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政治史考点精练专题15辛亥革命.doc

上传人:amazingpat195 文档编号:947957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政治史考点精练专题15辛亥革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高考历史政治史考点精练专题15辛亥革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高考历史政治史考点精练专题15辛亥革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年高考历史政治史考点精练专题15辛亥革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年高考历史政治史考点精练专题15辛亥革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 15 辛亥革命【 考点图解 】【 名师点拨 】 1封建制度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封建制度基本内涵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层面。(2)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而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封建土地所有制并未改变,封建思想在国民头脑中还根深蒂固。 2.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1)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的权利和自由。(2)经济上: 提高了资产阶级政治地位,颁布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法令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3)思想上: 辛亥革命带来了一次思想大解放,促

2、进了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4)社会生活: 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的变革。【 历年真题 】1 (2016上海单科24) “国体初建,民权未张,是以野心家竟欲覆民政而复帝制所幸革命之元气未消,新旧两派皆争相反对帝制自为者,而民国乃得中兴。 ”这段文字写于( )A19 世纪中期 B19 世纪末期 C20 世纪初期 D20 世纪中期【答案】C2 (2015浙江文综19)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

3、决定作用2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答案】B【解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反映出君主专制已经不符合当时资本主义民主共和的时代潮流,故 B 项正确;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不起决定作用,故 C 项错误;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主旨,故 D 项错误。3 (2015北京文综16)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 ,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 。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 ,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C提倡民主自

4、由思想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太平天国与革命党人变革发饰都是为了解决中国内部的问题,而不是为了与西方文明对接,故 A 项错误;太平天国变革发饰,以推翻清政府统治,革命党人变革发饰,以“除满清之藩篱” ,反满革命,二者都为了推翻清朝统治,故 B 项正确;太平天国并未提倡民主自由思想,故 C 项错误;革命党人变革发饰并不是为了表明宗教信仰,故 D 项错误。4 (2015海南单科15)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A立法服从于政治 B行政服从

5、于司法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答案】A5 (2014上海单科22)近代中国某一报纸刊登过如下文章:民族的国民 、 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 、 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 、 告非难民生主义者 ,该报纸是( )A 时务报 B 国闻报 C 申报 D 民报【答案】D【解析】通过文章名称民族的国民 、 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 、 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 、 告非难3民生主义者 ,可以判定为革命派办的报纸, 时务报与国闻报都属于维新派办的报纸,不符合题意,故 A、B 项错误;申报是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不会刊登这么多革命性的文章,故 C 项错误;民报是革命派办的报纸,宣扬革命思想,故 D 项

6、正确。6 (2013广东文综15)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答案】B【解析】从“剪掉辫子反朝廷”可知此时为清末,则此时的指导思想为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反帝。因而D 项错。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政策,故 C 错。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政权问题,故 A 错。 11 (2012江苏单科6)1912 年 3 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 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

7、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 6 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答案】D【解析】南京临时政府虽然下令改变与共和政体不相符合的一些旧称呼,但“公堂会审之时, (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 ”说明被告和法官心里的等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12 (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16)清初 著 名 诗 人 陈 元 孝 过 崖

8、 山 , 于 南 宋 陆 秀 夫 负 帝 投 海 处 题 诗 一 首 ,中 有 : “山 水 萧 萧 风 更 吹 , 两 崖 波 浪 至 今 悲 ”之 句 。 近 人 作 陈 元 孝 崖 山 题 诗 图 , 章 太 炎 以 该 诗 题 画 ,1907 年 刊 于 民 报 , 一 时 广 为 流 传 , 章 太 炎 此 举 意 在 ( )A 提 倡 反 清 复 明 B 抵 制 保 皇 势 力 C 宣 扬 传 统 文 化 D激发民族主义【答案】D413 (2011四川文综17)下是一幅驳斥清末“民智未开”观点的漫画。它试图传达的观念是( ) A反满兴汉 B官逼民反 C政治民主 D暴力革命 【答案】

9、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清末“新政”骗局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应该理解为 “民智未开”背景是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期间。所谓“民智未开”即应该用专制制度来统治人民。用时间限定词排除 A,用材料中驳斥观点一说可排除 B、D。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C。14 (2011江苏单科6)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 ”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10、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答案】A15 (2011上海文综10)右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某革命组织机关刊物的书 影,该组织是( ) 5A兴中会 B光复会 C强学会 D同盟会【答案】D【解析】图片信息显示的是民报 ,而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故选 D。16 (2011海南单科17)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C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 D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答案】A 【解析】判断革命的性质主要看革命的任务,辛亥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A 项体现了反封建任务的成果。所以 A 符合题意。1

11、7 (2011海南单科16)从 1872 年到 1875 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 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答案】B 【解析】注意“公派”两个字,公派生按正常是应该支持政府的,毕竟是政府出钱给他们出国深造的。这与私人留学是有区别的。除非政府出了问题,才会转向反对的。从 1872 年到 1875 年,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回来时,清朝正实行洋务运动,国力相对强盛相

