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4柳永词二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931914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4柳永词二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4柳永词二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4柳永词二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4柳永词二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4 柳永词两首 班级 姓名 小组_第_号【学习目标】1、通过习题,复习巩固上课所学内容2、能正确掌握课文中的重点文言知识3、能活学活用,掌握做题方法。【重点难点】重点: 理解所学课文内容难点:分析理解题【导学流程】小组讨论问题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参差(c) 寒蝉(chn) 骤雨(zhu) 良辰美景(chn)B.繁华(fn) 凝噎(y) 钓叟(dio) 天堑无涯(qin)C.豪奢(sh) 堤沙(d) 珠玑(j) 咏赏烟霞(shng)D.叠巘(yn) 凄切(qi) 风帘(lin) 兰舟催发(f)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霜

2、雪 矍铄 染柳画桥 羌管弄晴B.今宵 暮蔼 金碧辉煌 户盈罗绮C.梳妆 好像 十里荷花 破涕为笑D.坐落 针砭 山清水秀 三秋桂子3.下面是对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2 -A.东南形胜 形胜: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B.嬉嬉钓叟莲娃 钓叟:钓鱼的老翁C.此去经年 经年:经过一年。D.多情自古伤离别 多情:多情的人。4.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B.词有词牌,即曲调。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

3、。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 “长调”之分。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D.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陈亮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柳永等。5.下面对柳永望海潮雨霖铃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望海潮东南形胜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B.“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

4、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C雨霖铃寒蝉凄切上阕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别情,但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于景,暗寓别意。D.“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此去”二字,呼应上阕的“念去去”;“经年”呼应“今宵”,在时间和思绪上步步推进,结构疏散有致。【提问展示】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家很像一个修行的人,虽然穿行在繁华世界里,但是内心会有那种在深山古刹的清寂感。修习好了心性,不管世态多么炎凉,他们都会安之若素。- 3 -B.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忘却了曾经的

5、理想,淡漠了身肩的责任,以致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C.以梅艳芳为原型的电视剧梅艳芳菲择其情感经历为主线,再现了她的一生。“梅艳芳菲”,不禁让人想到她生前的一颦一笑,可谓风华绝代。D.历史是严肃的,是不容任何人篡改的。日本在历史教科书上肆意歪曲事实,妄图蒙蔽其国人,掩盖其曾犯下的罄竹难书的罪行,这是对历史的蔑视。 【点评精讲】(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禺页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1)这首词起笔不凡,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分析。(2)“渐霜风凄惨”中的“渐”字在这首词中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4 -(3)柳永是较早把游子羁旅情怀纳入词中的人。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归。陈廷焯称此词为“古今杰构”,是“耆卿集中仅见之作”(词则大雅集),王国维更以此与苏轼水调歌头媲美,认为此二作皆“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请谈谈你的理解。)整理内化1.课堂小结2.本节课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疑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