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宁阳一中 2018级高一阶段性考试二生 物 试 题一、选择题(每题 2分,共 70分)1.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将处于 B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 A浓度溶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先增后减2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
2、度相等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3如图表示植物叶表皮上气孔的开放原理。取同一叶片的两块表皮 a和 b,a 放在清水中,b 放在 0.3 g/mL KNO3溶液中,K 、NO 离子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将 a和 b3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持续观察一段时间,观察到的表皮气孔情况是( )Aa 开启、b 关闭 Ba 关闭、b 开启Ca 关闭、b 先开启后关闭 Da 开启、b 先关闭后开启4某同学采用如图 1所示的装置(示意图)对收集到的甲、乙、丙、丁四种膜材料进行渗透实验,得到了倒置漏斗中的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2
3、)。据图分析,该同学应选择的膜材料是( )A甲 B乙 C丙 D丁25培养玉米的溶液中加入某种负离子,结果发现玉米根细胞在吸收该种负离子的同时,对 Cl 的主动吸收减少,而对 K 的主动吸收并没有影响,原因是( )A该种负离子妨碍了能量的生成 B该种负离子抑制了主动运输C该种负离子破坏了细胞膜的结构 D该种负离子载体和 Cl 的相同6下列有关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可作为判断动物细胞为活细胞的依据B在质壁分离现象中,与细胞壁发生分离的“质”是指细胞质C将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放在质量浓度为 0.3 g/mL的蔗糖溶液中,能观察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D在
4、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主要是观察细胞中液泡体积的变化7如图是桑格和尼克森在 1972年提出的关于生物膜分子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 a,细胞间的识别实际上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植物细胞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传递Bc 分子的特点是有亲水的脂肪酸尾部和疏水的磷酸头部C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与图中的 b、d 有关D构成生物膜的 b、d 大多是可以运动的8图中甲、乙分别表示载体介导和通道介导的两种跨膜方式,其中通道介导的扩散速度比载体介导的快 1 000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细胞膜上是静止不动的B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均具有一定的
5、专一性C甲、乙两种方式中只有甲属于被动运输D被动运输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和排出物质的方式9下列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内的 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 B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C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D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10离子泵是一种具有 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 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11.下图表示 ATP的
6、结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3A.b键断裂后形成 ADP和 PiB.图中的 3表示 ATP中的字母 AC.由 1、2、3 各一分子形成的物质是组成 DNA的基本单位D.组成 ATP的化学元素是 C、H、O、N、P12.ATP分子中,大量的化学能储存在( )A.腺苷中 B.磷酸基与磷酸基之间的化学键中C.磷酸基中 D.腺苷与磷酸基之间的化学键中13.如图表示 ATP与 ADP之间的转化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A为 ATP,B 为 ADP B.能量 1和能量 2来源不同C.酶 1和酶 2是同一种酶 D.C 1和 C2是同一种物质14.ATP是细胞内直接的能源物质,可通过多种途径产生,如图所示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物质和能量上都可成为可逆反应B.a过程和 b过程都有H的生成C.a过程和 b过程都要在细胞器中进行D.绿色植物通过 b过程形成的 ATP可用于吸收矿质元素15.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 B两点麦芽糖酶的利用率相同 B.若温度上升 5, B点向下方移动C.减少麦芽糖量,酶的活性一定下降 D.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的分解情况16.如图是生物体内常见的一种生理作用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的成分有可能是蛋白质B.图中显示具有高效性,反应完成后,的性质未发生改变C.或的生成速率可以表示酶促反应的速率
