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科技课件.pptx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948353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PPTX 页数:52 大小:67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科技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科技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科技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科技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科技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三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科技,总纲目录,1.古代中国思想上讫先秦、下至明清,其核心是儒学产生、 发展、成熟、批判继承的历史过程。春秋战国与明清之际,思想 界相对活跃,中间时期思想发展日趋僵化。,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内容上强调实用性,研究方法上侧重于传 统经验总结、缺乏实验,成就上以四大发明为典型代表,水平上领 先世界,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3.古代文学艺术发展的趋势是日趋平民化、世俗化,反封建意识 增强。,1.(2018吉林吉林调研)墨子认为,要从分裂走向统一,实现“尚 同”社会,首先要建立一种普遍承认和人人服从的政治权威,以统 一人们的是与非,义与不义。据此分析,墨子认为

2、尚同社会形成的 重要前提是 ( ) A.认同统一的思想和意识形态 B.崇尚法治,反对人治 C.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D.实现各家各派的思想融合,主干点一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答案 A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材料关键信 息为建立尚同社会的前提是“首先要建立一种普遍承认和人人 服从的政治权威,以统一人们的是与非,义与不义”即认同统一的 思想和意识形态,故A项正确;当时还不可能反对人治,故B项错误;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到秦朝才建立,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统一 的思想,而非思想的融合,故D项错误。,2.(2018 河南濮阳一模)有学者指出,秦朝尊崇法家,厉行法治,遭到 儒家批评。秦

3、朝灭亡后,取代法家的是道家。文景以后,道家淡出 政治舞台,儒家取而代之,登上正统学说的宝座。这表明秦汉时期 ( ) A.根据统治需要选择治国思想 B.延续了“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 C.对待思想流派态度变幻莫测 D.逐渐认识到法、道思想的弊端,答案 A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根据材料可 知,秦朝以法家思想立国,西汉初年治国思想以道家黄老思想为 主,汉武帝后儒学独尊,结合所学得出每个历史时期统治者都根据 需要选择合适的思想作为统治思想,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秦 朝焚书坑儒,进行文化专制,并没有延续“百家争鸣”的思想局 面,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选取不同的思想作为治国思想,是 出

4、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并不是对待思想流派态度变幻莫测,故C项 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治国思想的选择和演变,不是否定法、道两家 思想,故D项错误。,3.(2018河北石家庄质检)宋朝时,范仲淹为商人鸣不平,欧阳修力 主“使商贾有利而通行”,苏轼反对“与商贾争利”,主张“农末 皆利”。浙东地区功利主义学派反对道学家空谈性命,志存经济, 主张经世致用。据此可知,上述思想 ( ) A.反映了封建士大夫的普遍诉求 B.推动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C.开始冲破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 D.具有反传统倾向与务实的特征,答案 D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材料中范仲 淹、欧阳修、苏轼等人及浙东地区功利主义学派,不

5、能代表整个 封建士大夫阶层,故A项错误;封建社会统治者一直奉行重农抑商 的政策,故B项错误;封建传统思想是指儒家思想,明清之际的思想 开始冲破传统儒家思想的束缚,故C项错误;由材料中的“为商人 鸣不平”“农末皆利”可知其思想具有反传统倾向,由材料中的 “反对道学家空谈性命,志存经济,主张经世致用”可知其强调务 实,故D项正确。,4.(2018北京文综,12)“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 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 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 )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

6、法制度的思想基础,答案 C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孟子认为 “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才可 以使天下归服”,强调以德服人,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 念,因此C项符合题意。“王”字在甲骨文中象征着军事首领的 征伐权力,与孟子观点相左,排除A项;“无为而治”是道家的主 张,可排除B项;宗法制度形成于商周时期,从时间上可排除D项。,5.(2016课标,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 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 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

