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935646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极其工” 、 “极其变”的南宋词“极其工” “极其变”是清代词学家朱彝尊对南宋词的评价。 “极其工”是指南宋词人对词的内在规律能继续深入探讨,在词体、音律、声韵等方面达到了更高水平。 “极其变”则指宋词内容、风格的多样化。南宋 150 年间,内忧外患不断。关系国家兴亡的政治社会影响反映于词中特别显著,其前期多表现为激于爱国热情的壮怀高唱;其末期则变为忧国伤时的哀感低吟。南宋前期成就最高的词人是李清照,其他重要作家还有朱敦儒、张元干、张孝祥、岳飞、李纲等。姜夔是南宋中后期与辛弃疾双峰并峙的另一词坛领袖,他进一步深化词艺,增强了传统词体的思想意蕴与艺术表现力,使词坛走向新变,在他的影响

2、下,格律词派应运而生。这一时期重要作家还有陆游、陈亮、刘过等。本专题词作风格各异,或“婉约” ,或“豪放” ,或“清空骚雅” ,具有多种风貌,让我们领略了宋词风格的多样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的前期作品,虽然内容上是写闺情,却有着蕴藏在闺阁风姿中的倜傥气质。词人描写了传神的“对话” ,设置了饶有戏剧性的情景,把词作写成了意趣横生的抒情小剧。而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则侧重表现重九深闺怀人的寂寞愁闷,不仅感情真挚,立意新颖,而且格调高雅,超凡脱俗。满江红(怒发冲冠)是一首表现复仇御侮、英雄壮志的千古绝唱。全词充满爱国主义的激情壮采,语言朴实粗犷,音调高亢悲壮,千百年来激励着中华民族

3、的爱国心。陆游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诗人,虽然他的主要成就在诗,但也有一百四十余首词昭示着他悲壮慷慨的爱国激情,课文所选卜算子(驿外断桥边)是他最著名的一首小令。它通过歌咏梅花“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高洁品格,写出了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孤傲形象。姜夔精通诗词、音乐、书法,艺术才能卓越,为范成大、杨万里和辛弃疾等大作家所称赏。他的扬州慢(淮左名都)是一篇抒写家国兴亡之悲,交织着个人身世寥落之感的早期名作。鬲溪梅令(好花不与 香人)是姜夔的自度曲。小序所称“寓意”者,即借梅怀人。上片赋惜梅,下片写寻梅。作品通篇梅即人,人即梅,梅人合一。 1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极其工” 、 “极其变”的南宋词多样化的艺

4、术风貌。2通过把握意象、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了解诗词意象的特点、作用及诗词表情达意的特点。3通过学习文本,体会并能正确客观地评价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4能正确地诵读文本,读出诗句的语调、节奏和感情。1.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这首小令仅有六句,却有许多层次,句句折,笔笔换,一步一境,含蓄无穷,叹为奇绝。学习时,可针对人物与场景的契合,体会对白中的深意、平淡中的曲折与真切。也可就词中饶有戏剧性的情景,将词改写为一则短剧,以体会词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和情感。- 2 -2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词多用“瘦”字,多绘“瘦”形,多构“瘦”境。其实, “愁” “瘦” “病” “酒”等意象,是李清照词的重

5、要美学特征,也是解读李清照其人其词的重要参照。学习这首词,可从炼字入手,抓住“瘦”字这一词眼,理解景物描写中的弦外之音,从而把握全词的主旨。3 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词是岳飞英雄生命、英雄情怀的音乐化、艺术化。它以超群的“激烈” “壮怀” ,用铿锵有力的语言,激昂雄健的旋律,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学习时,可把鉴赏重点放在诵读上,在诵读中体会岳飞的爱国激情,把握全词的主旨。4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这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的词作,作者借梅花的品格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向。学习时,可把林逋山园小梅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等“咏梅”的名篇与这首词进行比较鉴赏,可从命题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等方面加以比较,谈谈

