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反复推敲修饰语言习题课件苏教版20190123256.pptx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949121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11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反复推敲修饰语言习题课件苏教版20190123256.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8_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反复推敲修饰语言习题课件苏教版20190123256.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8_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反复推敲修饰语言习题课件苏教版20190123256.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8_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反复推敲修饰语言习题课件苏教版20190123256.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8_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反复推敲修饰语言习题课件苏教版20190123256.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单元 知人论世读经典,写作 反复推敲 修饰语言,写作题目,一、前人认为,诸葛亮的出师表是一篇非常难做的文章,因为诸葛亮身份特殊。他辅佐刘备,三分天下有其一,功勋卓著;对刘禅来说,诸葛亮既是臣子,又是父辈(刘禅称其为“相父”);加上刘备深知刘禅暗弱,托孤时曾说过如果刘禅不堪大任,可取而代之。你能体会诸葛亮在写出师表时内心的矛盾吗?写一段话,直接把你的看法表达出来。写作中注意推敲语言,准确表达语意。不超过300字。,二、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就会说出什么样的话。学习本单元的文章,我们会发现,面对社会现实,古人有自己的原则或主张,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千百年来,他们的言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以“遥远的

2、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力求文从字顺。不少于600字。三、从以往写的作文中,选一篇自己满意的习作,按照“反复推敲,修饰语言”的要求进行修改润色。改完后向同学说说修改的理由和效果。,思路点拨,一、诸葛亮在上出师表时,内心确实是很矛盾的。他辅佐刘备,功勋卓著。刘备托孤时说,如刘禅不堪大任,可取而代之。诸葛亮听了这番话,诚惶诚恐,马上表态:“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在出师表中,他叙述自己接受先帝托付的重任以来的思想和行动,在于让刘禅明白自己的忠贞,以打消刘禅对他的顾忌。诸葛亮是后主的丞相,刘备要刘禅“事之如父”,诸葛亮目睹后主的昏庸愚顽,亲小人,远贤臣,难以察纳雅言。,他在出师表中必须

3、用长辈的口吻进言,不能使用卑下的语气,但又不宜采用训斥的口吻,必须注意人臣的身份。因此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谆谆叮咛,情词恳切,语重心长,充分表现了他对刘氏父子的忠贞不贰,以及事事谨慎的态度。,二、以“遥远的声音”为题写作文,可从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中选取历史人物的典型语言以及相关行动作为切入点。如曹刿论战中曹刿的一句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孟子三则中“舍生而取义者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选择了切入点,我们要结合史实来分析这些声音为什么能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从思想、精神及历史贡献等角度来展开叙述。,三、“文章不厌百回改。”“十分文章,三分写作,七分修改。”“好文章

4、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必须不断地锤炼推敲语言,反复修改,文字才能渐趋完美。只有力求每一个细节完好,才会有文字的整体协调优美。看看作文中有没有错别字,有没有不通顺的句子,用词是不是准确力求语言准确无误、干净利索、简洁明了。另外还要注意运用修辞手法,引用经典名句,以整齐的句式,让文章更精彩,从而打动读者。,技法指导,语言是否有亮点,是否有出彩之处,直接决定着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下。古人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缺乏文采的文章要想得高分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日常的作文训练,一定不能放松对语言的锤炼,要练就独具个性而又优美的语言,让精彩的语言给你的思想插上腾飞的翅膀。让作文中的语言出

5、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精心锤炼词语,让语言生动传神要使语言鲜明生动、新颖脱俗,应尽可能选用那些具体、形象、内涵丰富的词语来写景状物、表情达意,尤其要重视对动词、形容词的锤炼。要力求一字传神,有时一个词语,不仅能准确地表情达意,而且还能够化动为静,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柳棉落地一文中,在语言描写上就很见功夫:“置身其中,看春风轻轻地将它们捧起,慢慢地在空中翻转,又悄悄地将它们藏于背风处。,调皮的风儿追逐着它们,一会儿将它们围成一团,一会儿又将它们推下土沟。”这段文字,作者精心选择词语,传神地写出了柳棉的特征。,二、巧用修辞手法,让语言诗意灵动修辞之于语言,

6、犹如华美的服饰之于人。一篇文章,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机,化腐朽为神奇,使你的语言鲜活灵动,魅力四射。例如:“我想飞,追随余秋雨的足迹,在文化苦旅中穿梭;跟随高加林的身影踏遍路遥的坎坷人生;和三毛一起横穿撒哈拉大沙漠,体会三毛与荷西那凄婉而悲凉的经典爱情。”排比的巧妙运用,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力。,排比用得好,则气势如虹,一气呵成,震人心魄;拟人用得好,则活灵活现,独具一格;对比用得好,则美丑尽显,相得益彰。一篇文章能巧妙使用排比、反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作文就能“色彩绚烂”“气象峥嵘”。,三、镶嵌诗词名句,让语言神采飞扬中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文

