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全面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0172018 学年山西省长治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历时 150 多年,因建于临淄城南的稷门而得名,齐统治者广纳各地文学游说之士,学士云集。稷下学宫的出现说明A齐鲁大地有重视文化的优良传统B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发展C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D齐鲁大地思想活跃、哲学家辈出【参考答案】B【解题必备】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1)社会原因经济:大发展。铁器和牛耕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政治:大变革。生产力的进步,加快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确立。各诸侯国出于争霸战争和政
2、治需要,竞相改革,网罗人才,促进了各种学说的传播。社会:大动荡。各国纷争的局面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教育: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私学兴起。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2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战国时期之所以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A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大变革时期B私学的
3、出现, “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C铁犁牛耕使用,井田制崩溃D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说:“礼义生而制法度。法者,治之端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 ”以上言论表明荀子A全面解释传统儒家礼治思想B已经形成君主专制的思想C继承发展传统儒家礼治思想D背离传统儒家礼治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 ,法家强调“法”和“刑” ,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A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 D都体现“礼” 、 “法”并用思想31 【答案】C【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犁牛耕使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在思想上表现为百家争鸣,故 C 项正确;A 属于社会现象,属于历史宏观原因;B 属于文化因素;D 属于政治因素。2 【答案】C3 【答案】C【解析】儒家思想更重视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但强调贵贱有序,排除 A;道家思想更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排除 B;儒家强调人与人的和谐,法家强调人与法的和谐,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故选 C;儒家主张“礼” 、 “法”并用,排除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