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brainfellow396 文档编号:953523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永城实验高中 2017-2018 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 6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60 分)1.有学者认为,古希腊土质薄而硬,山地多,开垦难,但易发现金属,铁器使用早于其他 地区,生产力水平较高,氏族成员个体经济实力较强,他们对氏族群体的维系力量大大削弱,所以平民对贵族的斗争往往能够取胜。其意在表明A. 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决定 B. 希腊地理环境只能导致内部矛盾激化C.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 地理环境是希

2、腊民主形成的重要因素【答案】D【解析】“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决定”说法过于绝对,故 A 项错误;“希腊地理环境只能导致内部矛盾激化”错在“只能” ,也过于绝对,故 B 项错误;希腊的地理环境与民主制度之间不是唯一的因果关系,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希腊地理环境与民主形成之间有很大的的联系,故 D 项正确。故选 D。2.公元前 536 年,郑国把刑书铸刻在青铜鼎上;公元前 449 年,古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法律条文刻写于 12 块铜牌之上。这表明A. 中国比西方更早进入法治社会 B. 中西方很早就有法治文明交流C. 成文法体现了文明发展的诉求 D. 法律文献保证了社会稳定发展【答案】C【解

3、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把刑书铸刻刻在青铜鼎上和法律条文刻写于 12块铜牌之上均是强调要形成成文的法律,即成文法体现了文明发展的诉求,选 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中国比西方更晚进入法治社会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法治文明“交流” ,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法律文献保证了社会稳定发展方面的信息,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C。3.公元前 5 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人们对泰米斯托克利言论纷纷,说这位- 2 -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划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过半而遭放逐海外。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是

4、( ) A. 公民民主 B. 人民民主C. 间接民主 D. 代议制民主【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说明雅典是全体公民的直接民主,故 A 项正确;人民民主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特点,故 B 项错误;雅典属于直接民主,故 C 项和 D 项错误。4.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的著名政治家西塞罗曾说:十二铜表法是“必要的诗歌,小孩子可得而诵读之” 。据此可知,该法A. 是口头流传的生活习惯B. 是古罗马专门的儿童保护法C. 是古罗马的成文法D. 是脍炙人口的儿童文学作品【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十二铜表法并不是口头流传的,故 A 项错误;十二铜表法也

5、不是是古罗马专门的儿童保护法,而是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故 B 项错误;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成文法,故“可得而诵读之” ,故 C 项正确;十二铜表法并不是儿童文学作品,故 D 项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可得而诵读之”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十二铜表法是成文法的角度进行正确理解,据此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5.古希腊历史上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就是那些著名的思想家,都对民主持批评或否定的态度,如柏拉图是拥有民主权利的雅典公民,但他却反对雅典的民主制。这是因为古代雅典的A. 民主制不能够确保公平和正义B. 民主制剥夺了贵族的政治权利C. 下层公民没有享受到民

6、主权利D. 民主制使平民和贵族矛盾激化【答案】A- 3 -【解析】材料“柏拉图是拥有民主权利的雅典公民,但他却反对雅典的民主制”是因为古代雅典的民主制不能够确保公平和正义,是少数人的民主,故 A 项正确;BC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其实质上是以雅典工商奴隶主为领导的奴隶主阶级对于奴隶、非公民群众实行专政的工具,归根结底,它是为奴隶主阶级整体的经济利益而服务,是奴隶主自由民阶级的民主这种有限的阶级民主决定了这种民主有巨大的局限性和狭隘性。6.“它超越了城邦制狭隘的政治框架,创立了一个将地中海世界的不同国家合为一体的世界国家”

7、。 “它”的经验受现代国家推崇的是A. 创建民主政治,公民轮番而治 B. 推行以法治国,追求万民平等C. 不断进行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D. 调整政治制度,强化公民权力【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创立了一个将地中海世界的不同国家合为一体的世界国家”可知, “它”指的是罗马帝国。罗马帝国推行依法治国,追求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故答案为 B 项。其他三项是雅典城邦的经验,排除 ACD 项。7. 从世界范围来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国家制度,如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等。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等制度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A. 突出依法行政 B. 对君权的制约C. 强

8、调主权在民 D. 对权力的监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内阁制强调政府对议会负责,君主立宪制对君主及议会的权力有明确规定,两党制下两党轮流执政互相监督,三者均体现了对权力的监控。故选 D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8. 19 世纪 70 年代,法德通过不同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下列关于两国政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两国权力中心不同 B. 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C. 议会行使立法权力 D. 都体现一定的民主精神- 4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法国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而德国的权力中心在皇帝,故 A

