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eastlab115 文档编号:945426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考报告】学考要求 考纲细解b 城市化的含义和意义 能够解释城市化的含义和意义b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掌握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b 城市化特点的地域差异 理解城市化的特点及地域差异必考要求b 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掌握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加试要求一、城市化1.概念: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2.城市化标志(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3.城市化意义(1)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2)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3)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

2、的效率。(4)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5)影响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二、城市化动力机制1.动力: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2.表现: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越高;反之就越低。城市化的动力首先是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其次,城市的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在大多数城市,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再次,城市的兴起又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关联,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三、城市化特点1.发达国家城市化(1)特点:发达国家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

3、,城市化水平高,城市边缘地带发展快,出现高水平的大都市连绵带,城市绿化率高。2(2)一些大城市中心区居住环境恶化,居民外迁,表现出衰落的迹象。为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建设了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1)特点: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推进速度 快。21 (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很不平衡。城市化水平比较低的国家大多分布在 亚洲和 非洲;22 23 南美洲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则比较高, “ 虚假城市化”的状况最为突出;亚洲一部分国家24 25 则表现为“ 滞后城市化”的状况。26 3.中国城市化(1)特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快,城市数量急剧 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27 28 (2)

4、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城市化必须与工业化 协调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人文29 资源,全面实施 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建设,完善 城镇体系, 大中小城市协调30 31 32 发展;以人为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 人居环境。33 3一、城市化及城市化动力机制(必考 b)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其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请说明原因。提示:城市化和工业化密切相关,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其原因之一是城市有较高的收入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对农村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其次是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科技、文化、交通以及各项经济活动向城镇集聚

5、,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规模不断扩大。探究归纳城市化及动力机制1.城市化的过程、表现、动力及结果2.影响城市化的动力学以致用读某省城市、工业相关数据统计图,完成(1)(2)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 )A.城市工业产值增加 B.城市人口总量增加C.城市面积扩大 D.城市数量增加4(2)图中反映出该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是( )A.城市化不利于工业化B.工业化限制城市化C.城市化与工业化无关D.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解析 第(1)题,城市化的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城市面积扩大、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图中直接显示的是城市面积扩大。第(2)题,城市化

6、的推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工业化的发展,而城市化也会促进工业化。答案 (1)C (2)D二、城市化特点(必考 b)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这种说法准确吗?提示:上述说法在“一般情况下”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没有“一般情况”这个前提就不准确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就不遵循这种一般规律,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另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则表现为城市化进程明显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探究归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所处阶段 后期 中期起步时间 早 晚目前速度 慢 快发展水

7、平 高 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适应 不相适应城市人口比重 大 小原因资本主义发展较早,产业革命早,经济高度发达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化问题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随着大城市的过度扩张,市中心区的居住环境渐趋恶化,城市发展不合理。南美洲国家出现了“虚5城市居民陆续向外迁移,一些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有的发达国家为了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建设了比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假城市化”的现象,而印度、孟加拉国等国则表现为“滞后城市化”学以致用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下图是“甲、乙两类不同国家城市化发展情况统计图” 。读图回答(1)(2)题。

8、(1)对甲、乙两类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快B.乙类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慢C.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乙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2)随着城市化发展(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城市成为区域的中心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A. B.C. D.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甲图城市化水平接近 80%,为发达国家,乙图城市化水平低于 50%,为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减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第(2)题,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

9、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缩小城乡差别,城市成为区域的中心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答案 (1)C (2)B6下表为我国某省(市、区)城乡人口统计表。据表回答 12 题。年份总人口/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乡村人口比重/%1953 4 125.22 14.8 85.21980 5 938.19 15.2 84.81990 6 760.90 21.5 78.52000 7 328.24 41.5 58.52006 7 549.50 51.9 48.12011 7 865.99 61.9 38.11.近 30 年来,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播种面积减少B.人口总量

