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wealthynice100 文档编号:922756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0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增强B. 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增强C.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增强D. 空中云量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答案】C【解析】【分析】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增强。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很少。空中云量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与二氧化碳浓度无关。【详解】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主

2、要表现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增强,C 对。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很少,A 错。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不影响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B 错。空中云量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与二氧化碳浓度无关,D 错。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 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 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 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不会导致地表温度下降,故 A 错误。极光现象是太阳活动导致的。不会使地表温度下降,故 B 错误。火山爆发不会导致地区表面长波辐射增强,故 C 错误。火

3、山爆发后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大气的削弱作用增强。所以导致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进而使地面温度下降,故 D 正确。- 2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火山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霜冻多出现在晚秋或寒冬季节晴朗的夜晚,主要是因为此时A. 地面辐射弱 B. 太阳辐射强 C. 大气反射强 D. 大气逆辐射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霜冻多出现在晚秋或冬季晴朗的夜晚,主要是因为此时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补充的热量少,温度低。考点: 大气的热力作用点评: 难度较小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4. 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

4、叙述正确的是( )A. 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 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C. 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 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5. 图中丁地的有效辐射值相对较大,对其原因叙述可信的是( )A. 丁地的气候较为干旱,云雨少,大气逆辐射较弱- 3 -B. 丁地的地面长波辐射值较大C. 丁地的大气浑浊度高,保温作用强D. 丁地的植被覆盖率高,地面辐射较弱【答案】4. C 5. A【解析】【4 题详解】根据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等值线,等值线总是按某一递增或递减的趋势变化。甲地和乙地的取值范围相同,没有增加,A 错。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减少,B、D 错。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C 对

5、。【5 题详解】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图中丁地的有效辐射值相对较大,原因是丁地的气候较为干旱,云雨少,大气削弱作用弱,大气逆辐射较弱,A 对。丁地的纬度较高,温度较低,地面长波辐射值较小,B 错。根据材料,有效辐射与丁地的大气的保温作用、植被覆盖率无直接关系,C、D 错。下图为某地区 1 月份平均气温的等温面(理想模式) ,回答下列小题。6. 甲、乙、丙、丁四处,气温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为(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丁、丙C. 甲、乙、丁、丙 D. 甲、丙、乙、丁7. 甲、乙位于同一纬线上,且一处位于海洋,另一处位于陆地,则甲地 ( )A. 位于海洋 B.

6、 位于陆地 C. 气压高于乙地 D. 气压低于乙地【答案】6. C 7. D【解析】【6 题详解】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等温面上的点气温相同。结合图示等温面分布,甲、乙、丙、丁四处,气温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为甲、乙、丁、丙,C 对。A、B、D 错。- 4 -【7 题详解】甲、乙位于同一纬线上,且一处位于海洋,另一处位于陆地,则甲地气温高于乙地,气压低于乙地,D 对,C 错。没有季节、昼夜条件,不能判断是海洋或陆地,A、B 错。【点睛】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等温面上的点气温相同。同一水平面上,气温、气压状况相反,甲地气温高于乙地,气压低于乙地。没有季节、昼夜条件,不能判断是海洋或陆地。下左图为“某城市

7、及其周围地区某日 14:00 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8. 上面左图中气温最高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9. 上面右图中反映城郊间热力环流的是( )A. B. C. D. 【答案】8. A 9. D【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和等值线的综合分析。【8 题详解】根据左图的等温线分布,高于高值的原理,故甲位于等温线的闭合中心,气温最高。【9 题详解】城市为热岛,故盛行上升气流,郊区盛行下沉气流,形成环流,图正确。10.下图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使空气水平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b 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面摩擦力- 5 -

8、c 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c 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A. B. C. D. 【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a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对;b 与风向相反,表示摩擦力,会减小风速,但不能使风力偏转,错;c 位于风向右侧,与风向垂直,表示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会使风向向右偏转,错、对。选 C。【点睛】影响风的三种力对风的影响作用力 方向 大小风速 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 始终与风向垂直大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加,赤道为零不影响风速大小北半

9、球使风向右偏,南半球使风向左偏摩擦力 始终与风向相反大小与下垫面性质有关,下垫面越粗糙,起伏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使风速减小与其他两力共同作用,使风向总是与等压线斜交下图为南半球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6 -11. 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 )A. B. C. D. 12. 此时,图中 a、b、c、d 四地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A. a B. b C. c D. d13. 寒潮是我国常见的天气,它可以直接造成( )A. 西北地区的常年干旱 B. 东北地区的春涝C. 黄淮地区的风雪交加 D. 华南地区的台风【答案】11. C 12. D