9、正确;法国的元首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而德国的皇帝由世袭产生,故 B 符合题意;两国的议会都行使立法权力,两国的政体也都体现一定的民主精神,故 CD 正确。【名师点睛】法德两国代议制政体的异同点:相同点有:都实行两院制,议会作为立法机构;国家元首都拥有大权,可以统率部队;下议院的权力都比较小,立法权都受到限制。不同点有:(1)国家元首方面:法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议会选出,任期七年,在参议院同意下可以解散众议院;德国以世袭君主为国家元首,拥有巨大权力,可以召集或解散议会。(2)行政和立法机构关系方面:法国行政权归总统,立法权归议会,总统由议会选出,权力受议会限制;德国皇帝

10、任命帝国政府的宰相,宰相不由选举产生,所以不对议会只对皇帝负责,帝国议会虽是立法机构,但所有法案都需经皇帝和联邦议会批准。(3)官员和代表产生方式:法国总统和参议院议员由选民间接选出,众议院议员由普选产生;德国皇帝世袭,宰相由皇帝任命,联邦议会代表不经选举,由各邦君主和自由市任命的代表组成。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比较9.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汤姆斯弗里德曼说:“美国成功的秘密不在于华尔街和硅谷,不在于空军和海军,不在于言论自由和自由市场,在于长盛不衰的法治及其背后的制度。美国强大的真正力量在于我们所继承的良好的法律与制度体

11、系。 ”汤姆斯弗里德曼颂扬的是美国的( )A. 强大的国力和先进的制度B. 完善的经济体制和先进的科技C. 宪法和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D. 联邦制度和两党轮流执政【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美国宪法和民主制度,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题干关键信息“在于长盛不衰的法治及其背后的制度”可知,材料强调美国的强大在于其法律和政治制度,故 C 项为正确答案。其他三项均没有涉及美国的法律,理解片面。- 5 -10.近代西方国家机器的运行机制不断演变。英国 1882 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度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与。1887-1889 年,

12、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 84.5%。美国在 18851889 年,总统否决议案达 324 项。这些现象最能说明A. 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构 B. 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策中心C. 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控权 D. 行政机构权力逐渐凌驾于议会之上【答案】D【解析】据材料“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与” 、 “总统否决议案达 324 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英国和美国的行政机构对议会的极大的制约,说明行政机构权力逐渐凌驾于议会之上,故 D 选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的信息,故 A 选项错误;材料反映了行政权对议会的制约,无法说明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

13、策中心,故 B 选项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说明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控权,故 C 选项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熟练掌握英国和美国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明确英国内阁和美国总统属于行政权,议会属于立法权,再扣住材料关键信息“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与” 、 “总统否决议案”即可推理出行政机构权力逐渐凌驾于议会之上的结论,此时注意排除教材知识的干扰即可。11.近代英国和美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逐步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但两国政治制度各具特色。以下表述属于英国代议制与美国不同的是A. 体现司法独立原则B. 政府掌握行政权C. 首相为国家元首D. 内阁对议会负责【答案】D【解析】美

14、国的政府对总统负责,总统对选民负责,英国的首相和内阁对议会负责,故 D 符合英国,不符合美国,故选 D;ABC 是相同点,排除。12.近代以来法国共产生了 16 部宪法,其中在 17891875 年的近 90 年内,法国平均每 7 年更换一部宪法,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后近 70 年一直未改变,这反映了A. 启蒙运动使法国思想极其活跃- 6 -B. 经济的发展导致政治力量多元C. 法兰西共和之路历程非常艰难D. 外国干涉频繁打断民主化进程【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90 年内更换 12 部宪法”可知法国宪法的频繁更迭说明法国国内各种势力较量的激烈,法国 1875 年宪法最终确立了

15、共和政体,从而表明法国在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C 项正确。A B D 三项只是强调宪法变更的原因,排除。所以选 C13.在一院制与两院制的多次交替后,法国最终 1875 年在第三共和国时确定采用两院制议会。对此,戴高乐曾解释说:“直接普选产生的议会的初步动议未必是完全有远见的,所以必须以另一种选举方式再组成一个议会来进行审查、修改和提出建议。 ”戴高乐对两院制议会的解释,说明A. 两院制是世界代议制议会发展的基本趋势B. 法国议会制是共和派和君主派妥协的结果C. 法国两院制议会运行遵从民主与理性精神D. 间接、直接民主并存是法国代议制的特征【答案】C【解析】本题属最佳选择题,戴高乐主要解释

