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专题四、五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选修3.doc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939842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生物专题四、五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高中生物专题四、五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高中生物专题四、五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高中生物专题四、五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高中生物专题四、五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四、五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2、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也逐渐产生,下利有关基因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基因作物可通过花粉扩散到它的近亲作物上,从而污染生物基因库B杂草、害虫从它的近亲获得抗性基因,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转基因作物基因污染只在近亲植物间进行,因此几乎对人类没有影响D基因污染较难清除2转基因生

3、物的安全性引起人们争论的原因是( )转移基因的功能往往未知转移基因的结构往往未知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外源基因往往是异种生物的基因A B C D3下列属于转基因食物潜在的安全隐患的是( )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某些转基因生物可以,进入人体增强相应细胞的免疫力某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A. B. C. D.4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B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

4、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C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D生物安全是指担心转基因生物会影响到生物多样性5自从 1983 年第一株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已有数十种乃至上百种转基因植物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中诞生,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基因污染”应运而生,关于基因污染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基因植物的果实或其他部分作为食物可能会引起食用者产生不良反应B.转基因植物可能与它们的近缘野生种发生自然杂交,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以增殖的污染D.为了防止转基因的扩散,在大面积种植时,必须在周围设置缓冲带作物6中国政府的“四不原则”是针对( )A生殖

5、性克隆人 B设计试管婴儿C转基因动物 D治疗性克隆7法国议会投票通过了生物伦理法案,该法案从立法上禁止在法国进行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新法案明文禁止从事治疗性克隆研究的原因是( )A治疗性克隆带来严重后果B治疗性克隆的研究必然会过渡到生殖性克隆C治疗性克隆严重违反生物伦理D治疗性克隆就是生殖性克隆8中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主要原因是( )A克隆人不是正常的个体B大多数人对克隆人的研究持否定态度C克隆人的技术性问题无法得到解决D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9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说法中,合乎伦理道德的是( )A运用试管婴儿技术解

6、决不孕问题2B进行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研究C利用个人基因资讯决定是否聘用就业申请者D通过基因检测男女决定是否让胎儿出生10一对美国夫妇,将他们精子、卵细胞做的胚胎冷藏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一所不孕症治疗中心(防止胚胎移植不能一次成功时,以备下次再用) 。在一次外出 时,他们因飞机失事而去世。于是有人就提出,是不是应该把胚胎植入代孕母亲子宫,生下一个孩子继承遗产;还是没有这个必要,把财产交给他们的亲戚,或交给 国家处理?这件事反映了“胚胎冷藏”技术( )A对人类生育权的保护B是一种成熟的可推广的技术C带来伦理问题D是一种国家法律所禁止的技术11下列生物通常不用作生物武器的是( )A炭疽杆菌 B酵母菌 C

7、天花病毒 D肉毒杆菌12生物武器的传播途径包括( )直接传播 食物传播 生活必需品传播A B C D13生物武器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包括致病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真菌和毒素六大类。根据它们的类型,预测以下哪项不是生物武器的杀伤特点( )A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 B污染面积大C有一定的潜伏期 D传播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14利用重组基因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病菌比一般的生物武器的危害性大,其原因是( )类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病菌无药可医只有某种易感基因的民族容易感染,而施放国的人却不易感染A B C D15如同发明炸药时没有想把炸药用于人类互相残杀的战争中一

8、样,科学家在创造 DNA 重组技术时,也不是为了用于战争,但却无法抵挡新技术在军事方面的运用,生物武器就这样出现了。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武器难以检测,用其进行杀伤时可能并不会被马上察觉B生物武器没有明确的标识,潜在危害大C依靠科学力量和人类的文明合作,生物武器也会受到限制D生物武器适应能力强,不受气候影响16生态系统内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态位置,从而避免了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失衡。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A协调与平衡原理 B物种多样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整体性原理17我国在西部多省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这一工程属于(

9、 )A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B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C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 D湿地生态恢复工程18为加速恢复矿区生态环境,人们采取治理措施的步骤应为( )植树种草人工制造表土机械平整压实土地A B C D19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12”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B巢湖大面积水华,违反了协调与平衡原理C生态农业的建立,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D为促进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可采用人工制造表土,种植农作物的措施20 “粮桑渔畜”农业生态系统是江浙平原水网地区典型的高效农业系统,如图表示这一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A沼气池的建立既充