6、自己的看法。5 扬州慢(淮左名都)这首词写了扬州战乱后的萧条景象,感怀家国,哀时伤乱,抒发深沉的“黍离之悲” 。学习时,鉴赏重点应放在作者是如何运用多种表达技巧来表达“黍离之悲”的。通过反复诵读,领会全词的思想感情,感受姜夔词的艺术风格。6 鬲溪梅令(好花不与 香人)这首词是怀人之作,通篇梅即人,人即梅,梅人合一。学习时,应着重思考作品是如何梅人合一地抒写一往情深、缠绵沉挚的情怀的。可从作者想像营造的如梦如幻、恍惚迷离的意境入手。学习词人以梅花寓托相思的手法。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常识速览识 作 者 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李清照李清照(1084约 1151),号易安居士,宋代杰出女词人,婉

7、约派代表词人。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合称“济南二安” 。她写的词独具一格,称“易安体”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来命名太空环形山的女性。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李清照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成就最高的还是词。据说她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 易安词八卷,但已经遗失。现有漱玉词辑本,约五十首左右。- 3 -内容 作品 风格 评价前期 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 如梦令 醉花阴后期主要表现她晚年的身世凄凉之感和寂寞愁苦之情菩萨蛮 声声慢善于抒情造境,造语浅显

8、新奇。居婉约派之首被梁衡称为“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探 背 景 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后的前六年时间,两人共同居住在汴京,后来近十年时间又一起定居山东青州,一直到李清照三十四岁左右,赵明诚起复再次出来做官,两人才有了分手离别的时候。这首词应该作于这一段时间。巧 识 文 这首小令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 ,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昨夜/雨疏/风 。浓睡/不消/残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 。知否、知否?骤 酒 旧 应是/绿肥/红 。瘦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提示】 这首小令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

9、婉地表达了词人惜花伤春和感慨自己青春易逝的感情。读时要注意体会这种感情。文本精析1女主人公为什么不自己去看看,却问卷帘人?“试问”的“试”字反映了怎样的心理?【答案】 女主人公昨夜就已知道,经过风雨之后,今朝的海棠定是落红满径了。之所以试问,不是真有疑问,而是自己不忍亲见落花的悲惨,一个“试”字,将这种复杂的心理委婉地传达出来。贴切入微,曲折有致。2有人评价词中叠词用得好,说“知否,二字,叠得可味” 。请你结合词句的内容,说说这“味”体现在哪里。【答案】 听到卷帘人漫不经心地回答“海棠依旧” ,女主人急于纠正,脱口而出两个“知否” ,既含有对“卷帘人”冷漠态度的嗔怪,又反映出她爱花、惜花的急切

10、心情。3词中“应是绿肥红瘦”历来被人称道,清代评论家认为,赏其用词新,只得“皮相” ,其真正妙处在于“含蓄” ,请你说出其中蕴含的深层意思。【答案】 “绿肥红瘦”表面上是对风雨摧折后春意阑珊、满目狼藉的意象的生动描绘,- 4 -是伤春之情的表达,实际上是词人对人生和青春的联想,惜花实际上是惜自己。此句曲折地表达了她深沉细微、难于言表的幽怨。4李清照“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构思之巧妙,历来为词论家所称道。请就此词做赏析。对应词句 结构“昨夜”一句 _“浓睡”一句 _“试问”两句 _“知否”三句 _小结 _【答案】 对应词句 结构“昨夜”一句 因风雨而惜花“浓睡”一句 因惜花而酒醉“

11、试问”两句 酒醒侥幸问“花”“知否”三句 自问自答、无限伤感小结 层层转折,步步深入,惜花情深5.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刻画了一个爱花、惜花的年轻女子的形象。表达了主人公伤春、惜春以及对美好事物珍惜的感情。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常识速览探 背 景 这首词是作者早年的作品,也是词人在重阳节时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首著名的相思之作。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而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巧 识 文 上片描摹了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下片写独自对酒赏菊以及内心的愁绪。这首词