10、13. C【解析】【11 题详解】图示位于南半球,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南半球向左偏。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C 正确。中风向不应和等压线垂直,A 错误。、中有些区域风向向右偏,B、D 错。【12 题详解】根据等压线形态,此时,图中 a、b、c、d 四地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d,暖锋降水在锋前,d 位于暖锋锋前,D 对。c 位于暖锋锋后,降水可能性小,C 错。a 、b 受高压中心控制,是晴朗天气,A、B 错。【13 题详解】寒潮是我国常见的天气,是强冷空气南下形成的,它可以直接造成黄淮地区的风雪交加,C对。西北地区的干旱主要是距海远,降水少,蒸发量大

11、,A 错。东北地区的春涝是季节性积雪融化形成,B 错。华南地区的台风与寒潮无关,D 错。- 7 -下图是 2012 年 12 月某日 14 时部分地区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4. 图中下列城市的风力可能最小的是( )A. 哈尔滨 B. 乌鲁木齐 C. 北京 D. 兰州15. 甲处的气压值可能的取值范围是( )A. 985990 B. 990995 C. 9951 000 D. 1 0001 00516. 图示时刻,四地中最有可能出现暴雪天气的是( )A. B. C. D. 【答案】14. B 15. A 16. A【解析】等压线稀疏,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图中等差是 5 百帕。图

12、示大陆上是高压中心,甲处位于海洋上,应是低压中心,气压值可能的取值范围是 985990 百帕。最有可能出现暴雪天气的是 位于冷锋锋后,冷锋降水在锋后。【14 题详解】图中下列城市的风力可能最小的是乌鲁木齐,等压线稀疏,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B 对。其它三个城市的等压线较密集,风力较大,A、C、D 错。【15 题详解】根据图示等压线数值,图中等差是 5 百帕。图示大陆上是高压中心,甲处位于海洋上,应是低压中心,气压值可能的取值范围是 985990 百帕,A 对。若甲是高压中心,则取值范围是1005-1010 百帕,B、C、D 错。【16 题详解】- 8 -结合上题,甲是低压中心。图示时刻

13、,甲锋面气旋的四地中,最有可能出现暴雪天气的是 位于冷锋锋后,冷锋降水在锋后,A 对。 位于冷锋锋前,晴朗天气为主,B 错。暖锋降水在锋前,位于暖锋锋后,晴天为主,C 错。位于暖锋锋前,多连续性阴雨天气,降暴雪可能小,D 错。17.下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为动力上升 B. 为高空西风C. 为热力下沉 D. 为东南信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图中为赤道附近热力原因上升形成的赤道低压带;为高空风向,位于低纬度,风向为西南风,属于高空西风;为动力下沉形成副热带高压带;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考点:气压带和风带18.当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

14、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澳大利亚西南部高温干燥 B. 潘帕斯草原绿草如茵C. 理论上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D. 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强【答案】C【解析】【详解】南半球陆地面积小,气压带比较完整。当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应是指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此时北半球是夏季。澳大利亚西南部是地中海气候,正值冬季,温和湿润,A 错。南半球是冬季,潘帕斯草原草木枯黄,B错。理论上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C 对。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盛行东南季风,上升流弱,D 错。19.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 10 月 8 日左右, “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 9

15、 -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A. 蒙古高压 B. 印度低压C. 阿留申低压 D. 夏威夷高压【答案】A【解析】【详解】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 10 月 8 日左右, “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蒙古高压,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大气保温效应差,降温快,露易凝结,A 对。印度低压出现在夏季,B 错。阿留申低压、夏威夷高压分布在海洋上,不是引起我国大陆上露凝结的天气系统,C、D 错。【点睛】10 月份,影响我国的气压系统是蒙古高压,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大气保温效应差,降温快,露易凝结。阿留申低压、夏威夷高压分布在海洋上,不是引起我国大陆上露

16、凝结的天气系统。20.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度地区偏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 受副极地低气压的控制 B. 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C. 东部沿海受到海流影响 D. 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季风气候。我国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东部地区为季风气候,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影响,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21.2014 年冬奥会计划于当年的 2 月 7 日至 23 日在索契举行。读“索契区域示意图”和“索契气候资料图” ,索契属于(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地中海气候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10 -【答案】B【解析】【详解】索契位于

17、黑海沿岸,位于北半球。根据气温和降水特点,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属于地中海气候,B 对。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各月降水均匀,A 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C 错。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小于 0 度,D 错。每年的秋末冬初,频繁的冷空气活动会给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带来明显的降温过程。下图为某年 10 月 9 日至 15 日我国西北某省会城市气温实况和预报。读图回答下列小题。22. 该城市在 10 月 915 日期间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是由_活动造成的( )A. 冷锋 B. 暖锋 C. 气旋 D. 反气旋23. 下列对该城市在 10 月 15 日后的几天的天气描述最可能正确的是( )