10、分发挥了资源的生产潜力,又防止了环境污染B通过巧接食物链使原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了人,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C上述农业生态系统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D这一生态工程模式主要适用于江浙平原而不适用于我国西北地区,这是因为在建立生态工程时还需要遵循整体性的原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3 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 2 分,共 40 分)21 (12 分)生物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在使用不当时给人类带来灾难。例如用克隆技术制造出克隆人,用转基因技术制造生物武器等。面对生物技术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公众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疑虑。近年来,生物技术引发的社会争论越

11、来越广。(1)目前我国是种植转基因作物较多的国家之一,关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的争论越来越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主要涉及_ 、_、_等方面。(2)试管婴儿技术诞生后,继而出现了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二者在对人类作用上的区别是 。在技术手段上的区别是_ 。22 (13 分)如今,从土豆、草莓到西红柿,各种各样的转基因产品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更有资料显示,我国餐桌上有 50%以上的大豆色拉油属于转基因食品。然而近年来,有关转基因食品是否影响健康的争论不绝于耳。例如,199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 Losey 等人将转 Bt 基因(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玉米花粉撒在苦芭菜上,喂食黑脉金斑蝶,4 d

12、后死亡率达 44%,而对照组无一死亡,研究者认为该转基因玉米对非靶生物有毒。(1)据报道转基因作物大面积种植已达 7 年,食用转基因食品的人群至少已有 10 亿之多,至今没有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任何实例。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试分析原因。_ 。 (请写出两点)(2)自 1983 年转基因作物在美国问世以来,用生物技术改造农产品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飞快。2001 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了 5107 hm2。试问:转基因产品到底有什么优势?_ _ 。 (请写出三点)(3)你是怎样理解转 Bt 基因(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玉米花粉对非靶生物有毒的? 。(4)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会造成基因污染

13、,危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你是怎样理解的?_ 。23(15 分)南京古泉生态农场是生态农业的典范。该农场将养猪、养鱼、沼气工程、养鸭、种植农作物、培育蘑菇、种桑养蚕、种植果树等多个生产过程合理地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种高效良性的循环,生态效益达到了良性发展。请就此生态农场的特点,完成下列问题:(1)该生态农场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中的_、_和_原理。(2)该系统工程的核心之一是沼气池,沼气的制作如图 1 所示。在图 1 中标出箭头,表示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如果将“无机物农田”这一环节去掉,对生态农业系统有何影响? 。4(3)据生态工程中的物种多样性这一原理,有人认为生态农业建设中,食物链和营

14、养级越长越多越好。请你结合所学的有关生态工程原理,分析该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合理即可) 。12018-2019 学 年 高 二 下 学 期 专 题 四 、 五 训 练 卷生 物 ( 一 ) 答 案1. 【答案】C【解析】基因污染是可以随着自然界中的生物扩散的,如转基因作物可通过花粉散落到它的近亲作物上,从而污染生物基因库,A 正确。杂草、害虫从它的近亲获得抗性基因,具有新的性状,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 正确。基因污染对人类可能也有影响,C 错误。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可能使基因污染成为一种蔓延性的灾难,而更为可怕的是,基因污染是不可逆转的,D 正确。2. 【答案】C【解析】由于

15、科学水平的限制,目前科学家对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基因的调控机制了解有限;转移的基因虽然功能、结构已知,但不少是异种生物的基因() ;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 。因此,在转基因生物中,有时候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引起人们在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三个方面的激烈争论,C 正确。3. 【答案】B【解析】转基因生物引发食物安全的主要理由如下:对食物的安全性检测不够;担心出现滞后效应;担心出现新的过敏源;担心营养成分改变等,合成干扰素是基因工程在制药方面的应用,B 正确。4. 【答案】B【解析】为了加强对业转基因生物的标识管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了标识制

16、度,A 正确;转基因食品上只标明原料来自转基因生物,并未标明其危害,B 错误;为了保障现代生物技术的安全性,需要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等措施,C 正确;生物安全是指转基因生物体释放到环境中,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的风险和威胁,D 正确。5. 【答案】C【解析】食用转基因的食物时,可能会因外源基因产生的性状对食用者不适而造成不良反应,A 正确;转基因植物是人造物种,可能与自然物种杂交,而危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 正确;在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植物时,要在周围设置缓冲带作物以防转入基因的扩散,D 正确;基因污染是一种可增殖的污染,可通过繁殖而传递下去,C 错误。6. 【答案】A【解析】中国政府禁止生