7、化内涵。巧妙镶嵌诗词名句,能增添作文的文采,是作文制胜的重要手段之一。合理地引用古诗词,必能使文章意蕴深厚,精致典雅。例如:“我轻轻掀开文学神秘的面纱。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旷达,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低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各有千秋。这段文字引用诗词名句,既为文章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内涵,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四、凸现个性特色,让语言新颖深刻个性化的语言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考场作文中,凡成功者大都富有自己的个性。个性是独立人格的体现,是个性思想的释放。语言的个性表现不一,大气是个性,轻灵是个性,绚丽是个性,深邃是个性,质朴是个

8、性,清新是个性,犀利是个性,幽默还是个性。好的文章一定要体现作者的思想个性,要有创新。,例如:“我咬紧牙努力地把自己的脊背弯成一张弓,两只脚死命地扣紧地面,两只眼球鼓成了弹丸,时刻都有射出眼眶的可能。太阳直射在我身上,我背上的皮肤仿佛被烤焦了,随时都有撕裂的可能。”这就是个性,把自己本真的情感释放出来,文章便有了一个沉甸甸的生命质体。,总之,作文语言想要出彩,要灵活地调动语言的表现力,让读者心灵产生震颤飞扬的快乐;要运用好的修辞手法,把生动的比喻、大气磅礴的排比、风趣幽默的仿词、语意含蓄的双关穿插文中,亮人耳目,怡人心扉;要调配句式,将长句短句、整句散句巧妙配合,营造文章的落差美、匀称美、音韵

9、美,使文章绚丽生辉,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例文引路,遥远的声音纵横九万里,巍巍华夏大地。上下五千年,悠悠华夏文明。翻开厚重史册,听遥远的声音。舍生取义,义薄云天。你听,孟轲的豪迈!千百年来,一个“义”字写满整个历史,行侠仗义,替天行道,成了中华儿女的追求。因为一个“义”字,有了关云长义释曹操,有了一百单八将梁山聚首,有了关羽千里走单骑,有了荆轲刺秦易水送别,对于高尚者,正义是手杖,是勋章,是通行证;对于卑鄙者,正义是绳索,是警灯,是显形镜。正义是人间正气的凝聚,没有正义,世间将是一片黑暗;没有正义,社会将如荒漠般可怕,是正义给了我们战胜邪恶的力量。忠义者,我辈敬仰!坚定不移,矢志不渝。你听,愚公

10、的铿锵!,多么震撼的声音,让整个寰宇为之震动。这种坚毅已然成为一种民族精神,因为这种坚毅,我们与外国侵略者抗争了一百余年,最终获得自由;因为这种坚毅,我们实现了从百废待兴到焕然一新的历史性飞跃;因为这种坚毅,我们中间出现了张海迪、桑兰、邰丽华、杨光这样的当代保尔,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中华脊梁。,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是坚持的结果;风塑城堡、水雕岩岸是坚持的风景。亘古以来,自然永不停息的坚持才有了地球的形成、生命的进化、物种的演变是坚持的原则孕育了宇宙万物,是坚持的规律缤纷了多姿的自然。坚毅者,我辈赞叹!推己及人,胸怀天下。你听,杜甫的真挚!,像杜甫一样胸怀天下的人,终有一日成为我们所铭记的人,永垂青史

11、。不是么?你看那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你看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你看那一位位为正义事业献身的英烈。推己及人,你的生命之舟才满载星辉;心怀天下,你的人生之树才根深叶茂;有责任,你才能在上下求索中引吭高歌;有担当,你才能稳步前行,踏响生活节奏的音符。胸怀天下者,我辈推崇!有一种声音不绝于耳,在亘古大地上传唱了千年。静心聆听,扣动心扉,洗涤灵魂。,点评本文以“声音”为线索贯穿全篇,论述有条不紊,层次清晰,每一部分又以“你听”来开头,以“者,我辈”来收尾,形成排比段的形式,富有气势,使文章浑然一体。作者精心挑选了人们熟悉的几个经典事例,阐明了自己对“声音”内涵的具体理解:心系天下苍生,忧国忧民,为国为民见解独到而深刻。通读全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学积累和广博的历史知识,文章见识独到深刻,语言精辟,有力度。,素材积淀,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实战演练,2018无锡 书海浩瀚,我们无法读尽世间之书,必须有所舍弃才能有所收获,这就是“舍得的智慧”。读书如此,生活亦如此。 请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经历,以“舍得的智慧”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