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同步练习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1950 年 6 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改革的文件是(A)兴国土地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 中国土地法大纲(D)井冈山土地法2 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执行的政策是(A)“镇压与宽大相结合”(B) “严厉镇压”(C) “不杀、少杀”(D)“治病救人 ”3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私营工商业的生产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进行全面调整的原则是(A)“消灭资本主义 ”(B) “经销代销”(C)
2、 “统购统销”(D)“公私兼顾、劳资两利”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4 “文化大革命 ”期间,中国共产党粉碎林彪和 “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分别是在(A)1971 年(B) 1972 年(C) 1975 年(D)1976 年5 1949 年至 1976 年间,新中国取得的成就主要是(A)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D)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环境的改善6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在外交领域的成就有(A)中
3、法建交(B)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C)中美两国发表上海联合公报(D)中日两国发表关于建交的联合声明7 1947 年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失败后转为重点进攻,其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A)中原解放区(B)山东解放区(C)陕甘宁边区(D)华东解放区三、简答题每小题 6 分。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8 简述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9 中共八矗大如何准确把握当时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10 陈云同志提出“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思想的主要内容。11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步走” 的战略是什么12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什么?其根据何在?13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提出的“大跃
4、进” 历史背景。14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15 人民公社“ 政社合一” 体制的基本特点。16 简述“七千人大会 ”的主要内容。四、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17 试论述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贡献。18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学说的主要内容。19 在 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初,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思考及其现实意义。20 1956 年至 1957 年上半年,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早期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果?21 试分
5、析“文化大革命 ”发生的社会历史原因。22 如何正确评价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错误。23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理论贡献的主要方面。24 从新中国成立至 1976 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主要取得了哪些成就?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同步练习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
6、中曲折发展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4 【正确答案】 A,D【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5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6 【正确答案】 B,C ,D【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7 【正确答案】 B,C【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三、简答题每小题 6 分。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8 【正确答案】 (1)1956 年 4 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讲话主要是总结经济建设的
7、初步经验,借鉴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系统地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正确处理的十个方面的问题。(2)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即“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因素全都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3)围绕着经济、政治、外交和社会生活等十个方面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基本精神是要在着重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同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农业,并且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沿海与内地两方面的建设积极性。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方面,提出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要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方针。最后,还提出了“双百”方针这一社
8、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方针。(4)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9 【正确答案】 (1)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
9、盾。(2)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也就是说,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0 【正确答案】 (1)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思想,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2)这个思想成为突破传统观念、探索适
10、合中国特点的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1 【正确答案】 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的经济走在世界前列。【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2 【正确答案】 (1)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2)因为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基本结束,大量的突出的是人民内部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就成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即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国经济和文化,巩固社会主义新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的必要条件,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知识模块】
11、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3 【正确答案】 (1)1957 年“ 一五”计划提前完成,增强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经济建设的自信心。加上整风运动中,一些工厂、农村出现生产迅速增长的新气象,使许多人认为可以出现比“ 一五 ”计划高得多的建设速度。 (2)与此同时,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受到苏联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鼓舞,相继提出了赶超世界发达西方国家的奋斗目标。“大跃进” 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下逐步提出并加以推进的。(3)“大跃进”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力图打开一个新局面,这个努力没有获得成功。【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4 【正确答案】 (1
12、)1958 年 5 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2) 这条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国家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总路线提出的“多快好省” 这四个字,本来是相互制约的,但在宣传中和实际工作中片面地突出了一个“快” 字,提出 “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5 【正确答案】 (1)“政社合一”体制的基本特点被概括为 “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 ”。(2)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两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为四五千户以至一两万户的人民公
