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章末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954122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章末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章末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章末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章末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章末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 2 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智者学派指出:“对于他们来就,没有什么绝对正确或错误的东西对一个人是正确的东西或许对另一个人就是错误的。真正的智慧应该是能觉察并能够满足自己的利益” 。对此评价正确的是A使人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开始觉醒B怀疑神灵挑战正统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C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D提高了雅典公民的道德修养2苏格拉底批评他们(指智者)收费的根据与众不同,他主张,由于收受金钱,他们剥夺了自己的自由。他们只能同可以付给他们费用的人接触,而他(指苏格拉底)自由地享有由他任意挑选的人组成的团体。苏格拉底A反对开放式的教育模式 B提倡自由精神C反对将学术直接商业化

2、 D肯定民主政治3公元前 6 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会把神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 ”这表明色诺芬A倡导唯物主义 B具有人文主义精神C否定神的存在 D反对天主教会权威4下列表格归纳了古希腊著名思想家的出生地及其思想贡献。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思想家 出生地 思想贡献普罗泰格拉 古希腊阿布德拉城 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 古希腊雅典城邦 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芝诺 古希腊埃利亚城邦 人生而平等A地理环境决定人的思维方式B古希腊城邦公民兴趣广泛C政治体制左右人的思想观念D西方的人文精神逐渐形成5近代意大利哲学家皮科(14631494)认为:“

3、人性并非自出生就已被决定,上帝并不2用铁的必然法则来束缚人,而是给人以意志和行动的自由。 ”皮科的本质意图是A质疑宗教信仰以提升人的主体地位B肯定人性以转化人感知世界的视角C否定上帝权威以推动自然科学发展D批判君主专制推动人文精神发展6达芬奇在绘画、人体研究、人体解剖、机械、妇女生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从本质上说明达芬奇A创立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近代科学B达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C反教会特权和专制君权,寻求思想解放D成为新时代艺术与科学领域的巨人71521 年,马丁路德说:“除非用圣经的文字和明白的理性证明我是错的,否则我决不放弃自己的观点,我的良心是被上帝的道束缚的。

4、 ”据此可知,马丁路德A反对宗教信仰 B强调上帝是唯一的权威C肯定人性的重要 D主张简化宗教仪式8马丁路德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B彻底摧毁了罗马教廷统治C实现了世俗世界与宗教世界的和谐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9法国思想家孔多塞在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说:“人们一旦用理性检查了宗教的偏见之后,马上就会把它伸展到政治的偏见上去;人们明白了教皇的篡权之后,终于也要弄明白国王们的篡权。 ”为此,欧洲的思想家们A借文学艺术讥讽教会腐败B为纯洁信仰改造天主教

5、会C用启蒙思想批判专制制度D以暴力革命推动社会进步10伏尔泰盛赞牛顿是真正伟大的人物。他在哲学通信中写道:“我们应当尊敬的是3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 ”这表明他A反对专制提倡民主 B尊重科学反对迷信C主张共和倡导自由 D崇尚理性否定权威11卢梭认为:“主权既然不外是共同意志的作用,所以就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不过是一个集合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其自己来代表自己。 ”卢梭意在强调A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B公共意志高于法律C个人利益高于公共利益 D法治是民主的基础12下表为 18 世纪中叶1770 年间法国著名思想家的书籍出版

6、情况(10002000 册版) 。这表明法国思想家 作品名称及出版数量老实人43 版伏尔泰哲学通信35 版新爱洛依斯70 版卢梭卢梭全集18 版狄德罗 百科全书24000 套A民众文化水平提高B启蒙思想家的社会地位较高C图书出版事业发达D启蒙思想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二、非选择题13对自由的追求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材

7、料二 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4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三 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于

8、理性的“法则”和“要求”。摘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路德的思想主张。据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在追求自由方面的进步。(3)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和康德关于自由的观点,归纳启蒙运动最大的价值和意义。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间 中国思想家 意大利思想家4 世纪范缜的著作神灭论坚持了物质第一性的原则,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的思想,指出人的神(精神)和形(形体)是互相结合的统一体。古罗马的奥古斯丁认为,一切美源自天主。美是分等级的,最高的、绝对

9、的美是上帝,其次是道德美,形体美是低级的、相对的美。13 世纪朱熹认为:“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 ”朱子语类载,“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托马斯阿奎纳认为,自然的道德生活可以使人得到尘世的幸福,但这种幸福是暂时的、虚幻的,只有神性的德性生活,才能使人换得永恒的、真正的幸福,即来世的天国幸福。16 世纪王阳明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 ,二者马基雅维利认为,共和国不会像独裁君主那样限制人民的创造性和参与精神,因此共和5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国比君主国更能长治久安,更善于

