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 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一、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在自然界中,森林在 、稳定大气成分、 、保持水土,以及繁衍物种和维护 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 。3亚马孙流域大约 50%的降水量是由该地区的雨林自身所产生的。整个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 的 23%。4由于雨林植被的强大生命活动,大气层中每年大量 被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 。一旦雨林被毁,雨林中积累的大量碳素就会转化成 释放到大气中造成 。二、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亚马孙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形成了以高大密集的 为主的雨林群落。这是由于雨林强烈的 ,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这
2、是雨林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所在。2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 而很快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则很难恢复。三、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在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主要包括过度的 、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 ,以及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220 世纪中叶前,亚马孙地区因丛林阻隔和 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当地印第安人以渔猎、采集和传统的 为生,对雨林系统造成的影响不大;20 世纪中叶以来巴西政府公布实施了亚马孙开发计划,内容包括:修建 ,移民亚马孙平原,同时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这些举措使亚马孙雨林面积以惊人的速度减少。四、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1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面对雨
3、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 放在第一位。22保护亚马孙雨林要以 为优先目标,这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3重点一 森林的生态效益1森林的分布 Error!2森林的生态效益森林的生态效益可以笼统地概括为“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在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功能又有所差异,总结如下。4地区 生态功能 破坏后果湿润地区、山地丘陵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下渗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干旱、半干旱地区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农牧业减产沿岸地区 防止海风、海浪侵袭台风(飓风)、风暴潮加剧,海岸侵
4、蚀后退、海水倒灌城市、交通道路两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减弱噪声等大气污染加剧、噪声污染加剧、环境质量降低热带雨林维持全球碳氧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大气成分、促进水循环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灾害多发、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等下图为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12 题。1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增加木材产量 改善生态环境 增加农民收入 调整农业结构A B C D52下列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C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D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参考答案】1D 2C【全解全析】1绿色
5、植物的作用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烟滞尘,消除噪声,净化空气等。所以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和调整农业结构,正确。故选 D。2绿色植物的作用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烟滞尘,消除噪声,净化空气等。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是防风固沙,A 错误;位于长江中上游地区,应是涵养水源,B 错误;位于沿海地区,应是抵御海浪袭击,C 正确、D 错误。故选 C。重点二 湿地及其保护一、湿地的含义(1)湿地的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2)湿地的分类Error!二、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三、不同类型湖泊萎缩原因及危害由于所处区域特征不同,外流湖与
6、内流湖面积萎缩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6(1)外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洞庭湖为例)(2)内流湖泊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咸海为例)四、湿地问题的分析方法(1)湿地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沼泽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 、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例如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主要原因是: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底下冻土层厚,不易下渗。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2)湖泊面积变化
7、原因的分析思路首先,分析变化时间长短。如果是长期的变化(如一万年以来)则主要考虑自然原因,湖泊萎缩主要是气候变干,蒸发加强造成的;如果是近十几、几十年来的变化,则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季节变化,一般与季节降水、冰雪融水有关。其次,分析湖泊所在地区。外流湖短期内萎缩的主要原因一般是围湖造田,湖泊面积7增加一般是上游水土保持较好,湖泊淤积减少,退耕还湖的结果;干旱区内流湖短期内萎缩,原因是入湖河流的水资源利用过度。冰雪融水补给的湖泊面积的增减,一般考虑气温的变化、冰雪融水量的多少等原因。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 世纪 80 年代银川周边
