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质检五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及思想解放潮流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8 广东广州调研,28)鸦片战争前,“外洋所产之大呢、羽毛、哔叽等类,并一切贵重之器物,则专有闽广商舶,赴粤运销”。战后,“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B.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C.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D.“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答案 C解析 材料中强调的是洋货在中国的运输情况,并未涉及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故 A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通
2、商口岸而非内河航运,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鸦片战争前“专有闽广商舶,赴粤运销”,而战后“夷商自行转运物充积于厦口”可知,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开放厦门,广州不再是唯一的通商口岸,反映了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故 C 项正确;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并未改变,故 D 项错误。2.(2018 河南郑州一模,10)开平矿务局在兴办时,李鸿章批准“距唐山十里内不准他人开采煤矿”,即使“土窿采出之煤应尽商局(开平矿务局)照时价收买,不准先令他商争售”。这一举措 ( )A.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B.旨在实现煤矿业国有化C.增强了官督商办企业的信心D.有利于商办矿业的发展答案 C解析 结合所学知
3、识可知,近代中国无论是洋务经济还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一直受制于西方列强,故A 项错误;李鸿章的举措使开平矿务局享有独占性的经营特权,而不是实现煤矿业国有化,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距唐山十里内不准他人开采煤矿”和“土窿采出之煤应尽商局(开平矿务局)照时价收买,不准先令他商争售”得出李鸿章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利用洋务企业的政府背景实现开平煤矿地区性的行业垄断,压制其他的潜在竞争对手,此举有利于开平矿务局的经营和发展,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李鸿章为了开平矿务局的发展,不惜用政府权力打击私营商办矿业的发展,是一种对商办矿业的压制,故 D 项错误。3.(2018 江西五市八校联考,8)下表是近代中国棉纱
4、、棉布的进口状况,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项目 1872 年 1881 年棉纱 5 万担 1 224.1 万匹棉布 17.2 万担 1 493.1 万匹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2A.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B.中国沦为列强原料产地C.民族工业在困境中发展D.加速棉纺织业“纺”“织”分离答案 D解析 材料只反映出中国棉纱、棉布的进口状况,缺少出口额,无法推断处于贸易逆差,故 A 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中国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故 B 项错误;由材料中国棉纱、棉布的进口状况无法推断对民族工业的影响,故 C 项错误;材料中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得织布不需要自己纺纱,加速棉纺织业“纺”“织”分离,故 D 项正确。4.(2
5、018 河北石家庄二中期中,28)下表是 19051911 年全国新建面粉厂分布情况,据此可知( )上海 汉口 北京 安徽芜湖 四川长寿 吉林 黑龙江3 5 2 1 1 4 2A.民族工业受到外资企业的排挤B.南方与北方经济趋于平衡C.近代工业逐渐向内陆地区扩展D.中国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答案 C解析 题目中并未牵涉外资企业所占据的比例,故 A 项错误;根据题目中“1905 1911 年全国新建面粉厂分布”可知是新建企业的分布,不足以说明整个南方与北方的经济发展状况,故 B 项错误;根据题目中“汉口、安徽、四川”可知,近代工业的发展逐渐向内陆地区扩展,故 C 项正确;题目中“19051911 年
6、全国新建面粉厂分布”不足以说明轻重工业的比例变化,故 D 项错误。5.(2018 山东潍坊期中,18)下图是 19261936 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图(单位:百分比;轻工业有纤维、食品等;重工业有机器、金属等)。由该图可以看出( )A.经济结构趋于平衡B.外国加强了对华资本输出C.民族工业发展受挫D.中国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答案 D解析 根据进出口商品结构图可知轻工业进口和出口总体上都呈现下降趋势,而重工业进口和出口都呈现上升趋势,反映出当时重工业发展落后,经济结构不平衡,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 19261936 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无法得出外国加强对华资本输出,故 B 项错误;根据进出
7、口商品结构图可知此时轻工业进口下降,而重工业出口逐渐增加,说明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故 C 项错误;这一时期3轻工业进口下降,而重工业出口逐渐增加,说明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中国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故 D 项正确。6.(2018 河北承德期中,19)民国初年颁布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统一着装:“共和国无阶级之分,受治于同一之法律虽以大总统之地位,犹必谨守法律,不能恃势以凌人。一旦罢职,即与齐民无异。”这主要体现了( )A.自由思想 B.平等思想C.民主思想 D.共和思想答案 B解析 材料关键信息“官员不分级别,统一着装”,反映出服饰变化体现人人平等思想,故 B 项正确。7.(2018 云南昆明一中
