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20190121164.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950670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2019012116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2019012116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2019012116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2019012116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2019012116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 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检测卷(七)(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选考)“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 ”为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列不属于这一政策内容的是( )A.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国有B.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D.按国家规定价格征收农民余粮解析 本题考查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的识记。据所学基础知识可知 B 项不是其内容,符合题意要求。答案 B2.(选考)肖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中描述了一位暴动士兵的话:“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

2、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了,连小石磨都抬走了,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的吗?”这主要是因为苏俄(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推广企业国有化C.收取固定粮食税 D.坚持劳动义务制解析 由“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了”等信息,可判断题干材料反映了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故 A 项符合题意。答案 A3.(选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后,农民隐瞒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情况较为普遍,这说明( )A.苏维埃政权得不到农民的拥护B.工农联盟已经出现严重危机C.这种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D.小生产者的自私性暴露无遗2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其余粮食以极低的价

3、格交售给国家,这引起了农民的不满,隐瞒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情况日益普遍。A、B、D 三项与题干材料含义不符。答案 C4.(选考)1922 年在庆祝苏联成立的活动中,一个农民兴高采烈地对身边的伙伴说今年的粮食丰收了,他在交纳了粮食税后还剩下不少的余粮。按照当时规定,这些余粮( )A.全部上缴国家 B.只能由政府收购C.必须限量交易 D.农民可以自由支配解析 本题比较灵活,注意题干所给的时间“1922 年” ,此时期苏联已经实行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实行固定的粮食税。答案 D5.(选考)1919 年俄国 1 普特(重量单位)粮食的价格:国家零售价为 30 卢布,黑市价格为200 卢布,但农民必须以 6

4、 卢布的价格卖给国家。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俄国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连年战争对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A. B. C. D.解析 苏俄遭遇大旱灾而导致粮食匮乏是在 19201921 年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开始于1921 年 3 月,故排除含的选项。答案 B6.(选考)列宁指出:“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列宁否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作用B.材料中的“错误”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当时

5、的生产力发展水平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解析 材料是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反思。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否定商品货币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答案 A37.(选考)电影列宁在 1918中有这样的镜头:红军战士瓦西里在押送粮食回到彼得格勒后,自己却因为饥饿昏倒了瓦西里也曾对妻子许下最美好的愿望:“面包会有的”当时苏俄的经济政策是( )A.市场基础上的计划调节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D.改革开放政策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背景。1918 年苏俄处于国内战争时期,为了战胜敌人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

6、 B8.(选考)20 世纪 20 年代初,苏俄农民喊出了“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统治和猪肉”的口号。这说明了( )A.农民不堪忍受国内革命战争的灾难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引起了这种状况D.苏维埃政权遭到了一切苏俄人民的反对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看,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苏俄社会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答案 B9.(选考)1921 年 3 月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下列各项,不属于新经济政策影响的是( )A.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B.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C.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

7、了苏维埃政权D.形成了重工业过重、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经济结构解析 “重工业过重、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经济结构”是斯大林模式的影响。答案 D10.(选考)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 年苏俄决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由此开始实行( )A.重农抑商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海禁”政策4解析 1921 年苏俄决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由此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答案 B11.(选考)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联的历史依次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其中“剥夺年代”是指( )A.俄国十月革命时期B.“战时共

8、产主义”政策时期C.新经济政策时期D.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解析 根据苏俄(联)自十月革命以来的历史阶段特点可知:十月革命后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应是“凯歌年代”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经济政策时期应是“退却年代”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时期(即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应是“剥夺年代” ;卫国战争时期应是“战争年代” ;二战后的经济改革时期应是“战后年代” 。答案 D12.(选考)20 世纪 30 年代,西方经济趋于崩溃,而苏联经济发展迅速,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 ”“它”是指苏联的( )A.农业集体化道

9、路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C.社会主义制度D.利用五年计划发展经济的做法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考查苏联经济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借鉴作用。美国经济危机爆发是由于美国经济处于无政府状态,生产的盲目扩大与人民实际购买力降低之间的矛盾加剧,美国可以借鉴苏联计划经济的做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答案 D13.(选考)斯大林时期,为了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的措施有( )优先发展重工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A. B. C. D.解析 斯大林时期,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列强的包围下,为了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符

10、合新经济政策。5答案 C14.(选考)“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这一口号的出现,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了过激现象B.确立的生产关系不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C.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高涨D.苏联搞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时机还不成熟解析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口号的出现,反映的直接问题是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了一些过激现象;反映的深层次问题是农民对农业集体化运动的不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这种生产关系不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答案 B15.(选考)这是前苏联的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

11、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C.农业集体化运动 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解析 解答本题要把握住时间“斯大林时期” ,隐含的关键信息是“农民几乎不占有生活资料” ,由时间可排除 A 项。由隐含的信息可排除 B 项和 D 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在农村实行农业集体化,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从而会出现笑话中“无油无锅又没柴”的现象,因此

