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美学(审美活动论)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913420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美学(审美活动论)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美学(审美活动论)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美学(审美活动论)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美学(审美活动论)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美学(审美活动论)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全国自考美学(审美活动论)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认为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而且是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的一种主要标志的思想家是 ( )(A)歌德(B)席勒(C)达尔文(D)伏尔泰2 认为人之所以会产生游戏的冲动,是因为生命力的盈余的思想家是( )(A)洛克(B)弗洛伊德(C)席勒(D)培根3 认为审美发源于人的生物学属性的是 ( )(A)弗洛伊德(B)达尔文(C)柏拉图(D)博克4 认为审美发源于人的精神属性的是 ( )(A)荣格(B)达尔文(C)弗洛伊德(D)鲍罗丁5 审美起源巫术的主要依据是关于原始文化的学说,其主要

2、著作之一是( )(A)摩尔根古代社会(B)达尔文物种起源(C)马克思人类学笔记(D)弗雷泽金枝6 早期文化人类学认为,孕育艺术的活动是 ( )(A)巫术活动(B)生殖活动(C)生产活动(D)狩猎活动7 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 ( )(A)制造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 (B)早期人类的巫术狩猎活动(C)艺术的形成与成熟(D)饮食生殖等伦常生活8 审美发生的社会中介因素是 ( )(A)人的生物属性的满足(B)具有普遍意义的日常生活(C)具有社会性要求的劳动(D)人的精神属性的满足9 从根本上决定了审美活动也必然是一种具有社会性质的人类活动的是 ( )(A)审美对象是社会性质(B)人自身存在的社会性质(

3、C)审美理想的教化性质(D)人的存在的群体性10 审美活动得以发生和发展的直接条件是 ( )(A)一定的社会历史因素(B)一定的主体性因素(C)一定的客观环境(D)一定的客体性因素11 提出“劳动先于艺术、功利先于审美” 的是 ( )(A)卢森堡(B)恩格斯(C)列宁(D)普列汉诺夫12 普列汉诺夫认为作为审美在劳动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中介性因素是 ( )(A)生产所具有的根本性(B)劳动的价值意义(C)功利性的观念(D)原始劳动的可塑性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13 审美对象与客体审美条件以及主体的审美体验的关系是 ( )(A)审美

4、对象是审美主体与客体审美条件相互融合的产物(B)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才会现实地具体地生成(C)等于客体的审美条件本身(D)等于主体的审美体验本身(E)三者之间没有非常明确的关系14 审美对象从它所依存的客观事物中被抽离出来的过程 ( )(A)是外在事物从实向虚的能动转化过程(B)是审美主体内在的本质力量充分对象化的过程(C)是审美对象摆脱感性特征的契机(D)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摆脱感性特征的契机(E)是外在事物失去审美意义的时刻15 审美对象开放性特点就是审美对象既是有限的、确定的,但又具有无限性和不确定性,从两方面看 ( )(A)任何审美对象都不能离开一定的“物”(

5、B)真正的审美对象一定有其不确定的内涵与意蕴(C)任何审美对象最终都要离开一定的“物”(D)审美对象对于同一主体只具有同一种意义(E)审美对象的意蕴是绝对相对的16 以下哪些中国古典美学命题表达了审美对象开放性的特点 ( )(A)“言有尽而意无穷 ”(B)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C) “韵外之致、味外之旨”(D)“象外之象、景外之景”(E)“羚羊挂角”17 在审美发生论上主要倾向于游戏说的思想家有 ( )(A)柏拉图(B)康德(C)席勒(D)弗雷泽(E)泰勒18 以下哪一些是席勒的观点 ( )(A)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而且是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的一种主要标志

6、(B)游戏这种自由活动的显著特征就在于,只对事物的形象本身无所为而为地进行观赏和玩味(C)所谓游戏,其实也就是一种审美活动(D)人之所以会产生游戏的冲动,是因为生命力的盈余(E)审美发生于理性观念的感性显现19 席勒以游戏说对审美发生所作的阐释具有明显的不足,包括 ( )(A)忽视了对动物游戏向人的游戏转化以及人的游戏的社会历史条件(B)游戏与审美几乎是同义词,这样,审美发生的根据就在于它自身(C)从人的生命活动的独特性质中去探寻审美发生的直接精神动力(D)看到了人的审美活动与动物游戏活动的根本不同(E)忽视人的审美活动与动物游戏活动之间存在某种深层的联系20 席勒以游戏说对审美发生所作的阐释

7、包含深刻的洞见,包括 ( )(A)从人的生命活动的独特性质中去探寻审美发生的直接精神动力(B)看到了人的审美活动与动物游戏活动的根本不同(C)重视人的审美活动与动物游戏活动之间存在某种深层的联系(D)忽视了对动物游戏向人的游戏转化以及人的游戏的社会历史条件(E)游戏与审美几乎是同义词,这样,审美发生的根据就在于它自身21 在审美发生论上主要倾向于本能说的思想家有 ( )(A)博克(B)达尔文(C)弗洛伊德(D)弗雷泽(E)培根22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把审美活动与人的本能联系起来,他把人的基本情欲分为哪两类 ( )(A)要求维持种族生命延续的本能(B)要求维持个体生命的本能(C)体现低级生物

