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07课启蒙运动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954127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07课启蒙运动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07课启蒙运动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07课启蒙运动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07课启蒙运动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07课启蒙运动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 07 课 启蒙运动一、理性时代的到来1条件(1)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 取得很大进展,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2)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 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2兴起:17 世纪时,英国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3高潮: 世纪中叶,法国涌现出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推动启蒙运动进入高潮。4主张(1)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进一步发展了 。(2)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 ” 。(3)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4)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5核心:“理性” 。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

2、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6性质:产阶级反对 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1伏尔泰(1)抨击天主教会,称教皇为“两足禽兽” ,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2)反对君主专制,倡导 。(3)提倡“ ” ,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4)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5)代表作有哲学通信 路易十四时代等。2孟德斯鸠(1)反对君主专制,提出“ ”学说。(2)认为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 ,国王只能行使行政权,立2法权和司法权应当分属议会和法院;三权分立,彼此制衡。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3)代表作是 。3卢梭(1)他在

3、一书中,阐述了“天赋人权”和“ ”思想。(2)他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他还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1康德(1)代表作品:纯粹理性批判 。(2)主张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相信主权属于 ,自由和 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自由和平等只能在 范围之内。2启蒙运动的意义(1)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2)推动了 的爆发,

4、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3)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 的斗争。(4)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K 知识参考答案人民 平等 法律 法国大革命 民族独立 精神武器3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历程 国别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主要作品霍布斯 人们按社会契约建立国家兴起 英国洛克在国家政权形式上提出分权思想,赞成君主立宪制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哲学通讯路易十四时代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论法的精神高潮 法国卢梭“天赋人权” 、 “人民主权” 、人类不

5、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社会契约论拓展德国、欧美康德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人的理性判断;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不是工具;主权在民,自由和平等是天赋的人权;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纯粹理性批判(20172018 学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 ”材料突出强调A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B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C捍卫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D坚持社会契约的政治主张【答案】D4【解析】本题考查法国的启蒙运动。由材料“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

6、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可知,材料体现了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主张根据全体公民的意志建立国家形式以维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故选 D。A、B 两项在材料信息中无体现,故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人民主权的思想,故 C 项错误。【名师点睛】启蒙运动的重要学说1 “天赋人权”学说:人生而自由、平等,是不可剥夺的权利。2 “社会契约论”:认为人类在很早的时候,为了公共利益而签订契约,将权力授予少数人,委托他们来管理国家。3 “人民主权”学说:人民是国家的主人。4三权分立学说:国家权力应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以实现权利的制约与平衡。5法制学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启蒙运动对人文主

7、义的发展1从批判对象上看启蒙运动的矛头指向专制主义、教权主义。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自然权利;孟德斯鸠更明确地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的共同本质就是反对专制主义。2从涉及的领域看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扩展到宗教、哲学、经济、科学、史学、文学、美学等精神文明领域的各个方面。3从批判方式上看启蒙运动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本身的“理性” 。启蒙运动宣传理性实际上是为了剥去封建制度的神圣外衣,是对封建制度进行的理性批判。4从思想特点上看启蒙运动思想家不再承认外界的任何权威,而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

8、他们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主张建立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构建未来社会蓝图,进一步弘扬了人文精神。(20172018 学年重庆市九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关注人,尊重5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意志和利益。 “人文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下列能反映启蒙时代人文精神内涵的是A “人是万物的尺度”B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C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D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答案】D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比较项目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根源 资本主义萌芽与发展性质 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相同点影响 都有力地冲击了封建制度及精神支柱天主教会;都解放

9、了人们的思想;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时间 1416 世纪 16 世纪 1718 世纪背景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资产阶级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资产阶级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壮大兴发 兴起于意大利,后扩展到西欧兴起于德意志,扩展到欧洲起源于英国,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影响全世界形式 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 借助复兴基督教原始教义公开向宗教神学发起挑战武器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 理性不同点批判 天主教的神学思想 天主教会 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6对象内容 提倡“人性” ,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强调追求现世的幸福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提倡“理性” ,旨在反对专制、教

