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讲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2-,命题规律,考题扫描,1.从考查趋向看,一是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上,多通过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关系,来考查考生突破定势思维的能力;二是集中在明清加强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上,多呈现君主专制异化的史实,通过对现象的透析,得出专制皇权强化的结论。 2.从社会热点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能否顺应潮流,抓住机遇,事关命运兴衰。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给当前我国的民主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从预测角度看,仍会围绕着汉到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创设新的材料情境对知识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挖掘历史现象的深层内涵。,-3-,命
2、题规律,考题扫描,考向一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表现及影响 1.(2018课标全国,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答案,解析,-4-,命题规律,考题扫描,名师点评本题以教材中涉及的藩镇割据作为命题依托,但不是考查藩镇割据对中央集权的威胁,而是考查其对唐朝统治的延续作用,从而转换了命题视角,同时考生要对表格中的信息分类解读,形成历史的思维品质,从而考查了史料实证的能力。,-5-,命题规律,考题扫
3、描,2.(2017课标全国,25)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答案,解析,-6-,命题规律,考题扫描,名师点评本题以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的统计为切入点,考查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解决边患问题的关系,具有一定的通史意识。因此要从整体上把握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 (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打击豪强地主势力;设立“中朝制”,借此削弱相权;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行察举制,用考察加举荐的方式选拔官员。 (2)
4、经济上: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均输平准、盐铁专卖、“算缗”“告缗”等经济政策,打击私营工商业者;同时加强对土地制度的管理。 (3)文化上:独尊儒术,文化专制;兴办太学,扩大儒学教育。,-7-,命题规律,考题扫描,3.(2016课标全国,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答案,解析,-8-,命题规律,考题扫描,4.(2016课标全国,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
5、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答案,解析,-9-,命题规律,考题扫描,名师点评本题考查明清时期中央集权的强化,但注重逻辑推理,根据教材知识并不能直接得出结论,需要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结论,同时从行政效率的提高方面呼应了高效、便捷的大部制机构改革等社会热点。,-10-,命题规律,考题扫描,5.(2014山东,1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6、( )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答案,解析,-11-,命题规律,考题扫描,考向二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特点及实质 6.(2017课标全国,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答案,解析,-12-,命题规律,考题扫描,名师点评本题素养立意明显,以明初和明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的变化考查时空观念;材料情境比较新颖,涉及学生
7、比较陌生的宦官专权,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延伸,提升了思维层次。备考时要特别注意中国古代史上君主专制的异化现象,如监阁互制、外戚干政、阁臣擅权等,适当对其内容进行必要的拓展。,-13-,命题规律,考题扫描,7.(2014课标全国,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答案,解析,-14-,一、汉宋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1.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 (1)背景: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导致诸侯王国与中央矛盾激化,出现“七国之乱”。 (2)措施 汉景帝:武力平定“
8、七国之乱”;诸侯王的军事、政治权力被收归中央。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强干弱枝;设置刺史制度,监察地方;酎金夺爵,减少诸侯国数目。,-15-,2.宋初解决藩镇割据问题 (1)背景: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政权建立北宋后,需解决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的问题。 (2)措施 收精兵:杯酒释兵权,剥夺统军大将兵权;编练禁军;设三衙和枢密院分掌统兵权和调兵权。 削实权:削弱或剥夺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的权力,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任州郡长官,设通判进行监督。 制钱谷:设转运使,负责将地方州郡财赋大部上交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3)影响 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