12、比,公派留学生自然拥护国家政权,为国效力,抓住关键时间信息“1905 年前后” ,这个时期清廷准备实行立宪,但“皇族内阁”的设立,被证明清廷的革新只是个骗局,使公派生对清廷失望,转向同情、支持革命。故选 B。18 (2010安徽文综15)图 3 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 ,它表明( )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 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 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答案】A 【解析】仔细观察图和注释,漫画瓢上有一个“鄂”字,标题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表明清政府统治危机四伏,已经顾此失彼。B 不能体现顾此失彼,C 无法体现材料所体现的形势,武昌起义只是其6中一个瓢,无法准确

13、的表达当时的形势。漫画中没有体现革命派力量的强大,排除 D。 19 (2010浙江文综20)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A B C D【答案】C 20 (2010海南单科17)孙中山曾提及,1895 年广州起义失败时, “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 ;到 1900 年惠州起义失败, “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 。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

14、动失败 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答案】B 【解析】注意态度变化的时间,1895 年与 1900 年,从甲午战败到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妥协退让、无能,人们对清政府丧失了信心,对革命党态度也发生了变化。21 (2009广东单科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 )A总统制 B联邦制 C君主立宪制 D责任内阁制【答案】D 722 (2008广东理基63)“各班会党日昌明,男子共和争促进”。该情形出现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答案】A 【解析】考查信息解读能力。抓住材料中的“会党”和“共和”等信息分析解答。 3.(2018

15、山东临沂模拟)武昌起义以后,各省代表通过了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明确规定实行总统制,1912 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就是按照这一法案运作的。1912 年 3 月 8 日,参议院全体议员表决,正式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对总统的权力做了严格限制。下列哪一观点对此变化做了较为理性的解读( )A.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成熟B.参议院认为责任内阁制比总统制更优越C.参议院因人设法违背了宪政原则D.临时约法防止了专制维护了共和【答案】C4.(2017山西孝义模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纲第四条规定: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这一规定反映出( )A.

16、议会主权至上 B.分权制衡的原则C.人民主权至上 D.政府权力过于分散【答案】B【解析】 国家的统治权由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共同行事,这本身即是一种权力运行分权与制衡,故 B 项正确。辛亥革命材料中的约法总纲第四条并没有凸显议会在国家权力运行中的重要地位,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人民主权的相关提及,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我们不难知道,约法的规定是在防范权力过分集中导致的个人独裁而非使权力变得日益分散,故 D 项错误。5.(2018江西九江适应性考试)辛亥革命时各省的“国旗”使用情况如下:旗帜 使用地区 8十八星旗 湖北、湖南、江西 青天白日三色旗 广东、广西、福建

17、、云南、贵州 五色旗 江苏、浙江、安徽 这表明( )A.独立的省份都是和平易帜B.革命者都放弃了反满思想C.革命阵营内部潜伏着危机D.国内对五色旗的普遍认同【答案】C6.(2017湖南益阳调研)“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这一结论是基于辛亥革命( )A.结束了被奴役的历史B.动摇了儒家正统地位C.建立了一个民主共和国D.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答案】D【解析】 据材料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政治上、思想上的解放作用”可知从政治上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故 D 项正确。 14.(

18、2017山东潍坊期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通信、信教等自由;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和被选举等项权利” 。这些规定 ( )A.使国民真正获得了自由民主B.实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否定了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9D.确立了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答案】C15.(2017全国名校联盟联考)莫理循出任泰晤士报中国记者期间(18971912 年)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迄今为止,所有迹象表明这纯粹是一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这是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的起义。各种迹象表明这场运动迄今不是针对外国人的。 ”他的观察( )A.

19、反映出“运动”对西方利益的维护B.肯定了“运动”对社会转型的意义C.没有准确认识当前“运动”的影响D.体现出列强对“运动”的支持立场 【答案】C15.(2018山东济南模拟)(25 分)辛亥革命既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史学研究关注的重点。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政府的政治改革使地方政治人物的参政热情日益高涨,同时经济新政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物欲,促进了兴办实业的浪潮。但清政府在铸币、路权上的新政举措却使地方相关群体十分不满辛亥革命要在全国取得成功,单靠孙中山深刻的革命思想和他领导的中国同盟会起义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社会大背景的配合,而清末新政在教育与舆论等方面的改革为辛亥革命提供

20、了有利的文化环境。叶明华清末新政对辛亥革命的间接推动材料二 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更变而已,不足为异。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张謇追悼孙中山演说10材料三 清帝不是逊位给一家一姓的王朝,而是逊位给了一个未来的立宪共和政体,这是它与中国传统禅让的不同之处。立宪时刻材料四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清帝逊位诏书(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1、11 分)(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之革命”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更替的根本区别。(6 分)(3)有人将清帝逊位看作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论断的,请说明你的理由。(8 分)【答案】(1)关系:清末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末新政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2 分)说明:政治方面,新政倡导君主立宪,冲击封建君主专制;经济方面,新政奖励实业,客观上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思想文化方面,新政改革教育,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培养了更多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社会条件方面,新政的某些举措导致地方群体不满,如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有利时机。(答出三点即可,9 分)(2)区别: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规定主权在民。(6 分)(3)同意。清帝和平逊位,是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南方革命 党人和北方政府达成妥协合作,中华民国建立。不同意。清帝和平逊位,这虽然是不流血的政变,但是是情势所迫的结果,其逊位后作出的政权安排和南北合作没有为中华民国奠定坚实基础。(以上两种观点任答其一,言之成理即可,8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