10、不断增长C.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D.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吸引2.表格数据所代表的省(市、区)最可能是( )A.上海市 B.江苏省C.内蒙古自治区 D.四川省解析 第 1 题,第二、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是城市化的本质内容。所以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的推动。第 2 题,从城市化的水平看,比较高,说明该地区是中国发展比较快的地区。再从人口总量来看,目前上海的人口总量大约是 2 500 万人,所以应该是江苏省。答案 1.C 2.B浙江温州在改革开放 30 年中,私营企业大发展。 “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和“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乡村”是对温州 30 年

11、间城市化的写照。据此回答 34 题。3.温州城市化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A.单个城市规模迅速扩大B.郊区城市化C.中小城市迅速发展D.逆城市化现象明显74.温州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 )A.工业化推动城市化B.城市化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C.城市化带动工业化D.城市化超前了经济发展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描述,可以判断温州城市化特点是中小城市迅速发展。温州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答案 3.C 4.A(2015江苏学考真题)下图为“20052013 年江苏、新疆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 。读图回答 56 题。5.与新疆相比,江苏城市化( )A.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慢B.起步晚

12、,水平低,发展速度快C.起步早,水平高,发展速度慢D.起步早,水平高,发展速度快6.影响两省区城市化进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数量 B.工业水平C.环境质量 D.自然资源解析 第 5 题,江苏与新疆相比,江苏的经济发展水平要高,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发展速度快。该题易错选 C,将江苏和新疆错误理解为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的差异,江苏作为中国东部城市,与新疆比,经济发展水平虽较高,但城市化水平仍然较低,城市化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第 6 题,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动力,城市化进程差异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答案 5.D 6.B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1)从 1985 年到 2005 年,珠江三

13、角洲城市化的具体表现有:_。(2)该地区城市化的直接原因是_。(3)在城市化过程中,该地区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表现和动力,以及对人口结构的影响。第(1)题,两图对比可看出在城市数目、规模和城市化速度方面的巨大变化。第(2)题,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第(3)题,从城市人口比重、学历构成等方面总结即可。答案 (1)城市数目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出现城市群;城市化速度快(2)区域工业化(3)城市人口比重越来越大;高学历人口比重不断提高。教材 P39 活动思考提示 1.这是发达国家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城市自身的原因:随着大城市的过

14、度扩张,市中心区的居住环境渐趋恶化,城市居民陆续向外迁移。一部分商业和制造业向边缘区迁移,带动了城市外围地带的人口显著增加。有的发达国家为了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建设了比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二是城市外围的原因,郊区或者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生活条件和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小;三是大多数城市居民家庭拥有小汽车,加之城市交通条件的改善,居民可以克服城乡之间的交通阻力,很方便地在城乡之间往返。2.不合理。有些发展中国家,如南美洲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过快,是与经济的发展速度不相适应的,出现了“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即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另一部分发

15、展中国家,如印度、孟9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则表现为“滞后城市化” ,即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整体而言,发展中国家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进一步发展造成很大压力;工业生产和城市拓展对当地生态造成很大破坏,结果导致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3.略。4.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反过来,城市化的发展也会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越高,就越可以带动附近地区经济的增长。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教材 P40 活动探究提示 1.略。2.要协调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必须坚持生态

16、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因地制宜,协调好城市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绿化用地的比例关系。3.加速城市化进程,有助于提高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促使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一、选择题1.读某城市城区规模变化示意图,该图反映了城市化的哪种表现形式( )A.用地规模扩大B.人口数量增多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增大D.城乡差距加大解析 从图中城市的规模变化,可知城区面积 1980 年比 1870 年增长了近 10 倍,这反映了城市化多个标志中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这一方面即乡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转变。答案 A下图为“我国

17、城市化发展曲线图” 。读图完成 23 题。10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是( )A.时期 B.时期C.时期 D.时期3.下列有关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已进入城市化成熟阶段B.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于西部地区C.城市化速度取决于城市规模的大小D.资源不足是制约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原因解析 第 2 题,处斜率最大,即发展速度最快。第 3 题,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高于西部地区。答案 2.C 3.B浙江省常住城镇人口占比 61.62%,青海省常住城镇人口占比 44.72%。近年来,青海省着重探讨、研究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和思路。完成 45 题。4.两省