18、A. 阴雨绵绵 B. 晴朗干燥 C. 大雪漫漫 D. 晴热难耐【答案】22. A 23. B【解析】10 月份进入秋末冬初,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下降,应是有阴天、刮风天气。过境后,气温回升,但气温值仍较低,应是由冷锋活动造成的。该城市在 10 月 15 日后的几天,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天气描述最可能正确的是晴朗干燥。【22 题详解】我国西北地区纬度较高,10 月份进入秋末冬初。根据该城市在 10 月 915 日期间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下降,应是有阴天、刮风天气。过境后,气温回升,但气温值仍较低,应是由冷锋活动造成的,A 对。暖锋过境阴雨天时间应较长,气温值应较高,B 错。

19、气旋、反气旋过境前后的气温、气压值接近,C、D 错。【23 题详解】结合上题,该天气系统是冷锋过境。该城市在 10 月 15 日后的几天,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天气描述最可能正确的是晴朗干燥,B 对。阴雨绵绵是暖锋过境的天气特征,A 错。大雪漫漫- 11 -是冷锋过境时天气,C 错。秋末冬初,受冷空气控制,没有晴热难耐天气,D 错。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读图,回答下列小题。24. 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 )A. 暖锋 B. 冷锋 C. 反气旋 D. 准

20、静止锋25. 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 )A. 阴雨连绵 B. 风雪交加 C. 晴雨无常 D. 风和日丽【答案】24. D 25. D【解析】【24 题详解】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准静止锋,D 对。暖锋是暖空气主动前进,A 错。冷锋是冷空气主动前进,B 错。反气旋是高压中心控制,多晴朗天气,C 错。【25 题详解】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位于准静止锋的暖气团一侧,或者说位于冷锋的锋前或是暖锋的锋后,以晴朗天气为主,A、B、C 错。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风和日丽,D 对。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 2013

21、年 12 月 2 日 1 时 30 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下列小题。26. 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 2013 年 12 月( )A. 1 日 17 时 30 分 B. 1 日 21 时 30 分C. 2 日 1 时 30 分 D. 2 日 9 时 30 分27. 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 )A. 冷锋过境时 B. 暖锋过境时- 12 -C. 低压控制下 D. 高压控制下【答案】26. A 27. D【解析】试题分析:【26 题详解】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东三区比北京时间晚 5 小时,当东八区 2013 年 12 月 2 日 1 时 30分时,东三

22、区应是 1 日 20 时 30 分,B 对。【27 题详解】卫星发射要求在天气晴朗的夜晚进行,如果发射场周围出现阴雨天气是不宜发射的。当由锋面过境或是低压控制时都会发生阴雨,故 A、B、C 错。只有受高压控制时,才是晴朗天气,适宜发射,D 对。考点:时间计算及航天发射的条件28.下面四图中,与澳大利亚发生的热带风暴对应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A. B. C. D. 【答案】A【解析】澳大利亚发生的热带风暴属于低压中心,气流从四周向中心辐合,B、D 错。南半球低压中心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合,对应的天气系统图 A,A 对。C 错。29.台风过境前后,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台风来临前搬走窗口等处的

23、花盆 B. 大风雨就近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C. 台风来临前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 D. 台风中心刚过,仍需留在安全地带【答案】B【解析】台风过境时,带来的狂风、暴雨可以引起山洪暴发,毁坏房屋,临时建筑物大多不太牢固,所以不要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以免发生危险。故 B 正确。2014 年 4 月 14 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 13 -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读图,回答下列小题。30. 据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31. 在渤海沿岸,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

24、( )A. 完善预警系统 B. 围海造田C. 修筑沿海堤坝 D. 建防护林【答案】30. B 31. C【解析】试题分析:【30 题详解】受风暴潮影响严重的地区具备的条件是:风刚从海洋上吹来。画出甲乙丙丁的风向,只有乙地风从海洋上吹来。故选 B。【31 题详解】修沿海堤坝能有效抵御风暴潮,而围海造田是增加陆地面积,故 B 错;完善预警系统是对风暴潮进行监测,故 C 错;建防护林不能有效抵御风暴潮。考点: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的考查。32.下图为我国 19612011 年高温天气日数变化图,19612011 年我国高温天气日数变化状况是( )- 14 -A. 1981 年后逐年上升 B. 相对