7、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答案 C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五经”中 的尚书出现时间远早于论语,汉代尊为儒学经典的“五 经”不包括记录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言论的论语,说明汉代 人认为儒学思想根植于远早于孔子的久远的历史传统,故C项符 合题意。“五经”中尚书的出现远早于论语,A项错误; 汉代儒学没有背离孔子的儒学思想,B项错误;材料体现出汉代儒 学对儒学传统的追溯,说明秦始皇焚书并未断绝儒学传统,D项错 误。,6.(2018天津文综,1)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 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 此。”这一说法 ( )

8、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答案 B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朱熹强调国 以民为本,社稷为民而立,“君之尊”依赖于国和社稷的存亡,这 体现的是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从维护“君之 尊”的视角肯定了“民之贵”,借此告诫君主应该重视百姓生活, 关心民心向背,而非强调君主至尊的观念,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人 欲与天理的关系,C项错误;材料阐述的是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没 有体现儒学的新发展,D项错误。,1.(2018山东济南期末)南宋后期,在荆州和建康设有火药兵器制 作院。荆州每月能制造火

9、炮一两千支,建康在两年多造出了三万 八千多件火药武器,并能制造大量的火箭和十斤重的铁炮壳。这 说明 ( ) A.南宋大规模制造火药武器 B.火药最先是在南宋发明的 C.南宋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D.火药武器确保了南宋的安全,主干点二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答案 A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材料“荆州 每月能制造火炮一两千支,建康在两年多造出了三万八千多件火 药武器,并能制造大量的火箭和十斤重的铁炮壳”反映出南宋火 药武器产量大,质量精良,据此可得出南宋大规模制造火药武器, 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火药是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 的,隋唐时期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火药,并非南宋发明,故B项

10、错 误;根据所学可知,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是在唐末并非南宋,故C项 错误;材料阐述的是南宋火药武器制造的情况,没有涉及火药武器 对南宋安全发挥的作用,故D项错误。,2.(2018湖北咸宁联考)宋朝是一个文化昌盛、科技发展的朝代, 这主要得益于宋朝的文化和对知识分子的政策。为防止骄兵悍 将的出现,宋朝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这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 这说明 ( ) A.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B.政府的治国策略影响科技发展 C.知识分子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 D.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相辅相成,答案 B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宋朝是一 个文化昌盛、科技发展的朝代”重点表达了宋代科技文化发达

11、的现实,而这一现象不是科技推动的结果,故A项错误;据材料“统 治者始终坚持文治,这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可得出国家政策 对科技发展影响大,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在于强调国家政策对科 技文化发展的作用且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统治者 始终坚持文治,这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强调的是政策与文化 发展的关系,而没有说明科技与文化的关系,故D项错误。,3.(2018课标,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 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 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

12、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答案 C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与历史解释。 墨家学派多数为“农与工肆之人”,直接参加生产劳动,且注重对 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研究,其成就和活动主要记载在墨 子一书中。墨子一书记载了几何学、力学、声学、光学 及机械制造等方面的科学成就,这些科学成就是劳动人民智慧的 结晶,故选C项。材料只反映了墨子对科学成就的记载,排除 A项;中国古代并未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排除B项;墨子中的 科学成就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探索出来的,不是贵族阶层的贡献, 故排除D项。,4.(2018课标,2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 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

13、制定的药典,宋代颁 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 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 )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答案 B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 根据材料可知,唐、宋、明时期,政府制定、颁行了许多药物学著 作,这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故选B 项。宋代并未实现大一统,故A项错误;材料中药学的发展与商品 经济繁荣关联不大,故C项错误;材料中神农本草经的成书、 唐本草的制定与宋明理学无关,排除D项。,1.(2018河北衡水综合考试)

14、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 度之完备、风格之繁复令后世望尘莫及。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 并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玮”,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 分秋色。这反映了 ( ) A.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 B.唐书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 C.唐书既“尚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 D.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主干点三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答案 C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从题干可以 看出,唐代楷书非常规整,草书流畅纵情,说明唐代书法中的草 书、楷书都有巨大的成就,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不出书法完全满 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且“完全”二字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从 题干中“楷书规矩之森严”

