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练习考题训练五碳和碳的氧化物20190111173.doc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950548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练习考题训练五碳和碳的氧化物2019011117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北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练习考题训练五碳和碳的氧化物2019011117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北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练习考题训练五碳和碳的氧化物2019011117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北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练习考题训练五碳和碳的氧化物2019011117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北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练习考题训练五碳和碳的氧化物2019011117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考题训练(五)_碳和碳的氧化物|夯 实 基 础|12017来宾关于金刚石、石墨、C 60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碳单质 B都由碳原子构成C都具有导电性 D完全燃烧产物不同22017石家庄质检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石墨作电池电极导电性B液氧制炸药可燃性C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D一氧化碳炼铁还原性32017兰州下列有关碳单质的性质和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B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C 60表示一个 C60分子D所有碳单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42017威海关于碳循环和

2、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52017台州下列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图 Z5162017石家庄四区联合模拟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颜色变化的是( )A木炭粉与氧化铜共热B澄清石灰水滴入稀盐酸中C活性炭加入红墨水中,振荡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72017重庆 B O2和 CO2总与我们如影随形,下列关于他们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O 2具有助燃性,而 CO2可用来灭火B空气中 O2过多无

3、害,而 CO2过多会形成酸雨C它们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自然界里它们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转化82017河北考试说明样题如图 Z52 是小明完成 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流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2图 Z5292016唐山开平区二模如图 Z53 所示,将盛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放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试管内有一段水柱上升。请回答下列问题。图 Z53(1)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出现该实验现象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2)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有一段水柱的原因是_。102016河北考试说明样题图 Z54 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简图,请回答:图 Z54(1)图

4、甲中,转化 1 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图乙中,转化 1 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之一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_。112017武威节选如图 Z55 所示的仪器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图 Z55(1)仪器的名称是_。(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选择的仪器组合是_(填序号),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_。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122017长沙某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产物的成分,提出如下猜想:a

5、.可能是二氧化碳;b.可能是一氧化碳。并设计如图 Z56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预期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如下:.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二氧化碳;.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气体为一氧化碳。图 Z56(1)该同学的猜想是否严谨?请你说明理由:_。(2)设计一个实验,验证(1)中你的理由。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_。(3)该实验装置存在的缺陷是_。(4)反应结束时,停止实验的操作步骤是_。(5)实验后发现试管内壁上附着不易用试管洗净的固体生成物,清洗试管的方法是_。|能 力 提 升|12016娄底如图 Z57 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硫酸,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若关闭阀门,打开阀门,紫色

6、小花不变色;若关闭阀门,打开阀门,紫色小花( )图 Z57A变红色 B变蓝色C变白色 D不变色22016株洲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最合理的方法是( )A使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B将混合气体点燃C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焦炭32017唐山丰南区一模化学小组用图 Z58 所示的装置做趣味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a、b、c 均已关闭)。4图 Z58(1)在 A 装置的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连接 A、B 装置。打开 a、c,向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检验集气瓶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2)关闭 a、c,打开 b,观察到 B 装置中的现象是_,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_。42017重庆 B某同学设计了如图 Z59 所示的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 CO2,并对 CO2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按要求答题。图 Z59(1)仪器 m 的名称是_,图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若要图 B 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_(填序号)。a空气 b氧气 c氢气(3)往图 C 中的试管通入 CO2,当出现_现象,表明石灰水的溶质刚好完全沉淀。(4)向图 D 中的塑料软瓶中倒入一定量的 NaOH 溶液,迅速拧紧瓶盖,振荡,可观察到瓶子变瘪。若使塑料瓶恢复原状,可用注射器向瓶中注入过量的_(填试剂名称),充分反应即可,反应完成后瓶中溶液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52

8、017六盘水节选如图 Z510 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根据实验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省略)回答问题。图 Z510(1)图中标识仪器的名称是_。(2)实验室既可以制取 CO2,又可以制取 O2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_(在 AE 中选)。用该装置制取 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3)若用 F 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_(填序号)。ANH 3 BH 2 CO 2 DCH 4(4)工业上常需分离 CO、CO 2的混合气体。某同学采用装置 G 达到分离该混合气体的目的,操作步骤如下:关闭活塞乙,打开止水夹甲,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_气体;然后5_(填操作),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62