12、C 项正确。答案 C16.(选考)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 ,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 。这表明斯大林模式( )A.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B.完全排斥市场调节C.优先发展重工业D.导致生活物资短缺6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苏联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管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故 B 项正确。苏联实行的是“指令性”计划而不是“指导性”计划,故 A 项错误,C、D 两项材料不能体现。答案 B17.(选考)1958 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 )中国的农业

13、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A. B.C. D.解析 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当年”即 1958 年,由此辨析选项,是在 19531956 年,是在 20 世纪 30 年代,排除。答案 B18.(选考)有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是一种不成熟的或不完善的社会主义模式,它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帝国主义包围的这样一种国际环境中,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这样一种国度里,无社会主义建设先例的条件下形成的。 “斯大林模式”不成熟或不完善,主要是因为其( )A.基本上延续和发展了“新经济政策”B.是在特殊的国际环境下形成的体制C.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局部实行市场

14、经济D.受特殊的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解析 由材料中“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帝国主义包围的这样一种国际环境中”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这样一种国度里”可判断出 D 项正确;“斯大林模式”中止了“新经济政策” ,A项错误;B 项表述不全面,没涉及国内情况;C 项表述错误,可以直接排除。答案 D19.(选考)有人曾把 20 世纪 80 年代末的某大国比喻为一艘满载军火的航船,船体锈蚀,方向不明,当时的“船长”很不称职,缺乏应有的胆略和能力,仓促应对,危难关头, “船长”竟弃船而逃,使得这个大国走向衰败。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满载军火”讽喻该大国大搞军备竞赛B.“方向不明”是由于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15、7C.“船长弃船”喻指他辞去最高领导人职务D.“船长”是该大国走向衰败的罪魁祸首解析 题干材料认为戈尔巴乔夫是苏联亡党亡国的罪魁祸首,这是过分夸大一个人在历史剧变中的作用,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故选 D。答案 D20.(选考)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先后有多位领导人进行改革,有人评价其中某位领导人“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 ,这位领导人是(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解析 戈尔巴乔夫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因此答案为 C。答案 C21.(选考)20 世纪 30 年代,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是 1 卢布,在 7

16、00 公里外的莫斯科的售价也是 1 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的售价仍然是 1 卢布。这种现象体现的经济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新经济体制解析 不同地区的产品价格完全一样,完全不符合市场规律,这种情况只有在计划经济模式下才会出现,故选 C 项。答案 C22.(选考)大国崛起中说:“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联系在了一起。 ”这段话评价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

17、策 B.新经济政策C.苏联的工业化 D.斯大林模式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材料所说的苏联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是指斯大林模式。故选 D 项。答案 D823.(选考)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对集体农庄进行改革;“文革”结束后,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两种措施都( )A.是对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B.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C.一定程度上促进本国经济发展D.具有领先世界的特殊地位解析 赫鲁晓夫对集体农庄改革,主要是扩大农庄自主权,没有改变公有制地位;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坚持公有制不变,都是对生产关系调整,故 A 项不正确;两者改革都是针对当时存在的弊端,并没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18、故 B 项不正确;具有领先世界的特殊地位,不符合两者实际,D 项说法不正确。从效果上看,两者改革一定程度上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答案 C24.(选考)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的是( )A.新经济政策 B.赫鲁晓夫改革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解析 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从根本上变革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而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时期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小修小补。答案 D25.(选考)勃列日涅夫执政后, “在生产方面,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完成计划任务外,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

19、工订货任务,可以用自己的材料和废料生产计划以外的产品。 ”这一措施( )A.突破了旧体制的弊端 B.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C.力图调动企业积极性 D.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勃列日涅夫时期,企业的自主权有所扩大。材料中的规定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材料信息反映了对旧体制的改革,但成效如何不得而知,故 A 项表述不当。B 项中的“行政手段”表述不正确,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经济手段,排除 B 项。材料信息无法说明企业是否“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 ,排除 D。答案 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26 题 12 分,27 题 24 分,28 题 14 分,共 50 分)926.(选考)(201

20、7浙江绍兴模拟)苏俄革命道路和苏联建设模式,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材料二 对斯大林模式,人们一直有不同的评价:从成就的角度,强调这一模式对苏联国力提高有巨大作用;批评这一模式严重的弊端和付出的过重代价;从斯大林执政初期的苏联国内外环境出发,认为苏联走这一模式有必要性;结合 20 世纪 30 年代以及二战后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认为这一模式对世界其他国家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王云龙等世界现代化历程:俄罗斯欧卷 、闻一俄罗斯通史等改编(

21、1)材料一中邓小平说的“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的是列宁实行的哪项政策?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政策的实质。(4 分)(2)对材料二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四种看法,您更倾向于哪一种?请您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说明理由。(8 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答案 (1)政策:新经济政策。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2)赞成观点:这一模式使苏联得以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刻不容缓的难题,一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或: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通过两个五年计划,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等)。赞成观点:这一模式使苏联长期片面优先发展重工