12、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表面上写词人深秋时节的孤独寂寞之感,实际上表现的是词人在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5 -薄雾/浓云/愁/永 ,瑞脑/销/金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 。昼 兽 透 东篱/把酒/黄昏/ ,有/暗香/ 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 。后 盈 瘦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该词。【提示】 这首词表面上写词人深秋时节的孤独寂寞之感,实际上,它所表现的,是词人在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全词诉说闺中重阳佳节的相思,却不曾用一字道破,而是“物皆着我之色彩” ,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

13、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了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读时语调要低沉。文本精析1作品中,词人是从哪些方面写愁情的?【答案】 时令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倍觉神伤的孤独时间 借“永昼” “半夜” “黄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景物 借“薄雾” “浓云” “瑞脑” “金兽” “玉枕” “纱厨” “西风” “黄花”意象来烘托心情行动 用独坐、孤眠、自斟来渲染心情2.“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答案】 (1)“薄雾” “浓云” ,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 “永昼” ,整日,点出愁的长久。(2)“瑞脑销金兽” ,

14、看着瑞龙脑在金属兽形的香炉里慢慢地烧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百无聊赖的愁情。3 “半夜凉初透” ,词人是怎么知道“半夜”凉意透过纱厨的?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重阳节对这种“凉”意,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答案】 (1)这说明作者思念丈夫,孤寂难眠。(2)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深层面: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3)重阳佳节,是夫妻登高求福的好日子,偏偏丈夫游玩不归,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悲,加深了凉意。- 6 -4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片却不见一“菊”字。请进行简要分析。【答案】 (1)“东篱” ,本来是用陶渊明的“采菊

15、东篱下”诗意,但却藏头隐去了“采菊”二字。(2)“把酒”二字也是如此,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酒”字之前的“菊花”二字。(3)“暗香” ,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4)“黄花” ,也就是“菊花” 。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词的韵味无穷。5元代伊士珍琅嬛记:“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 。明城诘之。答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正易安作也。 ”请赏析“人似黄花瘦”的妙处。【答案】

16、 (1)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态。(2)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消瘦的形象,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黄色的菊花不止外形上雅淡、清秀,与词人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也酷似词人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正恰切地反映了当时词人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3)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比花瘦,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满江红(怒发冲冠)常识速览识 作 者 爱国英雄岳飞岳飞(11031142),字鹏举,谥武穆,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官至枢密副使,南宋抗金名将。绍兴十年(1140)统率岳家军大破金兵于郾城,进军朱仙镇,准备渡河收

17、复中原失地。但南宋朝廷执行投降政策,勒令其退兵。后被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流传下来的作品不多,但都是充满爱国激情的佳作。有岳武穆遗文(一作岳忠武王文集)。探 背 景 绍兴六年(1136)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直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黄龙之势。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退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 ,唱出了千百年来爱国热血之士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 7 -巧 识 文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此词抒发了岳飞扫荡敌寇、还我

18、河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反映了深受分裂隔绝之苦的南北人民的共同心愿。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大意。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 。三十/功名/尘歇 烈 与土,八千/里路/云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 。月 切 靖康/耻,犹未/ 。臣子恨,何时/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 。壮志/饥餐/胡雪 灭 缺 虏/肉,笑谈/渴饮/匈奴/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 。血 阙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提示】 全词声情激越,气势磅礴。开篇六句破空而来,通过刻画作者始而怒发冲冠、继而仰天长啸的情态,揭示了他凭栏远眺中

19、原失地所引起的汹涌激荡的心潮。接着, “三十功名”二句,上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唯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下句则展现了披星戴月、转战南北的漫长征程,隐然有任重道远、不可稍懈的自励之意。 “莫等闲”二句既是激励自己,也是鞭策部下:珍惜时光,倍加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耿耿之心,拳拳之意,尽见于字里行间。下片进一步表现作者报仇雪耻、重整乾坤的壮志豪情;“靖康耻”四句,句式短促,而音韵铿锵。 “何时灭” ,用反诘句吐露其一腔民族义愤,语感强烈,力透纸背。 “驾长车”二句表达自己踏破重重险关、直捣敌人巢穴的决心。 “壮志”二句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式的愤激之语,显出作者对不共戴天的敌寇的切齿痛恨。结篇