17、殖性克隆人,不允许、不赞成、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A 正确。7. 【答案】B【解析】人类生殖性克隆的研究严重混淆了生物伦理,所以被绝对禁止,而治疗性克隆研究必然会滑向生殖性克隆的研究,所以法国明文禁止从事治疗性克隆的研究,B 正确。8. 【答案】D【解析】从生物学的角度来分析,人也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核中含有遗传信息,克隆技术成熟后,克隆人是可以成功的但是许多国家都立法禁止对人类的克隆原因是:一是现在技术还没有达到足够高的程度;二是克隆人一旦成功,将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稳定,打破原有的人际关系;三是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因为人类是在不断的接代中,进一步优胜劣汰,提高自己,所以人类

18、社会才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才不断发展再者克隆出的人与被克隆的人到底是父子还是兄弟,会造成伦理的混淆,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当然克隆技术可以克隆人某些器官,例如肾脏、心脏、肝脏等用在器官移植上为人类社会造福。 综上所述,我国政府禁止任何克隆人的实验,原因是克隆人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克隆人严重违法了人类伦理道德,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事在人为的制造在心理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因此中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D 正确。9. 【答案】A【解析】运用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过程,符合伦理道德,A 正确;生殖性克隆人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冲击人类现有的伦理道德

19、观念,B 错误;个人基因资讯暴露后会造成基因歧视,不符合伦理道德,C 错误;通过基因检测男女决定是否让胎儿出生,会使性别比例失调,不符合伦理道德,也是违法的,D 错误。10. 【答案】C【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 “胚胎冷藏”技术为体外受精技术,反映了伦理道德问题,C 正确。11. 【答案】B【解析】生物武器的种类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2致病菌等;这些微生物一般有一个共同特点:营寄生,有致病性,在上述四种生物中酵母菌不是寄生生物,常用在发酵工业上,它也不会使人畜患病。12. 【答案】D【解析】能充当生物武器的病原体可直接或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方式进行传播,D 正确。13.

20、 【答案】D【解析】生物武器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A 正确;生物武器的传播范围广、污染面积大,B 正确;生物武器具有有一定的潜伏期,C 正确;生物武器在传播时也要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大雪、低温、干燥、日晒等都会加速病菌的消亡,D 错误。14. 【答案】D【解析】对于重组基因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菌,由于人类从来没有接触过,缺乏对该菌的抵抗力,且缺乏针对性的药物,因而比一般的生物武器危害大,D正确。15. 【答案】D【解析】生物武器难以检测,用其进行杀伤时可能并不会被马上察觉,A 正确;生物武器没有明确的标识,潜在危害大,B 正确;依靠科学力量和人类的文明合作,生物武器也会受到限制,C 正确;生

21、物武器的传播还受地形、风向等多种条件影响,D 错误。16. 【答案】B【解析】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可以在有限的资源的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生物量,提高系统生产力;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态位置,从而避免系统结构或功能失衡,这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原理,B 正确。17. 【答案】B【解析】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的问题有问题由于过度樵采、过度放牧、盲目开垦、不合理利用水资源荒漠化,B 正确。18. 【答案】C【解析】为加速恢复矿区生态环境,人们采取治理措施包括人工制造表土、多层覆盖、特殊隔离、土壤侵蚀控制、植被恢复工程等,其中关键在于

22、植被恢复,以及为植被恢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由于矿区废弃土地的水分状况很差,特别是养分极其贫瘠,导致植被很难恢复。因此恢复矿区生态环境,就要首先通过机械方法平整压实土地,人工制造表土,然后在人造表土上,植树种草,C 正确。19. 【答案】B【解析】 “112”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而不是整体性原理,A 错误;赤潮、水华等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违背了协调与平衡原理,B 正确;生态农业的建立,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能量是单向流动的,不能循环利用,C 错误;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可采用人工制造表土,种植当地适宜物种,不能种植农作物,D 错误。20. 【答案】D【解析】这一生态工程模式

23、主要适用于江浙平原而不适用于我国西北地区,因为西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及水资源不足,D 错误。21. 【答案】 (1)食物安全 生物安全 环境安全 (2)前者主要用于治疗不孕夫妇的不孕症,后者可以用于治疗需要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的疾病(4 分) 后者胚胎在移植前需进行遗传学诊断 【解析】 (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主要涉及食物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 (2) “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技术”在对人类作用上的区别是前者主要用于治疗不孕夫妇的不孕症,后者可以用于治疗需要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的疾病;在技术手段上,后者胚胎在移植前需进行遗传学诊断。22. 【答案】 (1)转基因食物被煮熟

