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x

上传人:explodesoak291 文档编号:947091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熟记孔子有关“义”的表述积累文言字词、文言语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正确的义利观学以致用,认识现代社会诸多弊端的原因所在2、 过程与方法课前自主学习,疏通句义,积累文言常用字词及文言句式课内借助导学案检查学生基本知识预习情况合作探究,拓展深入重点与难点1、 文言字词句式积累2、 有关孔子“义利观”的理解及拓展深入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导语在日常生活中,对每个人而言,都会有自己特别喜爱的东西和特别想得到的东西,在渴望得到、想方设法得到的过程中,除了受法律法规的约束之外,在心中还会有一股力量或多或少的会对你的行为产生一种影响甚至是制约作用这

2、就是道德情感、道德标准。而这种道德情感、道德标准是我们每个人能够在现实社会中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它应该在每个人的生活、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完善、壮大,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今天的课堂内容就与此密切相关。一、解释“义” 、 “富” 、 “贵”的常用义义:正确的道理、道德富:财产多贵:地位高二、检查预习完成情况(一) 熟语释义2大义凛然:严肃或敬畏。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大义灭亲:为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人不徇私情义形于色:主持正义的心情表现在脸上舍生取义:为正义牺牲生命义无反顾:为了正义绝不回头,勇敢向前微言大义:经书的要义,后泛指大道理。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道理

3、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就能勇敢的去做多行不义必自毙: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春秋无义战:泛指非正义战争(二)诵读文选,披文入情(三)重点字词、文言句式积累1、文言常用实词积累(加点字)文之以礼乐 修饰 常用义:掩饰。如文过饰非闻义不能徙 迁移、改变 常用义:调动职务。如“徙齐王信为楚王”是吾状也 这 常用义:正确的;表判断“是”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作用2、古今异义造次必于是古义:慌忙、仓促今义:轻率、莽撞今之成人者何必然成人 必然古义:完美无缺的人 古义:必须这样今义:成年人 今义:确定不移;客观规律久要忘平生之言古义:向来、素来今义:终身、一生3、翻译“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归纳宾语前置

4、的三种类型,并各举一例A、疑问代词作宾语例:沛公安在3吾谁与归B、否定句代词作宾语例:彼不恩我也莫我肯顾C、强调宾语,借助“是” “之”例:唯利是图句读之不知学习深入一、选出文中孔子对“义”的表述语句,感受孔子义薄云天的人格语句筛选:略二、孔子对富是完全拒绝的吗?用文中的语句佐证并简析要点明确: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孔子对富贵并非完全拒绝,他希望对其有所向往,他认为希望得到富贵是符合人的天性的三、孔子心中轻视富贵的标准是什么?由此看出在孔子的心中有着怎样的“义利观” ,简要准确概况要点明确:“不义而富且贵”孔子的义利观:义重

5、于利四、孔子的“义利观”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后世许多人遵从的伦理道德标准。列举几个自己熟知的例子提示:文天祥,苏轼,谭嗣同,朱自清,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五、警钟长鸣,是概括自己所了解的无义获利、赢利博利的卑劣手段主要有哪些,何以才能有效杜绝。要点提示:杀人越货,偷盗抢劫,投机取巧,欺蒙拐骗,巧取豪夺,敲诈勒索,假冒伪劣杜绝方法是加强法制;加强道德教育巩固提高一、客观评价湖南台“快女”停办及“食品安全”束之以法的原因是什么?4二、完成“思考与练习”题(三)课后小记学生举例少,相关事情一知半解,可见平时知识积累穷乏明确学生一周内收集相关资料板书设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义重于利孔子的义利观 精

6、神传统影响深远课后反思一、从课后研究讨论来看,个人以为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重点应以了解各家思想核心,积累文中蕴含的文化知识为主,对其中在史传类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实词、句式等可重点强调,并引导学生拓展、明晰、准确掌握,巩固文言基础。二、在举例说明“义重于利”这一道德标准在中华民族精神传统长河中影响深远的合作探究的学习环节中,学生所举事例不够丰富,足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对学生道德教育的欠缺,至少英雄模范在现代社会被忽视,这也从一个侧面为我们敲响了物欲泛滥之害的警钟。三、 “义重于利”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类精神、学品、人品的名言警句从课堂讨论来看,学生的积累并不贫乏,但事实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有很好如此表现的学生却并不充分,可见知行不一是现今在学生群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所以,教师对此要高度重视,授课过程中要多多引导学生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并加以纠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