20、“待从头”二句再度慷慨明誓:等到失地收复、江山一统之后,再回京献捷。全词由民族的深仇大恨转化而来的勇猛无畏的战斗豪情、洗雪国耻的迫切愿望和必胜信念,配合着铿锵有力的语言,激昂雄壮的旋律,凝结成词史上辉煌的乐章,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读时要充满激情,激昂雄壮。文本精析1 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一句的大意是什么?这一句描绘了词人怎样的形象?【答案】 大意:抬眼远望,山河破碎,无数同胞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作为南宋的一军统帅悲愤勃然而发,不禁仰天长啸,啸声里蕴藏着激荡心中的报仇雪恨、抗敌报国的壮志情怀。形象: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2理解分析

21、“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内涵。【答案】 “三十功名尘与土”是回顾过去:回首往昔,数十年抗战,艰危险绝,尘满征- 8 -衣,但对国家的贡献还很小,当下的功名、事业犹如粪土,微不足道。这是自谦之词。 “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展望前程:抗金斗争,任重道远,须披星戴月,日夜奋战,长期斗争才能获得胜利。3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和汉乐府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样,是被后人奉为箴铭的警策之句,在本词中有什么含意?【答案】 这几句既是激励自己,也是激励部下:珍惜时光,倍加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词人耿耿之心,拳拳之意,尽显字里行间,是对坚持抗金救国的广大军民的巨大鼓舞和鞭策。

22、4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表现了作者的什么精神?【答案】 这一句把“饥餐渴饮”和“食肉寝皮”两个成语熔铸一联,反映人民对金兵的仇恨。 “壮志” “笑谈”等词语的运用,表现出在战略上对敌人的蔑视,表现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常识速览识 作 者 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一生以恢复北地为己任,百折不挠,临终赋示儿诗,犹念念不忘收复中原。陆游和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而推陆游为首,称中兴之冠,人称“小太白” 。他的文章、诗词超万,在南宋诗坛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著有剑南诗稿 渭

23、南文集等,后人辑有放翁词 。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在中年时期逐渐摆脱鲜艳华丽而趋向清新平淡,开始具有了明显的“诗化”倾向。探 背 景 陆游一贯主张抗金收复失地,是坚定的主战派。他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而情绪愤懑抑郁。1172 年冬,陆游被调离抗金前线,心境抑郁而壮志如故,次年作此词,从中寄寓了词人忧国伤时、坚守节操的情志。巧 识 文 这首词上片着重写梅花孤寂凄凉的境遇以及它的愁苦之情,下片着重表现梅花高尚脱俗、坚贞不二的心志。全词融情于景,托物言志,陆游借咏梅以表达自己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

24、9 -治节操。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 。 无意/苦/主 雨 争春,一任/群芳/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 。妒 故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提示】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着重写梅花孤寂凄凉的境遇以及它的愁苦之情。下片继续写梅花身受重压的逆境后, “只有香如故”是全词的主旨,是全词的最强音,它一扫前面的孤寂、忧愁、零落、成尘的凄惨气氛。读时,应坚定、顿挫有力。文本精析1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上阕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达了梅花怎样的品格?意象 意境 品格_ _

25、_【答案】 意象 意境 品格驿站 断桥黄昏 风雨 孤寂凄凉孤芳高洁坚强不屈2.“零落成泥碾作尘”一句,七字四次顿挫,层层推进。请分析品味。【答案】 “零落成泥碾作尘”承上片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遭遇。七字四字顿挫:(1)“零落” ,不堪狂风骤雨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第一层;(2)“成泥”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辨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3)“碾” ,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这是第三层;(4)“作尘” ,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这是第四层。短短七个字将梅花的落地陨灭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把梅花的不幸遭遇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3 “只有香如