8、湖泊所剩无几。1999 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 12 题。120 世纪 80 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A泥沙淤积 B气候变暖 C排水造田 D黄河来水量减少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美化城市环境 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A B C D【参考答案】1C 2B【全解全析】120 世纪 80 年代与明清时代相比气候变化不足以导致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银川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湖泊变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排水造田。故选 C。2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 。湿地是水源地,是蓄水池,
9、能够提供水源;湿地能够降解污染;湿地是很多珍稀动物的栖息地,能够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湿地对城市的直接影响是增加空气湿度和美化环境。湿地增大,可以降解污染,但湖泊湿地的主要功能不是对城市污染进行净化,城市排污能力的增加主要依靠对城市污水的净化处理。故选 B。8读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矿质养分循环模式图,回答 12 题。1与乙森林系统相比,甲森林系统的A生物体储存的养分少 B系统整体的物流量大C土壤中储存的养分少 D落叶层储存的养分多2全球的乙森林系统主要分布在A亚欧大陆 B大洋洲C非洲大陆 D南美洲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对于调节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
10、时雨林生态系统又具有脆弱性。据此回答 34 题。3与地球气候变暖相关的热带雨林全球环境效应是A地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 B影响地球大气中碳氧平衡C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D影响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4雨林土壤贫瘠的原因是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积累补充养分少土壤长期受到高温多雨的淋洗热带雨林常绿,缺少枯枝落叶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速度缓慢A B C D9下表示意我国干早地区(祁连山)不同森林覆盖率与河流枯水期径流量的关系。据此完成56 题。5该表直接反映出干旱地区森林可以A减少枯水期径流量 B增加枯水期径流量C减少洪水期径流量 D增加洪水期径流量6针对黑河上游下段枯水期径流量问题,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11、A兴修水利工程蓄水 B改进农业灌溉技术C落实植树造林规划 D实施南水北调工程黑杨是经济型乔木,生长快,适应性强,根系发达,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大,固沙能力强。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源自欧美的黑杨,被引入洞庭湖地区栽种,种植面积迅速扩张。2017 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在督察反馈意见中指出,欧美黑杨大面积种植,损害洞庭湖的自然生态。目前,湖南省正在强力推进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内的杨树清理工作。据此完成 78题。7上世纪 70 年代,洞庭湖区引种黑杨的主要原因是A防治水土流失 B促进造纸业发展C保护湿地 D发展旅游业8下列关于黑杨对洞庭湖自然生态损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威胁鱼类、水生动物和鸟类的生存环境B
12、加快湖区泥沙淤积速度,降低洞庭湖行洪能力C破坏湖岸湖堤D威胁其他植物的生长1下图是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关于其生态建设主要方向,叙述正确的是10A封沙育草,涵养水源B控制开发强度,改善湿地C大力植树造林,提高草场载畜量D禁止超载放牧,退牧还草下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图回答 23 题。2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A极密 B密 C中密 D稀疏3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城市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D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读我国两大淡水湖示意图,
13、完成 45 题。114甲湖湖面比上个世纪缩小了近一半,其主要原因是湘江等河流的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淤塞湖泊围湖造田气候异常,降水减少湖滨土地沙化A B C D5治理乙湖污染应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该湖流域内限制使用含磷洗涤剂 建设污水处理厂,实施污水达标排放 减少网箱养殖面积引水入湖,使湖水能不断循环和流动 节约用水A B CD某中学地理探究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如下表。读表完成 67 题。月份 1 2 3 4 5 6月均温差值 0.13 0.10 0.18 0.16 0.13 0.25月份 7 8 9 10 1
14、1 12月均温差值 0.43 0.40 0.20 0.10 0.11 0.226探究结果表明A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 B林地的年均温差大,裸地的年均温差小C该地 7、8 月份的月均温较低 D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127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减弱噪声 吸烟滞尘 防风固沙A B C D8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昔日银川水系发达,湖泊湿地资源丰富。20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银川的湖泊湿地大幅度萎缩。通过扩湖整治和沟道水系连通等工程的实施,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同时也出现了乱垦乱牧、水体污染等问题。(1)读图 1,说出贺兰山的走向及其地理意义。
15、(2)指出银川湿地的主要类型。简述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3)分析 20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银川湖泊湿地大幅度萎缩的主要原因。(4)请提出保护银川湿地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 年 7 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表 1 为当月 6 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 5 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 6 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 13 题。表 1降水序号 降水历时(天) 降水量/mm 汾川河洪峰情况1 2 530 无明显洪峰132 4 803 无明显洪峰3 5 1001 无明显洪
