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03 课 宋明理学一、三教合一1背景(1)汉武帝以后,儒学呈现繁盛之势。(2)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_也广为传播。2表现(1)魏晋南北朝:儒学、佛教、道教相互影响。(2)隋朝:儒学家提出“_”的主张,又称“_ _”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佛教、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_提出复兴儒学。二、程朱理学1形成:北宋时,_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2 “二程” (程颐、程颢)(1)核心:_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2)把天理和_直接联系起来。(3)提出“_”的认识论。(4)把知识、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3朱熹(1)强调理
2、之源在于天理,即_ _,是人性的最高境界。(2)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强调“_ _” 。(3)认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4影响(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2)朱熹的_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3)朱熹的学术思想传至国外,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三、陆王心学1主张(1)陆九渊:把“_”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认2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2)王阳明:宣扬“_” 、 “_”的命题;提出“_”和“_ _”的学说。2传播: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宋明理学的影响: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_都产生了深远的影
3、响。K 知识参考答案宋代理学出现的原因、特点1原因(1)两宋时期,矛盾尖锐,统治者试图通过调整统治思想,适应维护统治的需要。(2)魏晋以来,儒、道、佛三家日趋融合,到唐宋时“三教合一”的局面形成,这为儒学发展成更理性化、思辨化的新儒学奠定了基础。(3)宋代的“重文”国策和科举制的完善,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2特点(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宋明的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利用这些外来的和传统的文明成果,在消化吸收的同时,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
4、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宋明理学家在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上,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逻辑层次的哲学范畴和理论结构。无论是理学哲学各种各样的本体论、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 “存理去欲”或3“存心去欲”的修养论、 “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20172018 学年辽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宋明理学说的是儒家思想,使用的是儒家术语,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宋明理学特别是陆王心学,所借以建构思想理论体系的,是佛教本体论的思维模式。因此,如果不懂中国佛
5、学,对于理学的理解和研究,只会是隔靴搔痒。这表明宋明理学的特点是A三教合一B儒表佛里C重理轻法D格物致知【答案】B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项目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范围 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对儒学的发展主张 同属唯心主义思想体系,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以“纲常伦理”规范人们的行为相同点地位影响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世界观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天理,理先物后,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不同点 认识论 格物致知 致良知,知行合一(20172018 学年四川省石室中学高二上学
6、期期中考试) 有学者对理学的某一观点评论说:4“一个人也许能够天马行空、细致入微地漫谈孝道,但是,只有他具体的行动,才能真正展现他对于这一思想理解的深度。 ”这一观点是A “心即理也”B “知行合一”C “格物致知”D “孔颜之乐”【答案】B宋明理学的影响1消极(1)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适应了统治阶级压制人民的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2)宋明理学还存在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重礼轻法等观念。2积极(1)具有和谐意识。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2)具
7、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3)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4)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20172018 学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5中提到:“历史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今日来看,他们的立场仍是过于单纯。 ”这种“单纯”主要表现在理学A抛弃了传统儒学“积极入世”的治学态度B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
8、压抑了人性C弥补了传统儒学在塑造人性方面的缺陷D将儒、佛、道思想糅合【答案】B1唐朝,思想文化界出现了儒学复兴运动,其代表人物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各自从不同的思想立场出发,吸取和改造了佛老理论,从而使儒学具有了新的特色和更深的内涵。这一运动A促使三教开始融合B实现了儒学官方化C奠定理学思想基础D加速了佛道的衰落2学者李泽厚认为: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指A先气后理的思想B存天理,灭人欲6C君权神授D天人感应3值得
9、注意的是,理学所谓的格物,目的是“验证”先贤的道德伦理思想。这与先秦儒学所倡导的格物,是有区别的。先秦儒学所谓的格物,有更大的范畴:格物的目的是“致知”,“知”就是指真实情况,即所谓真相、真理。材料意在说明A理学与先秦儒学的格物的目的不同B理学的“知”与先秦儒学的“知”有本质区别C先秦儒学属于唯物主义范畴D理学比先秦儒学更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41227 年,宋理宗发布诏书,追赠朱熹为太师、信国公,提倡学习他的四书集注。此后,朱熹学说作为官方哲学,成为声誉隆盛的显学,流传数百年而不衰。据此可知,当时A理学成为了社会的主导思想B儒家思想已完成思辨化C格物致知成为官民行为准则D理学是儒佛道融合产物5
10、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做学问假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这说明陆九渊A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B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C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D否定了“六经”的权威地位6下框为王守仁在其著作传习录全书卷一中说的话。这表明A “心即理”构筑起陆王心学体系B陆王心学没有冲破程朱理学藩篱C “性即理”成为陆王心学的根基7D陆王心学承继程朱理学核心理念1北宋理学大师张载曾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反映出理学家们注重A道法自然、修身养性B“存天理、灭人欲”C天人合一、和谐处世D社会责任、历史使命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
11、料一 董子谓“道之大原出于天”,“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董子又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长居大夏而以生育长养为事,阴长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刑者不可以治世,犹阴之不可任以成岁也”。董子举贤良对策谓“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摘编自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材料二 周敦颐、张载用太极或太虚的气一元论,结合易传的宇宙论模式,建立起抗衡佛老的本体宇宙论。二程用“天者理也”、“性即理也”、“格物即穷理”重新解释经典
12、的内涵,从本体论、人性论、知识论三个方面真正建立起了理学。朱熹把这一理学发展为以“理气”、“心性”、“格致”问题为中心的“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全面体系。陆九渊以及明代的王守仁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认为人心即是道德主体,心能自身决定道德规范,突出了道德实践中的主体性原则。理学和心学的互动、论争贯穿并促进了理学的发展。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复兴的运动具有崇高的理想,典型地表达在张载的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摘编自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明理
13、学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发展的原因。81 (2018 年天津卷)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 ”这一说法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2 (2018 年 4 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思想家王守仁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 。其主张重建儒学信仰人人都有良知无私则无心道德自我完善A B C D3 (2018 年江苏卷)