16、了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的关系,参议院起监督作用,这正是启蒙思想宣扬的民主与理性,四个选项表述虽然都符合史实,但只有 C 选项紧扣戴高乐的解释。14.马克思:“人们对(巴黎)公社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 ”这说明巴黎公社A. 完全代表了工人阶级利益 B. 国家政权性质具有不明确性C. 是各阶级阶层的联合政权 D. 政治形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答案】D【解析】据材料“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不仅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包括其它城市平民,故 A 选项错误;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故 B 选项错误;巴黎公社反对资产阶级的统治

17、,且没有联系和发动农民阶级,故 C 选- 7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巴黎公社在政治形式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故 D 选项正确。15.1852 年,马克思在总结法国 1848 年革命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摧毁和打碎旧国家机器,但是对“打碎”的含义还没加以具体的阐述。1871 年 6 月,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详细阐述了打碎旧国家机器的理论, “打碎”包括破坏旧的国家压迫性机关,也包括改造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合理职能。这说明A. 共产党宣言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指南B.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国际工人运动中逐步完善C. 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摧毁旧的国家机器D. 巴黎公社的失败是由于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18、指导【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巴黎公社并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排除 A;材料中对怎样打碎国家机器,马克思由深入的探讨,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国际工人运动中逐步完善。无产阶级的首要人物是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制,排除 C;巴黎公社的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还没有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是巴黎公社失败的具体原因之一,排除 D。16. 某地称自己籍贯为“越人” ,逐渐让位为“会稽郡人” ,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三省六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越人” 一词来源于分封制,即“越国地区人” ;

19、“会稽郡”是郡县制度下地方的一个行政单位。 “越人” ,逐渐让位为“会稽郡人” ,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郡县制的实行。B 项宗法制度是王族贵族放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D 项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的政治制度。故选 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点评: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分封制 郡县制- 8 -时 代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与中央关系被分封的诸侯,有一定的独立性,封位世袭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县令皇帝任免影响 容易形成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不同点划分标准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按地域划分目的

20、都是为了巩固王权的统治共同点性质 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17. 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今天的古籍中没有记载秦始皇曾任命谁任此职,最可能的原因是( )A. 秦始皇为了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B. 秦始皇为了自己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C. 秦始皇缺乏可委以此重任的优秀人才D. 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秦朝统一中国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其中太尉负责全国的军事,但是,皇帝担心军权旁落,虽设置其职,并无安排相关人员接任,皇帝直接管理全国军事。故选 B。A 项是丞相职责;CD 项明显错误。- 9 -考点:秦代专制主义中

21、央集权制度点评:秦朝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后代 2000 多年一直沿用。贵族政治被官僚政治所代替。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矛盾斗争以及所采取的措施也需要掌握。18. “丁兰,河内野王人。年十五丧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养如生。邻人有所借,木母颜和则与,不和不与。后邻人忿兰,盗斫木母,应刀血出。兰乃殡殓,报仇。帝嘉之,拜中大夫。 ”该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A. 二十等爵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答案】B【解析】材料显示丁兰对母之德是其做官的主要依据,而古代依据品德作为选官依据的制度是察举制。19.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

22、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 ,这表明A. 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B. 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C. 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D. 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唐朝沿袭隋朝的三省制度。唐中宗不敢通过中书省发下任命官吏的诏书,而改用它法,正是说明了三省六部制度对皇权的制约。制度都有两面性,三省六部制度可以弱化相权而加强皇权,但是也同样可以制约皇权,实际上封建社会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历史。因此,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的实质则是对皇权的一定程度的制约。故答案选择 B 项。20. 亚

23、里士多德曾论述道:“我们确认自然生成的城邦先于个人,就因为每个隔离的人都不足以自给其生活,必须共同集合于城邦这个整体。凡隔离而自外于城邦之人他如果不是一只野兽,那就是一位神祗。 ”基于上述认识,雅典A. 每个居民都自觉将自身与城邦融为一体 B. 普通公民对城邦具有高度集体意识C. 党争扮演了一个导致国力日益削弱的角色 D. 民主政治制度终于变成了历史的陈迹- 10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亚里士多德的这段论述实际阐述了一种集体主义意识,分析选项,C 和 D 明显不对,与题干无关。A 项是这种集体意识的表现,不是对题干所述特点的高度概括,排除 A。答案为 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点

