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顶碗少年课件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rimleave225 文档编号:941640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顶碗少年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顶碗少年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顶碗少年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顶碗少年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顶碗少年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重点) 2.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重点)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情感表达的方式。(难点),赵丽宏:散文家、诗人。1951年出生于上海市。 主要作品:著有散文集生命草爱在人间岛人笔记等,报告文学集心画等六十余部著作,有四卷本赵丽宏自选集。,1吴桥杂技之乡 河北省吴桥县一向有“杂技之乡”的称号。当地人把杂技叫做“耍玩意儿”。民间流传有:“上至九十九,下至才会走,吴桥耍玩意儿,人人有一手。”可见,杂技在吴桥县是十分广泛和普及的。多年来,这个驰名中外的杂技之乡,培养出了一大

2、批专业杂技演员。其中,有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杂技表演艺术家。,2顶碗 顶碗是中国传统杂技节目。演员头部顶一摞瓷碗,表演劈叉、金鸡独立、别元宝、倒立等技巧动作。早在两千年前的汉代,中国就有顶碗表演。顶碗在表演形式上,分为单人表演和多人表演两种类型。,萦绕 摞 歉疚 不知所措,yng,lu,ji,cu,露,喝,着,屏,刹,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萦绕:惊羡:幅度:,萦回。 造句:老师的话诗中萦绕着我的耳边。 惊叹羡慕。本文中指少年的技艺出色,让人们感到惊讶。 造句:人们无不惊羡这里景色的优美。 物体振动或摇摆所展开的宽度,泛指事物变动的大小。本文中

3、指少年要转过身来,动作变动很大。 造句:他身子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大。,歉疚:陶醉:喧哗:附和:,觉得对不住别人,对自己的过失感到不安。本文中指少年因自己的失误而内心不安。 造句:他因为打扰了老师的休息而感到歉疚。 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本文中形容观众沉浸在优美的杂技表演之中。 造句: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琴声里。 声音大而杂乱。本文中指场子里的声音很杂乱。 造句:我们不应该在公共场合里大声喧哗。 (言语、行动)追随别人。文中指在少年第二次表演失败时,一些观众跟着别人起哄。 造句:他不住的低声附和着。,座无虚席:意想不到:不失风度:,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的人很多。本文中指节

4、目很精彩,来看的人很多。 造句:大体育场里座无虚席,人们期待着激动人心的时刻的到来。 料想不到,没有料到。本文中指人们没想到少年会出现失误。 造句:就在人们沉浸在欢乐之中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不丧失美好的举止姿态。本文中指顶碗少年在第一次失误后没有慌乱,用美好的姿态向观众鞠躬。 造句:他不失风度地向对方点头微笑。,不慌不忙:目不转睛:不知所措:惊心动魄:,不慌张,不忙乱。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本文中指少年虽然失误了一次,但仍然不慌张。 造句:他不慌不忙地走上台。 不转眼珠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本文中指人们的视线都集中在少年头顶的碗上。 造句:我目不转睛地顶着黑板。 不知道

5、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本文中指顶碗少年在再次表演失误后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造句: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不知所措。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本文指顶碗少年的表演让人很受震动,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造句:这惊心动魄的场面让人难忘。,惊心动魄 触目惊心,都可以形容“让人吃惊的事”。 “惊心动魄”指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无论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对象都能运用;“触目惊心”指看见某种严重情况而内心震惊,只适用于能看得见的对象。 1.这场电影真是惊心动魄,都结束十分钟了,大家的心还在怦怦地跳。 2.近期,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关于松花江、太湖等水体的污染情况,那一串串真实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相同点:,不

6、同点:,造 句:,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文写了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他深鞠一躬之后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他镇定之后再鞠一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赢得了全场暴风雨般的掌声。,交流分段情况,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作者从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悟入笔,引出下文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详细叙述了顶碗少年三次惊心动魄的表演过程。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写这次杂技表演给作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核心问题: 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串珠问题: 1.文章写了顶碗少年几次表演的过程?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 3.为什么“我常常会想起

7、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 4.课文采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观众都惊呆了。,“刹那间”“突然”“意想不到”“惊呆了”等词语写出了什么? “刹那间”“突然”“意想不到”都说明事情的发生出乎了人们的预料,突然发生的失误,让他们的悬着的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惊呆了”是对观众反应的描写,突出了当时情况的惊险。,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到了少年头上,一切重新开始。,加点的词语说明了什么? 三个“又”再加上“还是”“

8、整整”“一只不少”这些词语,说明尽管前面的表演失败了,但马上开始的表演并没有降低难度,顶碗少年将再一次进行同样惊险的表演,表现了顶碗少年不惧困难,勇于挑战。,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胛(ji),轻轻摇了一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从老者的神态和动作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从老者的神态和动作中可以体会到老者对少年的宽容、鼓励和关爱,这正是少年此时所需要的东西。,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这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作者观看表演后所发出的感叹,也是文章