18、城镇人口占比差异的原因是( )A.浙江省比青海省人口多B.浙江省比青海省人口自然增长快C.青海省比浙江省农业发达D.青海省比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低5.青海省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和思路,不应是( )A.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和谐人居环境B.充分发挥好规划的引领和调控作用C.要坚持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城镇化数量与质量并重发展D.牧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集聚人口形成城市解析 第 4 题,常住城镇人口占比的意思应该是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所以数值只能反映出百分比的大小,不能表示该省总人口的多少,A 错。数值也不能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的速度,B 错。城镇人口是非农业人口,东部沿海省份科技发达,农业也发达,

19、C 错。材料中的百分比值,也表示城市化水平,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城镇人口占比低,经济水平低,D 对。第 5 题,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未来的发展方向11和思路应该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和谐人居环境。A 正确。政府要充分发挥好规划的引领和调控作用,B 正确。要坚持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城镇化数量与质量并重发展,C 正确。该省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不适宜在牧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集聚人口形成城市,D 不正确。选 D。答案 4.D 5.D6.下图是“某四个地区的城市(实线)和乡村(虚线)人口增长趋势图” 。表示城市化进程速度最快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 从图甲中可以

20、看出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快于乡村人口增长速度,故甲地区城市化进程速度最快。答案 A下图为四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 78 题。7.本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分别是( )A.甲、丁 B.乙、丁 C.乙、丙 D.甲、丙8.由于城市人口的高度密集,导致市区生活质量下降,部分城市居民开始由市中心向郊区迁移,这称为“逆城市化” 。据此分析,图中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 第 7 题,注意题干要求的是本世纪以来,从图可知甲城市人口比重最高,而丙自2000 年后上升趋势最明显。第 8 题,四条曲线只有甲出现城市人口比重的下降。答案 7.D 8.A下

21、图为某地区 20 年间城市的发展状况(图中箭头长短表示城市规模)。读图,完成 910 题。129.关于该地区城市化发展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城市发展缓慢,大中城市发展迅速B.大城市发展迅速,中小城市发展缓慢C.大中小城市都发展迅速D.小城市发展迅速,大中城市发展缓慢10.有关图中甲、乙、丙三城市的说法合理的是( )A.甲城市是在老城区的基础上改造的B.乙城市的城市化速度最快C.丙城市发展中出现明显的逆城市化D.三城市的发展都是因为城乡差别减小解析 做此题时,既要看箭头的长短,又要看箭头的斜率。第 9 题,根据图中信息不难看出大中小城市城市化发展速度都比较快。第 10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

22、,乙城市规模大,且斜率大,其城市化速度最快。答案 9.C 10.B11.下图为中国台湾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从 1950 年到 1989 年,该地区城市发展的特征是( )A.东部地区发展快,西部地区发展慢B.从分散到集中,出现城市群C.大城市增长快,中小城市增长慢D.中部地区城市发展最快解析 结合图表材料可知,该地区从 1950 年到 1989 年,城市数量逐渐增加,尤其是中小城市增长速度较快;就地区而言,北部和西部城市发展速度快;此外,该地区的城市发展13从分散到集中,出现了以台北、台中和高雄为中心的城市群。答案 B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增长图” ,其中四种图例分别表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

23、人口和农村人口(与表示发展中国家,与表示发达国家),回答 1213 题。12.图中表示城市人口的图例是( )A. B. C. D.13.1960 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速度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原因可能是( )A.发达国家的人口呈现负增长的趋势B.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C.发达国家的民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D.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经济差异逐渐减小解析 第 12 题,正确读图是关键,发达国家二战以后,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逐渐超过农村人口;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速度慢,比重低。第 13 题,城市化过度发展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等现象,城

24、市化发展速度开始减慢,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畸形发展的城市经济使城市化快速发展,超过发达国家。答案 12.C 13.C下图为世界及四个大洲城市化发展统计图。据此回答 1415 题。14.图中四个大洲分别为( )A.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B.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C.非洲、亚洲、北美洲、欧洲D.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15.乙大洲城市化进程缓慢的原因是( )14A.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建设滞后B.经济发达,逆城市化现象突出C.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化水平低D.对外开放,人口大量外迁解析 第 14 题,根据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速度分析可知,北美洲和欧洲以发达国家为主,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亚

