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周末培优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946947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周末培优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周末培优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周末培优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周末培优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周末培优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周末培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戏台记祝 勇假若绍兴的一切都将在记忆中隐去,我相信最后余下的,定然是一座戏台。绍兴旧府八县,可以说村村有戏台,几乎每隔一二里,甚至半华里,就有一座戏台,组成一张戏台的网络。当年的乡土绍兴,弹唱声密集,无论何时,总会有一座戏台在演戏。当大地陷入沉寂,悠扬婉转的唱腔却此起彼伏。所有的戏台同时开演,定如无数朵焰火同时在黑夜里绽放,成为一场无比盛大的感官盛宴。精美绝伦的戏台,容纳了绍兴人的梦想和荣耀。对此,他们态度认真,绝不造“豆腐渣工程” 。他们把戏台称为“万年台” 。他们打算让这些戏在戏台上持续一万年,比朝廷“万岁”活得更久。戏台就这样,在不紧不慢、优然闲适之

2、间,瓦解着宫殿的权威。当铁血帝王们纷纷变成了历史,那些古老的戏台,依旧是现实的一部分。最值得一说的,是那些临河而建的水上戏台。它们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智慧结合得那么天衣无缝,如春天骤雨后的茶园,有着贴心贴肺的清雅。烟波浩渺的近水远山,那一座戏台就成了近景,在视线里聚焦。它们是真实中的幻景,是真正的“海市蜃楼” 。它们有的正面立于水中,仅有一面傍岸,以减轻水流的冲击,也有的跨河而立,完全凌驾在河面上四根柱子架在河的两岸,柱子间铺上台板供演戏,观众看不见台板,感觉上面人影摇荡,演绎出无限的风流,更像是一场轻梦。鉴湖,曾有一座水上戏台,叫做钟宴庙戏台。这座戏台的台基均在水中,仅有左方的古柱靠近岸边。远远

3、地,就能看见它伸展的挑角,如一只蝴蝶,在风中张大了翅膀,让人相信它的轻盈,永远不会在水面上沉没。除了这些古老的水上戏台,还有许多新建的戏台在水面上耸立。在绍兴柯岩景区,我就看到了这样一座戏台,歇山顶,龙吻脊,戏台主体皆在水中,通过石桥与河岸连接,虽是新建,却气韵未失,在水上,有着极强的雕塑感。我看到新旧戏台之间的传递关系,像水面上的波纹,在岁月中不断扩散。很多年后,它们也会成为古戏台,有人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探望今天的一切。2这些戏台,既是地理上的制高点,也是心理上的停泊地。在弯曲的河道上,戏台有节奏地错落着,与水上生活的节奏相呼应,在行舟者的前方出没,安放在每一个需要它的夜晚。只要夜幕降临,

4、戏台就变成了戏。20 平米见方,一桌二椅,三四演员,简朴至极,没有京剧的大行头、大场面,却变化无穷,铺陈出一番清艳排场,点染着情俗的瑰色,不着痕迹,却尽得风流。在鲁迅所有回忆绍兴的文章中,故乡一律成为对中国乡土愚昧落后的负面象征,显现出一副阴冷、灰暗的质感, “如一块均质的岩石,无法穿透” ,所以在著名的故乡里,他断然表明了自己对于“故乡”的态度:“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唯有戏台却是为数不多例外在风雨如磐的故园,戏台上的灯光,几乎成为他少年记忆里的唯一光源,于是有了这样的文字:“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

5、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篷。 ”当年和鲁迅一起看过社戏的人们,后来都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很多年后,鲁迅也变成了戏。1960 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筹拍鲁迅传 ,赵丹饰鲁迅,但“大写十三年,大演十三年”的政治口号最终让这戏搁浅了。赵丹带着遗憾离开人世。新世纪,濮存昕有幸在电影和话剧里先后演了鲁迅。濮存昕称之为“盗天之福” 。因为那戏台,就是一部老式录音机,漫长的河道,就是咿咿呀呀反复播放的旧磁带,它们“合作” ,呈现出有声音的历史。有了这些声音,书本上出现过的人物就不