9、裂局面。 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16-,图示解史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17-,二、明清皇权的不断加强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1)废丞相 原因: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 措施: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 作用: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 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2)设内阁 发展历程: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但不参与决策;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大学士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明宣宗时,阁臣权力逐渐增大,拥有“票拟权”,但最后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特点:是皇帝的顾问机构;阁臣品秩较低,没有专门的衙署。,-
10、18-,2.清代军机处的设立 (1)目的:为处理西北紧急军务;架空议政王大臣会议。 (2)设立:雍正年间。 (3)特点: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可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军机大臣本身品级不高,不得私自和官员交往,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 (4)影响: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19-,图示解史中国古代皇权的发展趋势,拓展延伸密折制度 密折是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外加上特制皮匣的奏折,外人无从得知。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晚年,完备于雍正时期。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密折
11、制度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使得朝政进一步黑箱化,增添皇权的神秘感;二是起到了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的作用。,-20-,主题一,主题二,应对地方分权的不断挑战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材料一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 通判建隆四年(公
12、元963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元)脱脱等宋史,-21-,主题一,主题二,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指出西汉武帝和北宋加强对地方管理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加强中央集权的不同思路。 【思路指导】,-22-,主题一,主题二,【史论形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层级嬗变规律 (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央行政制度的补充,地方行政层级调整受中央集权变化规律的影响。 (2)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
13、沿袭为主,变革为辅。(3)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自秦推行郡县制以来,县成为历朝历代的重要基层行政单位。 (4)财政改革是影响地方行政层级嬗变的重要因素。首先表现在财政是地方行政制度变革的重要内容,其次表现在财政是地方行政制度变革的推动力量。,-23-,主题一,主题二,对点训练 1.(2018辽宁辽南协作校一模,25)根据文献记载,安徽六安在西汉时为六安国封地,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封胶东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历五代,王莽时绝。由此可知( ) A.地方势力遭到削弱 B.地方管理实行双轨制 C.莽新政权废除分封 D.汉武帝开始推行新政,答案,解析,-24-,主题一,主题二,
14、从“备顾问”到“寄大政”明朝内阁制的特点和影响 材料一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据明神宗实录 材料二 明成祖在位时,大学士职官的设立,填补了皇帝和帝国官僚体制之间的空白,大学士开始在政策问题上备皇帝顾问它们在发挥新出现的皇帝的内廷助手内阁的职能时制度化了。这些炙手可热的翰林学士开始成为皇帝的主要顾问和作为皇帝与官僚政制之间的承上启下的人,他们常常和六部主管官员开联席会议审议国事,他们逐渐地左右了外廷的六部,内阁似乎恢复了以前中书省的气象。 摘编自英崔瑞德、美牟复礼剑桥中国明代史,-25-,主题一,主题二,(1)根据
15、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阁臣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明朝内阁制度设立的影响。 【思路指导】,-26-,主题一,主题二,【史论形成】明朝内阁制度的特点 (1)缺少名分:从明成祖开始,历代皇帝都在不同程度上寄大政于内阁,但他们谁也不敢担当违反祖制的罪名,谁也不愿从皇权中拿出一部分权力给阁臣分享。所以内阁始终未能成为法定的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2)权力不稳:明代内阁权力不稳定,对一般阁臣来说,由于基本上都是文学侍从之臣出身,入阁后权力的大小,只决定于票拟被采用的情况,所以呈现为不稳定,没有保障,没有连续性。,-27-,主题一,主题二,(3)政绩一般:与汉、唐、宋
16、宰相相比,明代阁臣的业绩并不显著,这一方面固然与入阁前之资历有关,他们没有从政经验,不知民间疾苦,对政事自然难以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但另一方面则由于他们权力不稳定,被司礼监挤着,被皇权压着,即使有抱负也难于施展。 (4)内外掣肘:在中枢系统中,内阁有“票拟”权,司礼监有“批红”权,是内外相维的双轨制。但双方地位的特殊性使内阁难以与司礼监抗衡,双方权力的大小,又是以皇帝的向背为转移,因此,他们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相维相济,而只能有对权力的激烈争夺。,-28-,主题一,主题二,对点训练 2.(2018重庆三模,27)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成谅解。同
