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历程专题横向整合测试.docx

上传人:proposalcash356 文档编号:948955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历程专题横向整合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历程专题横向整合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历程专题横向整合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历程专题横向整合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历程专题横向整合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历程专题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 5分,共 60分)1.(2018山东聊城高三二模)礼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尚书召诰曰:“肆(尽,极)惟王其疾(急速)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这一变化反映出( )A.王权失去神权色彩 B.天命观被彻底否定C.治国渐趋理性务实 D.敬德决定国家兴衰2.(2018湖南株洲高三质检二)左传昭公七年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材料反映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国”与“家”相结合C.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D.实行严

2、格的等级制度3.(2018宁夏银川高三一模)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地,到战国末期,黄河已有“浊河”之称,西汉时,黄河更是“河水高于地上”,下游地区水患频繁,引发土壤沙化和盐碱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 )A.争霸战争频繁 B.生产工具的改进C.少数民族南下 D.人口的大量迁移4.(2018江西赣州高三模拟)汉代太学的教师均称为“博士”,东汉光武帝“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他们分别教授施氏易孟氏易梁丘易京氏易欧阳(尚)书大夏侯(尚)书小夏侯(尚)书齐诗鲁诗韩诗大戴礼小戴礼严氏春秋与颜氏春秋,史称“五经十四博士”。材料反映了( )A.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最终确立B.当时学术

3、氛围比较宽松C.儒道思想相互借鉴与融合D.百家争鸣局面再次形成5.(2018广东东莞高三三调)有关司隶校尉的职责,据汉官仪记载:“纠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州郡国无不统,陛下见诸卿,皆独席。”而续汉书百官志也载:“持节,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据此可知司隶校尉( )A.是汉代地方监察机构2B.负责监察百官和刑狱C.只负责监察各郡官吏D.可监察中央政府官吏 6.(2018山东聊城高三二模)东晋佛教学者竺道生提出“一阐提(佛教用来称呼断了成佛善根的人)人皆可成佛”;唐代高僧惠能坚信“自性自度”,首倡“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宋代释契篱等以孝融通儒释,使居士阶层进一步壮大。上述现象表明( )A

4、.佛教成为麻痹民众工具 B.儒学借鉴了佛教教义C.佛教教派斗争日趋激烈 D.佛教渐趋中国本土化7.(2018河北邯郸一模)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记述 出处“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唐冯宿全唐文禁版印时宪书奏“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后唐冯贽云仙散录“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民国王修版本述A.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B.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C.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D.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8.(201

5、8河南联考)宋代政府在物品采购上建立了“书市买牌”制度,即官府将要采购的物品和价格书写在牌上,公之于市,有愿意交易的商人就和官府到市买处按牌交易。这说明宋代( )A.注重市场秩序的规范 B.抑商政策已完全崩溃C.官营手工业严重衰落 D.民间手工业成为主导39.(2017河北石家庄一模)据考证,南宋的都城临安,与以往都城的方正格局截然不同,其南北长,东西窄,皇宫位于城市的南端,从皇宫北面的宁和门往北通向城市中心的是一条用石板铺成的御街,最引人瞩目的是在御街中段设立的“金银盐钞引交易铺”,生意兴隆。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都城设计不再体现皇权至上B.“市”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C.“钞引”成为

6、普遍流通的货币D.都城布局出现革命性的变化10.(2018广东茂名高三二模)旧时父母之丧,称丁忧。洪武八年(1375 年),诏百官闻父母丧者,不待报即可奔丧,并解职守制三年;匿不举哀或不离职者,过期则发配为民;守制期满再起用时还要进行考核。丁忧时如工作需要,皇帝可以“夺情”令其继续任职。这些规定( )A.体现了明代政治与伦理相结合B.加强了政府对官吏的严格考核C.说明忠孝观念主导了官僚思维D.表明皇权凌驾于政府权力之上11.(2018天津十二重点中学高三联考,2) 在福建抗倭的名将谭纶(15201577)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鱼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