6、再遥远,我们会相信自己正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水乳交融。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A精美绝伦:此处亦可换做“美轮美奂” 。B盗天之福:意思是说自己运气非常好。C活色生香:可以用“绘声绘色”替换。D鞭长莫及:意思和“难以企及”近似。2本文中有很多文字优美、内涵丰富的句子。请从下面两句话中任选一句加以赏析。戏台就这样,在不紧不慢、优然闲适之间,瓦解着宫殿的权威。远远地,就能看见它伸展的挑角,如一只蝴蝶,在风中张大了翅膀,让人相信它的轻3盈,永远不会在水面上沉没。3根据语境,解说“上面任何一个人,都撑得起一台戏”一句在文中的含义。4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梳理本文的脉络。作者先从绍兴人

7、爱戏写起。 。作者写到鲁迅对家乡戏台的钟爱,又写到鲁迅本人后来也成了戏,完成了本文的过渡。 。 。【参考答案】1C2用拟人的手法,将戏台人格化,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戏台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风貌。 (或者说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朝代可以更替,文化依旧绵长的内涵;或者说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戏台所代表的文化力量的强大和绵长)用比喻的手法,将戏台比作风中的蝴蝶,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戏台造型的优美轻盈和坚固耐用。3每个人的人生都很精彩;每个人的影响力都很大;绍兴的文化源远流长(绍兴人杰地灵或人才辈出) ,且非常灿烂。4作者写绍兴人由爱戏而重视戏台的建造,并举例说明绍兴戏台的特点。作者由戏台扩展到绍兴,由戏台

8、上的戏扩展到中国文化。今天的绍兴人依然传承着绍兴文化的内涵,或者说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会得到进一步的弘扬。4【试题分析】2 本 题 考 查 理 解 词 语 及 语 句 含 意 , 品 味 语 言 表 达 艺 术 的 能 力 。 赏 析 句 子 时 , 要 依 次 从 手 法 、内 容 ( 情 感 ) 、 表 达 效 果 方 面 进 行 。 从 手 法 看 , 运 用 了 拟 人 手 法 , 运 用 了 比 喻 。 从 内容 看 , 句 突 出 的 是 戏 台 强 大 的 生 命 力 。 句 强 调 了 戏 台 的 坚 固 、 造 型 的 优 美 与 独 特 。 最后 谈 一 谈 手 法 对 语

9、句 内 容 ( 感 情 ) 的 作 用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忆鲁迅先生巴 金从北京图书馆出来,我迎着风走一段路。风卷起尘土打在我的脸上,我几乎睁不开眼睛。我站在一棵树下避风。我取下眼镜来,用手绢擦掉镜片上的尘垢。我又戴上眼镜,我觉得眼前突然明亮了。我在这树下站了好一会儿,听着风声,望着匆忙走过的行人。我的思想却回到了我刚才离开的地方:图书馆里一间小小的展览室。那地方吸引了我整个的心。我有点奇怪:那个小小的房间怎么能够容纳下一个巨人的那么光辉的一生和那么伟大的心灵? 我说的是鲁迅先生,我想的是鲁迅先生。我刚才还看到他的手稿、他的信札和他的遗照。这些对我也是很熟悉的了。这些年来我就没有忘

10、记过他。这些年来在我困苦的时候,5在我绝望的时候,在我感到疲乏的时候,我常常想到这个瘦小的老人,我常常记起他那些含着强烈的爱憎的文章,我特别记得:十三年前的两个夜里我在殡仪馆中他灵前的情景。半截玻璃的棺盖没有掩住他那沉睡似的面颜,他四周都是芬芳的鲜花,夜很静,四五个朋友在外面工作,除了轻微的谈话声外,再也听不见什么。我站在灵前,望着他那慈祥的脸,我想着我个人从他那里得过的帮助和鼓励,我想着他那充满困苦和斗争的一生,我想着他对青年的热爱,我想着他对中国人民的关切和对未来中国的期望,我想着他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遍华北、阴云在中国天空扩大的时候离开我们,我不能够相信在我眼前的就是死。我暗暗地说:他