26、故” ,是全词的警句,是全词的词眼。请具体分析。【答案】 “只有香如故” ,梅花自豪庄严地宣告:我的形体虽然消失,但我的精神依旧如- 10 -故!这石破天惊的宣言,振聋发聩,一扫前文孤寂、忧愁的凄惨气氛,唱出了梅花心中的最强音,充分体现了词人坚贞不屈、爱国不渝的崇高气节,咏物抒怀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有此句,全词的积极主题方喷薄而出,凄楚的氛围才一变而为悲壮。4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做具体分析。【答案】 主要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词人赋予梅花以人的感情色彩,如“寂寞” “愁” “无意” “苦争”等,这些抽象的感情活动,都不是无知的花木所能感受得到或能做得到的,而是在梅花身上寄托着词人强烈

27、的感情和意志。扬州慢(淮左名都)常识速览识 作 者 江湖雅士姜夔姜夔(约 11551209),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词人、音乐家。姜夔为人清苦古雅,耿介孤高,才艺卓绝,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通。其词作清刚淳雅,词境幽冷悲凉,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他主张严谨的格律和章法,文学上刻意求工而不流于浮艳轻靡,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骚雅词派代表作家。姜夔长于自度曲,其传于后世的白石道人歌曲中有十七首词作自注有工尺谱,是今存唯一的宋代词乐文献,在音乐史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有白石道人歌曲词集传世。探 背 景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

28、三年(1176),其时词人才二十一岁。这时距完颜亮南侵(1161)已有十五年,距符离之败(1163)亦有十三年,但扬州城却依然是四顾萧条,一片残破景象。作为一个身世孤寒、流落江湖的旅人,一个关心国家前途的词人,当他征途小驻,这座想象之中昔年歌吹极盛的名城,却以残破凄凉的姿态出现在他的眼前,他目击心伤,就在沉重的叹息声中抒发出对战后扬州的伤悼之情,以及由此而生的无限哀时伤乱之感。巧 识 文 在这首词中,作者具体形象地描写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抒发了封建文人身遭离乱之时的“黍离之悲” 。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淮左/名都

29、,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 。自/胡马/程 青 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 。兵 城 - 11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 。二十/四桥惊 情 /仍在,波心/荡/冷月/无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 。声 生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提示】 慢词依曲调舒缓的慢曲写词。故读时吐字宜慢,句后停顿也要长一些,要读得从容不迫。本词抒发了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即“黍离之悲” 。全词真实地再现了战后扬州惨不忍睹的景象,使读者真切地体会到作者胸中不能抑制的悲愤。文

30、本精析1很多诗词作品前面都会附有简短的序言,或述背景,或说缘由,或点题旨,或传感情。一则说明写作的缘由,二则与正文相映成趣。据此分析扬州慢(淮左名都)词前的小序有何作用。【答案】 主要交代了写作这首词的时间地点丙申维扬,当时情景四顾萧条,诗人心境怆然感慨,词的主题黍离之悲。2词的正文写了哪些意象来渲染凄凉的氛围,表现词人的“黍离之悲”?找出这些意象,并分析其效果。意象 意蕴青青荠麦 _ 揭示战争的破坏程度,衬托出扬州人民的痛苦。二十四桥无声冷月 _ 有“寂寞开无主”之感和生在乱世无人怜之叹。凄凉的号角 _效果:_【答案】 意象 意蕴青青荠麦 凄凉荒芜。荒凉的空城,与往日的繁华形成对比。- 12