8、D.如果探究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的数量就是实验的自变量17.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C.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4D.低温和高温条件下都能降低酶的活性,原因是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18.某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方案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步骤 A试管 B试管 C试管注入适宜浓度的淀粉溶液/mL 2 2 2注入唾液淀粉酶溶液/mL 1 1 1在一定温度下保温 5分钟/ 0 37 100注入斐林试剂检测 ? ? ?对该实验的评述正确的是( )A.反应物及酶的选择合理,还可选择过氧
9、化氢溶液及肝脏研磨液B.实验中 3种温度的选择合理,因为设置了低温、高温和适宜温度C.实验步骤的设计合理,可用恒温水浴锅保温等方法控制温度D.步骤中检测试剂的选择合理,因为反应进行会产生还原糖19.利用麦芽酿造啤酒时,麦芽中多酚氧化酶(PPO)的作用会降低啤酒质量,如图为不同 pH和温度对 PPO活性影响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PPO的最适温度为 80 B.PPO 最适 pH不受温度影响C.90 使 PPO的空间结构发生可逆性改变 D.利用麦芽酿造啤酒时应将 pH控制在8.420.图 1表示的是 pH对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 2表示 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
10、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 1可知,pH6 时植物淀粉酶活性最高B.由图 2无法知道酶 C的最适温度C.由图 1可知,若细胞由酸性变成碱性时,淀粉酶的活性逐渐升高D.由图 2可知,影响酶活性的温度范围最广的是酶 B21.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气体5的容器内, 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放射性化合物的是( )A.丙酮酸 B.乳酸 C.二氧化碳 D.水22.下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 )A.葡萄糖丙酮酸 B.丙酮酸乙醇CO 2 C.ADPPi能量ATP D.H2OHO 223.细胞呼吸过程中若有 CO2放出,则可判断此过程
11、一定( )A.是有氧呼吸 B.是无氧呼吸C.不是酒精发酵 D.不是乳酸发酵24.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包扎伤口时,需要选用透气松软的“创可贴”等敷料B.中耕松土有利于植物根细胞的细胞呼吸C.干燥、零上低温、低氧环境有利于粮食的储藏D.给含有酵母菌的发酵液连续通气,可以提高产酒量25.水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下面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生成 CO2的过程需有水的参与B.人体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水是产物但不是反应物C.标记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中的氧可在水中检测到D.ATP转化成 ADP的过程需要水26.下列有关“叶绿体中色
12、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加入二氧化硅可防止色素被破坏B.将研磨液迅速倒入放有滤纸的漏斗中进行过滤,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C.画滤液细线时,应连续迅速地重复画 23 次D.四种色素中,扩散速度最快的是胡萝卜素27.下列关于光反应与暗反应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反应和暗反应都产生 ATP B.光反应产生 ATP和暗反应合成糖类都只是物质变化C.光反应需要光而不需要酶,暗反应不需要光而需要酶D.暗反应必须依靠光反应28.光合作用过程中,将植物突然从光下移到黑暗中,下图中能表示植物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含量变化曲线的是( )629.据下面光合作用图示判断,下
13、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B.过程发生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C.图示依次为H、ATP、CO 2、 (CH 2O)D.不仅用于还原 C3,还可用于矿质离子吸收等30.阳光通过三棱镜能显示出七种颜色的连续光谱。如将一瓶叶绿素提取液放在光源和三棱镜之间,连续光谱中就会出现一些黑色条带,这些条带应位于( )A.绿光区 B.红光区和绿光区 C.蓝紫光区和绿光区 D.红光区和蓝紫光区31.叶绿体中的类囊体有两种:基粒类囊体和基质类囊体(如下图) ,基质类囊体能将单个基粒类囊体连接起来。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于类囊体腔内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 O2的过程发
14、生在基质类囊体上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基粒类囊体上D.在类囊体上含有与光反应有关的酶和色素32.如图为某植物在夏季某一晴天的光合作用变化示意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D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比 C点时弱B.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逐渐增强C.光合作用开始的时间在 A点,而不是 B点D.植物从 B点后开始积累有机物,到 F点时有机物积累最多33.科学家研究 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种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7A.光照强度为 A时,造成曲线和光合速率差异的原因是 CO2浓度不同B.光照强度为 B时,造成曲线和光合速率差
15、异的原因是温度不同C.光照强度为 A B时,曲线、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D.光照强度为 A C时,曲线、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34将某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装置中,用红外线测量仪进行测量,测定的条件和结果见下表:黑暗时 O2吸收量(mg/h) 6 000勒克斯光照时 O2释放量(mg/h)10 0.5 3.620 1.2 3.1若将该叶片先置于 20 、6 000勒克斯光照条件下 10小时,然后置于 10 黑暗条件下,则该叶片一昼夜葡萄糖积累的量为( )A2.91 mg B11.25 mg C22.5 mg D33.75 mg35在光合作用中,RuBP 羧化酶能催化 CO2C 5