11、睡着了,他会活起来的。我曾经这样地安慰过自己。他要是能够推开棺盖坐起来,那是多么好啊。然而我望着望着,我走开,又走回来,我仍然望着,他始终不曾动过。我知道他不会活起来了。我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我像立誓愿似的对着那慈祥的面颜说:“你像一个普照一切的太阳,连我这渺小的青年也受到你的光辉,你像一颗永不陨落的巨星,在暗夜里我也见到你的光芒。中国青年不会辜负你的爱和你的期望,我也不应当辜负你。你会活下去,活在我们的心里,活在中国青年的心里,活在全中国人的心里。 ”的确,这些年来他的慈祥的笑脸,和他在棺盖下沉睡似的面颜就始终没有离开我的记忆。在困苦中,在绝望中,我每一想到那灵前的情景,我又找到了新的力量和

12、男气。对我来说,他的一生便是一个鼓舞的泉源,犹如他的书是我的一个指路者一样。没有他的呐喊和彷徨 ,我也许不会写出小说。又是过去的事了,那是更早的事。一九二六年八月我第一次来北京考大学,住在北河沿一家同兴公寓。我在北京患病,没有进考场,在公寓里住了半个月就走了。那时北海公园还没有开放,我也没有去过别的地方。在北京我只有两三个偶尔来闲谈的朋友,半个月中间始终陪伴我的就是一本呐喊 。我早就读过了它,我在成都就读过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狂人日记和别的几篇小说。我并不是一次就读懂了它们。我是慢慢地学会了爱好它们的。这一次我更有机会熟读它们。在这苦闷寂寞的公寓生活中,正是他的小说安慰了我这个失望的孩子的心。

13、我第一次感到了、相信了艺术的力量。以后的几年中间,我一直没有离开过呐喊 ,我带着它走过好些地方,后来我又得到了彷徨和散文诗集野草 ,更热爱地读熟了它们。我至今还能够背出伤逝中的几段文字。我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学到了一点驾驭文字的方法。现在想到我曾经写过好几本小说的事,我就不得不感激这第一个使我明白应该怎样驾驭文字的人。拿我这点微小不足道的成绩来说,我实在不能称为他的学生。但是墙边一棵小草的生长,也靠着太阳的恩泽。鲁迅先生原是一个普照一切的太阳。6不,他不止是一个太阳,有时他还是一棵大树,就像眼前的树木一样,这树木给我挡住了风沙,他也曾给无数的年轻人挡住了风沙。他,我们大家敬爱的鲁迅先生,已经去世十

14、三年了。每个人想起他,都会立刻想到他的道德和他的文章。这是他的每个读者、每个研究者永远记住,永远敬爱的。他的作品已经成了中国人民的宝物。这些用不着我来提说了。今天看完了关于他的生平和著作的展览会出来,站在树下避风沙的时候,我想起来:这个巨人,这个有着伟大心灵的瘦小的老人,他一生教导同胞反抗黑暗势力,追求光明,他预言着一个自由、独立的新中国的到来,他为着这个前途花尽了他的心血。他忘了自己为着这个前途铺路。他并没有骗我们,今天他所预言的新中国果然实现了。可是在大家、在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时候,他却不在我们中间露一下笑脸。他一生诅咒中国的暗夜,歌颂中国的光明。而他却偏偏呕尽心血,死在黑暗正浓的时候。今