17、时,内阁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了行政质量与效率。这反映了明朝( ) A.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 B.削弱六部加强君权 C.创设了集体议事制度 D.分割事权相互牵制,答案,解析,-29-,内阁和军机处所体现的制度创新 1.创新表现:从明朝的“内阁”到清朝的“军机处”,是加强君主权力的又一创新。宰相具有两大职能:百官之首和皇帝的助手。宰相制度废除后,封建君主想找到一种制度,这种制度仅保留宰相作为皇帝助手的职能,杜绝“皇帝助手”演变为“百官之首”的可能,也就是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辅政机构,但不允许辅政机构变成握有实权的行政机构。 2.实施效果 (1)明中后期出现阁臣权力膨胀的现象,并且还有伴
18、随而来的太监乱政问题,说明明朝的内阁制度不是一种理想的辅政制度。 (2)清朝的探索相对比较成功,其辅政机关实行的是内阁和军机处并行的双轨制,重要的事务由皇帝在军机处的协助下完成,一般事务由内阁来处理。这样既照顾到事情的轻重缓急,又分散了中央权力,二者相互牵制,保证了君主集权。,-30-,对点训练 3.(2018江苏南京二模,5)“它的设立,本是一种超常规的做法。这个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造成了中国特色的机构名实不符现象。”材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 ) A.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 B.妨碍皇权高度集中 C.削弱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D.强化
19、君主专制统治,答案,解析,-31-,【典例剖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二月,明王朝迎来了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朱元璋亲自选定品学俱佳的士林领袖、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 三月初发布皇榜。然而数日内,大批落榜考生跑到礼部鸣冤告状。因为中榜的51名贡生清一色地来自南方各省,竟然没有一名北方人。因此,说主考收受钱财、地域歧视关于“科场舞弊”的传闻沸沸扬扬。,-32-,事件引起明王朝上下震撼。三月初十,朱元璋下诏成立包括饱学之士、忠直敢言的大臣在内的“调查小组”进行调查,然而调查结论认为刘三吾等人的阅卷公平公正,无任何问题。这再次引起落榜的北方学子哗然,朝中许多北方籍
20、的官员要求重新复核,并严查所有涉案官员五月,朱元璋突然下诏,认定刘三吾为“反贼”,发配西北;朱元璋的侍读、调查小组负责人张信被凌迟处死六月,朱元璋亲自复核试卷,亲自选定51名中榜贡士,竟然清一色是北方人,无一名南方人。 该事件以后,明朝的科举录取分成了“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 摘编自张嵚不容青史尽成灰明清卷 上述材料包含了多方面的历史信息。请你选择一个角度,确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33-,参考答案:示例一 主题:科考结果体现了鲜明的君主专制特征。 阐述:(1)科考的主考官刘三吾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选定的,充分体现了
21、皇帝的意志。 (2)落榜考生怀疑考试的公正性时,朱元璋下诏调查,调查组的人员也是朱元璋亲自选定的。 (3)朱元璋突然下诏,罗织罪名,严厉惩处主考官和调查组的官员,一些饱学之士成为替罪羊。 (4)朱元璋亲自选定中榜考生,完全推翻了原来的结论,全部选择北方人。 朱元璋非常清楚科考的选拔结果是公正的,可是出于“稳定”的政治需要,不惜以牺牲一些忠心耿耿的官员为代价来平息事端。这个事件的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皇帝决策的独断性和随意性。,-34-,示例二 主题:经济状况对文化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 阐述:(1)洪武三十年科举考试结果,充分反映了南方经济重心地位的加强。 (2)南方在南宋时期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以后
22、,文化教育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3)南方文化教育的发展,反映在科考的中榜人数上,南方对北方的优势不断扩大。 (4)按照此次科考及其调查结果,可以证明第一次选拔是正常而且正确的,充分反映了南方经济状况的优势影响了文化教育方面。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需要有相当大的资金投入。如果经济地位削弱或者教育投入(相对)减少,都会对教育事业产生不利的影响。,-35-,解析:首先选择一个角度,确定明确的主题,然后选择合适的史实加以论证。如选择科考结果体现了鲜明的君主专制特征,从科考主官的选定、科考案的最终裁决等方面分析;如选择经济状况对文化教育有着重大影响,从南宋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文化教育的长足进步等方面
23、分析。,-36-,情怀链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现实意义 选官制度,是一个国家或政权选拔官吏的实体和程序规章,又可以称作仕进制度。它与我们今天的人事制度中公务人员录用大体相当。由于官吏担负着国家的日常管理职责,因此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把官吏的选拔考核置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并十分注意积累经验,完善制度。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最高统治者的重视,从夏、商、周三代到明清,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选官制度体系。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研究,对于了解把握中国古代社会的政府管理体制、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管理和人员录用制度有重要作用,尤其是要从中汲取经验,这对当今中国的公务员的选拔和任用制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