10、调动公民精神投入战争。上表是自古代到 16 世纪中国和意大利思想家的思想对比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1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智者学派。材料中智者学派认为“没有什么绝对正确或错误的东西”反映了对神灵和自然力量控制的否定;“真正的智慧应该是能觉察并能够满足自己的利益”体现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由此可见这种认识表明人从神灵和自然控制下开始觉醒,故选A。B、D 两项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C 项说法与苏格拉底相关,故排除。2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材料并未涉及苏格拉底对教育模式的评

11、判,故 A项错误;根据材料“由于收受金钱,他们剥夺了自己的自由。他们只能同可以付给他们费用的人接触,而他(指苏格拉底)自由地享有由他任意挑选的人组成的团体”得出苏格拉底反对对自由的剥夺,故 B 项正确;C 项只是材料反映的表面现象,故 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民主政治,故 D 项错误。3 【答案】B4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兴起。地理环境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作用,故 A 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古希腊的思想解放,不是公民兴趣广泛,故6B 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古希腊的政治体制,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古希腊的思想家提出的主张可知当时出现了人的精神的觉醒,即人

12、文精神形成,故 D 项正确。5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材料中“上帝给人以意志和行动的自由”可知,皮科没有对宗教信仰表示质疑,故 A 项错误;材料中“人性并非自出生就已被决定” “上帝给人以意志和行动的自由”反映出皮科对人的本性和自由的肯定,故 B 项正确;材料中并未否定上帝,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时期,这时并未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故 D 项错误。6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A 项说的是伽利略的贡献,故 A 项错误;材料体现了达芬奇在绘画上的成就和对科学及人的研究,体现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故 B 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并未反

13、对专制君权,故 C 项错误;达芬奇并非科学领域的巨人,故 D 项错误。故选 B。7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教改革,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文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题文信息“我的良心是被上帝的道束缚的”可知,马丁路德强调上帝是唯一的权威。A、C、D 三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只有 B 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8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教改革。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仍信仰宗教和上帝,故 A 项错误;宗教改革只是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统治,并没有彻底摧毁,故 B 项错误;宗教改革主张王权高于教权,不利于世俗世界与宗教世界的和谐,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马丁路德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

14、、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 、 “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可得出社会基础广泛,故 D 项正确。9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材料中的内容反映的是欧洲的思想家对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的批判,应为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主张,故 C 项正确;A 项指的是文艺复兴,故 A 项错误;B 项指的是宗教改革,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暴力革命,故 D 项错误。10 【答案】D711 【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卢梭言论的主旨是主权者的权力具有不可转让性,即人民永远是国家权力的拥有者,故 A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公共意志与法律的关系,故 B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个

15、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故 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法治与民主的关系,故 D 项错误。12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法国的启蒙运动。依据表格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18 世纪中叶至 1770年间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的代表著作再版几十次且狄德罗的百科全书出版数量巨大,可见法国的启蒙思想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故选 D。A、B 两项均在材料信息中无体现,C 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13【答案】(1)思想主张:强调人性反对神学束缚;追求人现世的幸福和自由。原因:城市经济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保留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2)思想主张:人人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国家权力高于教会。进步:人们

16、获得信仰方式的自由;推动自由传播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3)观点:卢梭:通过社会契约获得自由。康德:人要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不能为了个人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价值意义:追求人本身的彻底解放(或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814 【答案】示例 论题:古代中国和意大利的社会思想有不同的发展方向。阐述:中国传统儒学没有关于鬼或者神的信仰,古代中国是一个没有主体宗教信仰的社会。由于中国社会长期盛行自然经济,儒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强调加强个人的修身养性,从先秦的孔子、孟子到宋明时期的朱熹、王阳明,都强调加强个人修养,这成为统治阶级控制社会大众的思想工具。意大利长期盛行有神论,是一个有主体宗教信仰的社会,社会主流思想发展的重要方向是逐渐打破宗教的束缚。古罗马时期强调宗教美是最高的、绝对的,这反映了当时宗教统治人民的思想,到了中世纪,思想有所进步,承认社会大众对幸福的追求,但仍然用宗教观点束缚这种追求。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发展起来,要求打破宗教束缚,追求个人幸福。16 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意大利出现了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意识。【解析】本题考查中西方思想的对比。根据表格中的描述可从中西方思想发展所带来的不同影响进行分析对比,也可从同一时期的东西方思想发展分析其差异,从而分析其产生的不同社会条件和影响。注意史实一定要典型,表述准确,表述中要做到史论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