25、洲和非洲绝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速度快,但水平偏低;和非洲相比,亚洲的城市化水平更高,速度更快。第 15 题,乙大洲为非洲,人口增长较快,由于经济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化水平低,城市化进程缓慢。答案 14.A 15.C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我国近几年来城市化率变化图。材料二 2006 年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城市化率排名与当年部分省区人均 GDP 数量及排名(除港澳台外)。城市化率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省区市 上海 北京 天津 广东 辽宁黑龙江吉林 江苏 新疆 内蒙古人均GDP7 3306 410 5 340 3 630 2

26、830 2 100 2 020 3 7101 8902 590人均 GDP排名 1 2 3 6 8 11 12 5 14 10注:人均 GDP 单位:(美元/人)(1)材料中城市化率是指_,它是衡量_的标志。(2)由材料一可知,近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呈_趋势,其根本原因是_。(3)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省区大都分布在_,并分析其原因。15(4)有关上海市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城市化基础水平高 B.经济发展水平高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人口迁入率高(5)由材料二可知新疆人均 GDP 居 14 位,但城市化率较高,试分析其原因。解析 本题以我国城市化发展图表材料为

27、背景,考查城市化的含义与动力机制。第(1)题,城市化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它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第(2)题,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这推动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第(3)题,东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达,人均收入水平高,工业与第三产业所占比值高,因此城市化水平较高。第(4)题,上海市城市化基础好,经济水平高,并大量吸纳人口迁入,进而提升了城市化水平,但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第(5)题,新疆人均 GDP 较低,但城市化率较高,主要与其自然环境有关,大部分地区人口稀少,而少数绿洲形成城市,人口密集。答案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水平(2)加速增长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3

28、)东部沿海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工农业基础好,商贸发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4)C(5)新疆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农业生产以游牧业为主,人口稀少,而城市大多集中于自然条件优越的绿洲,人口密集。1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6(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美国的经济和城市化都呈现_的发展趋势。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人均年收入增长_,说明该国的经济发展速度_,同时期,城市化发展速度_,原因是_。(2)2000 年,美国人均收入最高的州高出全国平均数约_美元(取整数),城市化水平最低的州城市化水平是全国平均数的_倍(取小数点后面 1 位),反映出美国的人均收入和城市化水平地区分布_。(3)图乙反

29、映美国的城市化水平与人均收入相关度_(一致、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人均年收入在_美元以上的州,人均收入与城市化水平呈现正相关。(4)图丙中的圆圈部分是美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达到 90%以上,目前该地区的城市普遍出现了_现象,城市中心区在不断地_,城市产业中,一、二产业的比重在不断地_,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不断地_。各个主要城市的都市圈扩展到互相融合,形成了_。解析 第(1)题,图甲中的两条折线均呈上升状态,说明美国的经济和城市化都呈现增长趋势。图中的人均收入折线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呈直线上升,同时也可看到城市化水平折线平直,说明此时段美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化发展速度

30、减慢。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相当高。第(2)题,从图乙中可以找出 2000 年美国年人均收入最高的州为 42 000 美元,而此时全国人均收入平均为 30 000 美元左右,二者相差约 12 000 美元。依此方法,可计算城市化水平最低的州的城市化水平是全国的 0.3 倍左右。第(3)题,回答此题要看清楚坐标图中的纵横方向上所表示的地理事象,并注意坐标原点。分析图中散点分布的规律,经济与城市化水平不完全一致,但人均收入在 30 000 美元以上的州,其经济与城市化水平大致呈正相关。第(4)题,图中圆圈部分为美国最大的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城市群,城市化水平相当高,目前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表现为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在萎缩,第一、二产业比重在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在上升。答案 (1)增长 快(迅速) 快(迅速) 慢 该国城市化水平已经相当高(2)12 000 0.3 不平衡(不均)(3)不完全一致 30 00017(4)逆城市化 萎缩 缩小 增大 城市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