13、社。所谓“公” ,就是公有化程度高,原来经济条件各不相同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被合并以后,主要财产归人民公社所有,收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和分配。(3)它严重地脱离了农村的生产力水平,致使“一平二调” 之风泛滥,损害了广大的社员和小集体的利益。【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6 【正确答案】 (1)为了统一思想,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工作方向,1962 年 1、2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2)这次会议打破惯例,直接请来自中央、大区、省市自治区、地区、县五级的党政军领导干部七千余人与会,以便于中央与地方各级的直接沟通,被称为“七千人大会” 。(3)刘少奇向大会提交书面报告。
14、与会者发扬民主,对书面报告进行了反复讨论和修改,并对前几年的工作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1 月 30 日,毛泽东发表讲话,系统阐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并对前几年的错误表示要负第一位的责任。这次会议对于恢复实事求是、民主精神和自我批评精神起了积极作用,在贯彻落实“八字方针” 、推动形势迅速好转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四、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17 【正确答案】 (1)1956 年 9 月 15 日至 27 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代表中央委员会作政治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邓小平作关
15、于修改党章的报告。(2)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大会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执政党建设提出了正确的指导方针。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政治建设上,大会要
16、求继续加强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继续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逐步制定完备的法律,建立健全的法制。在执政党建设上,大会强调要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4)中共八大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思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大会集中全党智慧总结提出的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成果,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党的事业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8 【正确答案】 (1)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样两
17、类社会矛盾。这两类社会矛盾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来说,是非对抗性的:在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来说,除了对抗性的一面,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毛泽东特别指出,在我们国家里,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2)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根本不同。敌我矛盾是分清敌我的问题,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也就是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方法去解决,决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正确
18、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诸如,在经济上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政治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在科学文化上实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等等。 (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它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中共八大路线,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一规律,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 【正确答案】 (1)关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关系:第一,对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所作的创造性构想:陈云就所有制、生产、流通方面提出“三个主
19、体,三个补充” 思想。第二,对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优势的前提下允许非社会主义经济成份存在的问题的探讨:毛泽东提出“ 新经济政策 ”:“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刘少奇提出我们国家有百分之九十几的社会主义,搞百分之几的资本主义,可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周恩来提出搞一点私营的,活一点有好处。第三,毛泽东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的思想。第四,关于农村工作:邓子恢提出在农业中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邓小平强调要调整生产关系。(2)关于经济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第一,体制改革初步探索: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有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1956 年国务院召开全国体制会议,周恩来就
20、有关问题作了系统阐述,拟订了改进国家行政体制的初步方案:1957 年成立以陈云为组长的五人小组加强对经济工作和改进体制工作领导;中共八届三中全会通过陈云主持起草的关于改进工业、商业、财政三个管理体制的规定草案,适当向地方和企业下放管理权力。第二,关于建立企业管理制度:毛泽东肯定了鞍钢宪法,即两参一改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中实行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的三结合。1961 年“工业七十条” 正式确认了这种企业管理制度。(3)现实意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和建设有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思想源泉,在不同程度上成为邓小平理论的先导,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直接的现实意义。【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0 【正确答案】 (1)1956 年 4 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提出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在经济、政治、外交和社会生活等十个方面关系的问题。论十大关系成为全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
22、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2)1956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总结了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验,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着重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中共八大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思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大会集中全党智慧总结提出的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成果,对于社会主义建设
23、事业和党的事业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3)1957 年 2 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并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提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它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共八大路线,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4)所有这些,都是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取得的积极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为马
24、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许多新内容。【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1 【正确答案】 “ 文化大革命 ”之所以发生并且持续十年之久,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1)我们党在迅速进入社会主义新的历史阶段之后,对于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2)由于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积累下了丰富的阶级斗争经验,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新事物、新问题时,容易照搬过去的经验,把本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看作是阶级斗争,仍然习惯于采取大规模群众性政治运动的方法去处
25、理。这种脱离现实生活的主观主义的思想和做法,由于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某些设想和论点加以误解或教条化,反而显得有“理论根据” 。这些都促成了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的产生。(3)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遭到严重破坏,致使党无法依靠制度的和集体的力量及时地发现并纠正错误。本来,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是毛泽东亲手培育起来并身体力行的优良制度、优良传统。然而,在中国共产党面临工作重心转向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新任务因而需要特别谨慎的时候,毛泽东逐渐骄傲起来,逐渐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主观主义和个人专断作风日益严重,日益凌驾于党中央之上,使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不断受到
