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三东海之大乐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947173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三东海之大乐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三东海之大乐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三东海之大乐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三东海之大乐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三东海之大乐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东海之大乐【设计理念】教材分析东海之大乐是庄子中的一篇寓言,主要通过河伯、海神若的表现和对话,警示人们,人自身可能有很多很多的局限,跳脱这些局限,才能够提升自己的境界、气象和格局;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人永远不应该自满。寓言启示我们必须时时省察是否遭受了类似的蒙蔽,激励我们超越这些蒙蔽,向理想的境界靠近。教学安排庄子在文中宣扬人类精神的一种理想境界,即一种不受地域局限,不受时间局囿并且不受教育束缚的大境界。地域、时间和所受教育三个方面,都能够使人的见识和精神遭受蒙蔽。本文旨在通过选文的思想启发学生追求人生的大境界、大气象、大格局。因此在教学处理上重点讲析第一则选文,在梳理字词充分掌握选文内容的

2、基础上分析选文中的两个人物形象,引导学生逐步思考探究,让学生在阅读实践活动中根据故事寓意理解庄子的思想意义并尝试联系现实加以体会。【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2.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根据故事内容探讨寓意。2.通过阅读实践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庄子的思想,启发学生追求人生的大气象、大格局、大境界。2.能联系现实体会庄子的思想意义。【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理清文意;体会庄子散文想象奇特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庄子的思想并联系现实体会庄子的思想意义。【课时安排】一课时2【教学方法】1.自

3、主品读: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把握选文。2.合作探究:通过分组讨论,设置问题,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解决字词难点,掌握重点句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庄子散文特点,理解庄子的思想。3.作业巩固:通过练习,总结规律,扎实基础并培养文言阅读能力。【学生课前准备】1.阅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2.查阅资料了解关于庄子其人其文。3.思考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宋国有这么一户人家。他们家有稀世的瑰宝,就是家里有个秘方。这个秘方能够在寒冷的冬天让人手脚沾了水以后不皴,所以就世世代代以漂洗为生。有一天,一个过路的人偶尔听说他们家有这个秘方就来了。跟他商量,欲以百金来购这个秘方。全家人一听,晚上

4、就开了一个会。说咱们家这个秘方,虽然由来已久,但是全家人这样漂洗为生,咱们也没见过百金。人家花这么多钱,不就买个方子嘛,干嘛不给他呀,还能省去不少辛劳,咱卖了吧。这个过路的人呢,拿了这个秘方就走,当时,为了争地,诸侯混战。东南一带有吴越之争。吴越之地,靠近水乡。这个人从宋国拿了秘方直奔吴国去跟吴王讲,如果你要是选在寒冬腊月向越人发起水战,那么你有此秘方,军士可以手脚不冻。手不生疮可以拿着兵刃。而越人没有这个秘方,战斗力肯定会下降,你可以去试一试。吴王听了他的建议,拿着小小一个秘方开始向越人发起了水战。这一战吴国大胜。之后这个提供秘方的人列地封侯,身价非同一般。为什么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

5、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东海之大乐 (板书课题) ,到庄子的寓言故事中去寻找答案。二、文本感知:(一)朗读选文1.请一学生朗读秋水时至这则选文(教师正音)3泾 jng 涘 s 渚 zh 笃 d 闾 l 礨 li 2.全班齐读(二)梳理内容要求:结合注释和优化设计导引,组内讨论解决字词句意(教师点拨强调重点)1实词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辩:通“辨” ,分辨。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旋:变化。 面目:脸色。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少/轻:认为 少/轻,看不起,轻视。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虚:“墟” ,处所。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多:赞许。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

6、所通,人处一焉。 卒:通“萃” ,聚集。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豪:通“毫” ,动物长而细的毛2虚词之:野语有之曰。 说法,代词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标志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的,助词于: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表被动拘于虚也。 表被动今尔出于崖涘。 从莫大于海。 比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在3句式莫己若者。 宾语前置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 “见”字表被动4又奚以自多。 宾语前置4请两位同学简述两段文章大意,然后集体朗读一遍选文。三、文本探究1.河伯见到海神前后神态有何不同?前:“欣然自喜”河伯为什么“欣然自喜”?“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

7、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河伯面对黄河的广阔,觉得天下之美尽在这里,因此欣然自喜。后:“望洋而叹”河伯又为什么“望洋而叹”?“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面对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大海,他深深的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所以望洋而叹。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河伯的视野局限于入海口之内时,他既没有认清自己,也没有认清世界。(手绘大小圆圈)由此可见,小大是相对。人生的境界也有小大之别。2.河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以为是 知错(不应自满)3.如何才能突破自己原有的境界呢?海神若的话对我们有怎么样的启示?我们先来看看面对河伯的自我批评,海神若有什么评价?“井鱼不可以语于海

8、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用三个排比肯定了河伯的自知其丑,同时指出造成其局限的原因有三方面:地域、时间和所受教育。由此可见,只有跳出局限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如河伯,跳出局限自己的地域,进入了大海,于是他对自己、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5用两个排比,从“归” “泄”两面极写海之大远非江河可比,但与天地相比还是小得

9、可怜,所以也不值得自夸。“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禅,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又是一串精彩的排比,由大及小,从四海到中国,到人类,再到五帝、三王、仁人、任士至此,人们思想认识的局限性完全呈现于天地之间,小大之辩的道理阐释得清清楚楚。由此可见,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只有谦虚不自满才能达到新的境界,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4.海神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循循善诱 谦虚(不自满)四、回顾课文回到我们课前所提的问题:为什么

10、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我想同学们心中应该有了答案。是因为境界。如河伯、海神若,他们的境界有小大之别,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而想要追求更大的境界,就需得跳出局限、谦虚自省。五、拓展延伸结合这则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庄子思想来谈谈生活中、学习上我们应该怎么做?示例:生活中、学习上有许多的未知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发现,只有不自满的人,只有虚心的人才能够有的收获,取得新成功。要做到这样,首先就是我打消自满自傲的念头,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在实践中添补自己的无知,提高自己的素养,从而使自己的人生迈入一个新的境界。能不能再列举一些名人名言、典型事

11、例名言示例: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泰戈尔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6莎士比亚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贝尔纳六、课堂总结庄子是一个大智之人。大智者,永远不教给我们小技巧,他教给我们的是境界和眼光。庄子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人自身可能有很多的局限,跳出这些局限,才能够提升自己的境界、气象和格局;不自满、不狂妄,懂得自省才能有所长进。卢梭曾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突破枷锁,超越时空之限制而寻求自由是一生漫长的追寻。希望在座的同学们,也能够努力突破自身的局限,寻求更自由、更高远的发展空间。七、作业巩固1.积累故事中的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自知之明2.把“结合这则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庄子思想来谈谈生活中、学习上我们应该怎么做?”的探讨写成片段(要求适当引用名人名言,列举典型示例并结合自己的经历)【板书设计】 东海之大乐人物 神态/语言 形象 境界河伯 “欣然自喜” 自以为是 小“望洋向若而叹” 知错(不应自满) 跳出局限秋水 ?突破时至 谦虚自省 海神若 “可与语大理” 循循善诱 大“奚以自多” 谦虚(不自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