8、要求的食欲与性欲(D)体现高级生物欲念的求知欲和爱欲(E)要求涉猎知识的求知欲23 审美起源本能说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 )(A)混淆动物本能与人的生命活动的区别,把动物快感等同于美感(B)忽视了人的审美活动中所包含的社会性内容,忽视了审美活动的社会根源(C)忽视了动物游戏向人的游戏转化以及人的游戏的社会历史条件(D)重视人的审美活动与动物游戏活动之间存在某种深层的联系(E)没有看到人的生物性基础24 审美起源巫术说的不足在于 ( )(A)混淆艺术与审美,把艺术起源简单地看作就是审美发生(B)把巫术活动看成艺术发生唯一的因素 (C)解释原始洞穴壁画和岩画时并不具有什么说服力(D)丝毫没有说明原始

9、艺术现象(E)忽视人的审美活动与动物游戏活动之间存在某种深层的联系25 审美对象形式规律的多样统一原则26 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27 审美对象的开放性28 游戏说29 简述事物的物质因素成为审美的条件30 简述命题: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的精神交流31 简述命题:只有在审美活动中,对象的审美条件才能现实地向审美对象转化32 举例说明审美活动是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全国自考美学(审美活动论)模拟试卷 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审美

10、活动论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1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1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1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13 【正确答案】 A,B【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14 【正确答案】 A,B【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1

11、5 【正确答案】 A,B【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16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17 【正确答案】 A,B,C【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18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19 【正确答案】 A,B【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20 【正确答案】 A,B,C【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21 【正确答案】 A,B,C【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22 【正确答案】 A,B【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23 【正确答案】 A,B【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24 【正确答案】 A,B【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25 【正确答案】 (1)在审美对象的形式规律中,多样统一是最基本、最普遍

12、的一种,形式规律既变化多样,又统一整齐,对象才生气蓬勃、情趣盎然。(2)多样,各个因素在形式上的区别;统一,各个因素在整体中彼此关联,有机融合。【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26 【正确答案】 (1)审美对象是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相互渗透从而熔铸成的一种独特意象。(2)审美对象就存在于审美主体对客观事物独特的观照和体验之中。(3)审美对象具有非实体性的过程,也是审美主体内在的本质力量充分对象化的过程。【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27 【正确答案】 (1)所谓开放性,就是说审美对象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穷尽性,是悬置了事物有限的实用意义而拥有了一种开放性。(2)审美对象的不确定性和不可穷尽性就根源于它那既与

13、过去沟通又向未来开放的生成性的结构之中。【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28 【正确答案】 (1)认为审美活动发生于游戏的一种学说,主要代表人物有柏拉图、康德,最主要代表是席勒。(2)认为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而且是达到人性的一种主要标志,游戏是生命力的盈余,是想象力的游戏。【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29 【正确答案】 (1)审美对象存在的物质基础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主要是指构成具体事物的色彩、线条、形状、音响等可以被人直接把握的感性属性。(2)构成审美条件的物质因素是一个多样统一的、丰富多彩的保持内在一致性的有机整体。这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逐渐生成的。【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30 【正确答案

14、】 (1)审美活动是一种最具本己性的精神交流与沟通,它既是主体得以能动地表现自己本质力量的方式,也是对象呈现自身的一种生动过程。(2)审美是一种最符合人性尊严,也最能体现人的本真价值的自由的生命活动,通过审美活动,人与世界自由无碍地交流、对话,融为一体。(3)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在精神上的一种交往与对话。通过主体积极的参与,审美对象才现实地向人显现出来。【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31 【正确答案】 (1)审美对象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才现实地生成并显现出来的,审美活动使事物对象的审美价值展露出来,审美对象得以实现。(2)在审美活动中,事物对象才既超脱了功利性,又摆脱了抽象的分析;主体不仅超越了主客二分

15、的思维模式,也超越自身片面;在审美活动中,主体越是忽视自身的现实存在,就越是有助于对象的存在。(3)所谓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完成在审美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审美对象才会生成。【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32 【正确答案】 (1)审美是一种最具个性化色彩的精神活动,它所建构的是一个具有独特生命意味的诗意世界。(2)一般的精神生产中,把活生生的、流动不息的生活凝固化、客体化。在审美活动中,主体则不仅不与对象相分离,而且以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为其突出的特点,以此体悟生命的意义。(3)一般的精神生产往往是以理性代替感性,以抽象的普遍性消融具体的个别性。审美活动则恰恰是把感性、个别性作为自己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审美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不仅是具体的、独特的,而且永远是一次性的、不可重复的。(4)审美的体验过程,既可以是一种瞬间的体验,也可以是终身的体验,历久而弥深。审美活动的具体内容,永远是随着人生而不断变迁、不断深化和不断丰富的。【知识模块】 审美活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