24、评:此题难度较大,尤其是要注意区分 A 和 B。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辨别能力。21.某学者罗列英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你觉得他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A. 议会权力的扩张性和至上性B. 民主进程的渐进性和灵活性C. 政治发展的艰难性和曲折性D. 法制建设的超前性和完备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表格所列大事件,从机构的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等角度可体炼出渐进性结论,如下议院权力扩大、选举权逐步扩大、内阁制逐步完善等,从不受成文法的制约,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角度体现了灵活性,如工业革命后随着阶级关系的变化实行议会改革,

25、适时调整选举权范围等,B 项符合题意;A、C、D 项材料没有体现;故选 B。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民主化进程的特点22.在代议制形成过程中,德国和英国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A. 是否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B. 议会是否实行两院制- 11 -C. 是否依法治国 D. 国家元首是否握有实权【答案】D【解析】【详解】德国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宰相对皇帝负责,属于“实位元首” ;而英国国王“统而不治” “临朝不理政” ,首相不对国王负责,属于“虚位元首” 。故答案为 D 项。其他三项是二者的共同点,不是“主要区别” ,排除 A

26、、B、C 项。【点睛】英国、德国的国家元首是以世袭制产生,两国都属于君主立宪政体。在英国,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政府的产生与存废以议会为基础,国家的行政权力掌握在内阁手中,内阁对议会负责而不是对君主负责,君主只做一些礼仪性、程序性的工作,具有“虚位元首”的性质,故责任内阁制形成后的英国属于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在德国,内阁由君主任命,宰相只对君主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君主实际掌握最高行政权,具有“实位元首”的性质,故德意志帝国根据 1871 年宪法确立的是二元制君主立宪政体。23. 保证国民有自由平等的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封建特权。以上思想体现在A. 十二铜表法 B.

27、汉谟拉比法典C. 法国民法典 D. 钦定宪法大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十二铜表法、汉莫拉比法典是奴隶社会的法典,不可能有反对封建特权的内容,AB 排除;钦定宪法大纲维护了封建特权,特别是皇权,D 排除;法国民法典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保证公民的民事权利,确立自由、平等等原则,选 C。考点:1718 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法国民法典 。24.“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 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B. 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

28、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C. 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D. 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答案】D- 12 -【解析】【详解】 “天朝惊梦”是指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国门被打开;“自强梦碎”是指洋务运动失败;“专制梦醒”是指资产阶级开展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建国梦成”是指新中国成立;“富强梦启航”是指改革开放。故排列正确的是 D 项。其他三项排列错误,排除 A、B、C 项25.中国近代在学习西方政治模式的历程中,其学习对象经历的演变是A. 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 B. 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C. 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 D. 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答案】A【解析】【详解】维新变法

29、是向英国日本学习,确立君主立宪政体;辛亥革命是向美国法国学习,实行民主共和政体;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向苏俄学习,准备走社会主义道路。故答案为 A 项。其他三项说法错误,排除 B、C、D 项。26.19 世纪中叶的几十年内, “清政权所关心的主要是维护中国地主文人学者统治阶级对它的忠诚,并借此镇压一切可能在农村平民中掀起的骚动及反清叛乱” , “平息沿海英国人的滋事,起初只被当作一个次要的小问题” 。典型地体现了这种论述的历史事件有A. 虎门销烟与第一次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与台湾反割台斗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义和团运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

30、的“清政权所关心的主要是维护中国地主文人学者统治阶级对它的忠诚,并借此镇压一切可能在农村平民中掀起的骚动及反清叛乱” ,说明该事件与农民的反清斗争有关;材料中的“平息沿海英国人的滋事,起初只被当作一个次要的小问题” ,说明该事件与英国人的侵略有关,符合这两点的只有 B 项,一为太平天国运动,一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故答案为 B 项。A 项不涉及农民的反清斗争,C 项是反对日本的侵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非只是“英国人的滋事” ,排除 D 项。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不同点27. 以下是西方的历史学家对辛亥革命的一些评论,其中与我们的观点相违背的有( )尽管革命以新