25、于平均值降幅小于升幅C. 1993 年后波动上升 D. 2001 年以前均低于平均值【答案】C【解析】【详解】我国 19612011 年高温天气日数变化图,19612011 年我国高温天气日数变化状况是 1981 年-1992 年呈波动下降,1993 年后呈波动上升,A 错,C 对。相对于平均值降幅大于升幅,B 错。2001 年以前大多低于平均值,少数高于 平均值,D 错。【点睛】19612011 年我国高温天气日数变化状况是 1981 年-1992 年呈波动下降,1993 年后呈波动上升。约是 1992 年的高温日数降幅最大,2001 年以前大多低于平均值,少数高于平均值。33.气候变化与异

26、常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与异常的原因不可能是( )A. 太阳黑子增多 B.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纬度差异C. 大气环流的多年变化 D. 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太阳活动与降水有一定的相关性,与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有相关性。大气环流是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对植被破坏会影响气温和降水,都可能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与异常,A、C、D 错。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纬度差异与气候无关,不可能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与异常,B正确。考点:该题考查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气候异常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严重威胁与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回答下列问题。- 15 -34. 全球气候变暖的

27、趋势会导致( )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消失北美中高纬小麦减产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减少A. B. C. D. 35. 今年 4 月,太平洋周边某些国家出现异常高温干旱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厄尔尼诺有关。根据厄尔尼诺影响的一般规律判断,发生干旱的国家可能是( )A. 日本 B. 泰国 C. 智利 D. 秘鲁【答案】34. A 35. B【解析】试题分析:【34 题详解】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海平面上升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被淹没甚至消失;北美中高纬地区热量增加小麦可能增产;全球大气环境紊乱,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增加。选 A 正确。【35 题详解】厄尔尼诺是南太平洋赤道附

28、近的海水增温的现象;它的影响使得美洲西海岸的智利、秘鲁多雨;日本大部分地区多雨;东南亚气候变得干旱,泰国干旱严重。选 B 正确。考点:全球气候变化二、综合题3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假设图中为甲乙两地的热力环流图,判断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情况_。(2)假设图中为冬季海陆间的季风环流图,那么图中的甲地为_。 (填陆地- 16 -或海洋) 。(3)假设图中为三圈环流中北半球的中纬环流图,判断甲乙的气压带名称:甲_、乙_;并简析甲气压带的成因_。【答案】 (1). 乙甲丙丁 (2). 海洋 (3). 副极地低气压带 (4). 副热带高气压带 (5). 冷暖气流在此交汇,暖气流抬升,近

29、地面气压降低【解析】【详解】 (1)假设图中为甲乙两地的热力环流图,近地面气温高处气压低,气流上升,气温低处气压高,气流下沉。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近地面乙气压高于甲,高空丙气压高于丁。近地面气压大于高空,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情况是乙甲丙丁。(2)假设图中为冬季海陆间的季风环流图,冬季陆地是高压,近地面空气由陆地吹向海洋,那么图中的甲地为海洋。(3)假设图中为三圈环流中北半球的中纬环流图,气流下沉的乙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上升的甲处是副极地低气压带。 甲气压带的成因是来自较高纬度的极地东风与来自较低纬度的盛行西风在此交汇,即冷暖气流在此交汇,暖气流抬升,近地面气压降低,形成

30、副极地低气压带。【点睛】热力环流图中,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近地面乙气压高于甲,高空丙气压高于丁。近地面气压大于高空。冬季陆地是高压,近地面空气由陆地吹向海洋。来自较高纬度的极地东风与来自较低纬度的盛行西风在此交汇,即冷暖气流在此交汇,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37.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依据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北半球处于_季。(2)此时 N 降水较_(多、少) 。(3)此时 M 地盛行_风(风向),气候特征是_,该地区季风气候形成的- 17 -根本原因是_。【答案】 (1). 夏 (2). 少 (3). 东南(季) (4)

31、. 高温多雨 (5).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解析】【详解】(1)依据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位置,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到赤道以北,可以判断北半球处于夏季。(2)N 地是地中海气候,此时 N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较 少。(3)夏季,此时 M 地盛行东南风,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该地区季风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38.下图为我国 19702000 年气温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反映出我国气温呈现什么变化?(2)全球气温升高与 CO2 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有直接关系。可采取哪些措施减少 CO2 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答案】 (1)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2)调

32、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消费比重;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 【解析】- 18 -【详解】 (1)读图,根据图示年平均气温数值,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平均气温上升尤为明显。(2)减少 CO2 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措施是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如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的消费比重,减少煤炭等能源的比重。发展科技,淘汰落后设备。革新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 CO2 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高耗能产业比重,节约使用能源。【点睛】在我国 19702000 年气温变化图中,年平均气温大致呈波动上升趋势,冬季平均气温上升尤为明显,上升幅度更大。减少 CO2 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从能源结构,生产技术、能源利用率等方面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