15、“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 玮”可以看出,唐代书法既有法度又狂放不羁,故C项正确;三教 合一是指儒家、道教和佛教的融合,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 误。,2.(2018 辽宁省实、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 育才学校期末)唐人画作题款常藏于石隙树根处;宋人开始写字 题诗,但一般不使之过分侵占画面;元人则大不同,画面题诗写字 有时多达百字十数行,占据很大画面,有意识地使它成为构图的重 要部分。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了中国绘画 ( ) A.天人合一的绘画意境 B.强调书画同源性特点 C.突出主观的诗情画意 D.重视书画客观写实性,答案 C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材料反映了 中国画中书

16、法和绘画相结合,未体现天人合一的绘画意境,也未涉 及书法和绘画的源头,故A、B两项错误;从唐代文字藏于石隙树 根处到元代题诗写字有意识地占据很大画面,成为构图的重要部 分,体现了主观的诗情画意,故C项正确;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 求“得意忘形”,并不注重客观性,故D项错误。,3.(2017课标,24)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 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答案 A 本题考查文字的演变。读图可知,从西周到战国时期, 文字由繁到简,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文字的频繁使用,简

17、明 字形更利于书写,故选A项。书写材料的不同未必会影响文字字 形的变化,排除B项;各国变法的实施并未对字形产生重大影响,排 除C项;“书同文”推行于秦统一中国以后,D项与材料中的时间 不符。,4.(2018课标,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 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 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 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 )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答案 D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题干中“官 腔

18、”“雅乐”“郡邑大夫”“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等说明 昆曲的流行是因为其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故D项正确。陆王 心学注重内心自省,与材料中所体现的士大夫展示其高雅品味不 符,故A项错误。明代京剧尚未产生,故B项错误。题干信息表明 昆曲流行是社会等级观念强化的反映,故C项错误。,5.(2018江苏单科,4)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 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 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 ( ) 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答案 A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从材料

19、信息看,元曲的特点是“少引圣籍,多发天然”“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贴近生活,易受欢迎,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元曲寄情山水、语言句式、内容丰富的信息,故排除B、C、D三项。,1.孟子主张,“人之初,性本善”。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 是 ( )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C.“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D.“人性之无分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答案 C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出自韩非子,主要含义是 不期望照搬古法,不死守陈规旧俗,属于法家思想,故A项错误;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的思想,荀子主张“性恶 论”,故B项错误;“不虑而知

20、,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是王阳明 的观点,其主要含义是(是非之心)不需要思虑就能知道,不用学习 就会运用,这就是良知,这说明良知原本就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 与“人性本善”思想一致,故C项正确;“人性之无分善不善也,犹 水之无分于东西也”是战国时期告子的观点,其主要含义是人性 没有善与不善的分别,就好像水流本来就没有东西之分一样,故D 项错误。,2.(2018安徽亳州期末)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往往飘飘欲仙,人称 诗仙;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称诗圣; 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诗佛。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 ( ) A.文学艺术的多元 B.对外交流的频繁 C社会经济的繁荣

21、 D.三教合一的趋势,答案 D 材料都体现的是唐诗,并未体现“多元”,故A项错误; 材料并未提及唐朝的对外交流,故B项错误;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 转衰时期,故C项错误;李白的诗歌中透露出道家思想,杜甫诗歌反 映出儒家的政治理想,王维的思想受到佛教的影响,体现了唐朝三 教合一的趋势,故D项正确。,3.(2018河北唐山期末)北宋程颐认为,秦失政于暴,西汉“宽德崇 经”,东汉尚“名节”,却不知道表现“名节”的礼,魏晋“尚浮 虚而亡礼法”,唐“伦理不正”,宋“则大纲甚正”。程颐意在 ( ) A.借古讽今 B.取法汉唐 C.重建纲常 D.贬抑佛道,答案 C A项表述与题干中“宋则大纲甚正”不符,故A项