7、起。”这表明谭纶主张( )A.实行闭关政策 B.开放“海禁”政策C.发展福建海洋渔业 D.采取抗倭安民政策12.(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宋代话本张生彩鸾灯传描写了张生元宵观灯引出的爱情佳话,张主管志诚脱奇祸描绘了张胜与小夫人“鬼魂”的遇合,声色和娱乐成为新的文学叙事的主题。可见宋代话本( )A.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 B.动摇了传统的礼仪道德规范C.真实再现了北宋城市生活D.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二、非选择题(共 2小题,共 40分)13.(2018河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商业初兴之时,只有现在所谓定期贸易。易经系辞传说: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

8、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就指这一事实。所运销的,还多数是奢侈品,所以专与王公贵人为缘。“子贡(卫国大商人、孔子弟子)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4之抗礼”(史记货殖列传),“交通王侯,力过吏势”(汉书食货志),此等商人,看似势力雄厚,其实和社会的关系,是比较浅的。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材料二 从农村上市的绝大部分货物进入定期集市或正规市场,通常这类集市或市场为周围 20个到 30个村服务。也有例外,但是这种格局直到 19世纪后期是普遍的,因为当时城镇人口较少集中于少数大的中心城市,较多在有定期集市的地方。大多数农户居住在离集市半天路的范围之内,在阴历规定的日子里,大

9、批商人、掮客和小贩轮流到这些集市上来。众多的买主和卖主为价格争执不休,这表明价格竞争是激烈的。每一个县有许多商人在竞争 ,以致没有哪一个买主能垄断市场。摘编自剑桥中华民国史(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早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及中国近代商业出现的新变化。(16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古代商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比较浅的”与近代商业出现新变化的原因。(9 分)14.(2018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高三冲刺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古代节日假期汉代 冬至和夏至各休五日,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放假的节日唐代开元七年令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将二十多个节日规定为国家法定假日,并给予四十

10、天左右的假期。其中,元日、冬至各放七天;夏至、腊日各放三天,正月七日(人日)、正月十五、正月晦日、春社、秋社、二月八日、三月三日(上巳节)、四月八日(佛生日)、五月五日(端午节)、初伏、中伏、末伏、七月七日(七夕节)、九月九日(重阳节)、十月一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各放一天宋代宋初规定,岁节、寒食、冬至三大节各放朝假七日;圣节、上元、中元各放朝假三天,春社、秋社、上巳、重午、重阳等十八个节日各放朝假一天,夏至、腊日各放朝假三天。神宗元丰五年规定了长达七十六天的节假日5明代明初元旦和冬至(道教元始天尊圣诞)分别放假五天、三天;永乐年间又增加元宵节(佛教习俗和道教传统相结合的产物),并给予十

11、天的假期清代 假期十四天,即元旦七天,上元三天,端午节、中秋、重阳、皇帝诞节各一天摘编自张勃中国古代社会的节日休假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5 分)答案精解精析一、选择题1.C 本题主要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材料表明商朝注重神权,而西周则注重德政,这反映出西周比商朝治国渐趋理性务实,C 项正确;材料中“祈天永命”也赋予了王权神权色彩,带有天命色彩,A、B 两项错误;D 项说法太绝对,排除。2.D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材料中的“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

12、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反映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D 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3.B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根源即根本原因。黄河流域生态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农耕经济的进步,而生产力发展的体现是生产工具的改进,B 项正确;其他三项都不是根本原因,排除。4.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最终确立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A 项错误;材料中“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五经十四博士”,说明儒家下不同师法之间可以并列存在,但这并不是百家争鸣,而是反映了当时学术氛围比较宽松,D 项错误,B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道家的思想,C 项错误

13、。65.D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从材料中的“纠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州郡国无不统”和“持节,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可知,司隶校尉既可以监察中央官员也可以监察京师附近的地方官员,A、C 两项错误,D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司隶校尉监察刑狱的信息,B 项错误。6.D 从材料中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以孝融通儒释”等信息可知,佛教渐趋中国本土化,D 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佛教成为麻痹民众工具的信息,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儒学借鉴佛教教义的信息,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佛教教派斗争的信息,C 项错误。7.B 表中的三则史料分别记述了使用雕版印刷术印刷历书、佛像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