9、的题眼所在。表达了作者对顶碗少年不畏艰难、不怕挫折、承受压力、敢于拼搏的精神的赞叹。,阅读方法解密:“串连法”概括段意,概念:串连层意、句意、关键词,抓住自然段的意思进行综合概括。 方法:抓住一段中的几个要点(层意、句意、关键词),把它们串连起来。 适用情况:各自然段在叙述层次中地位相当时,如:第27自然段分别写了顶碗少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表演杂技的过程,把它们连在一起,就是该部分的主要内容。 运用:见本课“课后练习单”第二、 2题。,核心问题:,作者看了一场惊心动魄、难度很大的杂技表演。,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1.文章写了顶碗少年几次表演的过程?是围绕什么展开的?,文章描写了顶碗

10、少年三次表演的过程,紧紧围绕表演的“惊心动魄”展开。,串珠问题:,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作者主要抓住“少年、观众、碗”具体描写,从三个方面突出表现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1)抓住少年表演时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表现顶碗表演的高难度;(2)具体描写了观众观看表演时的反应,突出表演的扣人心弦;(3)采用了拟人的修辞对“碗”进行描写,不仅体现了表演的难度之大,还烘托了表演的紧张气氛。,3.为什么“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因为顶碗少年的表演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是在出现两次失误后,第三次表演时获得成功的。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

11、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我”从顶碗少年的表演中获得了人生的启示,那就是面对挫折,我们要勇于拼搏,不要轻易放弃,并从中感悟到“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这远比看一场没有失误的杂技表演更有意义。所以“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4.课文采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作者从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总结下笔,采用回忆的方式描写二十多年前的故事,以杂技表演的顺序“第一次失败第二次又失败第三次成功”为线索进行描写,最后抒发内心的感叹和激动。,顶碗少年,人生感悟:偶遇之事终生难忘,失败乃成功之母,第一次:失败不失风度 重新开始 第二次:失败不知所措 镇静再来 第三次:成功勇于拼搏 惊心动魄,

12、回忆往事,抒发感慨: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少年两次表演失败仍不气馁,最后表演成功。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当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要勇敢面对、勇于拼搏,不能轻易放弃。,渡河少年 戎林 一条清澈的小河,一条泊在岸边的渡船。 我立在船头,一身蓝色的衣服倒映在水里。船身开始晃动,船老大拿着一根竹篙上来了。一个背着书包的圆脸少年站在河埂上朝老人大声问:“老爹,没钱能上船吗?” 老人正在弯腰解着缆绳,头也不抬:“没钱坐什么船,笑话!” 竹筒一点,小船离岸而去。,孩子像当头挨了一棒,孤零零地立在岸上。离得老远,我看见孩子两眼睁得溜圆,牙帮在不停地挫动,两道

13、小刷子似的眉毛紧紧地蹙在一起。忽然,他把衣裳一脱,连同书包擎在了手中,“哧溜”一下滑进了河里。 秋风秋水,他受得了吗?一股同情的潮水从我心上漫过,想喊,没喊出声。那孩子举着衣服、书包,踩着水,一摇一摇地向河当中游去,黝黑的脸蛋冻得乌青。撑船的老汉愣愣地望着,忽然大叫:“孩子,上船,快上船!” 孩子好像没听见。 船撑到孩子跟前,孩子使劲把头别过去。,“上船吧别冻坏了。”老人似乎在哀求,“钱一分也不要。” 孩子不理他,依然向前划;落满彩霞的河水被孩子的臂膀切割成一块块五彩的锦缎,那手中的花格子衬衣活像五彩的花瓣,黄黄的书包真像花瓣中的花蕊。 好一朵开在浪花丛中的青年! 终于到了对岸,泥鳅一般蹿上了

14、堤埂。阳光在他的脊背上滚动,像一条条刚出网的银鱼在蹦跳。他把衣裳一套,捡起书包,飞也似地跑了。河边的沙滩上,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像一条无限处长的省略号。,后来,我打听到了,那孩子考取了对岸的中学,那天是开学的头一天。 有趣的是,以后我每次过河,只要赶上学生上学放学,总会看到那个圆脸少年在河里游来游去,数年后,少年居然从这条小河游进了大海,成了一名游泳健将。他给撑船老人来过一封信,称他是他的启蒙教练,要感谢他。 可惜老人已长眠在河边的沙丘里,没看到这封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最早的有记载的杂技表演】 见于典籍最早的杂技表演记载在庄子徐无鬼中:“

15、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解。” 【杂技的种类】 顶技、马戏、吊子、口技、蹬技、耍花坛、走钢丝、爬竿、转碟等。,我们从顶碗少年经历失败后并不气馁最终成功的这件事中深深感悟到“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让我们懂得了面对挫折应该用信心和勇气。,读了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一、把下列加点字的错误读音划去。 异国(y y) 沉着(zhu zho ) 抚摩(f f) 肩胛(ji ji) 愧疚(ji ji) 附和(h he) 露天(l lu) 剧烈(li lie),二、 我会写同音字。 jn 英( ) 险( )( )工 ( )马 jn ( )然 ( )赛( )子 ( )界 zh ( )体 ( )持树( ) ( )识 wn 刷( ) ( )霞( )联 委( ),俊,峻,竣,骏,竟,竞,镜,境,肢,支,枝,知,碗,晚,挽,婉,三、根据课文选词填空。 惊羡 惊呆 惊险 1少年做出各种各样令人( )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 2少年的杂技表演场面十分( ),观众的心都悬起来了。 3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观众都( )了。,惊呆,惊羡,惊险,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缩句) _ 2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改为反问句) _,他头上顶着碗。,这难道不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