31、军中士兵的爆发为开端,革命本身毫无疑问仍然是一个上流阶层的革命旧制度崩溃了,但共和派革命党人之混杂集团却并未对此作出真正的贡献,仅仅充当了无足轻重的支持力量- 13 -辛亥革命并不像大家声称的那样是一种资产阶级革命,而仅仅是中国政权解体的一个简单插曲 就像 1911 年所表明的那样,清朝最终是由于内部的积弱而崩溃,而并非被革命力量所推翻A. B. C. D. 【答案】D【解析】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组织发动的,说其是上流阶层的革命不正确,符合题意;资产阶级革命派是革命的宣传者、组织者、领导者,说其是无足轻重的支持力量不正确,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绝不是一个简单插曲,符合题意;清

32、王朝的统治是被辛亥革命推翻的,不是由于内部的积弱而崩溃,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28.20 世纪 70 年代,日本开始在某些国际事务中向美国说“不”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A. 美苏两极格局即将解体B. 日本受到不结盟运动影响C. 日本经济发展实力增强D. 中日之间实现邦交正常化【答案】C【解析】结合 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的社会状况可知,日本政府采取措施发展经济,促进了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此试图摆脱美国的控制,开始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故 C 项正确。A 项是在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B 项是在 19 世纪 60 年代,D 项是在 19 世纪 70 年代,均不符合题

33、意,排除。29.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 。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的话,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A.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B. 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C.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D. 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14 -【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确是正在发展之中,而且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材料的主旨也是强调这一点

34、,即选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多极化格局尚未最终形成,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两极格局未结束时世界已经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萎缩的巨人、独脚巨人等意在强调当今世界并非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30. 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想( )A. 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B. 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C. 超国

35、家的联合体已消除了成员国的特点和个性D. 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欧盟只是一个区域集团化的组织,并不是欧洲所有国家的联合体,而且俄罗斯没有加入,故排除 B、D 两项;欧盟成员国只是出让部分国家主权,仍然保持着很大的独立性,故排除 C 项。A 项正确,欧盟的合作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二非选择题(共 2 道大题,31 题 20 分,32 题 20 分,共 40 分)31.(2017 年新课标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全国解放后,部分城市通货膨胀严重,少数商人投机,哄抬物价。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面对工业化建

36、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陈云提出对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被中央采纳实施。他在中共八大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1979 年春,陈云指出:“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 ,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 15 -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摘编自金冲及等主编陈云传等(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

37、的主要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云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答案】 (1)思想: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也有市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背景:苏联的经验教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贡献:为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突破了苏联经济模式的限制,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改革开放做出了重要贡献。【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来归纳。第二小问,结合材料“1979 年春,陈云指出: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

38、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 ”及中苏两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教训进行分析。第(2)问,由材料“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 “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来分析。【考点定位】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陈云的经济贡献点睛:本题通过人物评说的方式考查了经济史的重点内容,涉及了苏联与中国经济体制的发展过程,要求的能力水平比较高,要求学生有较高的阅读能力与归纳材料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时一定要看清材料内容时间的阶段性,运用时间来正确对应史实,整合教材观点。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

39、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商君书-外内材料二熙宁四年(1071 年) ,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 16 -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熙宁五年(1072 年) ,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 ,以 100 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

40、需以财产作抵押,5 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转自历史风云网材料三(司马光说) “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 ”宋史材料四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梁启超王安石评传(1)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2)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对商业的态度。结合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3)结合三四材料分析,司马光和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及原因。(4)分析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持这种态度的真实意图。【答案】 (1)商鞅的措施:提高粮食价格.目的:增加农民收入.王安石的措施:实行免役法.目的: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增

41、加政府的财政收入.(2)商鞅:主张抑制商业发展.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王安石:主张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和操纵,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3)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原因: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维新。(4)意图:借用王安石变法阐述自己的变法思想。【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废除原来原不负担”等关键信息可知,商鞅的措施:提高粮食价格;目的:增加农民收入;王安石的措施:实行免役法;目的: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2)本题实

42、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由材料“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负责平价收购商人商贩赊货物及借款”等关键信息可知,商鞅:主张抑制商业发展.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 17 -治.王安石:主张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和操纵,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3)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三讲的是王安石变法只是进行小修补,没有进行根本性的改变,也就是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材料四讲的是王安石变法顺应朝代的潮流,现在还有影响,即是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原因: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维新。(4)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变法顺应朝代的潮流,其变法的有些主张现在还没有废除,这为梁启超主张变法维新提供了依据,方便其宣传自己的主张,借用其变法阐述自己的变法思想。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措施及作用;历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及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