15、天光明的新中国已经到来,他这个最有资格看见它的人却永远闭上了眼睛。这的确是一件叫人痛心的事。为了这个,我们只有更加感激他。风一直不停,阳光却更灿烂地照在街上,我已经歇了一会儿,我得往前走了。1949 年 10 月 11 日(选自1949 一 1979 散文特写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年版)1 通 读 全 文 , 我 们 可 以 发 现 , 在 这 篇 文 章 中 巴 金 先 生 回 忆 了 与 鲁 迅 先 生 相 关 的 两 件 事 , 请简 要 概 括 这 两 件 事 。2文中画线语句将鲁迅先生比喻为太阳与大树,其准确含意是什么?请加以简要解说。3这篇题为“忆鲁迅先生”的文章,通篇采

16、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这篇文章在结构和语言上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具体的例子加以简要地分析说明。7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谦 让梁实秋谦让仿佛是一种美德,若想在眼前的实际生活里寻一个具体的例证,却不容易。类似谦让的事情近来似很难得发生一次。就我个人的经验说,在一般宴会里,客人入席之际,我们最容易看见类似谦让的事情。一群客人挤在客厅里,谁也不肯先坐,谁也不肯坐首座,好像“常常登上座,渐渐入祠堂”的道理是人人所不能忘的。于是你推我让,人声鼎沸。辈分小的,官职低的,垂着手远远的立在屋角,听候调遣。自以为有占首座或次座资格的人,无不攘臂而前,拉拉扯扯,不肯放过他们表现谦让的美德的

17、机会。有的说:“我们叙齿,你年长!”有的说:“我常来,你是稀客!”有的说:“今天非你上座不可!”事实固然是为让座,但是当时的声浪和唾沫星子却都表示像在争座。主人靦着一张笑脸,偶然插一两句嘴,作鹭鸶笑。这场纷扰,要直到大家的兴致均已低落,该说的话差不多都已说完,然后急转直下,突然平息,本就该坐上座的人便去就了上座,并无苦恼之相,而往往是显着踌躇满志顾盼自雄的样子。我每次遇到这样谦让的场合,便首先想起聊斋上的一个故事:一伙人在热烈的让座,有一位扯着另一位的袖子,硬往上拉,被拉的人硬往后躲,双方势均力敌,突然间拉着袖子的手一松,被拉的那只胳臂猛然向后一缩,胳臂肘尖正撞在后面站着的一位驼背朋友的两只特

18、别凸出的大门牙上,喀吱一声,双牙落地!我每忆起这个乐极生悲的故事,为明哲保身起见,在让座时我总躲得远远的。等风波过后,剩下的位置是我的,首座也可以,坐上去并不头晕,末座亦无妨,我也并不因此少吃一嘴。我不谦让。考让座之风之所以如此地盛行,其故有二。第一,让来让去,每人总有一个位置,所以一面谦让,一面稳有把握。假如主人宣布,位置只有十二个,客人却有十四位,那便没有让座之事了。第二,所让者是个虚荣,本来无关宏旨,凡是半径都是一般长,所以坐在任何位置(假如是圆桌)都可以享受同样的利益。假如明文规定,凡坐过首席若干次者,在铨叙上特别有利,我想让座的事情也就少了。我从不曾看见,在长途公共汽车车站售票的地方

19、,如果没有木制的长栅栏,而还能够保留一点谦让之风!因此我发现了一般人处世的一条道理,那便是:可以无需谦让的时候,则无妨谦让一番,于人无利,于己无损;在该让的时候,则不谦让,以免损己;在应该不让的时候,则必定谦让,于人有利,于己无损。8小时候读到孔融让梨的故事,觉得实在难能可贵,自愧弗如。一只梨的大小,虽然是微不足道,但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其重要或者并不下于一个公务员之心理盘算简、荐、委。有人猜想,孔融那几天也许肚皮不好,怕吃生冷,乐得谦让一番。我不敢这样妄加揣测。不过我们要承认,利之所在,可以使人忘形,谦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孔融让梨的故事,发扬光大起来,确有教育价值,可惜并未发生多少实际的