22、业,严重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模式,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了活力。(或排斥市场调节;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等)。赞成观点:苏联当时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又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下;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这种高度集中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赞成观点:这种模式通过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开辟了不同于西方的工业化道路:计划经济对资本主义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一定影响: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对其他10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产生过积极的作用。27.(选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23、题。材料一 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摘自列宁全集材料二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摘自斯大林选集材料三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

24、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摘自斯大林选集材料四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 1953 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 20 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施快速工业化战略。(8 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

25、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6 分)(3)材料三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4 分)(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6 分)答案 (1)苏维埃政权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势力包围中;经济技术落后,国防薄弱;如不快速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经济、技术就不能独立,政权将被扼杀。11(2)实行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政府把国有企业利润集中收缴;征收农业税;以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等方式筹集工业化资金。(3)从发展轻工业开始。殖民掠夺(海外扩张)进行资本原

26、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到重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4)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但又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28.(选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列宁选集材料二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

27、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 30 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四 1985 年 8 月 28 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28、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指的是什么?列宁的初衷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4 分)(2)材料二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2 分)(3)材料三中的“他”是指谁?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12(2 分)(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采取的重大举措。(4 分)(5)材料二、三、四,从本质上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现代化模式,简要指出它们的相同之处。(2 分)答案 (1)错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希望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根源:生产关系超过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苏俄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生产力落后。)(2)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3)罗斯福。国家干预经济(或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发挥)。(4)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设立经济特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5)同:都把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N 1308-2007 5644 Adhesives for tiles - Determination of slip《磁砖胶粘剂 滑动性的测定》.pdf EN 1308-2007 5644 Adhesives for tiles - Determination of slip《磁砖胶粘剂 滑动性的测定》.pdf
  • EN 13080-2002 e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Manure spreader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农用机械 粪肥撒布机 环保 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EN 13080-2002 e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Manure spreader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农用机械 粪肥撒布机 环保 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EN 13081-2008 en Tanks for transport of dangerous goods - Service equipment for tanks - Vapour collection adaptor and coupler (Incorporates Amendment A1 2012)《危险品运输槽罐 槽罐服务设备 蒸汽收集适配.pdf EN 13081-2008 en Tanks for transport of dangerous goods - Service equipment for tanks - Vapour collection adaptor and coupler (Incorporates Amendment A1 2012)《危险品运输槽罐 槽罐服务设备 蒸汽收集适配.pdf
  • EN 13082-2008 en Tanks for transport of dangerous goods - Service equipment for tanks - Vapour transfer valve (Incorporates Amendment A1 2012)《危险品运输槽罐 槽罐服务设备 蒸汽传输阀》.pdf EN 13082-2008 en Tanks for transport of dangerous goods - Service equipment for tanks - Vapour transfer valve (Incorporates Amendment A1 2012)《危险品运输槽罐 槽罐服务设备 蒸汽传输阀》.pdf
  • EN 13083-2008 en Tanks for transport of dangerous goods - Service equipment for tanks - Adaptor for bottom loading and unloading (Incorporates Amendment A1 2013)《危险品运输用槽罐 槽罐用设备 底部荷.pdf EN 13083-2008 en Tanks for transport of dangerous goods - Service equipment for tanks - Adaptor for bottom loading and unloading (Incorporates Amendment A1 2013)《危险品运输用槽罐 槽罐用设备 底部荷.pdf
  • EN 13084-1-2007 en Free-standing chimney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自立式烟囱 第1部分 一般要求》.pdf EN 13084-1-2007 en Free-standing chimney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自立式烟囱 第1部分 一般要求》.pdf
  • EN 13084-2-2007 en Free-Standing Chimneys - Part 2 Concrete Chimneys《独立式烟囱 第2部分 混凝土烟囱》.pdf EN 13084-2-2007 en Free-Standing Chimneys - Part 2 Concrete Chimneys《独立式烟囱 第2部分 混凝土烟囱》.pdf
  • EN 13084-4-2005 en Free-standing chimneys - Part 4 Brick liners - Design and execution (Incorporating Corrigendum May 2006)《独立式烟囱 第4部分 砖衬 设计和施工 合并勘误表-2006年5月》.pdf EN 13084-4-2005 en Free-standing chimneys - Part 4 Brick liners - Design and execution (Incorporating Corrigendum May 2006)《独立式烟囱 第4部分 砖衬 设计和施工 合并勘误表-2006年5月》.pdf
  • EN 13084-5-2005 en Free-standing chimneys - Part 5 Material for brick liners - Product specifications (Incorporating Corrigendum May 2006)《独立式烟囱 第5部分 砖衬垫材料 产品规范 合并勘误表-2006年5月》.pdf EN 13084-5-2005 en Free-standing chimneys - Part 5 Material for brick liners - Product specifications (Incorporating Corrigendum May 2006)《独立式烟囱 第5部分 砖衬垫材料 产品规范 合并勘误表-2006年5月》.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