31、 -废池乔木 揭示战争的破坏程度,衬托出扬州人民的痛苦。二十四桥无声冷月 给人物是人非、凄清冷落之感。桥边红药 有“寂寞开无主”之感和生在乱世无人怜之叹。凄凉的号角 军号凄厉,渲染空城的凄清。效果:写出了扬州遭劫后的荒凉、寂寞,渲染了郁闷悲凉的气氛,景中含情,寄托了作者感怀家园、感时伤乱的无限痛惜之情。3.这首词的词眼是哪个字?词中的哪些句子和词眼相照应?【答案】 (1)词眼是“空”字。(2)上片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下片中“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些句子都密切地照应“空”字。4这首词多处化用

32、了杜牧的诗句,找出这些化用的诗句,并体会其作用。姜词诗句 杜牧诗句 意蕴过春风十里 _以昔日扬州的繁华兴盛与现实中的“荠麦青青”相对照,抒发感时伤乱、今不如昔的感慨。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 _ _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_ 二十四桥仍在,明月夜也仍有,但“玉人吹箫”的风月繁华已不复存在了。作用:_【答案】 姜词诗句 杜牧诗句 意蕴过春风十里 春风十里扬州路以昔日扬州的繁华兴盛与现实中的“荠麦青青”相对照,抒发感时伤乱、今不如昔的感慨。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 豆蔻梢头二月初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虽然风流俊赏,才情过人,但面对满目疮痍的扬州,也难有风流情怀,从而曲折表达作者此刻的忧伤。二十四桥仍在,

33、波心荡冷月无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仍在,明月夜也仍有,但“玉人吹箫”的风月繁华已不复存在了。- 13 -作用:化用杜牧诗句,一方面可以省却许多笔墨,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发读者美好的回忆,反衬当今的萧条败落,使作者的故国之思、今日之痛得以曲折、深度地表达。鬲溪梅令(好花不与 香人)常识速览探 背 景 姜夔的鬲溪梅令是怀人之词。序云:“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丙辰即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词人同时作江梅引 ,序云:“丙辰之冬,予留梁溪(无锡),将诣淮南(指合肥)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此词所寓之意,不应求远,当即江梅引所述之志。二词皆以梅名调,亦不可忽视。尤其姜夔怀人诸词

34、多有恐怕归去迟暮之忧思,可以印证此词。此词实为怀念合肥情侣之作。巧 识 文 这首词是怀人佳作,以梅花寄寓自己的相思。词中的境界是词人精诚所至,用想象营造出如梦如幻的梦境。梦寐中,词人忽与萦念已久的美人重逢,共荡扁舟于波心,恍若遨游于云中。空向山下寻觅好花而终不可得,意为惜花人纵然重归故地,也已是花落人家,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好花/不与/ 香/ ,浪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 ,玉钿/何处/ ?人 粼 阴 寻 木兰/双桨/梦中/ ,小/横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 ,翠禽/啼/一 。云 陈 盈 春 2在前面的基础上

35、有感情地朗读该词。【提示】 诵读该词,特别注意读出声韵之美。此词声韵如敲金戛玉。全词八拍,句句叶韵,用平声真文等韵,诵之如闻笙簧。句中兼采双声、叠韵、叠字,如“好花” 、 “浪粼”为双声, “成阴” “双桨” “梦中”为叠韵, “粼粼” “盈盈”为叠字,尤增音节之美。这片为意境之升华,词情之高潮,声情亦最为精妙。 “木兰双桨梦中云”七字,声调为:入、阳平、阴平、上、去、阴平、阳平,五声递用,叠韵两出,字韵则集中韵母之最美听者:兰、桨、梦、云。真可谓五音繁会,响遏行云。词情声情,令人神迷。朗读该词,也要注意它的情韵之美。这首词为怀人之作,以梅花寄寓了自己的相思之情。全词如梦似幻,使情思更为缠绵深