16、(即 RuBP)2C 3。为测定 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 C5与 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 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菠菜叶肉细胞内 R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RuBP 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C测定 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单位时间内 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 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二、非选择题(共 30分)36(10 分)如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物质是_;C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2)场所是通过_(结构)来增大膜面积的,酶 1
17、作用的部位是场所中的_。提取色素加碳酸钙的目的是_,场所是指_。 (3)在场所中,如果用放射性同位素对 B物质示踪,则放射性最先出现在 物质中。E 物质在场所的_上生成。(4)长期水淹的植物会出现烂根现象,是因为图中 _(物质)的积累造成的。8(5)植物根尖细胞中产生 ATP的结构有_37.(12 分)某科研人员将绿色的小麦植株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在黑暗和适宜的光照条件下,测定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分析回答:(1)小麦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中,CO2 进入叶肉细胞后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_,催化三碳化合物还原的酶存在于_。(2)将小麦绿叶中提取的色素溶液放在光源和分光镜之
18、间,在光谱中可以看到明显变暗的区域是_。分离色素所依据的原理是_。(3)B 点时,植株的光合作用速率_(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细胞呼吸速率。A 点以后的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 C5的量将_,C 3的量将_。(4)在 05 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_。在 515 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增加的速率_,这是因为_。(5)如果小麦叶片的呼吸速率始终不变,则在 515 min内,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用氧气产生量表示)是_mol/min。(6)同一小麦植株的底部叶片细胞呼吸强度比顶部叶片弱,其内部原因最可能是_。38.(8 分)为了探究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是 ATP还是葡萄糖
1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的探究活动。请回答相关问题:(1)提出问题:肌肉是从 ATP中还是从葡萄糖溶液中直接获得能量?(2)作出假设:_;_。(3)实验材料及用具:新鲜的骨骼肌标本、ATP 溶液、葡萄糖溶液、蒸馏水、电极、滴管等。(4)实验步骤:选取三个新鲜的相同的骨骼肌标本,分别标记为 A、B、C。给 A、B、C 骨骼肌分别施加适宜的电刺激,直至骨骼肌不再收缩。9给 A标本滴加适量的蒸馏水,给 B标本滴加_,给 C标本滴加等量的葡萄糖溶液。给 A、B、C 标本同时施加适宜的电刺激,观察_。(5)预测结果及分析:给骨骼肌施加两次电刺激的目的是否相同?_。原因为_。若
20、C标本收缩,A、B 标本不收缩,则说明_。若 B标本收缩,A、C 标本不收缩,则说明_。宁阳一中 2018级高一阶段性考试二生物答题纸 36、 (1) ,_。(2) ,_,_。(3)_,_ 。(4) 。 (5) 。37、 (1) ,_。(2) ,_。(3) , ,_。(4) , ,_。(5) 。(6) 。38、 (2)作出假设:_;_。(4) , 。(5) 。 。_。_。宁阳一中 2018级高一阶段性考试二生物试题答案1.答案 B解析 植物细胞在低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会吸水,在高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会失水。在 B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大,转移至 A浓度溶液中细胞会吸水,使萝卜条质量增大,
21、故选 B。2答案 D解析 由题意可知,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叶片,细胞内的细胞液浓度相同,分别放入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溶液中,一定的时间后,甲的浓度变小,说明植物细胞失水,甲的浓度植物细胞液浓度;乙的浓度不变,说明植物细胞既不失水也不吸水,乙的浓度植物细胞液浓度;丙的浓度变大,说明植物细胞吸水,丙的浓度乙的浓度丙的浓度,A 错误;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细胞液的浓度而非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B 错误;水分子进出细胞属于自由扩散,C 错误;由题意可知,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浓度变化均是考虑由水分子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D 正确。3. 答案 D解析 a 放