16、峰4 2 732 无明显洪峰5 2 907 洪峰流量 346m3/s6 2 544 洪峰流量 1750m3/s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A减小降水变率 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2第 5 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历时长 强度大 下渗少 植被截流少A B C D3第 6 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A河床 B沟谷 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2018 年江苏卷)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累计造林 315 万公顷。江苏省人工造林主要有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表 1 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表
17、” 。据此回答 45 题。 (双选)表 14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A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B提高造林存活率C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D提高林地生产力5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A生物多样性增加 B森林覆盖率降低C果品供应能力下降 D木材供需缺口加大(2015天津卷)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14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 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 67 题。6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
18、蒸发总量增大7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A修建水库 调节径流 B退耕还林 保护水源C退耕还湖 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 改善水质(2014新课标全国卷)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 2009 年为基数,20102013 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 9 月 30日) 。据此完成 810 题。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
19、0 1.00植株数量草本植物 1 1.18 1.20 1.21 1.23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地上生物量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地下生物量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8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生物量提高 生物量降低 植株密度改变 植被分布改变A B C D9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10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
20、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1511 (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 10) 。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
21、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12 (2015安徽卷)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上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16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 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2)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3)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13 (2014新课标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
22、下列要求。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17【答案】1B 2A【点睛】亚寒带针叶林,主要是耐寒的落叶松、云杉等,生长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带,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纬度,北纬 50以北至北极圈左右的地区,主要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东欧平原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北美洲北部(加拿大大部分地区) 。【答案】3B 4A【解析】3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植被的光合作用可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
23、气。因此与地球气候变暖相关的热带雨林全球环境效应是影响地球大气中碳氧平衡。故选 B。4雨林地区纬度较低,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积累补充养分少,同时多雨,土壤长期受到高温多雨的淋洗,因此土壤贫瘠。故选 A。【答案】5B 6C【解析】5结合图表,对比天涝池河、寺大隆河和黑河上游下段的森林覆盖率、冬季枯水期径流量和春季枯水期径流量可以看出,森林覆盖率越低,冬、春季两个枯水期河流的径流量越小,说明干旱地区森林能增加枯水期径流量。6由材料可知,黑河地处我国气候比较干旱的祁连山地区,其上游下段枯水期存在径流量较小的问题,为增加黑河上游下段枯水期径流量,应认真落实植树造林规划,加大植树造林
24、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答案】7B 8C【解析】7黑杨是经济型乔木,生长快,木材可以为造纸业提供充足原料。上世纪 70 年代,洞庭湖区引种黑杨的主要原因是促进造纸业发展,B 对;该地区为平原地区,水土流18失问题少,A 错;黑杨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大,固沙能力强,导致湖区陆地化,不适宜保护湿地,C 错;损害自然生态环境,不利于发展旅游业,D 错。8黑杨对洞庭湖自然生态损害有固沙能力强,导致湖区陆地化,威胁鱼类、水生动物和鸟类的生存环境,A 正确。加快湖区泥沙淤积速度,降低洞庭湖行洪能力,B 正确;利于保护湖岸湖堤,C 不正确;损害自然生态环境,威胁其他植物的生长,D 正确
25、。【答案】1B【解析】1大小兴安岭地区应大力植树造林;三江平原应改善湿地;阴山北部应禁止超载放牧,退牧还草;黄土高原应植树种草,涵养水源。故选 B。【答案】2C 3A【答案】4A 5A【解析】4甲湖为洞庭湖,位于长江沿岸,比上个世纪缩小近一半,主要是上游地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水土流失,江水挟带大量泥沙入湖,湖泊迅速淤塞萎缩以及围湖造田。5治理乙湖泊的水体富营养化,主要通过减少营养物质的注入和加快净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故选 A。【答案】6D 7C【解析】6月均温差值为林地气温与裸地气温的差值,由表得知该地冬季林地气温大于裸地气温,应为北半球。7、8 月份的月均温较高。将各月份的月均温差值相加,所