10、权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和法治社会性质 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早期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影响 这场思想解放运动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同时也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爆发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一些精神枷锁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思想支柱天主教会,描绘了未来“理想王国”的蓝图,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对19 世纪以后的亚洲国家有很大的影响联系 文艺复兴推动了宗教改革,宗教改革促进了文艺复兴,两者为启蒙运动创造了条件(20

11、172018 学年河南省八市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学业测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力量的崛起。三者的共性是A都反对宗教神学B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政权C均反对君主专制D都是人文主义的思想运动【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都不反对宗教神学,故 A 项错误;三者中只有启蒙运动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故 B 项错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都不反对君主专制,故 C 项错误;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宗教改革在宗教领域树立了个人的价值,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内涵都是人文主义,故 D 项正确。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1从内容上看(1)有力地

12、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动摇了封建统治。7(2)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架构。2从时间上看:对 1720 世纪的人类历史乃至当今社会都产生了久远而巨大的影响。3从空间上看(1)在欧洲,为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提供了思想武器。(2)在美洲,为美国独立战争以及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依据,推动了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3)在亚洲,先后激励着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4从政治上看(1)推动各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2)推动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3)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思想营养。5从思想上看:

13、对人类的思想解放和人文主义的发展作出贡献,极大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文明。(2018 届江西省莲塘一中、临川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有学者说:“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时,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或文化观念)的引导。 ”下列选项与该学者观点相吻合的是A资本主义发展与启蒙运动的关系B罗马教皇专制与宗教改革的关系C科学技术进步与工业革命的关系D君主专制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答案】A81 “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开始怀疑的缘由主要有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 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

14、危机。 ”材料阐述了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B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C宗教改革的原因D启蒙运动的原因2伏尔泰说:“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这表明他A反对天主教会控制 B反对封建等级制度C倡导君主立宪 D提倡权利平等、言论自由3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学说,这一思想的核心是A权力相互“制约和平衡” B实行教权和政权分治C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D效仿美国建立民主政治4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 ”这一材料表明他主张A国家权力应相互制约与平

15、衡 B人不应视他人为自己的工具C实行资产阶级的开明君主制 D利用社会契约保障人民权利5康德认为:“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 。这说明启蒙的真谛在于A人身自由 B思想自由C推翻专制 D主权在民6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对人类而言,未来是相对于现在,对永恒的神而言,他只有现9在,他知道我们的未来,但并不是说他决定了我们的未来,而是他视我们的未来如他的现在。 ”他的观点体现出A理性和信仰的结合 B悲观消极的世界观C对神的意志的否定 D对上帝权威的蔑视1启蒙思想家卢梭在他

16、的著作爱弥尔中表达了自然主义的教育观点,主张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主张教育要顺乎天性,让人的本性避免受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这表明卢梭A强调思想意识对人发展的影响B认为可以凭理性完整地了解世界C反对理性,强调感性D强调理性的同时关注感性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了。然而,政治自由只有在温和的政体里存在,但是,它并不总是存在于政治上温和的国家里,只有那里的国家权力不被滥用的时候才存在。从对事物的支配来看,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每个国家都有三种权力

17、:立法权、对有关国际事务的执行权和对民法有关事务的执行权。在自由的国家里,每个人都被认为精神上是自由的,不受他人的支配,应该使人民集体拥有立法权。摘编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材料二 我们不应该夸大仁慈的专制君主贯彻启蒙运动的种种学说所取得的实效,但在1789 年以前,在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已爆发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提供了将新说付诸行动的一个实验性的示范。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政体。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0(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孟德斯鸠有关自由和权力的观点

18、。(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革命如何“将新说付诸行动的一个实验性的示范” 。1 (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18 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 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2 (2016 年上海卷) “一般的法律是人类的理性,各国的法律是人类理性在特殊场合的适用” 。持以上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A伏尔泰 B狄德罗C卢梭 D孟德斯鸠3 (2016 年江苏卷)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

19、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 “他们”是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 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D进化理论的倡导者1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和近代天文学革命的兴起推动了人们对基督教神学理论的怀疑,从而出现了对宗教信仰的危机。这种信仰危机促进了彻底批判封建宗教、自然观、政治制度等理性主义的兴起,成为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故选 D。材料中新航路开辟是信仰危机出现的前因,天文学革命是文艺复兴的结果,故 A、B 两项错误;11宗教改革只是突出

