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第二次双周考试题(实验班).doc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948714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第二次双周考试题(实验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第二次双周考试题(实验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第二次双周考试题(实验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第二次双周考试题(实验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第二次双周考试题(实验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 12 月第二次双周考试题(实验班)满分:100 分 时间:90 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Fe:56 Cu:64一、选择题:(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的主要利用了硅的半导体性质传输信息B普通水泥、陶瓷、石英玻璃等均为硅酸盐制品C刚玉、金刚砂、钻石等主要成分均为三氧化二铝D沙子、石英、水晶、硅石等均含二氧化硅2下列有关操作或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用玻璃

2、棒蘸取浓硝酸,点在蓝色石蕊试纸中央,可观察到试纸先变红后褪色B浓 H2SO4、硅胶、碱石灰做干燥剂时均只发生物理变化CCO 2、SiO 2、SO 2三者均为酸性氧化物,Al 2O3为两性氧化物D铝在高温下能还原锰、铁、铬、钨、钒等金属对应的氧化物3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0110 5Pa,2.24L CO 和 CO2的混合气体含有碳原子数为 0.1 NA B1 mol O 2与 2 mol SO2混合后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 SO3,转移电子数为 4NAC2.7g 铝与足量盐酸或足量烧碱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0.2NA D2.8g Si 与足量烧碱溶液完

3、全反应生成氢气体积为 4.48L4.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CO 2 + AlO2 - + 2H2O = Al(OH)3 + HCO 3 -B氢氧化钡溶液与过量硫酸氢钠溶液反应:2H + + SO42- + Ba2+ + 2OH- =BaSO4+ 2H 2OC氧化铝与过量烧碱溶液反应: Al 2O3 + 2OH- = 2Al3+ + H2O D氯化铝溶液与足量氨水混合:Al 3+ + 4OH- = 2H20+ AlO2 -5. 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后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A 取少量溶液依次加入氯化钡溶

4、液和稀盐酸 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解 原溶液中含有 SO42-B 滴加氯水和 CCl4,振荡、静置 下层显橙红色 原溶液中有 BrC 滴加稀 NaOH 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色 原溶液中无 NH 4D 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溶液变浑浊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O236. 某无色气体 A 中可能含有 H2S、SO 2、CO 2、HCl 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此气体通入氯水后溶液变得无色透明 ;将所得溶液分为两份:其中一份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另一份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 AgNO3溶液,也得到白色沉淀。则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实

5、验说明气体 A 中肯定含有的气体是 SO2、HClB实验说明气体 A 中肯定不存在的气体是 H2S - 2 -C实验无法确定气体 A 中是否存在 CO2、HClD气体 A 不可能是 H2S、SO 2的混合气体7. 木炭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 X 和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 Y 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如上图装置)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从 Z 导管口出来的气体中无 CO2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 D在 Z 导管口无明显现象8. 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实验结论A 浓盐酸 MnO2 NaOH 制氯气并吸收尾气B

6、 浓硫酸 蔗糖 品红溶液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C 稀盐酸 Na2SO3 Ba(NO3)2溶液 SO2与可溶性钡盐均生成白色沉淀D 浓硝酸 CaCO3 Na2SiO3溶液 酸性:硝酸碳酸硅酸9.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 I 、NH 4 、Cu 2 、SO 32 (还原性 SO32 大于 I ) ,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肯定不含 I ;肯定不含 Cu2 ;肯定含有 SO32 ;可能含有 I 。A B C D10下表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图物质一 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选项 X Y ZA Al Al(OH)3 NaAl(OH)4B Mg MgSO

7、4 Mg(OH)2C C CO CO2D Si SiO2 H2SiO311. 在可以溶解氧化铝的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 、SiO 、S 2 、SO BK 、Al(OH) 4 、I 、SO23 23 24CCa 2 、Fe 2 、NO 、Br DNa 、K 、Cl 、SO 3 2412. 如图表示 AlCl3溶液与 NaOH 溶液相互滴加过程中微粒数量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线表示 Al3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B x 表示 AlCl3的物质的量 C C 线表示 Al(OH)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D D 线表示Al(OH) 4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13. 研究

8、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及产物之间的关系时,使用类似数轴的方法可以收到的直观形象的效果。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 A铁粉中加稀硝酸后的氧化产物:- 3 -B向 FeBr2溶液中通 Cl2的氧化产物:CAlCl 3溶液中滴加 NaOH 后铝的状态:D氨水与 SO2反应后溶液中的铵盐:14. 把铝粉和 Fe3O4粉末配成铝热剂,并均分成两份。第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然后将生成物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第二份直接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之充分反应,前后两种情况下生成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的体积比是( )A11 B98 C34 D4315. 把 a L 含(NH 4)2SO4和 NH4NO3的混合溶液分为两等份

9、,一份加入 b mol 烧碱加热,恰好使全部 NH 转化为 NH3逸出;另一份与含 c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反应。则原溶液中 NO 的 4 3物质的量浓度是( )A(2 b4 c)/a molL1 B( b2 c)/a molL1C(2 b c)/a molL1 D( b4 c)/a molL116.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 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 9.6 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硝酸只被还原为 NO 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中 H2SO4浓度为 2.5 molL1B第二份

10、溶液中最终溶质为 FeSO4C OA 段产生的气体是 NO, AB 段的反应为Fe2Fe 3 =3Fe2 , BC 段产生气体为 H2D原混合酸中 NO 物质的量为 0.1 mol 3二、填空(52 分)17.(11 分)(1)常温下,下列不发生反应的一组物质是 铜与浓硫酸 二氧化硅与 NaOH 溶液 铜与浓硝酸 石英与纯碱 铁与液氯 一氧化氮与氧气 硅与氧气 H 2S 与 SO2(2)请把硫酸在下列过程中表现的主要性质分别填在横线上。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变大_。将一定量蔗糖放入小烧杯中,滴加少量蒸馏水,加入浓硫酸,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生成“黑面包” ,产生大量白雾,并闻到刺激性