14、”等。这说明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故选 B项。第一则史料和第三则史料无法体现中外思想文化交流,排除 A项;C 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故 D项错误。8.A 本题主要考查宋朝时期商业的发展。材料中的政府物品采购制度表明政府在采购过程中公平、公开化,这体现了政府注重规范市场秩序,A 项正确;材料中宋代政府没有严格限制工商业,但不能因此说抑宋代商政策完全崩溃,B 项错误;宋朝时官营手工业仍占主导地位,C、D 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9.D 从材料信息可知,南宋都城临安中的皇宫已经不再位于城市中心,御街的中段设立“金银盐钞引交易铺”,这一布局反映了商业发展、城

15、市经济职能的增强,说明都城布局出现革命性的变化,故选 D项。10.A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古代中国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将纲常伦理与政治相结合,丁忧制强调了纲常伦理的忠孝观,A 项正确;B 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不是材料主旨,B 项错误;政治统治渗透纲常伦理观念并不是说忠孝观念主导了官僚思维,C 项错误;“丁忧时如工作需要,皇帝可以夺情令其继续任职”反映的是国家的需要可以牺牲个人名誉,并非表明皇权凌驾于政府权力之上,D 项错误。11.B 本题主要考查明朝“海禁”政策。材料表明谭纶认为福建人以海为田,靠海为生,禁海导致人民贫困,滋生盗贼,因此主张开放“海禁”政策,A 项错误,B 项正确

16、;C、D 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2.D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日益壮大,反映市民生活的话本兴起。材料中的两则爱情故事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故选 D项。材料信息未体现教化思想,故 A项错误;B 项与史实不符;C 项中的“真实再现”表述不当。二、非选择题13. 答案 (1)特点:商业兴起较早;交易时间有限制;服务对象主要是官僚、贵族;拥有雄厚资财的商人出现,并对国家政治产生影响。(8 分,任答 2点,言之成理即可)新变化:集市规模扩大,且分布在农村集中地附近;交易的主要是农产品;市场开放;竞争激烈。(8 分,任答 2点,言之

17、成理即可)7(2)中国古代商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比较浅的”的原因:古代中国商业一开始由官府垄断和控制,商业主要由官办官营;重农抑商思想及政策的影响。(3 分,任答 1点,言之成理即可)近代商业出现新变化的原因:农村人口多,农产品丰富;列强侵略使中国小农经济走向破产;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6 分)解析 第(1)问在概括 “早期商业发展的特点”时,通读材料一,逐句提取信息,抓住关键语句,如“定期贸易”“神农氏”“日中为市”“多数是奢侈品,所以专与王公贵人为缘”“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交通诸侯,力过吏势”等,在此基础上组织答案;概括“中国近代商业出现的新变化”时,要在材料二中提取关键信息,如“正规

18、市场”“市场为周围 20个到 30个村服务”“大批商人”“为价格争执不休”“竞争是激烈的”等,在此基础上组织答案。第(2)问在分析中国古代商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比较浅的”原因时,要结合所学知识,从重农抑商政策、官营工商业、政府垄断等角度作答。分析近代商业出现新变化的原因时,要从近代中国农村人口多、农业发展;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小农经济逐渐解体等角度作答。14. 答案 示例:节假日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3 分)中国古代农业发达,小农经济占主导,许多节假日适应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多数节假日与节气有关;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强化,许多与皇权相关的节假日出现;唐宋之后,三教合一的趋势日益明显,佛教、道家的重大人物诞辰、事件也要休假。(12 分)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假期。作答时,要结合材料中节假日的设立与节气、皇权、宗教等有关的信息拟定论题。如:节假日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联系农耕文明的特点、专制皇权的加强、三教合流趋势的影响等史实进行阐述。要做到观点明确、史实详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