20、基督教徒信仰的权利与自由,并没有出现宗教信仰危机,故 C 项错误。2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材料“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表明伏尔泰主张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而且在伏尔泰看来这种自由是自然权利即天赋人权,是人人应该享有的权利,故 D 项正确;A、B、C 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3 【答案】A4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 “国家权力应相互制约与平衡”是指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权力制衡”思想,排除 A 项;“人不应视他人为自己的工具”是康德的思想,排除 B项;“实行资产阶级的开明君主制”是伏尔泰的思想,卢梭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排除 C

21、项;“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 “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保障,故 D 正确。5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思想的特点。由材料“通过一场革命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可知,康德强调了启蒙运动的主要任务在于使人们获得思想的解放、打破各种思想的束缚,即实现思想自由,故选 B。A、C、D 三项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6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欧洲的启蒙运动。由材料“对人类而言,未来是相对于现在” 、 “对永恒的神而言,他只有现在,他知道我们的未来,但并不是说他决定了我们的未

22、来”可知,材料体现了未来与现在的相对性、只有人类才能掌握自己的未来的理性与信仰相结合的思想,故选 A。B 项所述与材料信息相反,故排除;材料信息中仍承认永恒的神的存在,故 C、D 项错误。121 【答案】D2 【答案】 (1)观点:自由在法律的允许范围内;政治自由存在于权力不被滥用的温和政体内;主张三权分立;权力的制约平衡是政治自由的前提;强调人民集体拥有立法权。(2)说明: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赢得了民族的独立、自由;颁行了 1787 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美国创立了联邦制(或总统制)共和国,确立了民主政体,树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新典范;实行三权分立,实现权力的制约平衡,第

23、一次将启蒙思想的理论付诸实施,并产生了深远影响;国家总统和议会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体现了启蒙思想中人民主权原则和民主原则。【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了”得出自由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自由,根据材料一中“政治自由只有在温和的政体里存在”得出政治自由存在于权力不被滥用的温和政体内,根据材料一中“每个国家都有三种权力:立法权、对有关国际事务的执行权和对民法有关事务的执行权” “在自由的国家里,每个人都被认为精神上是自由的,不受他人的支配,应该使人民集

24、体拥有立法权”得出三权分立和人民拥有立法权等。第(2)问,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从启蒙思想为北美独立战争提供了思想武器,美国将启蒙思想中的民主和三权分立思想付诸于实践等方面进行分析。1 【答案】A13【解析】结合材料时间“18 世纪前半期” 、地点“法国”及“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可知,当时法国启蒙思想,即反对专制、提倡民主自由的思想流行,A 符合题意;B、C 从材料中无法得出;D 与史实不符。2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给出的内容主要有理性和法律,这位启蒙思想家认为理性是最朴实的法律,结合所学,这是孟德斯鸠的思想。

25、孟德斯鸠认为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是理性的体现,他主张“三权分立” ,将国家权力分开化,这样更有利于民主,对国家政治更有利。因此本题选择 D 项。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 ,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狄德罗坚持国家起源于契约,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协议的观点;卢梭提出“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的思想;排除 A、B、C 三项。【名师点睛】思想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我们印象中的孟德斯鸠往往都是他的“三权分立”理论,但是他在法律与自由的态度上也有着精辟的论断。他认为,法律不能违背人的意志,法律应该体现出理性,这也是他作为启蒙思想家对理性的一种理解和歌颂。3 【答案】C【名师点睛】西方人文精神也是高考必考的重要章节,在高考复习中,要注意把握一条主线、三个重点。主线就是“人” ,要把握“人”在各个时期的地位变化,各个时期对“人”的道德素养的追求,各个时期人们为达到对“人”的追求而采取的措施和进行的活动。三个重点:一是通过对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明确人文精神的起源;二是结合时代背景,通过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时期各个代表人物的思想和作品的理解,认识这一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三是通过对启蒙思想家观点或作品的把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启蒙运动先驱是如何将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阶段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