24、之后,细胞就被破坏了,进入人肠胃系统后,基因被消化成小分子物质而失去遗传作用。我们所吃的转基因改良作物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人们食用后并未有不适和影响健康。转基因食品仅是在农作物品种中加入一两个对人类无害的已知性状的基因等(只要合理即可) (4 分)(2)可缩短育种时间;可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可提高粮食产量,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只要合理即可) (3 分)(3)转 Bt 基因玉米在培育过程中没有对所有的生物进行毒性检测实验,在逻辑判断上属于不完全归纳。(只要合理即可)(3 分)(4)转基因生物中所含的外源基因可能会通过杂交在环境中传递,可能会由此产生超级杂草、超级害虫以及其他超级动物等,使得生物

25、多样性受到破坏。(只要合理即可) (3 分)3【解析】本题属开放性题目,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利害关系。转基因生物会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会不会富集,转基因产品中的外源基因是否会在环境中传播,转基因生物能否成为外来物种,是否对环境造成破坏等,都是解答本问题的切入点,如何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安全评价,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课题。23. 【答案】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物种多样性原理 整体性 (2)如图所示:(4 分)土壤中的无机物得不到补充,物质循环受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 (3)不正确。因为食物链长,各食物链中的生物数量难以达到一定规模,影响经济效益;营养级多,高层次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较少,该营养级生物数量也较少。 (3 分)【解析】 (1)生态农业是建立在物质循环再生与物种多样性和整体性等原理基础上的,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即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如果把“无机物农田”这一环节去掉,势必会造成物质循环受到破坏,土壤无机物得不到及时补充,土壤肥力会下降。 (3)从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分析,如果一个营养级获得的能量太少,就不足以维持一个营养级的存在,所以食物链不能无限延长,一般不超过 5 个营养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ITU-R M 1646 SPANISH-2003 Parameters to be used in co-frequency sharing and pfd threshold studies between terrestrial IMT-2000 and broadcasting-satellite service (sound) in the 2 6.pdf ITU-R M 1646 SPANISH-2003 Parameters to be used in co-frequency sharing and pfd threshold studies between terrestrial IMT-2000 and broadcasting-satellite service (sound) in the 2 6.pdf
  • ITU-R M 1646-2003 Parameters to be used in co-frequency sharing and pfd threshold studies between terrestrial IMT-2000 and broadcasting-satellite service (sound) in the 2 630-2 655.pdf ITU-R M 1646-2003 Parameters to be used in co-frequency sharing and pfd threshold studies between terrestrial IMT-2000 and broadcasting-satellite service (sound) in the 2 630-2 655.pdf
  • ITU-R M 1651 FRENCH-2003 A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required spectrum for broadband nomadic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including radio local area networks using the 5 GHz band《包括使用5 G.pdf ITU-R M 1651 FRENCH-2003 A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required spectrum for broadband nomadic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including radio local area networks using the 5 GHz band《包括使用5 G.pdf
  • ITU-R M 1651 SPANISH-2003 A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required spectrum for broadband nomadic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including radio local area networks using the 5 GHz band《包括使用5 .pdf ITU-R M 1651 SPANISH-2003 A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required spectrum for broadband nomadic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including radio local area networks using the 5 GHz band《包括使用5 .pdf
  • ITU-R M 1651-2003 A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required spectrum for broadband nomadic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including radio local area networks using the 5 GHz band《包括使用5 GHz频带的无线.pdf ITU-R M 1651-2003 A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required spectrum for broadband nomadic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including radio local area networks using the 5 GHz band《包括使用5 GHz频带的无线.pdf
  • ITU-R M 1652-1 SPANISH-2011 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including radio local area networks for the purpose of protecting the radiodetermination service .pdf ITU-R M 1652-1 SPANISH-2011 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including radio local area networks for the purpose of protecting the radiodetermination service .pdf
  • ITU-R M 1652-1-2011 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including radio local area networks for the purpose of protecting the radiodetermination service in the 5.pdf ITU-R M 1652-1-2011 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including radio local area networks for the purpose of protecting the radiodetermination service in the 5.pdf
  • ITU-R M 1653 FRENCH-2003 Operational and deployment requirements for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including radio local area networks in the mobile service to facilitate sharing betweenrati.pdf ITU-R M 1653 FRENCH-2003 Operational and deployment requirements for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including radio local area networks in the mobile service to facilitate sharing betweenrati.pdf
  • ITU-R M 1653 SPANISH-2003 Operational and deployment requirements for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including radio local area networks in the mobile service to facilitate sharing betweeorat.pdf ITU-R M 1653 SPANISH-2003 Operational and deployment requirements for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including radio local area networks in the mobile service to facilitate sharing betweeorat.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