26、得结果为负值,这说明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7由于该片林地位于学校与高速公路之间,因而可起到减弱噪声和吸烟滞尘的作用。8 【答案】 (1)南北(东北西南)走向。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内蒙古与宁夏分界线,内外流域分界线) ;阻止了西北侧流沙的侵入;减轻了寒冷的冬季风对宁夏平原的冻19害;夏季风的迎风坡,可增加降水量。( 2) 河 流 湿 地 、 湖 泊 湿 地 。 调 节 气 候 、 涵 养 水 源 、 调 节 径 流 ( 蓄 洪 防 旱 ) 、 降 解 污 染 物 、 保护 生 物 多 样 性 等 。(3)自然原因: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河流泥沙淤积。人为原因:围湖造田;城市和交通建设用地
27、等。(4)退耕(牧)还湿;防治湿地污染;制定和实施保护湿地的法规;生产(农业、工业) 、生活节约用水;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等。(3)由图 2 可知,该地区降水量远远小于蒸发量,又由材料可知该地乱垦乱牧、水体污染严重,故可能是因为人们围湖造田、城市工业等发展导致湿地面积萎缩,人类对植被的破坏还会导致河湖泥沙淤积湿地,使湿地面积萎缩。(4)可以采取退耕(牧)还湿、防治污染、制定保护湿地的法规、提倡节约用水、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等措施保护湿地。【答案】1B 2B 3D【解析】本题组以汾川河流域降水后水文特征的变化为载体,考查植被对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28、。1我国降水变率的大小与植被覆盖率无关,A 项错误;植被覆盖率高,保持水土能力强,可以减少河水含沙量,B 项正确;植被覆盖率提高能够提高区域降水量,但提高幅度不大,C 项错误;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高,河流径流量会有所减小,D 项错误。2第 5 次只有两天,历时不长,错;第 5 次降水,时间较短,但降水量在几次降水中接近降水最多的第 3 次,降水强度大,对;前面连续的几次降水,导致地下水含量增加,达到饱和,大量降水以地表径流形势汇入河流,形成洪峰,对;植被对径流汇聚的作用每次降水都相同,错。B 项正确,A、C、D 项错误。203河流形成洪峰冲刷河床和沟谷的泥沙,能够提高河流含沙量。第 5
29、次降水形成洪峰,但含沙量小,说明河床和沟谷的含沙量较小,A、B 项错误。裸露坡面植被覆盖率低,每次降水都会出现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前 5 次降水河流含沙量都比较小,说明该流域裸露坡面少,C 项错误;经过连续的多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将植被覆盖坡面植株之间的堆积物冲走,导致土壤裸露,第 6 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冲刷这些土壤,引起水土流失,增加河流的含沙量,故 D 选项正确。【答案】4AC 5AD【解析】4结合材料,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大面积植树造林,其种植品种以用材杨树林、防护和绿化的杂阔林、果品经济林为主,能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故 A、C 项正确。提高造林存活
30、率和提高林地生产力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过程,不是“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B、D 项错误。5读图可知, “十二五”期间,杨树林面积比重不断下降,即用材林面积比重减少,可能导致木材供应不足,供需缺口加大,故 D 项正确。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比重升高,果品供应能力增强,C 项错误。根据材料,整个江苏省造林面积较大,森林覆盖率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故 A 项正确,B 项错误。【答案】6C 7B【答案】8A 9D 10D【解析】8分析表中数据不难发现,与 2009 年相比,20102013 年灌木植物、草本植物的地上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灌木植物的地下生
31、物量虽然略有下降,但草本植物的地下生物量在大幅度上升,可见实验期间生物量是提高的,正确、错误;与 2009 年相比,20102013 年灌木植物的植株数量虽然不变,但草本植物的植株数量在持续增加,因21此植株密度在增加,正确;实验期间,植被类型及其分布不变,错误。故选 A。9对比表中数据可知,实验期间,灌木植物的地下生物量在逐年下降,但草本植物的地下生物量在逐年上升。故选 D。10实验期间,灌木植物的植株数量不变、地上生物量增加较少、地下生物量在下降,说明灌木植物有萎缩的趋势;草本植物的植株数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均在增加,说明草本植物有繁茂的趋势。故选 D。11 【答案】 (1)地势平坦
32、、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 ;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 ;防止湿地环境变化。(2)据材料中知,乌裕尔河原本为外流河,降水量应等于蒸发量和流出到嫩江的水量之和,降水量基本不变,且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后成为内流河时,说明蒸
33、发量逐渐增大;随着尾闾扎龙湿地面积的扩大与深度变浅,蒸发面加大,蒸发量增加,直至降水量等于蒸发量,二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3)盐度高低与蒸发量和降水量有关。河水泛滥不断为湿地带来矿物质,且受全球变暖影响湿地水分蒸发加强,盐分析出;且属于内流流域,没有外泄通道,盐分难以排出;据材22料知泥沙淤积量大,湿地水浅,随着时间推移,盐分逐渐积累。因此湿地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4)该题为开放性试题,正反均可言之有理即可。同意应从外流河的优点角度分析。外流河加快水流速度,促进水循环和更新,可以防止盐分富集和污染物的富集,减轻水体污染;同时流速加快,可 减少泥沙淤积;以及河流中营养物质增多,会扩大水生生物的种
34、类和数量。不同意应从保护湿地角度分析。工程措施的建设会破坏湿地环境,减少生物多样性等。12 【答案】 (1) (自源头)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然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2)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3)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湿地,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解析】 (1)结合等高线和山地、盆地等信息判断出该区域地势高低,结合水系特征判断河流干流流向。(2)从水分的盈亏分析湿地形成的原因。该地四周高、中间低,有利于地表水汇集,河流众多;补给类型有高山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水源丰富;该地地势高,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低于 0,地下有冻土分布,不利于地表水下渗,使地表常年处于过湿状态;气温较低,蒸发微弱,易形成湿地。(3)提取材料中“过牧” “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等信息,从人类生产活动的角度提出相应措施;此外,还应从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环境教育、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建议。13 【答案】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永冻层) ,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