9、017济宁某实验小组利用下面实验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图 Z511请根据实验装置和实验内容,回答下面问题。(1)探究二氧化碳与碱反应时,将装置 A 内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装置 D 未出现浑浊,原因是_;可将二氧化碳先通过装置_,再通过装置 D,理由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实验分两步进行:首先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干燥纸花,再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湿润纸花,这样做的目的是_;结合上面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填序号)。72017石家庄新华区模拟家庭中常用洁厕剂的有效成分是盐酸,小明同学想测定某品牌洁厕剂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他将足量石灰石加入

10、洁厕剂样品中(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反应前 反应后实验数据洁厕剂样品的质量 加入石灰石的质量 剩余物的总质量36.5 g 25 g 57.1 g(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2)计算洁厕剂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6参考答案|夯实基础|1A 2.B 3.C 4.A5D 解析 CO2通入到紫色石蕊中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石蕊变红,这反映了 CO2能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CO 2与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碳酸钙使溶液变浑浊,这反映了 CO2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性质;CO 2使蜡烛熄灭说明了 CO2具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

11、质;CO 2倒在杠杆一侧的容器中使杠杆左高右低说明 CO2密度比空气的大,仅反映了 CO2的物理性质。6B 7.B 8D 解析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9(1)紫色溶液变成红色 H 2OCO 2=H2CO3 (2)CO2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使试管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10(1)H 2OCO 2=H2CO3(2)6H2O6CO 2 C6H12O66O 2 光 照 叶 绿 素(3)反应条件不同11(1)长颈漏斗(2)(或)CaCO32HCl= =CaCl2H 2OCO 2石蕊溶液变红解析 (2)实验室是由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的,故应组合

12、成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又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其密度比空气大,故应选择向上排空气的方法进行收集;把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12(1)不严谨;可能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2)先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再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最后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的试管中,观察到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即可(3)没有进行尾气处理(4)先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移出,后停止加热(5)先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清洗,再用水冲洗解析 (1)该同学的猜想不严谨,因为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可能既有二氧化碳,又有一氧化碳,且一氧化碳不能使

1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设计实验时,要先验证二氧化碳的存在,后验证一氧化碳的存在。(3)若实验中产生的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一氧化碳与石灰水不反应,且一氧化碳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4)反应结束时,应先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移出,再停止加热,否则试管中的液体会回流到刚停止加热的热试管中,使试管炸裂。(5)实验后试管中存在反应生成的碳酸钙,碳酸钙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盐酸,所以可以先加稀盐酸进行清洗,再用水冲洗。|能力提升|1A 解析 若关闭阀门,打开阀门,让潮湿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浓硫酸后,通入乙瓶,干燥的紫色小花不变红,说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若关闭阀门,打开阀门

14、,进入乙瓶的是潮湿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产生的碳酸使紫色的小花变红。2C 解析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氧化碳不能,不能用 NaOH 溶液除去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不能用点燃的方法;二氧化碳能与灼热的焦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不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3(1)在 c 导管口放燃烧的木条,木条熄灭证明已满(2)烧杯中的液体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2NaOHCO 2=Na2CO3H 2O4(1)锥形瓶CaCO32HCl= =CaCl2H 2OCO 2(2)c (3)红色恰好消失(4)稀盐酸(或稀硫酸) NaCl 和 HCl(或 Na2SO4和 H2SO4)

15、7解析 (2)图 B 中展示的是两个悬浮的气球,充满二氧化碳的气球位于下方,充满甲气体的气球在上方,所以甲气体的密度要小于空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3)酚酞遇碱变红,遇酸性或者中性溶液不变色,石灰水呈碱性,故滴加酚酞的石灰水是红色的。当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会和石灰水反应,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石灰水的溶质 Ca(OH)2被消耗完,溶液颜色消失。(4)D 图中二氧化碳充满塑料软瓶,向软瓶中加入一定量的 NaOH 溶液,二者会发生反应,消耗瓶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使得瓶子内压强减小,瓶子变瘪。为了能够使得塑料瓶恢复原状,可向瓶中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如果加入的是稀盐酸,那么反应后对应

16、的溶质是 NaCl 和 HCl,如果加入的是稀硫酸,对应的溶质是 H2SO4和 Na2SO4。5(1)锥形瓶(2)BD CaCO 32HCl= =CaCl2H 2OCO 2(3)C (4)CO 关闭止水夹甲,打开活塞乙解析 (2)实验室制取 CO2利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属于固液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实验室既可以制取 CO2,又可以制取 O2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 BD。(3)NH 3是碱性气体,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又因为干燥之后的气体收集装置是长进短出,所以可以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4)CO 难溶于水,CO 2是酸性气体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剩下CO 气体,所以关闭活塞乙,打开活塞甲,通入