22、在清水中,保卫细胞吸水,则气孔开放。b 放在 0.3 g/mL KNO3溶液中,保卫细胞首先失水,气孔关闭,随着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 NO 和 K ,当细胞液浓度大于3细胞外液浓度时,细胞又能渗透吸水,所以保卫细胞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气孔开放,D项正确。4. 答案 A解析 图 1是渗透作用装置,漏斗内装的是蔗糖溶液,烧杯中是清水,则漏斗液面逐渐升高,图 2中只有膜材料甲使得漏斗内液面上升,A 正确;乙曲线高度始终不变,说明乙材料膜没有选择透过性,蔗糖分子可以通过,B 错误;蔗糖分子是不能通过半透膜的,而采用丙材料膜,漏斗内液面先升高后降低,说明蔗糖分子进行了跨膜运输,材料丙充当半透膜不佳,C
23、 错误;采用丁材料膜,水分反而从浓度高的漏斗中渗出,一般不存在,D 错误。5. 答案 D解析 玉米根细胞吸收 Cl 、K 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需要消耗能量,而载体蛋白的运输具有专一性。加入某负离子后,玉米根细胞对 Cl 的主动吸收减少,对 K 的主动吸收并没有影响,说明加入的“该种负离子”没有妨碍能量的生成,而是与 Cl 竞争相同的载体蛋白,即该种负离子载体和 Cl 的相同。6. 答案 D解析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A 项错误;在质壁分离现象中,与细胞壁发生分离的“质”为原生质层,而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B 项错误;
24、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是未成熟的植物细胞,没有大液泡,不宜用于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将其放在质量浓度为 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C 项错误。7. 答案 B解析 c 为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的磷酸头部和疏水的脂肪酸尾部。8. 答案 B解析 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细胞膜上不是静止不动的,A 项错误;甲、乙两种方式都是将溶质分子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属于被动运输中的协助扩散,C 项错误;主动运输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和排出物质的方式,D 项错误。9. 答案 B解析 细胞核内的 RNA通过核孔运输到细胞质,A 项错误;蛋白质类激素在高尔基体中经进一步加工后
25、由囊泡运输至细胞膜,由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B 项正确;能够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并不是所有的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C 项错误;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D 项错误。10. 答案 C解析 离子泵通过消耗 ATP进行离子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A 错误;主动运输一般为逆浓度梯度运输,B 错误;主动运输速率受 ATP供应和具有活性的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一氧化碳中毒会导致供氧不足,进而导致细胞呼吸速率下降,ATP 供应减少,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降低,C 正确;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具有活性的载体蛋白的数量,使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降低,
26、D 错误。11. 答案 D 12. 答案 B13. 答案 C解析 在水解酶的作用下,ATP 远离 A的那个磷酸基团脱离形成磷酸,同时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ATP 转化成 ADP; 在另一种酶的催化作用下, ADP可以吸收能量,与磷酸结合形成 ATP。分析图示可知,A 为 ATP,B 为 ADP,C 1、C 2都为磷酸。14. 答案 B解析 ATP 和 ADP的相互转化,能量上不可逆,不能称为可逆反应,A 错误;有氧呼吸的第一和第二阶段能产生H,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能产生H,B 正确;a 过程表示细胞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 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C 错误;绿色植物通过 b过程
27、形成的 ATP,只可用于暗反应,D 错误。15. 答案 B解析 A点时,麦芽糖酶的催化效率只有最大效率的一半,说明麦芽糖酶并没有全部参与催化,并随着麦芽糖量的增加而增加, B点时达到最大,说明酶全部用上,故 A、 B两点麦芽糖酶的利用率不相同,A 错误;如果温度上升 5 ,酶的活性有所下降,所以 B点向下方移动,B 正确;减少麦芽糖量,酶的活性不变,C 错误;麦芽糖水解后产生葡萄糖,而麦芽糖和葡萄糖都是还原性糖,所以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无法知晓麦芽糖是否分解完毕,D 错误。16. 答案 B解析 是反应物,有可能是蛋白质,A 正确;图中显示具有专一性,反应完成后,的性质未发生改变,B 错误;和
28、表示生成物,它们生成速率可以表示酶促反应的速率,C 正确;如果探究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是底物,所以的数量就是实验的自变量,D 正确。17. 答案 D解析 同种酶可以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如呼吸酶,A 正确。酶是通过降低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B 正确。酶可以作为催化剂,其化学本质多数是蛋白质,还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如唾液淀粉酶可以被蛋白酶水解,C正确。低温只是抑制了酶的活性,没有破坏酶的空间结构,D 错误。18. 答案 B解析 过氧化氢在高温下会分解,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实验材料,A 错误;实验中 3种温度的选择合理,因为