26、削弱以至破坏。再加上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使党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现象滋长起来,这样也就使党和国家难于防止和制止像“ 文化大革命 ”这样全局性错误的发生和发展。【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2 【正确答案】 (1)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所犯的严重错误,包括“文化大革命 ”在内,是探索中的错误,并不是由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所造成的。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所犯的错误,需要做具体的、历史的分析。(2)中国共产党在犯严重错误的时候,其性质和宗旨都没有改变。就是在“大跃进” 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时期,党和政府依然具有团结人民共度难关的巨大凝聚力,依然具有认真总结教
27、训、妥善解决问题、把事业推向前进的能力。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共度难关。在“文化大革命” 的特殊年代里,中国共产党并没有被摧毁而且还能维持统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仍然保存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还在进行,国家仍然保持统一并且在国际上发挥着重要的影响。(3)党内外广大干部群众在“ 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抗争,对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这种抵制、抗争和斗争是十分艰难曲折的,但中国共产党团结广大干部群众终于战胜了他们。正是由于各级干部、党员和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知识分子的抵制、抗争和斗争,“文化大革命” 的破坏性作
28、用受到一定的限制。(4)毛泽东在全局上坚持“文化大革命” 的错误,但也制止和纠正过一些具体错误。毛泽东保护过一些党政军领导干部和党外著名人士,使一些负责干部重新回到重要的领导岗位。毛泽东领导了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对江青、张春桥等人也进行过重要的批评和揭露,不让他们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图谋得逞。在对外关系上,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始终警觉地雏护国家的安全,并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在“文化大革命” 中,党没有被摧毁并且还能维持统一,国务院和人民解放军还能进行许多必要的工作,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仍然保存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还在进行,国家仍然保持统一,这些都是同毛泽东的作用分不开的。(5)总之,
29、正如 1981 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 忽视错误、掩盖错误是不允许的,这本身就是错误,而且将招致更多更大的错误。但是,三十二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还是主要的,忽视或否认我们的成就,忽视或否认取得这些成就的成功经验,同样是严重的错误。”【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3 【正确答案】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贡献。第一,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毛泽东论述了必须实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基本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
30、的基本方针。第二,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第三,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毛泽东强调: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大力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为此,应当采取“两步走” 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的经济走在世界前列。第四,在社会主义经济
31、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坚持工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大中小企业并举等“两条腿” 走路的方针;正确解决好综合平衡的问题,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生产和生活的问题,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第五,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坚持人民民主,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处理好
32、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要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尤其是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社会主义法制要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社会生产力。第六,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对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实行“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的方针。第七,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第八,关于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毛泽东最早觉察到帝国主义的“ 和平演变 ”战
33、略的危险,号召共产党人提高警惕,同这种危险做斗争。同时,他又十分警惕党在执政以后可能产生的种种消极现象。为此,他提出: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阐明的这些重要思想,把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大大地向前推进,为继续进行探索并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4 【正确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主要取得了以下成
34、就:(1)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一时期最大的建设成就,是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 ”的问题。从国防和国家安全的考虑出发,这一时期开展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对改善工业布局和城市布局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不仅使中国在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之后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而且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始终把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作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尽管人民群
35、众生活逐年改善的增幅不大,但还是初步满足了占世界 14 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文化、医疗、科技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文化建设上,我们开展了扫除文盲、大力推广普通话,并加大了对小学、中学和高等教育的投资;文学艺术工作尽管不断受到“左” 的干扰,但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引下,仍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医疗事业也得到蓬勃的发展。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上,新中国先后制定了两个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新中国在核技术、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一些重要的现代科学分支和新兴应用技术,也都在这一时期逐步发展起来。华罗庚、李四光、茅以升、竺可
36、桢、童第周等一批科学家为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3)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国际环境也得到了提高与改善。新中国从建立之日起,就把坚持独立自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为对外工作的目标,努力为国内和平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新中国在成立初期,一面奉行独立自主基础上的“一边倒 ”政策争取了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支持;一面发展同西方国家的民间外交,实现了以民(间)促官(方) ,以经(济)促政( 治)。1971 年 10 月,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争取下,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 年 2 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发表上海联合公报。同年 9 月,中日两国发表关于建交的联合声明。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 年出现了西方国家对华建交热潮,中国同英国、荷兰、希腊、联邦德国等国先后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从 1965 年的 49 个增加到 1976 年的 111 个,仅 1970 年以后的新建交国家就有 62 个。【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