20、效果:今之孔融,并不多见。谦让作为一种仪式,并不是坏事,像天主教会选任主教时所举行的仪式就满有趣。就职的主教照例的当众谦逊三回,口说“nolocpiscopari”意即“我不要当主教” ,然后照例的敦促三回,终于勉为其难了。我觉得这样的仪式比宣誓就职之后再打通电话声明固辞不获要好得多。谦让的仪式行久了之后,也许对于人心有潜移默化之功,使人在争权夺利奋不顾身之际,不知不觉地也举行起谦让的仪式。可惜我们人类的文明史尚短,潜移默化尚未能奏大效,露出原始人的狰狞面目的时候要比雍雍穆穆的举行谦让仪式的时候多些。我每次从公共汽车售票处杀进杀出,心里就想先王以礼治天下,实在有理。5你认为作者在文中对谦让表达

21、了怎样的看法?6解释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辈分小的,官职低的,垂着手远远的立在屋角,听候调遣。(2)而往往是显着踌躇满志顾盼自雄的样子。7赏析下列句子的妙处。(1)好像“常常登上座,渐渐入祠堂”的道理是人人所不能忘的。(2)本就该坐上座的人便去就了上座,并无苦恼之相(3)可以无需谦让的时候,则无妨谦让一番,于人无利,于己无损。8你认为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得妙?找出来,品一品,写上几句。9一3这篇散文所采用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是巴金散文的基本表现方式。第一人称便于写人记事,便于表现真情实感。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从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感受写起,使作品具有了真实的心理基础和特定的艺术情境。【 解 析

22、 】 本题考查对第一人称作用的理解。答题时既要注意体现名家作品的基本特点,又要扣住“易于表现真情实感”作答。 4作者简略地叙述自己从北京图书馆出来后对鲁迅先生的回忆和怀念,没有刻意组织结构,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展示出特定的情境,从而把读者吸引到散文的氛围中去。如作品开头的一段话,是为表现怀念鲁迅先生而设定的情境;作者为鲁迅先生守灵那段叙述,作为出色的情境描写,极具感人的艺术力量。【 解 析 】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结构和品味语言的表达艺术。答题时应注意:第一,是“结构和语言”的特点;第二,要结合“具体例子”作简要分析。二5作者认为形式主义的“谦让”之风应摒弃,而真正的“谦让”之风则应发扬光大。【 解

23、 析 】 解答本题要先熟读文本,根据题干筛选信息进行归纳概括。根据题干要求,本题的答题区间主要在最后一节,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看法的句子“谦让作为一种仪式,并不是坏事” ;“谦让的仪式行久了之后,也许对于人心有潜移默化之功,使人在争权夺利奋不顾身之际,不知不觉地也举行起谦让的仪式。可惜我们人类的文明史尚短,潜移默化尚未能奏大效” ,进行概括归纳作者认为形式主义的“谦让”之风应摒弃, “以礼治天下,实在有理”应发扬真正的“谦让” 。106 (1)形象地写出了官本位思想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2)生动地写出了得了首座或次座者洋洋得意的样子,漫画笔法,令人可笑可憎。【 解 析 】 理解词语的意思离不开句子

24、语境,第一句中“垂着手”这一细节描写形象写出了官本位思想在生活中处处可见,第二句中“顾盼自雄”意为得意忘形,自以为了不起,联系语境可知这是作者对貌似谦让者的讽刺。7 (1)讽刺了中国人让座的虚伪作风是有悠久历史的。 (2)讽刺他以前的谦让其实是一种姿态罢了。 (3)揭露谦让的实质是抬高身价的特点。8此题可自主作答,但要抓住文章语言诙谐、委婉表达自己观点的特点。【 解 析 】 解答此题要抓住文章语言诙谐、委婉表达自己观点的特点,例如:自以为有占首座或次座资格的人,无不攘臂而前,拉拉扯扯,不肯放过他们表现谦让的美德的机会。有的说:“我们叙齿,你年长!”有的说:“我常来,你是稀客!”有的说:“今天非你上座不可!”事实固然是为让座,但是当时的声浪和唾沫星子却都表示像在争座。这几句话实际上讽刺了那些貌似谦让实则表现自己的人的丑恶嘴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