29、设置了低温、高温和适宜温度,B正确;不合理,应将酶溶液和淀粉溶液在各自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后再混合,C 错误;步骤中检测试剂的选择不合理,因为还需要水浴加热,D 错误。19. 答案 B解析 三条曲线对比可知该酶的最适温度在 80 左右,不一定为 80 ,A 错误;三条不同温度条件下该酶的最适 pH值相同,可见 PPO最适 pH不受温度影响,B 正确;90 使 PPO的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性改变导致酶活性降低,C 错误;该酶会降低啤酒的质量,因此酿酒时应降低该酶活性,而 pH控制在 8.4,该酶的活性最高,D 错误。20. 答案 B解析 从图 1可知,植物淀粉酶的最适 pH在 56 之间,A 错误;
30、图 2中,温度在04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 C活性逐渐升高,所以从图 2中无法知道酶 C的最适温度,B 正确;由图 1可知,植物淀粉酶的最适 pH在 56 之间,人淀粉酶的最适 pH约为7,若细胞由酸性变成碱性时,淀粉酶的活性均降低,C 错误;由图 2可知,影响酶活性的温度范围最广的是酶 C,D 错误21. 答案 D解析 有氧呼吸过程中氧参与的是第三阶段,进入线粒体中的氧气与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结合生成水,因此水中的氧来源于氧气,且有水的生成是有氧呼吸的一个重要特征。二氧化碳中的氧来自于丙酮酸和第二阶段参与的水。22. 答案 C解析 “葡萄糖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A 错误;“丙酮酸乙醇
31、CO 2”发生在细胞质基质,B 错误;“ADPPi能量ATP”可以在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发生,场所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 正确;“H 2OHO 2”是光反应阶段的变化,场所是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薄膜,D 错误。23. 答案 D解析 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的产物中均有 CO2,而乳酸发酵的产物只有乳酸没有 CO2。24. 答案 D解析 用透气纱布包扎伤口,可增加通气量,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从而抑制厌氧菌的大量繁殖,A 正确;中耕松土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量,有利于植物的根系进行有氧呼吸,并能促进其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B 正确;低温能降低细胞中酶的活性,使细胞代谢活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减少;低氧条件下
32、,有氧呼吸较弱,又能抑制无氧呼吸,细胞代谢缓慢,有机物消耗少;所以干燥、零上低温、低氧环境有利于粮食储藏,C 正确;酵母菌酿酒是利用了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作用,所以不能向发酵罐内连续通气,D错误。25. 答案 B解析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与水反应,彻底氧化分解生成 CO2与H,A 正确;有氧呼吸过程中水是反应物也是产物,B 错误;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与氢结合产生水,C 正确;ATP 水解转化成 ADP的过程需要水,D 正确。26. 答案 D解析 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加入二氧化硅,使研磨充分,A 错误;使用单层尼龙布过滤研磨液,而不是使用定性滤纸,滤液收集到试管后要将试管口塞严,B 错误
33、;在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后,要待滤液干后,重复画线 23 次,C 错误;四种色素中,扩散速度最快的是胡萝卜素,因为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D 正确。27. 答案 D解析 光反应产生 ATP,暗反应消耗 ATP。光反应产生 ATP和暗反应合成糖类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的变化。光反应需要光和酶。 暗反应必须依靠光反应提供H和 ATP。28. 答案 D解析 没有光会影响到光反应的进行,而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ATP和H,它是暗反应还原三碳化合物所必不可少的成分,如果缺少 ATP和H,必然引起三碳化合物还原减弱,但 CO2固定仍正常进行,因此三碳化合物含量上升,五碳化合物含量下降。在五碳化合物没有降
34、低到不能反应之前,CO 2的固定一直进行,也就是五碳化合物一直可以形成三碳化合物,但五碳化合物的含量不会降到零。29. 答案 D解析 光反应产生的 ATP只用于暗反应,细胞呼吸产生的 ATP才能用于矿质离子吸收等生命活动。30. 答案 D解析 叶绿体的色素包括叶绿素 a、叶绿素 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这些色素对不同光质的光吸收不同:叶绿素 a和叶绿素 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所以该光通过叶绿素后,红光、蓝紫光被大量吸收,不能透射而形成黑色条带。31. 答案 D解析 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于类囊体薄膜上;H 2O的光解在两种类囊体上都能发生,因为其上含有与光反应有关的
35、酶和色素;CO 2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32. 答案 B解析 分析曲线图可知, D点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少于 C点时的吸收量,所以 D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比 C点时弱,A 正确; 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逐渐减弱,温度稍微降低,气孔张开,吸收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加,B 错误;从 A点开始二氧化碳的释放逐渐减少,说明从 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点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等于细胞呼吸,C正确; B点以后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植物开始积累有机物, F点以后光合作用小于细胞呼吸, F点时有机物积累最多,D 正确。33. 答案 D解析 由题目中坐标曲线图信息可知,光照强度为 A C时,曲线光合速率
