,这符合生命进化的自然历史过程。但是,把游戏说作为一种审美发生理论来看,它显然存在着严重缺陷。这主要表现在它根本忽视了对动物游戏向人的游戏转化的机制以及人的游戏得以发生和进行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探讨。同时,在席勒那里,游戏与审美几乎可以看成是同义词,这样,说审美产生于游戏,无异于说审美发生的根据就在于它自身。这显然是难以成立的。16 【正确答案】 巫术活动对审美的原始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巫术的神圣性与严肃性,强化并提高了人的意识与意志等主体的精神能力。(2)巫术活动独特的仪式化功能。推动了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它实际上是人类符号创造行为的原始形态,它本身就蕴涵着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最初萌芽。(3)巫术活动的操演过程直接孕育着原始艺术的发生。四、填空题17 【正确答案】 审美现象18 【正确答案】 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19 【正确答案】 鲍姆加登;美学20 【正确答案】 审美活动21 【正确答案】 审美需要22 【正确答案】 黑格尔23 【正确答案】 惊异;体验;澄明。24 【正确答案】 人类的自我修饰与美化25 【正确答案】 固定装饰;非固定装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