36、挚。文本精析1有人认为此词第一句就传达出了词人心中之情,请试做分析。【答案】 “好花不与 香人”中“好花”即梅花,亦暗喻所念之情人。以“好”形容花,一往情深。 “ 香人”是词人自道。好花不与惜花人,美人不与怜香惜玉者,传尽天地间一大恨事。- 14 -2上片写花,实际是写情,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心情?下片“漫向”句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心理?【答案】 (1)上片表达了词人有花儿隔溪、可望而不可即的遗憾,有时序更换,梅花飘零,无处可寻的担忧。实际上是描写了对如花之人思念而不得的忧虑。(2)下片“漫向”句写词人情不自禁欲觅芳孤山,然却可能徒劳无获,可望而不可即。苦苦思念而不可得的痛苦煎熬着词人。3词人在抒

37、发感情时,借助了象征、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意境。请结合具体词句进行分析。【答案】 全词以“好花”象征美人,又用“玉钿”这一首饰比喻梅花之姿媚,喻中有喻,而出入无间。 “翠禽啼一春”中“一春”二字,用凄美之字画,象征时间之延绵,实写出了词人悲剧的一生。“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中“盈盈”本为美人之形容,此又借美人喻好花之姿媚。运用双关,美人之形象遂复幻化为想象中之好花。 素材一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善作书画。她的词雅致清秀,独树一帜,具有女性独有的细腻,这使她成为婉约派的代表。这位南北宋之交的词作大家,其词的内容虽然没

38、有摆脱爱情与离愁别恨的传统范围,但在南渡后,她的词更多地表现对国家、人民和个人际遇的深沉伤感。南渡前的李清照不甘于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经常批判、抨击封建礼教,而南渡后,李清照用诗笔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态度:反对偏安,主张北伐。国恨家愁,时时燃起她心中爱国思想的火花。李清照有过少女的娇羞,有过闺妇的闲愁,但她更有“女丈夫”的刚烈和对自由的渴盼。梁衡认为其“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她绝不随波、绝不凑合” ,并称其为“立于秋风黄花中寻寻觅觅的美神” 。【应用角度】 这则材料可用于与“爱国情怀” “位卑未敢忘忧国” “追求自由” “坚

39、守个性”“面对磨难” “人生体验与文学创作” “别样人生”等相关作文的写作。运用这则材料,若能融进李清照诗词名句,效果会更好。- 15 - 素材二 陆游生于动乱,长于忧患。人民的悲痛,国家的分裂,父辈、良师爱国思想的熏陶,使他很早就立下了献身报国、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他坚决主张抵抗金兵的南侵,北伐中原,收复失地,反对南宋统治者苟安江南,因而受到主和派的排斥、打击和压制。公元 1206 年,年已 81岁高龄的陆游,抗金报国的志愿至老不衰。当韩丞相主持南宋国事,准备北伐,收复失地时,陆游积极支持,屡赋诗篇,热情赞颂,还想亲赴前线参战。公元 1210 年,陆游 85 岁,因病在故乡逝世。临终,赋示儿

40、绝笔诗,表达了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应用角度】 这则素材可用于“爱国” “执着” “理想与现实”等相关作文的写作中。陆游一生都在心忧国家,心怀天下。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他始终对统一大业抱着希望,渴望效法诸葛亮“鞠躬尽瘁”而为国尽忠。宦途的挫折及年迈体弱的现状,都不能动摇他的意志。 素材三 岳飞是南宋时的抗金名将。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小时候要上山砍柴,帮家里干活。由于没钱上学,全靠母亲教书识字。他读书用功,从小就立下远大志向。岳飞牢记母亲“精忠报国”的教诲,英勇奋战,杀得金兵闻风丧胆,立下赫赫战功,成了名扬千古的抗金英雄。他的词文虽流传不多,但都表现了作者对敌人的无比痛恨、报仇雪耻的迫切心情以及收复中原失地的坚定意志,忠愤之气,动人心魄,满怀愤慨的爱国英雄形象跃然纸上,千载后读之,犹凛凛有生气,历来为人所珍视。【应用角度】 这则素材可用于“爱国” “节操” “志当存高远”等话题的写作中。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纵然岁月流逝,英雄的光辉仍闪耀在史册中。 “精忠报国”的爱国思想和“还我河山”的英雄气概,将激励我们为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