8、检测,32)1914 年,外国人在中国定居达 165 000 人,1918 年急剧增长到 245 000 人,一年后达 350 000 人以上,其中一半是日本人,也有将近 148 000 个俄国人,13 200 个英国人,6 700 个美国人和 4 400 个法国人。这种现象说明此时期( )A.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成为主要移民区B.民国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C.列强在华利益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小D.俄国乘机强化了对华侵略答案 B解析 材料中数据只有外国人在中国的定居人数而没有在其他国家地区的定居人数,且当时中国不是主要移民区,故 A 项错误;外国人在中国定居增多,这说明了中国的开放程度在提高,故
9、B 项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而日本和美国却趁机加大了对华侵略,所以列强在华利益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比较大,故 C 项错误;从材料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乘机强化了对华侵略,故 D 项错误。8.(2018 河北邢台第三次月考,11)有学者说:“魏源倡导师夷长技的目的,只是制夷,其注重点在于强兵,而富国的目的则被相对忽略了。”这说明魏源( )A.对西方缺少整体的了解B.过分注重维护清朝统治C.思想理论水平相对较低D.摆脱了“中体西用”思想束缚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中“其注重点在于强兵,而富国的目的则被相对忽略了”得出魏源对西方缺少整体了解,故 A 项正确;
1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并未涉及过分注重维护清朝统治,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魏源倡导师夷长技的目的,只是制夷”涉及的是目的,并未涉及思想理论水平,故 C 项错误;以魏源为首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并未摆脱“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故 D 项错误。9.(2018 广东一模,28)1897 年,晚清士人顾肇新称:“强敌环伺,各思乘机而起,为今之计,惟有汰除一切冗官浮费,腾出的饷,聘请西国名将,迅练劲旅,或犹可以立国,若犹是因循迁就,恐四分五裂。”这一言论( )A.凸显了在民族危机下政府的应对不力4B.说明中体西用思想已深入人心C.完整地表达了维新派社会改革的要求D.认识到洋务运动
11、存在着弊端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为今之计,惟有汰除一切冗官浮费”“聘请西国名将,迅练劲旅,或犹可以立国,若犹是因循迁就,恐四分五裂”结合对当时时局的分析,可知晚清士人对当时政府的失望,故 A 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中体”的思想,且洋务运动已经破产,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晚清士人要求学习西方的军事,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 C 项错误;1897 年时洋务运动已经破产,故 D 项错误。10.(2018 山东滨州二模,28)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中写道:“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此言论旨在( )A.否定洋务运动的成果B
12、.批判保守的传统文化C.变革封建的政治体制D.传播西方的启蒙思想答案 C解析 材料中“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是承认洋务运动有一定成效,A 项表述属于主观臆测,不符合题意,故错误;题目中并未涉及保守的传统文化,故 B 项错误;“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强调的是变革体制,故 C 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涉及传播西方启蒙思想,故 D 项错误。11.(2018 广东茂名二模,29)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规定,学校不准祭孔、不准尊孔读经。袁世凯上台后,下令尊崇伦常,提倡礼教,尊孔之风甚嚣尘上,章太炎等首先站出来反对。针对孔教的争议( )A.造成了立宪派与革命派之间的论战B.形成了中国
13、传统文化与西学的对立C.引发了中国思想文化层面深刻变革D.推动中国由君主立宪走向民主共和答案 C解析 “民国初年”革命已经发生,没有立宪与革命之争,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规定,学校不准祭孔、不准尊孔读经”没有体现传统文化与西学的关系,故 B 项错误;“袁世凯上台后,下令尊崇伦常,提倡礼教,尊孔之风甚嚣尘上,章太炎等首先站出来反对”,之后全国掀起了追求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故 C 项正确;“民国初年”可以确定已经是民主共和,故 D 项错误。12.(2018 河北“名校联盟”质量监测一,11)1920 年 9 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中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它变个
14、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B.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C.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D.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5答案 B解析 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只是一篇文章,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有所传播,但不能说明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故 A 项错误;根据“工人的社会”“工人的中国”“工人的世界”可知当时的工人运动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故 B 项正确;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故 C 项错误;宣言单纯强调工人阶级的作用,而没有认识到占中国人口多数的农