14、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体。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以深刻影响。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融合。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这是中国文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摘编自李良玉新文化
15、的起源材料二 佛教的禅宗一支,是儒学演进到宋明理学真正的阶梯。宋明理学的出现,说明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到空前成熟的时期。它极大地深化了传统的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儒、释(佛教)、道的界分变得不那样重要了。它们都以9自己的方式在理学的新天地中得到了升华,并进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进入了社会生活王阳明的学说虽然没有像朱熹那样得到官方的认可,但在士林的影响却是很大的,特别在晚明几成笼罩之势。摘编自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等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从文化区域的角度,指出中国文化三次融合的对象有何不同。(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就中国文化的“包容
16、力”和“生命力”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 字左右)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唐朝儒学的复兴。材料反映了韩愈和柳宗元在唐朝的儒学复兴运动中,在吸收、改造佛教、道教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儒学思想,对理学思想中儒、释、道思想的结合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奠定了理学思想的基础,故选 C。唐朝以前的魏晋时期就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故 A 项错误;汉武帝时代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实现了儒学的官方化,故 B 项错误;D 项所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2【答案】B3【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先秦儒学与宋明理学。理学与先秦儒学格物的目的都是“致知”,排除 A 项;理
17、学的“知”是道德伦理,先秦儒学的“知”是“真实情况”,二者本质上是不同的,故 B 正确;先秦儒学是唯心思想,排除 C 项;D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D 项。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根据材料中“朱熹学说作为官方哲学,成为声誉隆盛的显学,10流传数百年而不衰”可知理学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故 A 项正确;材料中未说明儒家思想完成思辨化,故 B 项错误;格物致知是理学家求理的方法,不是官民行为准则,故 C 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理学的来源,故 D 项错误。故选 A。5 【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陆九渊的思想。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与“反对儒家思想
18、对人的束缚”“自由阐释儒家经典”不能等同,据此排除 B、C 两项;另外“不要拘泥于”不是“否定”,据此排除 D 项,答案为 A 项。6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王阳明的心学。材料中认为“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 ,说明陆王心学并未超出程朱理学的范畴,仍是在理的范围内的发明本心,故B 项正确。1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旨在考查学生对题文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能力。根据题文信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知,这反映了理学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A、B、C 三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D 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2 【答
19、案】(1)特点:强调君权神授,神化君主的权威;把阴阳五行学说、法家思想引入儒家思想;主张治国刑德并用,重德远刑(或答“德主刑辅”);宣扬天人感应,限制君主权力。影响:继承、发展了儒家思想,推动其最终成为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君权,构建大一统的政治局面;有利于制约皇权。(2)趋势:不断发展完善(或答“体系化”);哲学化(或答“思辨化”);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更加注重责任感、使命感。原因:唐宋时期政局变动,社会动荡;儒学受到来自佛、道的冲击(或答“三教合一”);理学家个人的主观努力;理学与心学各派别之间的论争。111 【答案】B【解析】据题干中引文可知,朱熹认为国家以民为本,社稷是为
20、民而设立,而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民既然为国家的根本,那么统治者就要努力去争取民心,从而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故 B 项正确;材料中强调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并非强调君主至尊的观念,故 A 项排除;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存天理,灭人欲”旨在强调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约束人的行为,维护封建统治,与题干中的民本思想不合,故 C 项排除;材料中强调的是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与“新发展”不合,故 D 项排除。【名师点晴】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夏商周时期,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定型于汉代,此后历朝历代虽有所演变,然
21、而其思想主旨始终没有变化,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人民安居乐业,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但民本思想也有其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是为了巩固封建专制统治而提出的。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仍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2 【答案】D12【名师点睛】这一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这类题型在全国卷高考试题中相对出现较少,但是这类题目属于以前多项选择题的变种,因为能够在一个题里考查到更多的知识点,所以在模拟试题或者平时的考试题中多有出现。这类题要想做对,还是有技巧的。如果知识点掌握比较熟练的话,可以不看选项,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直接选择,然后将自己做出的答案与选项对照,只要是能找到一致的,一般情况就能保证正
22、确了。如果有些知识点不是很熟悉,可以采用“选基法” ,即将自己最有把握认为对的和错的选项找出来,然后对比选项中是否有自己有把握的那些,一般就能依据这一技巧做对答案。3 【答案】(1)不同:第一次:本土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二次:东方文化内部的融合(与东方局部地区文化的融合);第三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西方文化的融合)。(2)略。【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的“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可以得出,从文化区域的角度看,中国文化
23、的第一次融合是本土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二次融合是东方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三次融合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第(2)问,属于开放性设问,解答本题,首先,认真阅读材料一、二可知,材料信息主要涉及了佛教对理学产生的影响和宋明理学“进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进入了社会生活”,由此得出观点为: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理学的产生(包容力)和发展(生命力)两个角度进行论证即可,要求以小论文形式呈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 字左右。【名师点睛】本题以中国文化的三次融合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契合了弘扬传统文化和发扬伟大民族精神的热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不仅是化人之本,也是我们能够自信的底气所在。本题将伟大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融入考试内容中,增强了试卷的精神感召力,发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引导学生感悟民族精神,增进文化认同,礼敬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核心素养上看,本题考查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13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尤其是第(2)问,在强化能力考查的基础上,体现了鲜明的创新导向,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激发想象力和思想张力,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多角度考查了多种素养和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中国文化的“包容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