22、错误;B项表述与题干中“东汉尚名节,却不知道表现名 节的礼”“唐伦理不正”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 程颐对于前代弊端的批判意在重建纲常,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牵 涉佛道,故D项错误。,4.(2018 山东德州期末)“二千年以来无议论,非无议论也,以孔夫 子之议论为议论,此其所以无议论也。二千年以来无是非,非无是 非也,以孔夫子之是非为是非,此其所以无是非也。”这一观点反 映了李贽 ( ) A.批判君主专制 B.反对教条主义 C.主张学以致用 D.反对儒家思想,答案 B 材料主旨是李贽反对把孔子的是非观强加于每个人, 并不涉及君主专制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李贽反对把孔子的 是非观强加于

23、每个人,属于反对教条主义的表现,故B项正确;材料 讲的是是非观问题,与学以致用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 李贽反对孔孟权威,但并不反对儒学,属于儒学在明清之际的新发 展,故D项错误。,5.(2018 安徽皖江名校联盟联考)有专家认为,明清时期最为惊人 的技术成就是凿井技术。当时人们发明了多种多样的钻头,对付 不同的岩石,并能提取岩心。这使井深不断延长,可达四五百米, 清代甚至打出了深达1000米的井。此外还开凿了天然气井。由 此可见,明清时期的中国 ( ) A.科技在某些领域仍然先进 B.科学技术仍然世界领先 C.近代化因素在缓慢发展 D.生产力出现革命性变化,答案 A 材料描述了明清时

24、期凿井技术的先进,说明当时我国 在某些领域仍然掌握一些先进科技,故A项正确;明清时期我国的 科技已经落后于西方,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机器等近代化因 素,故C项错误;材料中仅仅说明凿井技术的进步,不能表明生产力 出现革命性变化,故D项错误。,6.(2018安徽宿州质检)清代画家李方膺在题画梅中写道: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 尽成春。”作者的创作 ( ) A.体现了当时写意画的艺术价值取向 B.寄托着画家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负 C.反映了文人士大夫变态的审美情趣 D.折射出当时士大夫孤芳自赏的心态,答案 A 这首诗的大意是:执笔在案头画完以后,纸上墨迹还没 有

25、干透,那纸上俨然是几朵开放的梅花,美丽的梅花啊,但愿上天 能听从人愿,把你吹到千家万户,从此在千家万户的门前屋后都能 见到你报春的身影。据此可知作者的创作体现了当时写意画的 艺术价值取向,故A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均可排除。,7.(2018河北承德联校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格是4世纪到16世纪中国和意大利思想家的思想对比简表。从 表中提取相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 阐述。(12分)(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答案 示例: 论题:古代中国和意大利的社会思想有不同的发展方向。 阐述:中国传统儒学没有关于鬼或者神的信仰,所以古代中国是

26、一 个没有主体宗教信仰的社会。由于中国社会长期盛行自然经济, 儒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强调加强个人的修身养性,从先秦的孔 子、孟子到宋明时期的朱熹、王阳明,都强调加强个人修养,这成 为统治阶级控制社会大众的思想工具。 意大利长期盛行有神论,是一个有主体宗教信仰的社会,社会主流 思想发展的重要方向是逐渐打破宗教的束缚。在古罗马时期强 调宗教地位是最高的、绝对的,反映当时宗教统治人民思想,到了,中世纪有所进步,承认社会大众对幸福的追求,但仍然用宗教观点 束缚这种追求。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发展起来,要求打破宗教 束缚追求个人幸福。16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意大利出 现了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意识。,解析 对比表格信息,我们可以知晓中国三位思想家都不信神,而意大利长期盛行有神论,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才要求打破宗教束缚,马基雅维利主张建立共和国。从中意思想的不同,得出论题“古代中国和意大利的社会思想有不同的发展方向”;之后我们可以从中国古代经济、政治、思想、宗教方面分析中国社会的走向,意大利由崇尚神到忽略或者反对神,反映了社会在转型,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