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高中语文5苏轼词两首_定风波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ppt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943981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高中语文5苏轼词两首_定风波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高中语文5苏轼词两首_定风波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高中语文5苏轼词两首_定风波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高中语文5苏轼词两首_定风波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高中语文5苏轼词两首_定风波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定风波,风飘飘,水寒寒,驾一叶扁舟来到赤壁之下,不经意间,“乌台诗”案的苦楚又掠过心头。面对这漫漫江水,他顿悟了。哀吾生之须臾,不如听江上之清风,看山间之明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怨只属于多愁善感的李后主,他只唱“大江东去”的豪迈,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这位人物是谁?,一、整体感知,把握形象,1、从诗词中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用一个或两个词概括。 沉着、豪迈、通达、淡定、自信、乐观、豁达,2、抒情主人公的这一形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请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关键性动词、形容词和体现情感转折的词)和关键句鉴赏。,(1)“莫听穿林打叶声”,这句中的“穿”和“打”显得很有力度,极

2、言雨急雨大。但在这急风急雨中苏轼却觉得一点都无所谓,可见他是何等的潇洒,何等的乐观!(2) “何妨吟啸且徐行”这句中的“莫听”,“何妨”,我们可以想象苏轼吟啸自若,缓步而行的情景。反映了苏轼在风雨面前坦然处之,泰然自若的旷达情怀。,(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一身野服打扮,“轻”字体现诗人内心的轻松,从侧面透露了作者喜好自然、无拘无束的性格。(4) “一蓑烟雨任平生”,“烟雨”一语双关,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更指政治上的风雨。“任”字,表现出苏轼要坦然面对风雨的信心与决心。面对“风雨”,不惊恐,不退缩,任其自然,坦然处之。,(5)“山头斜照却相迎”,于挫折中看到希望,于逆境中看到曙光,

3、不让这暂时的挫折和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6)“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里的“风雨”和“晴”,人生的逆境和顺境、名利的失和得、官职的降和升。词人认为无论是雨还是晴都无所谓。人生也是如此,顺境也好,逆境也好;窘困也好,通达也好,都能泰然处之。这是词人面对仕途失意的旷达胸襟。,苏轼在人生逆境中表现出的这种“成固欣然,败亦同样有所作为”的胸怀,这应当是人生境界的一个新的拓展。希望我们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与挫折,都能如苏轼一样,在困难坎坷面前的保持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

4、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二、合作探究,感悟人生:,苏轼,不仅给我们以文学之美的享受,他的人格精神也是留给我们后人的一笔财富,从定风波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诗词中获得了苏轼的一些怎样的精神财富?,从苏轼身上感受到他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感,对理想、对抱负的坚定的追求;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要积极调整

5、自己的心态,适应环境的变迁,保持乐观的心态,笑对人生。 生活中遇到压力与失败(面对逆境),要如苏轼一样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以一种坦荡从容的态度面对人生的风雨。,三、迁移拓展,美文赏析,()、在赤壁,孟德低吟悲歌,周瑜谈笑风生,而苏轼的故国神游才最潇洒,白发与月光相辉映,浊酒与江涛相融汇。纪念苏轼,让我懂得了生命在遭遇苦难时仍应高扬精神的旗帜。(纪念) ()、苏轼在饱受打击和屈辱后,忘却所有的失意和痛苦,铭记的却是世间的真情和美丽,不然,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旷达洒脱?(铭记与忘记)()、面对大海,我想到了苏轼的胸怀。同是遭遇朝廷的排斥和加害,但贾谊被

6、贬后郁闷而死,苏轼在乌台诗案后却成了词坛豪放派的领军人物,他大海般的襟怀令我感奋不已。(面对大海),(4)、当风雨袭来的时候,苏轼没有见风使舵,也没有惊惶失措,而是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他相信风雨总会过去,太阳总会出来。就像普希金的诗中所写的那样:“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逝去”,因此他履险如夷,泰然自若。(5)、当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时,有的人选择自沉江河,有的人选择归隐山林,有的郁郁终生也不肯同流合污,这些做法固然令人钦佩,但是我更欣赏苏轼的人生态度。他是一个政治上的牺牲品,但是他不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即使身处逆境,人们想到他时,也总会流露出会心的微笑。因为他热爱生活,拥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人

7、生态度,因此他总能保持乐观的心态,笑对人生。,苏轼的一生颠沛流离,横跨了大半个中国,足迹何止万里?但是,无论处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一片忧国忧民之心始终不渝,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九死不悔。换句话说,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感,对理想、对抱负的追求成为他一生的精神支柱。正因为如此,他从不趋炎附势,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气节。孔子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君子忧道不忧贫”,这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信念在苏轼的身上始终执着坚定。,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李定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