17、混合气体,可收集到 CO;CO 2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想要再得到CO2气体,需要关闭活塞甲,打开活塞乙,发生以下反应:Na 2CO3H 2SO4=Na2SO4H 2OCO 2。6(1)盐酸浓度高,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CNaHCO3HCl= =NaClH 2OCO 2(2)作对比实验 ACDBE 解析 (1)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盐酸浓度高时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则通过澄清石灰水时,氯化氢与氢氧化钙反应从而看不到浑浊现象;将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先通过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从而除去氯化氢气体,再通过澄清石灰水,则石灰水变浑浊。(2)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18、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要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先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干燥纸花,再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湿润纸花,通过对比实验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中先制取二氧化碳,然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再通过澄清石灰水验证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然后通过浓硫酸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接着通过放有干燥石蕊纸花的集气瓶来验证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石蕊纸花变色,最后将纸花湿润,再次通入二氧化碳来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7(1)4.4 g(2)解:设洁厕剂中氯化氢的质量为 x。CaCO32HCl= =CaCl2H 2OCO 273 44x 4.4 g x7.3 g7344 x4.4 g洁厕剂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 100%20%。7.3 g36.5 g答:洁厕剂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GOST R 55121-2012 Solid recovered fuels Determination of mechanical durability of pellets《固体再生燃料 颗粒燃料机械耐久性的测定》.pdf GOST R 55121-2012 Solid recovered fuels Determination of mechanical durability of pellets《固体再生燃料 颗粒燃料机械耐久性的测定》.pdf
  • GOST R 55122-2012 Solid recovered fuels Determination of durability of pellets and briquettes《固体再生燃料 颗粒燃料和煤饼机械耐久性的测定》.pdf GOST R 55122-2012 Solid recovered fuels Determination of durability of pellets and briquettes《固体再生燃料 颗粒燃料和煤饼机械耐久性的测定》.pdf
  • GOST R 55123-2012 Solid recovered fuels Determination of bridging properties of bulk material《固体再生燃料 散装材料桥接特性的测定》.pdf GOST R 55123-2012 Solid recovered fuels Determination of bridging properties of bulk material《固体再生燃料 散装材料桥接特性的测定》.pdf
  • GOST R 55125-2012 Solid biofuels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sh melting behaviour Part 1 Characteristic temperatures method《固体生物燃料 灰熔融特性的测定方法 第1部分 特征温度法》.pdf GOST R 55125-2012 Solid biofuels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sh melting behaviour Part 1 Characteristic temperatures method《固体生物燃料 灰熔融特性的测定方法 第1部分 特征温度法》.pdf
  • GOST R 55127-2012 Solid recovered fuel Key properties for establishing a classification system《用于建立一个分类体系的固体回收燃料的主要特性》.pdf GOST R 55127-2012 Solid recovered fuel Key properties for establishing a classification system《用于建立一个分类体系的固体回收燃料的主要特性》.pdf
  • GOST R 55128-2012 Solid recovered fuels Determination of combustion behaviour《固体再生燃料 燃烧性能的测定》.pdf GOST R 55128-2012 Solid recovered fuels Determination of combustion behaviour《固体再生燃料 燃烧性能的测定》.pdf
  • GOST R 55129-2012 Solid recovered fuels-14C-based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biomass content《固体再生材料 生物质含量的基于14C测定方法》.pdf GOST R 55129-2012 Solid recovered fuels-14C-based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biomass content《固体再生材料 生物质含量的基于14C测定方法》.pdf
  • GOST R 55130-2012 Solid recovered fuels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 of major elements《固体再生燃料 主要元素含量的测定》.pdf GOST R 55130-2012 Solid recovered fuels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 of major elements《固体再生燃料 主要元素含量的测定》.pdf
  • GOST R 55131-2012 Solid recovered fuels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race elements (As Ba Be Cd Co Cr Cu Hg Mo Mn Ni Pb Sb Se Tl V and Zn)《固体再生燃料 微量元素 (砷 钡 铍 镉 钴 铬 铜 汞 钼 锰.pdf GOST R 55131-2012 Solid recovered fuels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race elements (As Ba Be Cd Co Cr Cu Hg Mo Mn Ni Pb Sb Se Tl V and Zn)《固体再生燃料 微量元素 (砷 钡 铍 镉 钴 铬 铜 汞 钼 锰.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