11、气味 - 4 -2FeO4H 2SO4(浓)= =Fe2(SO4)3SO 24H 2O (3)除去二氧化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可用 ;(4)若将 SO2持续不断地通入 Ba(OH)2溶液,依次发生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5)在 BaCl2溶液中通入 SO2气体,未见沉淀生成,若再通入下列四种气体:ACl 2 BNH 3 CNO 2 DH 2S 均会产生沉淀。回答下列问题:通入气体 B 时产生的沉淀是 (填化学式),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通入气体 A 时产生的沉淀的原因: 18.(10 分)A、B、C、X 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

12、题:A X B X C(1)若 X 是常见的某氧化性单质,则 A 不可能是_(填序号)。aC bN 2 cS dNa eMg(2)若 A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C 为红棕色气体,则 A 转化为 B 的化学方程式为_。(3)若 A、B、C 三种化合物的水溶液均呈酸性,写出 A 和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若 X 是金属单质,向 B、C 的溶液中分别滴加稀硝酸酸化的 AgNO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则 B 的化学式是_,保存 C 溶液常加少量的 X,其目的是_。(5)若 X 是强酸,A、B、C 均含有地壳中含量最高的某金属元素,且 B 为白色胶状沉淀,则 A转化为 B 的离子方程式为

13、_。19(6 分)图分别代表有关反应中的一种物质,它们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已知和中分别含有同一种元素。反应:O 2的条件未标出,请填写下列空白:- 5 -(1)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 的化学方程式是_。(3) 过程的一系列现象是: 。20.(14 分)I硅酸盐具有特殊的性质与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硅酸盐材料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下列属于硅酸盐产品的是_(填序号)。玻璃 陶瓷 石英玻璃 硅芯片 光导纤维 水泥 砖瓦(2)工业炼铁(脱硫过程)、水泥、玻璃的制备时,都需要的原料是_。(3)带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不能用来盛放烧碱溶液,原因是易生成有粘结性的硅酸钠使瓶塞无法打开,请写出有

14、关反应离子方程式:_。(4)青石棉是一种致癌物质,化学式为 Na2Fe5Si8O22(OH)2 ,青石棉的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_ ;用稀硝酸处理青石棉时还原产物只有 NO,则处理 1mol Na2Fe5Si8O22(OH)2最多得可得还原产物 NO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 L。II:某溶液中可能含有 H 、Na 、NH 、Mg 2 、Fe 3 、Al 3 、SO 等离子,已知该溶液的 4 24焰色反应没有黄色;NH 4+ + AlO2- + 2H2O =Al(OH)3+ NH 3H2O当向该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 NaOH 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 NaOH 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15、:(1)该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2)肯定不含的阳离子是_。- 6 -21.(11 分)根据铝与镁的性质差异,某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1)A 中试剂为_;(2)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_;(3)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记录 C 的初始液面位置;将 B 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待 B 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 C 的液面位置;由 A 向 B 中滴加足量试剂。上述操作的顺序是_(填序号);记录 C 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凹液面水平相切外

16、,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4)B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5)若稀硫酸浸泡后洗涤干燥,称取铝镁合金的质量为 a g,测得氢气体积为 b 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 ),B 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c g,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6)实验时,若其他操作均正确,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_(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 ,下同);若其他操作均正确,反应结束后记录 C 读数时,未将气体冷却至室温,则测得铝的相对分子质量将_。- 7 -12 月周考二 化学参考答案1-5DBABB 6-10ACBDC 11-16CBBCAD17.(11 分) (1)(2 分)(2)吸水性(1 分)

17、脱水性及强氧化性(1 分) 酸性及强氧化性(1 分)(3)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1 分)(4)SO2Ba 2 2OH =BaSO3H 2O(1 分) SO 2BaSO 3H 2O= Ba2 2 HSO 3 (1 分)(5)BaSO 3 (1 分) SO 2Cl 22H 2O=4H SO 2Cl 或 H2SO3Cl 2H 2O=4H SO 2Cl (1 分)、SO24 24Ba 2 =BaSO4(1 分) ; (或 SO2Cl 22H 2OBa 2 =BaSO42Cl 4H ) 2418. (10 分) (1)e(2 分) (2)4NH 35O 2 4NO6H 2O(2 分) = = = = =催

18、 化 剂 (3)2H2SSO 2=3S2H 2O(2 分) (4)FeCl 3(1 分)防止 Fe2 被氧化成 Fe3 (1 分) (5) AlO2- + H+ + H2O = Al(OH)3(2 分)19.(6 分,每空 2 分) (1) (2)4Fe(OH)2O 22H 2O=4Fe(OH)3 (3)产生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20.(14 分) I:(1)(2 分) (2)碳酸钙(或石灰石或 CaCO3) (1 分) (3)SiO22OH - =SiO32-H 2O(2 分)(4) Na 2O3FeOFe2O38SiO2H2O(2 分) 22.4(1 分)II: (1)H 、NH 、Al 3 、SO (2 分) 2314(2 分) 4 24(2)Na 、Mg 2 、Fe 3 (2 分)21.(11 分) (1)NaOH 溶液(1 分) (2)除去铝镁合金表面的氧化膜(1 分)(3)(2 分) 使 D 和 C 的液面相平(1 分)(4)2Al2OH -6H 2O =2 Al(OH)4-3H 2或 2Al2OH -2H 2O=2AlO2-3H 2(2 分)(5) (2 分) (6)偏小(1 分) 偏小(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