36、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而曲线在光照强度为 A之前,光合作用速率已达最大值,因此 D错误。光照强度为 A时,曲线和曲线的变量是 CO2浓度,因此其差异是由 CO2浓度造成的。同理可知,造成曲线和曲线差异的原因是温度,光照强度为 A B时,限制曲线和曲线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因此会随光照强度的上升光合作用速率上升。34. 答案:C 解析:1、叶片置于 20、6 000 勒克斯光照条件下 10小时,O2 的净释放量=3.110=31mg2、叶片置于 10黑暗条件下(24-10)小时,O2 的吸收量=0.5(24-10)=7mg3、叶片一昼夜 O2的净释放量=31-7=24mg4、根据光合作用
37、反应式中消耗 6molO2产生 1mol葡萄糖,得知该叶片一昼夜葡萄糖积累的量=18024(326)=22.5mg35. 答案:B解析:RuBP 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即为二氧化碳的固定,属于暗反应,其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 正确;暗反应不需要光,有光和无光条件下都可进行,B 错误;实验中利用 14C标记 CO2并检测产物放射性强度,即采用同位素标记法,C 正确;单位时间内产物生成量可代表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即可反映酶活性,D 正确。36. 解析 (1)由图可知,A 物质是水,C 物质为二氧化碳,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2)场所为叶绿体,通过类囊体薄膜来增大膜面积。酶 1
38、为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的酶,在叶绿体基质中起作用。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在该处进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3)场所为线粒体,B 物质为氧气,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与H结合生成水(E 物质)。(4)长期水淹使土壤中缺少氧气,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F 物质)。(5)根尖细胞中的 ATP来自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 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答案 (1)水 自由扩散 (2)类囊体薄膜 叶绿体基质 防止色素被破坏 细胞质基质(3)E 线粒体内膜 (4)F酒精 (5)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37. 解析 (1)小麦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中,CO2 进入叶肉细胞后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
39、需要光反应提供H和 ATP供氢和供能,催化三碳化合物还原的酶存在于叶绿体基质。(2)将小麦绿叶中提取的色素溶液放在光源和分光镜之间,在光谱中可以看到明显变暗的区域是红光和蓝紫光。分离色素所依据的原理是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3)B 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同时进行,细胞呼吸消耗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B点时容器内氧气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正好被细胞呼吸消耗掉,即细胞呼吸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A 点给予光照,植物开始进行光反应,导致 C3化合物开始还原,C3 化合物合成不变,因此 C3化合物在短时间内减少,同时 C5的来路增加,去路不变,因此含量增加。(4)据图可知,
40、05 分钟之间,小麦叶片在暗室中只进行细胞呼吸。1015 min给予光照后,小麦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大量氧气。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光合作用使密闭容器内的 CO2浓度逐渐减少,光合作用速率逐渐下降。(5)据图可知,05 分钟之间,小麦叶片在暗室中只进行细胞呼吸,所以细胞呼吸每分钟消耗氧气量(54)107mol5 min0.2107mol/min;515 min 之间,小麦的平均净光合作用速率(84)107mol10 min0.4107mol/min;故515 min小麦的平均光合作用速率平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消耗0.4107mol/min0.2107mol/min6108mol/min。(6
41、)同一小麦植株的底部叶片细胞呼吸强度比顶部叶片弱,其最可能的内部原因是底部叶片衰老,酶活性降低。答案 (1)H和 ATP 叶绿体基质(2)红光和蓝紫光 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3)等于 增加 (4)细胞呼吸消耗氧气 逐渐减小 光合作用使密闭容器内的 CO2浓度逐渐减少,光合作用速率逐渐下降 (5)6108 (6)底部叶片衰老,酶活性降低(或者酶的数量减少)38. 解析 该实验为探究实验,假设就会有两种情况:肌肉直接从 ATP中获得能量,或直接从葡萄糖溶液中获得能量。实验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和等量原则,实验变量为对骨骼肌标本的不同处理:滴加等量的蒸馏水(对照) 、ATP 溶液(实验)和葡萄糖溶液(实验) 。实验分析:第一次电刺激可以耗尽骨骼肌中的能量,使骨骼肌不再收缩,这体现了等量原则;第二次电刺激目的是观察骨骼肌是否发生收缩现象。骨骼肌能否发生收缩反应与直接能源物质有关,如果 ATP是直接能源物质,滴加 ATP溶液后骨骼肌就会收缩;如果葡萄糖是直接能源物质,滴加葡萄糖溶液后骨骼肌就会收缩。答案 (2)肌肉收缩是从 ATP中直接获得能量 肌肉收缩是从葡萄糖溶液中直接获得能量(4)等量的 ATP溶液 骨骼肌标本是否收缩(5)不同 第一次电刺激的目的是耗尽骨骼肌标本内的能量,第二次电刺激的目的是观察骨骼肌是否收缩 葡萄糖是直接能源物质 ATP 是直接能源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