15、民阶级的作用,说明工人阶级并没有认清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 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13.(2018 河南郑州一模,33)从 1915 年到 1927 年,中国思想文化界爆发了一场东西方文化论战。这次论战参加人数之多,规模之大,触及问题之深和延续时间之长实乃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前所未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东西文化论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为中国这个东方古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契机,但由于没有从政治、经济上彻底摧毁封建专制主义统治。更没有在思想文化领域铲除封建势力的根基。辛亥革命的成果只是昙花
16、一现。民主共和的命运会怎样?国家的出路在哪里?迫切要求人们进行思考和作出回答。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新文化派与杜亚泉、章士钊、梁漱溟等东方文化派之间引发了这次东西文化论战。摘编自谭双泉五四时期的东西文化论战材料二 从 1916 年起,东方杂志的主编杜亚泉连续发表文章抨击新文化运动,他认为“西洋文明与吾国固有文明,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而吾国固有文明,正是以教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他指责新思想、新文化自西方输入,“直与猩红热、梅毒等之输入无异”。对此,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给予了反驳,陈独秀指出: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文明,显然已胜过中国文明,不输入欧洲文化,固有的文明能保民族竞存于 20
17、 世纪吗?“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章士钊、梁启超、梁漱溟等人指出,中国不应该盲目仿效“病态”的西方文明,而应该发扬光大本国固有的精神文化,中国文化在精神上优于西洋文化,全世界都将走“中国的路,孔家的路”。此时胡适、吴稚晖等人仍然坚持其反传统主义的西化立场。摘编自李佩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西方文化论战发生的背景。(10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东西方文化论战。(15 分)参考答案 (1)背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但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西方民主、自由思想进一步传
18、播或新文化运动的发生。(2)总体评价:有利于更深刻地认识东西方文化;都针对当时民族危亡提出了救亡图存的办法,对后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双方都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不全面、不客观,没有辩证地看待东西方文化,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分别评价:陈独秀等人: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有利于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但忽视了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不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杜亚泉等人:肯定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合理成分,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但没有否定封建文化的落后性,不利于传播新思想、新文化。614.(2018 河南天一大联考二,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8871936 年中国机器生产与手工生产
19、的增长及比重变化表 (单位:亿元)机器生产 手工生产 合计产值 0 114.34 114.341887 年比重(%) 0 100.00 100.00产值 2.90 149.91 152.811914 年比重(%) 1.89 98.11 100.00产值 13.12 193.35 206.471936 年比重(%) 6.35 93.65 100.0019141936 年增长率 7.10 1.16 资料来源:赵津中国近代经济史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12分)参考答案 示例一论题:18871936 年间中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升。阐述:1
20、887 年中国机器生产产值和比重为 0,1914 年和 1936 年的比重分别增长到了 1.89%和6.35%,这说明近代工业产生并得到了发展。19 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的产生,中国近代工业开始诞生;1914 年后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机器生产得到大幅增长;19271936 年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国民经济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机器工业的发展。示例二论题:18871936 年间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程度不断加深。阐述:中国传统经济是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1887 年中国手工生产比重是 100%,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主导地位;1914 年和 1936 年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机器生产比重大幅增加,冲击并瓦解了传统手工业,手工生产比重出现一定的下降,反映了自然经济瓦解的程度不断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